百步穿楊,古代神射手的箭術都是如何煉成的呢?我們來一窺究竟

2021-01-13 觀中窺豹

在中國古代,射箭是六藝之一,是每個成年男子必須掌握的技巧之一。不管是平時上山打獵補貼家用,還是戰場上立業建功,箭術都是一個很實用的本領。特別是在戰場上,作為最早的遠距離攻擊手段,不管是偷襲還是強攻,都比刀槍劍戟要安全而穩定的多。

由於箭術的普及,在我們華夏歷史中,產生了很多聞名遐邇的神射手。

最早的要數傳說中的后羿,當時天上有十個太陽炙烤大地,河水乾涸,草木枯萎,后羿射下了天上是個太陽中的九個,自此氣候適宜,人民安居樂業。漢朝時候有飛將軍李廣,憑藉箭術震懾匈奴,「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可見其箭術的高超。三國時候有呂布轅門射戟,嚇走了袁術的大將紀靈。其他的比較出名的還有養由基,薛仁貴,黃忠,花榮等等。

有這麼多神射手,那他們的箭術是怎麼煉成的呢?

下面講一個紀昌學射的故事,讓大家大概了解一下。

甘蠅,是古代一個神射手,他拉弓放箭,不管是射什麼飛禽走獸,都是一箭貫之,獵物應聲倒地。甘蠅收了一個徒弟叫飛衛,飛衛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射術比老師甘蠅還要高明許多。

後來,有一個人名叫紀昌,聽說了飛衛的射術,就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

飛衛對紀昌說:「射箭對眼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你看不清,看不準,那無論如何你也射不準。我們第一步先練習不瞬。什麼是不瞬呢,就是眼睛一眨不眨。因為射箭時候要很高的專注力,時機稍縱即逝,眼睛如果眨一下,可能機會已經錯過,你想射鳥,鳥已經飛走,你想射獸,獸已經躲藏。所以只有先練好不瞬,之後才能學射箭。」

紀昌聽了飛衛的話,就回家開始練習不瞬。他怎麼練習的呢?他仰臥在妻子的織布機下面,眼睛盯著飛來飛去的梭子,練習眼睛一眨不眨。剛開始的時候,每當梭子穿過,都會忍不住眨眼,眼睛瞪得時間長了,眼淚直往下掉,但是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兩年過後,即使拿著錐子刺到紀昌的眼皮,他眼睛也一眨不眨。

紀昌來告訴飛衛,說不瞬已經練得差不多了。飛衛檢驗了他的水準,感到很滿意,於是對他說:「不瞬你練的可以了,但是還是不能學射箭,下一步是要提高視力。什麼是提高視力呢,就是能把小的東西看大,把不明顯的東西能看的一清二楚。這樣的話,即便到時候讓你射細小的針眼,你感覺也像射大大的磨盤。即便讓你射雲端的飛鳥,你也像射身邊的小雞。等你練好了這個,再來找我吧。」

紀昌又回到了家中,開始練習視力。他從犛牛的身上拔下一根細毛,在細毛的一頭綁上一隻蝨子,另一頭掛在了門板上,然後盯著蝨子看。剛開始的時候,連蝨子在哪也看不到。幾天下來,總算能看到蝨子了,慢慢練下去,感覺蝨子越來越大。練了三年之後,眼中看到的蝨子已經大的像車輪一樣了,蝨子腿上的細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再看別的東西,都大的像山丘一樣。於是他找來一把燕國造的牛角弓,幾支北方蓬杆做的箭,然後拉弓放箭,一箭正中蝨子的心臟,懸掛蝨子的牛毛都沒有斷掉。

紀昌很高興,跑去告訴師傅飛衛。飛衛聽了之後,也高興地手舞足蹈,拍著紀昌的肩膀說:「好小子, 不錯嘛。現在你都已經學會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你了。以後只要多多實踐,靈活運用就行了。」

紀昌後來勤學苦練,也成了一代神射手,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故事講完了,這裡紀昌學射,首先練習不瞬,而後練習視小如大, 視微如著,而後可以隨心所欲,箭無虛發。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紀昌的鍥而不捨和持之以恆,練習不瞬,用了兩年,練習視力,耗時三載,這麼枯燥的練習,是需要多門大的恆心和毅力啊。同樣道理,每種技藝的習得,都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長時間的努力,長時間的付出。

