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0:02 |樂清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常權
近日,2020溫州文博會閉幕,樂清市獲得本次文博會的三個大獎,樂清市委宣傳部獲優秀組織獎、樂清展示館獲優秀展示獎、樂清市委宣傳部選送的「一撮毛」品牌產品《麓旮田釀》獲優秀文化創意獎。
這三個獎項有兩個和一撮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而一撮毛系列產品近年屢次在溫州文博會亮相,得到廣大的好評,有媒體甚至以《擬古人物「一撮毛」成超級文創IP——詩酒合一成就工藝美物》為題進行大篇幅報導。
田釀的誕生
「麓旮田釀」其實是早於「一撮毛」之前誕生的。2014年,廣告人、策展人寒山想要釀一款酒,農家燒酒,這是他想起他父親跟他說的一句話,要喝白酒,找你姨娘,那是雁湖水釀的。
熟知雁蕩山的人,懂得雁湖往事。「崗頂有湖,湖中結蕩,秋雁宿之」,雁蕩山的大名,來自雁湖。
由雁湖景區匯入黃金溪的這股水,冬感暖、夏透涼,清冽純粹,常年流經溪畔的村莊,潤稻養人。這溪畔的村莊,就是呂家田村。
世居於此的村民,尊天敬地,每年到秋收冬藏之際,便以釀酒來祭天地、祭祖宗。村中有釀酒世家,託風水、承心靈、秉古法、採自然,將「水、谷、人」渾然融合,燒出醇厚甘爽、回味綿長的白酒,猶如天成。
這酒被稱為「雁湖旮釀」,只是這酒名為何要帶個「旮」字?寒山認為這酒是在雁湖這麼個犄角旮旯的村莊釀的,不為外人所知,且這酒裡,蘊涵了雁湖一帶強烈、淳樸的鄉民脾性,真夠「旮」的。確切地說,「雁湖旮釀」是「一撮毛」推出的第一款酒,也是一款被馬敘先生寫進書裡的酒。
而從旮釀到田釀,那是寒山遇到一撮毛之後的事了。毛哥在《酒為知音來》中寫:「虛擬的一撮毛,自魏晉來,這是跨越千年的精神之遇,一撮毛的自由靈魂迅速擊穿寒山,如醍醐灌頂般的際遇,於是就有了一撮毛這個文創IP,於是寒山就用酒來作為這個一撮毛品牌的主打產品,酒為知音來。」
2019年10月27日,寒山再次開釀那款讓人迷醉不願醒的酒,「雁湖旮釀」變成了「雁湖田釀」,寒山之所以這麼改,那是考慮到「麓旮田」與村名「呂家田」諧音,而且「麓旮田」是寒山靈魂深處的村名,是詩意鄉村的美好心願。這款酒的酒液與「雁湖旮釀」完全相同,只是賦予的意義更加深遠,賦予的靈魂更加獨特。包裝也一改原來的景瓷,以甌窯為器,甌人甌地釀甌酒,甌器更融合。以當下人們嚮往的田野歸隱風為包裝設計,以馬敘水墨人物「一撮毛」的放浪形骸給予這款酒的粗糲、鄉野、樸素、自由之魂。
偶遇一撮毛
馬敘先生在《這年頭,做一些無用的事》一文中寫:
關於「一撮毛」,我與寒山都非常認同阿人的一段話:「這就是詭異性的魅力所在。由於我們對詭異性的不可把握,因此我們的好奇同時被無限地勾起……一撮毛是個到處遊蕩的幽魂,他遊到白象街的時候是阿人,他遊到樂清的時候是樂天、是馬敘或者何乜、蘇三、湘娘娘,當他遊到清河縣的時候,他是潘金蓮,而我們都是那個偷窺的西門慶……」
2013年,馬敘第一次把自己的水墨作品貼在微博上,他完全沒想到這個扎著「沖天辮」,留著大鬍子,穿著長袍的古人形象,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他說:「本來就是尋一件有意思的事來做吧。以前我畫過水粉和鋼筆畫,但水墨的體驗感最好,宣紙,毛筆,水,墨,它們之間的關係很微妙,相互滲透,似斷非斷。」
寒山是「一撮毛」的最早的知音之一,拿馬敘的話說:「寒山是一個資深廣告人,他這些年深居簡出,與小棉做了一個叫棉書堂的藝術書吧。他與『一撮毛』有緣,『一撮毛』也與他有緣。這樣就做出了一冊《風,及自在……》集子。在這期間,我知道了棉書堂有好幾款有意思的好酒。……寒山自己也非常喜歡喝酒,我想,他的許多創意,定與他喜歡喝酒有關。」
