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別人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選擇,家長別盲目跟風

2020-12-23 碧蘭聊育兒史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許多課外補習班盛行,父母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想要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其中不僅包括學科補習班,還有很多興趣班。

甚至有的父母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看見別人報什麼,他們也就跟著報什麼。甚至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新開的一家補習機構在開學之際補習名額就已爆滿,理由是許多家長聽說這家補習機構教的好。所以他們也跟風為孩子報班。

最開始報補習班是為了彌補孩子的弱勢學科,或者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報一門補習班培養他的興趣愛好。然而現在很多家長已經不考慮孩子是否需要了,只要別人說好,只要報的人多,他們也跟風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

在現在這個社會,如果誰家的孩子不上補習班就會很稀奇一樣,基本上每個孩子周六日和空閒時間都被補習班填滿,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有的補習班其實並沒有必要去上。

但是由於家長跟風報名,所以他們不得不去上。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錯誤的,家長們總是盯著別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去模仿,卻忽略了自己家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一、模仿別人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選擇

1.父母模仿式的跟風

這裡的模仿別人的教育方式並不是說我們所說的借鑑,而是完完全全按照別人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們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底氣和能力。

根本不考慮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也不考慮孩子是否需要。只要看到有人抱,她也跟著為孩子報了很多班。父母總以為在各種補習班的堆積下,孩子會掌握各種能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2.父母的模仿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相聲大家都聽過羊群定律,又被叫做從眾心理。指的是當頭羊在某處發現新鮮的青草時,一群羊便會跟著湧上來,並不考慮周圍的環境,或者是自己去尋找一片肥美的草地。

家長的模仿式教育就跟羊群定律一樣,這種教育會帶給孩子很多不利影響。首先會導致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不利於心理健康成長。

其次,由於這些補習班孩子有時候並不感興趣。所以更加增加了他們的學習難度和學習壓力。長此以往會導致親子關係惡化,甚至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陷入自卑情緒。

所以家長們的模仿式教育是一種非常錯誤的選擇,不僅沒能按照家長的想法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反而卻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二、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報補習班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霍德華加德納在對人類的智力進行研究後,將它分為八大板塊提出了多元治理理論。他認為過去單一的智力定義導致了一個人的真實水平沒能展現,一個人的智力應該能夠通過量度展現他的能力。

在多元治理理論中,我們發現這裡被分為語言,邏輯,空間,音樂,人際等方面,而在這中間,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1.發現孩子的優點並進行培養

家長應該能夠通過認真觀察發現孩子的優勢在哪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家長應該。

能夠觀察到孩子的缺點,努力提高,並且發現孩子的優點進行培養。做父母的萬不可以隨波逐流跟風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優點。

2.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父母要能夠根據多元智力理論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且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進行教育,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愛因斯坦曾提出,人類生來就是天才,但是由於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他們的天才被遏制。父母應該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進行成長。3.培養優點,知行合一。

孩子由於年齡小對自我認知存在一定的缺陷,父母應該能夠在對孩子認真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的優點和缺點,做到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就主張教學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獨特的個性和優勢為孩子制定教學方案,讓孩子在這樣獨特的方案中更加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根據孩子的優勢進行因材施教

我們上文中提到每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各不相同,父母要能夠根據孩子的優點制定。父母要能夠根據孩子優點,制定獨特的教育方案,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

1.利用個性教育觀察孩子的興趣點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個性化教育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材施教,要能夠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優缺點進行分析和測試,為孩子制定一份獨一無二的教育計劃,這樣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根據美國教育部定義的個性化學習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孩子的優勢進行教育計劃的制定,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提高了孩子的優勢,因為愛好,所以專注,孩子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會賦予更多的專注力,實現了更好的學習。

2.發現孩子的不同

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和孩子多多進行交流溝通,在交流溝通中了解孩子的興趣點,認真聽聽孩子的一些想法和意見建議等,並且給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溝通中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讓孩子在溝通中獲益,能夠做到自我認知。

