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中的薩滿巫師與現實中的「蠱」

2021-02-11 長白薩滿

首先,羋月中的蠱蟲其實是陰謀,真兇是誰呢?在《羋月傳》65集當中,羋姝火燒北郊行宮也沒有逼嬴夫人交出遺詔,反被嬴夫人挖苦。庸芮和羋月雖然幸運的逃走,但是豈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半路遇上魏琰的伏兵,寡不敵眾,羋月被劫走。

  當羋月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魏琰的宮中。魏琰和魏頤二人虛情假意想藉機套出羋月的遺詔。無奈軟硬兼施,都一無所獲。狠毒的魏琰和魏熙找到「草鬼婆」給羋月下蠱,想用此舉逼羋月說出詔書下落。羋月被蠱毒折磨得異常痛苦。那麼羋月又是如何逃脫的呢?

《羋月傳》67集劇情當中,羋月見到了穆辛,她想到鹹陽城外有義渠人的眼線,讓穆辛前去送信。魏琰和魏頤相信只要等著羋月蠱毒發作再厲害些,就可對羋月為所欲為。義渠王、白起在穆辛的帶領下救出羋月帶回義渠,並找老巫給她驅蠱,老巫無奈地說出驅蠱的唯一方法是把蠱蟲引到另一個人身上。

  義渠王不聽眾人的勸告,執意要以命換命。老巫把蠱蟲引到了義渠王身上,羋月終於脫險,義渠王卻陷入蠱毒的煎熬。羋月醒來,得知了自己被救的全過程。義渠王對她用情之真,深深感動了她。她決定要挽救義渠王的性命,並當眾起誓,只要義渠王能活下來,自己就做他的女人,當然最後義渠王真的活了下來。很多人看完最新的劇情以後紛紛疑問,這種可怕的蠱蟲到底是怎麼東西。《羋月傳》蠱蟲、草鬼婆這些可怕的東西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歷史上真的有蠱蟲?!存在於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巫術

  很多人看完《羋月傳》以後開始好奇歷史上真的有蠱蟲嗎。據悉,蠱,是一種人工施以特殊方法,長年累月精心培養而成的神秘物體,可以大可小,一般為動物,動物類的一般兩隻為一對,但也有極少類為植物。蠱為遠古之時所傳神秘巫術,並只在湘西苗族女子之中所有流傳,世循傳女不傳男,其他民族不曾有,縱有類似,但也不遠能與此物相比。

  而施種的方法可以直接施種也可以間接施種。蠱只能是女子所養、所種,男子無法養種。與湘西趕屍術、泰國降頭術並稱為東南亞三大巫術。

  比如在殷墟甲骨文用觀物取象的思維方式已對蠱毒的製作,作了 象形的「圖示」,即在一「皿」形容器中放有多種毒蟲。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蟲四部」集解引唐代的陳藏器原話說:「……取百蟲入甕中,經年開之,必有一蟲盡食諸蟲,即此名為蠱。」

  宋代的鄭樵《通志》也記載說:「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為蠱。」

  早為三苗先民用於情誓,兩隻為對,亦稱情蠱。如遇背叛,一方自盡,蠱從其體內飛出,引動另一情蠱破體飛出,使其巨痛七日之後方氣絕而亡。

  比如最有名的金蠶蠱,就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日流血而死。

  後來有漢族男子進入苗疆,見苗女多情,便居住下來,待二三月後,藉口離開,許久不回,苗女自盡,漢人蠱飛人亡,導致談蠱色變。文人學士交相傳述,筆之翰籍,一部分醫藥家,也以記下一些治蠱之法,但所記之法,多不可取。蠱有多類,如人患病需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羋月傳》蠱蟲草鬼婆歷史上真實存在嗎?羋月中蠱怎麼解的引發了好奇,照這樣的記載來看,《羋月傳》當中羋月中蠱蟲的情節也並非完全沒有歷史依據。那麼如果真的存在,一旦中毒,要怎樣解毒呢?