「一撮毛」是本真的,作家鄭亞洪將其翻譯為A True Man,可稱信達雅,不僅對應了一撮毛的讀音,也對應了「一撮毛」的精神世界,對應了「一撮毛」本真不羈於當下世間的可貴。但這種真是多變的、不可捕捉的,只能意會。這意會屬於馬敘,屬於寒山,屬於詩,於酒,或許詩酒合一是「一撮毛」最好的詮釋。
再來說說IP,IP應該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翻成中文是智慧財產權、版權的意思,當然也可以是資源。網絡引申用法把每個作品都稱為一個IP,如《兩京十五日》原本為馬伯庸的小說,影視公司拿到授權將它改編成了電視劇,規範語來說是「某公司買下了《兩京十五日》的IP(版權)」,用網絡語來說就是「某公司拿下了《兩京十五日》這一IP」。
後來,經馬敘先生授權,「棉書堂」享有「一撮毛」形象作品的獨家商業開發權。後來,以此為基礎的溫州市一撮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衍生出了一系列「一撮毛」文創產品。再後來,馬敘再度揮出大手筆,將「一撮毛」形象的商業授權無償交給寒山使用。
成超級文創
2018年,「一撮毛」與溫州英博雙鹿啤酒技術開發中心籤訂了合釀的戰略協議,「合釀」是基於雙方各自的產業優勢,強強聯合,打破傳統的釀酒思維,由故事先行,IP背書,再投料生產,在內容為王的當下,不斷地做足話題營銷。
一撮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些年依次推出的酒是從高度到低度的,這恰恰跟品酒的次序是相反的。從雁湖旮釀的60°開始,到藤梨燒,青梅酒,古越太雕,十三釵,IPA精釀,一路降低到今年初推出的頭榨。
2019年溫州文博會是頭榨亮相的舞臺,在以一場「俗世的詩意」為名的馬敘水墨畫展中登場,在展會期間,談定了四家加盟店,九家總代理,範圍遍及六省,目前,已有三家一撮毛主題酒館在溫州地區營業。
馬敘畫的「一撮毛」,往往讓人在細細揣摩中會心一笑,獲得人生某種哲理的啟迪。「一撮毛」穿著肥厚衣衫,頭頂一根小辮子,身份不甚明確,形象既有古風、古味,卻又生活於當下。
「俗世的詩意」取自馬敘畫作中的一句題詞,高度總結了馬敘作品的人文意味與藝術調性,那撮搖曳生姿衝向風中的小辮子,升華了生命的趣味,這趣味從市井來回市井去,那物我兩忘達致呆萌的一撮毛,便是大隱於市的人間詩意。
正是這樣一個「俗世的詩意」概念,通過專業的文創培育和打造,成就了文以商化的IP經典。如今,以「一撮毛」為標誌的文創事業取得長足進步:2015年,「一撮毛」白酒、筆記本等文創產品陸續上市;2016年,「一撮毛」系列米酒上市;2017年,「一撮毛」超級IP戰略啟動,並與「古越龍山」達成戰略攜手,合作開發了「一撮毛」古越太雕八年陳釀黃酒;2018年,與英博雙鹿合作推出「一撮毛」IPA、桂花小麥精釀啤酒;2019年,「一撮毛」頭榨啤酒上市。
至今,「一撮毛」已形成了以酒類產品為核心,以主題酒館為實體,植入下酒菜、茶葉、陶瓷、書籍、文化衫、隨寫本、仿真畫、手工酒壺等關聯衍生品為文化體驗的運營模式,「一撮毛」也逐步成長為文創產業領域的超級IP。
「拿無用心,創有用品」一直是一撮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堅守的初心。當形而上的藝術碰撞形而下的生活時,「一撮毛」用道心創造美物,用匠心精守工藝。
1607652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