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晚上7點,一輛白色小轎車飛速駛離河北省南宮市,駕駛室內的年輕男子緊緊抓著方向盤,神情驚慌失措。與此同時,他供職的單位——南宮市水務局正在緊急核對帳目。工作人員發現,單位負責的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項目尚未達到結算日期,資金帳戶餘額竟從近2000萬元變成了1元。
逃跑的男子名叫李曉飛,是南宮市水務局財務股工作人員。因沉迷網絡賭博,他在短短8個月時間內,挪用、貪汙公款共計1921.88萬元。2019年12月30日,李曉飛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6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
近日,《中國紀檢監察》雜誌詳細講述了李曉飛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既能看到一名原本年輕有為的青年幹部是如何在賭博的誘惑之下,一步一步走向深淵的,也能從中發現哪些「陷阱「最有可能讓幹部蛻化變質。
李曉飛生於1990年,是一名典型的「90後」,2012年,大學畢業後,李曉飛通過公開招聘成為南宮市水務局的一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先被分配在辦公室,兩年後轉到防汛抗旱辦,2017年又被調到財務股。儘管工作時間不長,但在旁人眼中,李曉飛的表現頗為突出:參加工作第一年,他就在單位評上了先進;單位組織的一次演講比賽上,他講的某項工作設想,也讓領導對他刮目相看。
然而,李曉飛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對自己的事業並沒有明確的規劃,更沒有把為人民服務視為自己的志向,因此頗有一些「混日子」的意思。工作之餘,李曉飛的時間,主要在各式各樣淺嘗輒止的消遣中虛度。也正是在這種空虛的精神狀態下,他最終走上的網絡賭博的歪路。
2013年,微信搶紅包的熱潮裹挾了百無聊賴的李曉飛,他和周圍朋友一樣加了幾個「搶紅包群」。起初,他只是圖個娛樂。漸漸地,紅包群不再單純,一些人開始利用紅包群做賭博遊戲。李曉飛1元2元地下注,一天輸贏在幾十元上下。當時有新聞報導搶紅包存在貓膩,一位朋友曾提醒過李曉飛不要沾染,但蠅頭小利的新鮮刺激讓李曉飛欲罷不能,他認為「我純粹為了消磨時間,幾十塊錢不算什麼」。
2015年,微信紅包群變成了「賽車群」,玩家選定一輛虛擬賽車下注。時間有閒、精力旺盛的李曉飛,越發沉迷其中。本來事情已經出現轉機——微信群被封,但李曉飛卻沒有及時收手,當他看到群主發來的賭博網站連結,還是忍不住點開了。
賭博從來沒有贏家。2017年開始在網站上賭博後,李曉飛的下注金額也迅速增加到三五千元,甚至一兩萬元。越賭輸得越多,輸得越多就越想再贏回來。在這個過程中,李曉飛承受的壓力逐漸增大。家庭存款、朋友借款、銀行貸款、信用卡透支……所有來錢的辦法,李曉飛統統都試過。到了2018年4月,他的賭債已經達到140多萬元,而他當時的月工資只有不到3000元。
2018年4月,李曉飛終於頂不住壓力,盯上了單位的公款。已經在財務股工作近一年的他,早已發現單位財務制度的漏洞。趁著股長不在,副股長請產假在家的機會,李曉飛從單位零餘額帳戶裡挪出了20餘萬元,用於歸還朋友的債務。
如果李曉飛僅僅挪用了20萬元,他的案子倒也不至於如此嚴重。然而,就像每一個類似故事中發生的一樣,對底線失守的幹部而言,「初犯」僅僅是其腐敗行為的開始。此後,他一發不可收拾,每次挪用固定在80萬元或100萬元。賭得最瘋狂的時候,他在賭博網站上一天的充值金額就有400萬元,下注賭資則有三四十萬元之多。
最終,李曉飛挪用公款一事在2018年11月東窗事發,於是上演了本文開頭提及的「驚險」一幕。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出逃20餘天后,李曉飛在西安被警方抓捕歸案。
李曉飛的個人命運,無疑是他咎由自取的結果。不過,賭博問題對幹部的腐蝕,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事實上,不論是李曉飛這樣的年輕幹部,還是身居高位的官場要員,都有可能在賭博的泥潭裡越陷越深,賭債纏身,不得不「以腐養賭」。
對於官員幹部,有關部門既要管好「八小時內」,也要盯住「八小時外」。只有形成健康的習慣與愛好,他們的工作才不會受到工作外負面因素的沾染。
資料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