放蠱是一種很可怕、很愚昧的害人舉動,是由於古代民智未開而產生的惡習。中毒後的辨認之法蠱或有形或無形,中毒極易,但辨認之法,是應該萬分注意的。

  傳說中毒後的辨認之法:

  1.以生黃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聞腥臭,是中毒。

  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隨之吐出的,是中毒。

  3.插銀針於一已熟的鴨蛋內,含入口內,一小時後取出視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蠱毒非常厲害,能使人惹病喪生,雖有方法醫治,也不應輕易去嘗試。

  據說預防之法有:

  1.凡房屋整潔,無灰塵蛛網的,是藏蠱之家,切勿與之往來。

  2.凡食茶、水、菜、飯等物之先,須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動的,是在施毒,急須向主人問道:「食內,莫非有毒嗎?」一經問破,可免受毒。

  3.攜同大蒜頭出行,每飯,先食大蒜頭,有蠱必吐,不吐則死,主人怕受連累,當然不敢下蠱。

  4.大荸薺,不拘多少,切片曬乾為末,每早空心白滾湯送下(以二錢為度),縱入蠱家,也可免害。

  5.蠱之由飯酒中毒的,分外難治,故出外宜以不飲酒為原則。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金蠶,最畏頭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蠔豬箭的刺蝟,故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藥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蠱。

