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4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0月2日刊載題為《川普和威爾遜:兩場流行病,兩位總統》的文章,作者系費利克斯·巴迪亞。文章指出,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在1918年至1919年的三波浪潮中造成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但是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以與川普一樣的方式淡化疫情的重要性,而且威爾遜也感染了流行病毒。全文摘編如下:
病毒改變歷史進程並非新鮮事,美國總統感染流行病毒也並非第一次。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川普總統之前,還有一位讓人震驚的先例:在1919年4月,即所謂的西班牙流感的第三波浪潮中,時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巴黎和平會議召開期間的重要時刻感染西班牙流感。作為一戰後協約會議的巴黎和會籤署了《凡爾賽和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導火索。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在1918年至1919年的三波浪潮中造成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但是威爾遜以與川普一樣的方式淡化疫情的重要性,儘管該疾病在美國造成痛苦,令超過60萬人死亡,但他從未在公共講話中提及它。川普的故事仿佛是威爾遜的歷史重演,而史學家對兩人的批評也出奇地一致,認為他們領導能力的缺乏令人震驚。
威爾遜在《凡爾賽和約》談判最激烈的時刻感染西班牙流感。當時威爾遜全身心投入美國的戰後談判上,在1918年11月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是戰勝國之一。歷史學家約翰·巴裡最近指出,在當時的情況下,威爾遜對所有非軍事問題的反應都是暴跳如雷,而且「就像川普一樣,他不能容忍來自朋友或者敵人的任何批評」。
就像川普一樣,威爾遜也感染了流行病毒。德國投降後,盟國於1919年春在巴黎開會,商定戰敗國應履行的條件和應提供的賠償。在戰爭中遭受嚴重破壞和打擊的法國的立場最為嚴苛,但是美國傾向於給予德國和戰敗國一項較為溫和的條約。在4月初,美國總統病了。在要對戰後世界秩序進行定義的最重要的談判時刻,威爾遜總統被疾病困住了。實際上,威爾遜只是短暫缺席了談判桌,因為幾天後他就康復了,但是表現與病前判若兩人。作家蘿拉·斯平尼認為威爾遜可能也因為西班牙流感而患上神經系統疾病,導致他後來在談判桌上突然變得軟弱。
9月28日,行人走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