3.不要追求速度而要追求質量

教育是一件急不來的事情,就像我們所了解的二八定律一樣,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只佔有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其餘的百分之八十就需要孩子自己來執行。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為了急於求成,過分幹涉孩子的學習生活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孩子可以模仿別人的一些正確做法,借鑑別人的教育方式。將其進行改造後運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一定不要生搬硬套 明明不合適卻非要用,這樣做只能是自己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打擊孩子的學習心理,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興趣愛好成孩子升學加分項,四個培養法快收下,切忌盲目跟風報班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競爭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開始轉變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除了基本的學校科目外,也重視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和拓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見到或聽到那些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比如誰家的孩子鋼琴彈得非常好、誰家的孩子街舞跳的一級棒等等,讓人心生羨慕。實際上,在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注重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有助於孩子將來發展的多樣性,也可以成為升學中的一個重要加分項。
  • 家長別盲目跟風!專家:應禁止三個月以內的嬰幼兒遊泳
    專家提醒,遊泳只是一項普通運動,應理性看待商家的過度吹捧,以安全和孩子意願為先,不盲目跟風。泳池邊站著許多家長和員工,館內熱氣開得很足,有的家長頭上直冒汗,還在不斷跟自家孩子互動。據嬰遊館館長介紹,因為來遊泳的孩子比較多,必須提前預約時間,每個時段最多接待六組家長和孩子。館內除了員工會時刻照看外,每個孩子也要求至少有一名家長在旁看護。
  • 「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寶媽強烈呼籲,無能家長最會推卸責任
    不過隨著小豬佩奇的火爆,有位家長就在社交軟體上強烈呼籲,「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孩子一天到晚就是跳,還整天學豬叫」。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多孩子身上,當這位寶媽一發布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而這也導致不少家長盲目跟風,抵制小豬佩奇。不得不說,無能家長最會推卸責任,別把自己的無能怪罪於動畫片,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
  • 孩子跟別人打架,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重要,聰明家長並不會只看表面
    教育一直都是學生和家長共同關注的話題,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會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或者是請家教,可是請家教的費用並不便宜,去培訓班也要花很多費用,這也讓家庭貧困的學生難以承擔。
  • 1歲女嬰浴缸溺亡,家長的行為令人髮指:別再盲目跟風,真的會出人命!
    號稱時髦爸媽的選擇。沒有任何數據支撐,卻大肆宣揚好處多多。從增加肺活量到促進血液循環,從消退黃疸到促進排便。似乎無所不能。 但還是有家長不斷踩雷。遊泳館固然可恨,但家長的無知更可怕。沒有研究證明,嬰兒遊泳有助於潛能開發。嬰兒也不具備在水中生存的能力。讓嬰兒學習遊泳,也只是為了防止溺水。需要監護人一起下水,一對一近距離保護,保證孩子的口鼻露出水面。
  • 首師課堂家教教育分享:家長如何選擇家教
    價位不再是主要考慮因素,主要關注這家單位或機構懂不懂教育,細節能夠看出端倪,知識的儲備,教育知識的營養,對教育的深度和整理,教育成果,口碑,教學實踐經驗,研發能力,體系和科學規劃,優質老師培養和輸出才是選擇的根本標準,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強將手下無弱兵,不要把比較價格作為選擇,只能浪費孩子學習時間,精力和錯過學習機會。
  • 選擇不盲目,教育不盲從
    轉而到教育尤其是個人的專業和就業選擇,這句話依然有效。即便是對於我們日漸深入的教育交流和經驗學習,它說得也蠻有道理。其實,長期以來,在高考後選擇學校、填報志願的時候,考生家長、考生自己,除了那些極為清醒的個案,大多數人往往有些懵懵懂懂:什麼專業好?哪個學校棒?我該去什麼專業什麼學校?這種時候,各類各級的名校、各種各樣的「好專業」,是考生和家長的首選。
  • 不到3周歲就報了體育培訓班 業內:家長不要盲目跟風
    社交媒體上,有博主聲稱「全國各地家長已經蠢蠢欲動,開始打聽體育補習哪家強」。這並非戲言,實際上,廈門不少中小學生早已開始上體育培訓班,最小的甚至不滿3周歲。明年體育中考提高至40分 不少人報班是為了衝擊滿分  家長對體育的關注,最直接的一個因素就是體育中考分值。
  • 因人而異別盲目跟風
    在兩者之間無法做出選擇,只好讓孩子復讀不管怎麼說,想要在這兩個選項之中做出一個選擇,都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這個選擇關乎到孩子以後的未來。一旦我們選擇錯了,孩子的未來很可能就毀掉了。所以說,也有很多遲遲無法做出抉擇的家長,最後會選擇讓孩子復讀。但是復讀其實也不容易,如果孩子依然無心學習的話,復讀也是白費力氣。
  • 不同年齡適合的精華不同,別再盲目跟風