同時,在《羋月傳》中的婚禮上,巫薩滿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以為「蠱」是杜撰出來的...
    徐克導演歷來對蟲蠱頗有興趣,其處女座《蝶變》中的殺人蝴蝶似乎就是一種對蠱蟲的運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見光死」的小蟲,也屬蠱類。這些故事雖有一定誇張成分,但根據導演介紹這些題材皆來自民間的傳說。巫蠱,又稱意蠱,主要靠巫師、蠱婆的法術、巫術來施放的蠱。
  • 【羋月中蠱】「放蠱」一種古老的黑巫術
    中了蠱的人在將死前一個月左右,能見到蠱婆的生魂掩著面前來送物,行話謂之「催樂」。此後如果病家不能得到有效治療,一個月內病人定會死去。治療中蠱的病人,輕者郎中草藥或還可以奏效,重者非放蠱者本人來解才有生路可求。  對於蠱婆舊時有多種方法識別真假。
  • 羋月傳:怪不得魏頤聯手羋月去害羋姝,你看看羋月許諾了她啥事?
    羋月傳:魏頤背叛夫家,拉攏羋月,何事讓她做出這番舉動?看過劇的讀者們都知道,魏頤這個人做事十分陰狠,幫自己的姑母魏夫人想盡辦法獲得蠱蟲,神不知鬼不覺給羋月下蠱。讓羋月日日痛不欲生,為的就是逼她將先皇的遺詔交出。
  • 中蠱人腹中有蛇,放蠱人被活活曬死
    傳說養藥婆都是一些年輕漂亮的女子專門害小孩,她們也會代代相傳,一般只傳女不傳男。殺魂和養藥者會被孤立,有時甚至被用私刑。這是1985年怒江白族的情況。從沈從文的文章當中,我們也看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湘西也有曬草蠱的傳統,也就是在苗寨中誰被認為是在養蠱以後就會被稱為草蠱婆。
  • 《羋月傳》中的羋月和《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在歷史上是同一個人?
    最近《大秦賦》熱播,劇中和弟弟陽泉君一道被稱作秦廷的楚系代表人物的華陽夫人羋姓熊氏,在秦孝文王即位後成為秦廷三股勢力之一的楚系首領,這不免讓人想起了《羋月傳》中的羋月。很多人不免要問《大秦賦》中的華陽夫人和《羋月傳》中的羋月的原型是不是同一位歷史原型?
  • 羋月傳:老巫為何死活不肯讓義渠王娶羋月為妻?隱情他不敢說
    導語:《羋月傳》中的義渠王對羋月一見鍾情,在求愛失敗之後更是刻骨銘心、念念不忘。男人就是這個樣子:「正是你的冰冷無情,才更令我回味無窮。」越是不輕易屈服的女子,對於男人來說,越具有挑戰性,也就越會激發他的徵服欲和志在必得的決心。
  • 羋月傳中秦王到底愛誰 秦王喜歡羋月還是羋姝
    張曉龍導演的羋月傳電視劇中秦王到底愛誰?秦王嬴駟喜歡羋月還是羋姝?信賴不少劇迷們都還弄不清楚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羋月傳電視劇中秦王愛的到底是誰剖析,一起來看看吧!在鄭曉龍導演孫儷劉濤方中信等主演的《羋月傳》播出後,對於電視劇羋月傳中秦王到底愛誰羋月還是羋姝?秦王什麼時候愛上羋月的呢受到網友熱搜,秦王娶羋殊是有政治上的目的的,那對於羋月是真愛嗎?
  • 羋月傳:在三個男人中,羋月喜歡的到底是誰呢?值得思考
    羋月傳:在三個男人中,羋月喜歡的到底是誰呢?值得思考再讀羋月傳,依舊會為裡面動人的愛情所打動,對於羋月來說,在她的一生中,經歷的坎坷怕是三天兩夜都講不完,而在感情上,她也是幾番周折,曾想和黃歇浪跡天涯,也曾在秦王身邊學會治國之道,也和義渠王生死相伴,可到了最後,她卻是孤身一人,一個是初戀,一個是名正言順的夫君,另一位是肝膽相照為她付出生命的男人,在這三個男人中,羋月喜歡的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 羋月傳:原著中秦王深愛羋月,為何臨死之前卻交代樗裡疾,要殺了羋月?
    文/阿聞標題:羋月傳:原著中秦王深愛羋月,為何臨死之前卻交代樗裡疾,要殺了羋月?在羋月傳中秦王嬴駟是非常寵愛羋月的,在商鞅的忌日裡,他選擇帶羋月前去祭拜,在臨死前他選擇羋月來自己床前,交代著羋月若是以後秦朝有需要羋月的地方希望羋月不要推脫,既是信任也是託付。嬴駟可以說是一生為秦國付出,即使殺了商鞅也用了商鞅的變法,讓商鞅做到人亡法不亡,為秦國未來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羋月傳》人物設定合理嗎?歷史中黃歇與羋月的戀情可能存在嗎?
    電視劇《羋月傳》是孫儷繼《甄嬛傳》之後,與鄭曉龍導演的第二次合作。這部古裝劇由孫儷、劉濤、馬蘇、方中信、黃軒、高以翔等人主演。該劇講述了戰國時期,羋月作為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因楚威王死後,地位一落千丈。
  • 圖解《羋月傳》中的香事