在這裡,已經把神射手的秘籍告訴了大家。大家準備好了嗎?只需要五年時間,你就能成為一代箭神。

五年時間,五年時間,五年時間……

附: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昌以犛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紀昌既盡衛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端鋒相觸,而墜於地,而塵不揚。飛衛之矢先窮。紀昌遺一矢;既發,飛衛以棘刺之端扌幹之,而無差焉。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途,請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列子 湯問》

相關焦點

  • 朱坤明:百發百中、百步穿楊,中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養由基
    其實咱們中國古代的武將和士兵,個個都會射箭,而且技藝高超,百發百中。我們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也是個射箭的高手,只是他沒有統兵作戰,有些可惜。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大部分的邊境地區,老百姓都會騎馬射是箭,保家衛國。
  • 端午射柳:射的究竟是楊還是柳?百步穿楊,穿的是柳還是楊?
    唐代李涉有《射柳枝》云:「萬人齊看翻金勒,百步穿楊逐箭空」。這其中描寫的便是端午射柳的盛況。有節慶,有表演,有觀眾,有奇觀,自然熱鬧非凡。古人對騎射的興趣不亞於今天的賽車或者射擊遊戲,無論是賽車還是射擊,都是頂頂刺激的競技活動,將兩者合二為一,射柳的確是古人比較感興趣的娛樂活動。
  • 中國古代五大箭術高手,第一名已經封神
    在古代兵荒馬亂時期,由於要上陣殺敵,衝鋒陷陣,所以武將們都練就了一身上好的武藝,弓馬嫻熟是每個武將必備的技能。而箭術是唯一一種最強的遠距離單兵武器,如果運用的好就能夠輕鬆取百步之外敵將首級。我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神射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下四位:
  • 【成語故事】百步穿楊
    示例(關羽)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傳到後代,人口漸多,各分支派,大約每一部落,戴一首領,多生得骨格魁梧,膂力強壯,並且熟習騎射,百步穿楊;趙宋時代,金太祖阿骨打,是他族內第一個出色人物,開疆拓土,直到黃河兩岸,宋朝被他攪擾的了不得。」
  • 勇士湯普森如同投籃機器般精準的投籃,如何煉成百步穿楊
    勇士湯普森如同投籃機器般精準的投籃,如何煉成百步穿楊在NBA聯盟出了名三分神投手,小編認為有杜蘭特而且還有庫裡,不過庫裡會更勝一籌,憑藉著出色的組織能力以及精準的三分能力,將NBA聯盟帶勁小球時代,可以說他是三分的代言人,但我們今天來說說他的搭檔
  • 微電臺 |揭秘春秋第一神射手養由基(一)
    遠古神話中有后羿射日,三國第一猛將呂布除了方天畫戟使得神出鬼沒,箭術也十分了得!西漢時期,飛將軍李廣錯把石頭當成老虎,一箭射出,穿石而過!2000多年前的臨泉,也有一位神射手,他叫做養由基,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將領,因為箭術出眾,也被稱作「養一箭」!
  • 曾以為弓箭手就是古代的狙擊手,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
    很多人都認為,弓箭手就是古代的狙擊手,事實果真如此嗎?「鞭馬飛車虎下山,晉兵一見膽生寒。萬人叢裡誅名將,一矢成功奏凱還。」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神射手養由基的射術可稱得上是驚為天人,成語「百發百中」「百步穿楊」都出自於有關於他的典故。然而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正史中死於弓箭的武將多是被流矢或是亂箭射死。
  • 花榮和龐萬春,誰的箭術更高?看看綽號和戰績,2人箭術高下立判
    在宋江眾兄弟攻打江南方臘時,龐萬春就曾叫囂著想要和花榮比試箭法,可惜這兩個絕頂高手並沒有一決高下,而龐萬春也是匆匆收場。不禁會有人問到:花榮和龐萬春,誰的箭術更勝一籌?看看他們的綽號和戰績,2人箭術高下立判。先看兩人的綽號,可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都是名震一方的好漢。
  • 重慶「俠客」獨愛箭術 苦練絕技可百步穿楊
    原標題:重慶「俠客」獨愛箭術 苦練絕技可百步穿楊   [摘要]在重慶這個現代大都市中,有這麼一群「箭客」,他們的技術雖然還沒達到百步穿楊的地步,但在這個手機不離手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能夠鍾情於中國傳統運動尤為難得。
  • 神射手!「三箭定天山」薛仁貴排名僅第三!第一第二死於箭下!
