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許多課外補習班盛行,父母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想要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其中不僅包括學科補習班,還有很多興趣班。
甚至有的父母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看見別人報什麼,他們也就跟著報什麼。甚至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新開的一家補習機構在開學之際補習名額就已爆滿,理由是許多家長聽說這家補習機構教的好。所以他們也跟風為孩子報班。
最開始報補習班是為了彌補孩子的弱勢學科,或者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報一門補習班培養他的興趣愛好。然而現在很多家長已經不考慮孩子是否需要了,只要別人說好,只要報的人多,他們也跟風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
在現在這個社會,如果誰家的孩子不上補習班就會很稀奇一樣,基本上每個孩子周六日和空閒時間都被補習班填滿,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有的補習班其實並沒有必要去上。
但是由於家長跟風報名,所以他們不得不去上。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錯誤的,家長們總是盯著別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去模仿,卻忽略了自己家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一、模仿別人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選擇
1.父母模仿式的跟風
這裡的模仿別人的教育方式並不是說我們所說的借鑑,而是完完全全按照別人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們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底氣和能力。
根本不考慮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也不考慮孩子是否需要。只要看到有人抱,她也跟著為孩子報了很多班。父母總以為在各種補習班的堆積下,孩子會掌握各種能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2.父母的模仿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相聲大家都聽過羊群定律,又被叫做從眾心理。指的是當頭羊在某處發現新鮮的青草時,一群羊便會跟著湧上來,並不考慮周圍的環境,或者是自己去尋找一片肥美的草地。
家長的模仿式教育就跟羊群定律一樣,這種教育會帶給孩子很多不利影響。首先會導致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不利於心理健康成長。
其次,由於這些補習班孩子有時候並不感興趣。所以更加增加了他們的學習難度和學習壓力。長此以往會導致親子關係惡化,甚至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陷入自卑情緒。
所以家長們的模仿式教育是一種非常錯誤的選擇,不僅沒能按照家長的想法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反而卻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二、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報補習班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霍德華加德納在對人類的智力進行研究後,將它分為八大板塊提出了多元治理理論。他認為過去單一的智力定義導致了一個人的真實水平沒能展現,一個人的智力應該能夠通過量度展現他的能力。
在多元治理理論中,我們發現這裡被分為語言,邏輯,空間,音樂,人際等方面,而在這中間,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1.發現孩子的優點並進行培養
家長應該能夠通過認真觀察發現孩子的優勢在哪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家長應該。
能夠觀察到孩子的缺點,努力提高,並且發現孩子的優點進行培養。做父母的萬不可以隨波逐流跟風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優點。
2.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父母要能夠根據多元智力理論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且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進行教育,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愛因斯坦曾提出,人類生來就是天才,但是由於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他們的天才被遏制。父母應該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進行成長。3.培養優點,知行合一。
孩子由於年齡小對自我認知存在一定的缺陷,父母應該能夠在對孩子認真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的優點和缺點,做到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就主張教學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獨特的個性和優勢為孩子制定教學方案,讓孩子在這樣獨特的方案中更加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根據孩子的優勢進行因材施教
我們上文中提到每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各不相同,父母要能夠根據孩子的優點制定。父母要能夠根據孩子優點,制定獨特的教育方案,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
1.利用個性教育觀察孩子的興趣點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個性化教育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材施教,要能夠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優缺點進行分析和測試,為孩子制定一份獨一無二的教育計劃,這樣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根據美國教育部定義的個性化學習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孩子的優勢進行教育計劃的制定,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提高了孩子的優勢,因為愛好,所以專注,孩子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會賦予更多的專注力,實現了更好的學習。
2.發現孩子的不同
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和孩子多多進行交流溝通,在交流溝通中了解孩子的興趣點,認真聽聽孩子的一些想法和意見建議等,並且給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溝通中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讓孩子在溝通中獲益,能夠做到自我認知。
3.不要追求速度而要追求質量
教育是一件急不來的事情,就像我們所了解的二八定律一樣,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只佔有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其餘的百分之八十就需要孩子自己來執行。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為了急於求成,過分幹涉孩子的學習生活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孩子可以模仿別人的一些正確做法,借鑑別人的教育方式。將其進行改造後運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一定不要生搬硬套 明明不合適卻非要用,這樣做只能是自己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打擊孩子的學習心理,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