    隨著《羋月傳》的熱播,讓我們也跟著劇情一探楚漢香文化吧。富饒的土地將人們從生存和生產的問題中解放出來,進而有了更高的審美需求,於是才有了或隱喻或白描大量關於香草的《楚辭》。《羋月傳》常出現歌詞便是借用《楚辭》。如「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出自《東皇太一》,短短四句出現了五種香料三種用法,也體現了先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 降頭,巫蠱,薩滿,茅山術。你不知道的靈秘類神靈系統歷史
    在這類超自然,或者稱為神秘靈異的文化中,又有一種極其特殊的關於掌握超能力,並且應用的法門。在佛教中,有密宗。在道教中,有茅山術。在各類原始的神靈信仰體系裡,又有降頭,巫蠱,薩滿等等表現形式。跳大神和出馬仙都是關於請神附體的薩滿法術,按照道教的說法,跳大神請來的所謂「神仙」往往並非神靈,而是遊魂野鬼,乃至妖邪。這類靈體,往往是和「碟仙」,「筆仙」類似的靈魂。通過和巫師的利益交換,幫助薩滿祭司,巫師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屬於互利的性質。
  • 羋月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物?真實的她比《羋月傳》中的還要彪悍
    羋月在經歷了萬千磨難後,終於掌控了秦國政權。但這時秦國還沒有確立對六國的絕對優勢,而且在秦國西部還面臨勇猛的義渠人的威脅。秦惠文王上臺前,秦國和義渠已經打了四百年了。而羋月則在會見義渠王時,色誘了這位勇將,將他 變 為裙下之臣,自然就解除了秦國的威脅。
  • 薩滿 | 薩滿與威卡教的關係(上篇)
    威卡與薩滿薩滿教被界定為世界上第一個宗教,它的存在早於最早的文明,遠在我們祖先走向今日,從悠遠的旅途踏出第一步之前,在此之前薩滿巫師是一群醫療者,權力的運用者,男性女性都有他們施展魔法,並且向自然的神靈傳達願望。薩滿巫師是第一批具備知識的人類,他們創造發現培養知識,並且運用它知識就是力量。
  • 羋月傳中好吃的姜蜜怎麼做 ?
    今天就給大夥說說《羋月傳》中好吃的姜蜜:在第26集中,羋月把葵姑親手做的姜蜜送給了羋姝。羋姝說:都饞死姐姐了!3.4. 冷飲的話就取乾淨瓶子裝好,放冰箱冷藏即可。
  • 蒙古族人最高神明長生天和薩滿教!
    它由滿洲——通古斯語族各部落的巫師稱為薩滿而得名。形成於原始社會後期,有明顯的氏族部落宗教特點。基本特徵是以萬物生靈和靈魂不滅的信念為思想基礎,既有自然崇拜,也有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具有一定的崇拜內容和祭祀儀式。薩滿教主要流行於蒙古語族的蒙古族、達斡爾族,通古斯語族的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錫伯族等。隨著原始社會的瓦解與階級分化、社會發展,上述語族中的許多民族不再信仰薩滿教,或改信其他宗教。
  • 《羋月傳》中的小羋月,因太漂亮被全網禁止整容,如今美到認不出
    在2015年的時候,電視劇《羋月傳》開播,作為最優秀的大女主劇作之一,該劇剛一開播便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雖然在劇情上仍然略有瑕疵,部分情節和歷史略不相符,但總體無傷大雅,再配上演員精湛的演技,頓時便成為了爆款電視劇。
  • 新疆考古中所見薩滿崇拜
    「薩滿」(Shaman)在滿-通古斯語中,意為「巫師」(或謂具「曉徹」意,能知道「神旨」)。是「神」、人聯繫的中介,有能力溝通神、人與鬼魂世界。它沒有什麼成文經典,沒有規範的組織、寺廟,也沒有統一的宗教儀軌。核心觀念是「萬物有靈」,自然界災變、人間的禍福,均與各種神鬼作用有關。在薩滿崇拜中,認為宇宙可分上、中、下三「界」,每界又可分三層。這是薩滿宇宙觀的主要核心。
  • 《羋月傳》中羋月霸氣演講,短短7分鐘轉變叛軍思想,堪稱領導典範
    相信有很多人看過《羋月傳》這部電視劇。羋月的原型是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是一位既有野心又有能力,聰穎傑出的女政治家,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強人。但在後期羋月成為太后之後有一段精彩的演講片段,這段演講一是展現出了歷史宣太后霸氣側漏的一面,極具個人魅力;二是其中有著值得當世借鑑的地方,例如――何為魅力型領導。
  • 羋月傳:羋茵因「失心瘋」被威後關押,莒姬卻用一招為羋月脫險
    威後盛怒之下,硬說羋茵得了失心瘋,是被妖怪惡靈所迷,找來巫師日夜祝禱驅邪,並徹底將羋茵禁足,免得她再出來胡說八道。這一關就是數年,直到燕國前來聯姻,才把羋茵放出來。然而,彼時的羋茵卻是已經「真瘋了」——成為一位「間歇性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