    在冷兵器時代武器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武器排名來說,基本都認為長弓為第一位,因為此武器射程較遠,這也是很多古代的戰役弓箭手處於重要地位。中國歷史中人才輩出。那麼細數下這些把弓箭用的出神入化的人到底有誰呢?今天筆者給大家列舉幾位,他們個個百步穿楊,例無虛發!
  • 如何評價射箭這項運動?
    箭術這一運動,在目前國內已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和了解,現代箭術主要分為競技型箭術、反曲型箭術、複合型箭術、傳統箭術、直板箭術。直板弓、箭術手感不好,比較生硬,因此使用較少。事實上,射箭運動在古代的中國就有了。一句成語叫「百步穿楊」,用來形容箭術高超。《百步穿楊》本義是指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名叫養由基的人,擅長箭術,能百步內射柳葉。後用來比喻善射的人,也形容射箭或射箭的高超技巧。
  • 中國古代四大神箭手 個個箭術出神入化 射日射虎射蝨子
    中國古代的神箭手有后羿、紀昌、飛衛、李廣等。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四大神箭手有何特別之處:1、后羿后羿,本稱「羿」、「大羿」、「司羿」,五帝時期人物,帝堯的射師,嫦娥的丈夫。羿在年僅五歲的時候被父母拋棄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長。他善於射箭,後來成為射師,被帝堯封於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們尊稱他為「羿、大羿」。
  • 百步穿楊養由基
    在我國有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成語故事,叫「百步穿楊」,說的是春秋楚國名將養由基射箭技藝百發百中的故事。而神箭手是怎樣煉成的?恐怕不少人不一定清楚吧。    養由基練習了一整天,晚上回家裡連胳膊都抬不起來,母親心疼得掉下眼淚。他不但不叫苦,反而安慰起母親來。    師兄們都以為養由基肯定不會再來了,誰知他第二天一大早又跑來繼續練習。    養由基舉石墩練了三年,感覺腕力練得差不多了。一天晚上,在河邊朦朧中,他見一個黑乎乎的傢伙,壯著膽子用力射了一箭。
  • 乾隆率領一眾侍衛做試驗:百步穿楊,穿的到底是樹幹還是樹葉?
    本       文       約   2974  字閱       讀       需       要8 min「百步穿楊」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句形容古人善射的成語,卻有一個相當大的爭議,那就是成語的主角養由基用弓箭射穿的到底的是楊樹樹幹還是楊樹葉子?
  • 關羽和黃忠:曾大戰一百八十合不分勝敗,刀法相當箭術黃忠勝出
    趙雲,率軍智取了桂陽郡;張飛,則領兵攻佔了零陵郡;見子龍和翼德兩將,都攻城拔寨,建功立業,歷來心高氣傲的關羽,就沉不住氣了,遂主動向劉備和諸葛亮請戰,願帶五百名校刀手攻取長沙郡。
  • 古代武舉科考的弓,到底有多「硬」?現代人可能連弓都拉不開
    騎射是每個朝代都會涉及到的項目,拉弓射箭這一方面尤為重要。大力出奇蹟俗話說得好,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什麼沒有,因為力量太大,不知道怎麼回。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81kg)以上,有可能現代人連弓都拉不開。弓箭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朝代還沒有建立以前就有出現過神話傳說,后羿射日。
  • 曹軍眾將銅雀臺比武射箭,到底誰的箭術最為高明
    第一個出場是曹氏宗親曹休,曹休在飛馳的戰馬上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箭靶的紅心,來了一個開門紅。外姓大將文聘不服,拍馬上前同樣一箭射中紅心。曹洪跟著出場,也來了個一箭命中靶心,前面三人比了一個難分高下。第四個出馬的是張郃,他主動提高了難度,飛馬翻身,背射一箭命中靶心。
  • 百步穿楊射的是樹幹還是樹葉?古人真能150米外射中目標嗎
    編者按:「百步穿楊」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句形容古人善射的成語,卻有一個相當大的爭議,那就是成語的主角養由基用弓箭射穿的到底的是楊樹樹幹還是楊樹葉子?因為古代兩跨為一步,一步大約要1.5米。對於百步穿楊到底是穿樹幹還是樹葉這事,感到好奇,並且想一探究竟的不光現代人,古人也是如此。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個集天下段子於一身的大清乾隆皇帝。
  • 一杯好酸奶是如何煉成的?聖牧,用匠心打造有機新美味
    一杯好酸奶是如何煉成的?聖牧,用匠心打造有機新美味時間:2020-10-21 11: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一杯好酸奶是如何煉成的?聖牧,用匠心打造有機新美味 在大眾味蕾變得越來越挑剔的今天,美味與營養兼具的酸奶便成了多數人飲品中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