    不同年齡適合的精華不同,別再盲目跟風!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臉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方面女性們總是非常敏感,皮膚稍微出現一丁點的問題,我們立馬就能發現,比方說乾燥起皮長斑,長痘痘,毛孔粗大等等,我們總是深受其擾,又難以去除。如果想要改變肌膚的這些狀況,挑對護膚精華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但是很多妹子們都不知道什麼年齡開始用精華是最合適的。
  •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線上教育湧出,家長到底該怎樣選擇?
    反過來,我又在思考,疫情當下,家長們該如何對網課進行選擇呢? 一、線上、線下教育的差異 線下教育,老師可以全方位的監管學生的動態,根據不同的課程,不同的教育需求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更容易去接受。 總的來說,線上教育的所展現的優勢更多一些,而面對疫情的情況下,線上教育是一種很好的彌補,那如何做選擇呢?
  • 「偽精緻」正讓年輕人深陷其中,別盲目跟風!
    據媒體報導,為了填補之前的超前消費欠款,有人選擇變賣物品,有人去做線上零工。如今,奉行「偽精緻主義」消費觀的年輕人何其多哉?在錯誤消費觀之下,滿足欲望的速度往往趕不上欲望產生的速度,不顧自身消費能力,盲目跟風維持自己的「偽精緻」,極可能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有遠見者還是不要將一次又一次讓自己感到肉疼的消費,作為彰顯品位、證明不凡的「勳章」吧。內心豐富充盈的人,才能擁抱真正的精緻生活。
  •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我們的教育方式,必須是民主的,和平的,以談判為主的。其實無論從哪一方面講一些嚴重的體罰,這種形式的教育肯定是不合適的,無論是在古代現在,哪怕是未知的將來,打罵教育必將被廢棄,我想錯誤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那些以打罵為主,以辱罵為主,傷害孩子自尊,傷害孩子身體健康的教育方式。
  • 睿智的家長用「南風」教育孩子,普通的家長用「北風」教育孩子
    人們往往會對外界的強制手段非常反感,就如同凜冽的北風,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事與願違,適得其反,而南風卻恰恰相反,它並不選擇去逼迫別人,而是讓對方先接納自己,只有先被對方認可,那麼才能讓別人更好地接受,教育中也是如此,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可以聽從教誨,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睿智的家長選擇「南風」來教育孩子,而多數普通家長還在用「北風」進行教育。
  • 挫折教育不是打擊教育,家長的錯誤概念,讓孩子陷入成長困境
    那為什麼隔壁家孩子就能考好,你考不好,別給自己的不努力找藉口!"君君放學回家後走到爸爸的身邊就開始跟爸爸道歉,因為他這次考試沒有達到父親的要求,所以覺得有些不開心,想著爸爸能夠安慰一下自己,可是誰知道爸爸一開口就是打擊他的話,覺得他不如別人,還認為自己說卷子難是給自己找藉口,讓他更傷心了。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都有3個明顯的特徵,家長們不妨對照看看,千萬別盲目阻止孩子。所以,在遇到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能盲目打斷孩子的提問,應該儘可能耐心地幫孩子解答,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成長,提高智商。
  • 學生跟風選擇「物化生」,萬一我能學好呢?老師:要避免僥倖心理
    今年山東省第一次實施新高考政策的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出現大面積的「滑檔」現象,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學生不了解規則,跟風選擇熱門組合導致的。文/教育橋說到新高考改革選科目組合的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為此非常頭疼。面對新高考的規則,家長和學生都十分陌生,甚至連一些老師都沒有弄懂其中的「門道」。就拿今年第一次實施新高考的山東來說,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沒有遇到問題,可是卻紛紛在報考上犯了難。
  • 從心理學角度賦能餐飲行業:營銷活動可以模仿,但不能跟風!
    所以大多情況下我們要做一個營銷活動的時候,只不過是在下意識模仿別人。我們再看看前面提到的,營銷活動包含降價促銷、滿減、拼團等。這麼多營銷手段,你要模仿哪一個呢?你模仿得過來嗎?你模仿的活動能解決當前的問題嗎?
  • 醫生:盲目跟風最可怕,這兩種人別左側睡
    文丨美媽很帥今天看到一個粉絲的留言,「別人說孕期睡覺最好左側臥,我那耿直的老公一逮住機會就讓我左側臥,一翻身就要嘮叨。盲目跟風最可怕,這兩種人別左側睡左側臥位雖然好處多多,但不能盲目跟風,有些孕媽是不適合這個睡姿的。孕媽如果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不建議左側睡,因為這種睡姿會加得心臟的負擔,血壓也會升高。
  • 你不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卻總是讓孩子去模仿別人?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一個打不敗、超不過的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別人家的孩子出現了,他雖然在不停地變化,但是從來沒從家長的嘴裡逃走,並且陪伴著我們長大。沒有人知道方法,所以就出現了相互模仿。學習要比拼,要模仿孩子到底該從幾歲開始學習,沒有人能真正準確回答,即使很多專家提出避免幼兒園小學化,但是依舊有很多家長不信,堅信學習越早越好,起跑線處可以跑慢點,但是不能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