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角榮:剛上臺就訪華的日本「平民宰相」,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2020-12-22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寧馨兒)

田中角榮:剛上臺就訪華的日本「平民宰相」,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田中角榮,1918年5月4日出生於日本新潟的一個農民家庭,是家中七個子女中唯一的男孩。2歲時,由於患病發燒未及時醫治,田中留下了口吃後遺症。後來,為消除毛病,他通過練習唱歌來進行矯正,不僅成功改掉口吃,還練就了口若懸河的演講本領,這為他後來參政起了很大幫助。

1934年(16歲),田中到東京謀生,他白天做學徒、打零工,晚上到私立中央工學校學習,還拿到了土木科畢業文憑。

1937年初(19歲),七七事變後,田中應徵入伍,被派到中國東北的滿洲國,但未直接參加對華作戰。

(七七事變)

1940年(22歲),田中因患病被送回日本醫治,以傷病軍人退役。在東京,他遇到33歲的寡婦花子,兩人的結合成為田中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1943年(25歲),田中接手嶽父家的建築和木材公司,改名為「田中土木建築股份公司」,自任總經理。戰後,日本房地產價格暴漲,公司擠入全日本建築業50強,田中一舉成為了富翁。

(田中與家人)

(田中角榮)

1947年(29歲),日本實施戰後新憲法,田中動員公司員工到各地去散發傳單,幫助他當選為日本眾議院議員,開始活躍於政界。

1950年(32歲),田中擔任長岡鐵道公司總經理,進行了電氣化改造,使該鐵路扭轉了自1915年創建以來連年虧損的形勢。

1954年(36歲),田中任日本自由黨副幹事長。次年自由黨、民主黨合併組成自由民主黨,田中在自民黨內任幹事達4年之久,大大培植了自己的勢力。

(戰後的日本)

1957年(39歲),田中受命出任郵政大臣,是日本歷史上最年輕的大臣。

1972年7月(54歲),田中聯合大平派、三木派,與福田赳夫競爭自民黨總裁和首相之職。結果以6票的多數擊敗福田掌握了政權,成為日本政治史上第一個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首相,日本人稱他為「庶民宰相」。

田中上臺後,推出「日本列島改造論」的大構想,其主旨是用高速交通網絡(高速公路、新幹線)將整個日本串聯起來,以促進各地的工業化,解決城鄉發展不均、人口過度稠密等問題。這奠定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發展的政策基調。

在國外,他改變了長期「向美國一邊倒」的政策,力主與華關係正常化,同年9月底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籤署《日中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並與臺灣當局斷交,成為戰後第一位訪問中國的日本首相。

(田中角榮訪華)

1974年10月9日,評論家立花隆發表文章,揭露了田中家族資產來路不明,男女關係混亂等內幕,田中宣布下臺。

(田中角榮被逮捕的新聞)

1976年(58歲),洛克希德貪汙受賄事件被揭出後,田中因違反外匯法被捕,退出自民黨。7月27日,東京地方檢察廳逮捕田中角榮,宣布他涉嫌在1973年8月至1974年2月任首相期間,透過丸紅公司4次收受洛克西德公司的賄款共5億日元。

1983年(65歲),因洛克希德事件,被東京地方法院判處4年徒刑、罰款5億日元。最終,他並無服刑。

1993年12月16日(75歲),田中因病逝世。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66篇作品,營員「寧馨兒」的第65篇作品)

相關焦點

  • 從田中角榮到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的16次訪華足跡
    【編者按】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此訪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正式訪華,也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今年以來,中日關係持續改善,正步入正常軌道,面臨改善發展的重要機遇。領導人正式出訪向來被視為兩國關係的風向標。
  • 解密1972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榮說日本侵華只是「添了麻煩」
    早在中日民間來往頻繁的20世紀50年代,毛主席、周總理就說過,兩國恢復邦交這樣的大事還得靠當政的領導人,但日本只有下了臺的首相才來中國,不過我們可以等待,北京的機場隨時準備為之開放。實際上,我國政府也一直準備採取行動,實現中日關係的正常化。
  • 日本為何要搶在美國之前與中國建交?
    ,中國政府從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亞洲與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標。    在7月7日召開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田中就公開宣布「要加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正常化的步伐」。他還表示:「充分理解」中國政府一貫主張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則,即: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二、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三、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說得更加明確:為實現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個時期訪華。
  • 田中角榮的後代田中京,在東京舉辦大型紀念派對
    關于田中角榮,最著名的歷史功勳是,1972年出任日本首相,同年9月底,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籤署《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因此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72年出任日本首相,同年9月底,他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籤署《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因此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田中角榮訪華前稱「要以東洋人最直接方式」致歉,結果只等來這句
    雖然中日貿易來往已經頗有年頭,中日領導人會面也已經有所準備,但周恩來一上來還是回顧了「日本軍國主義對於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侵略」,提出國內對中日邦交正常化依然存在反對聲音;另一側,田中角榮也提到,「我國有總裁選舉,還有眾議院選舉,根據情況不同我也可能被殺」。事實上就在田中角榮出發前一晚,東京警方剛剛處理一起針對田中角榮的暗殺未遂事件。
  •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學術論文集》出版新聞發布會暨日本...
    《不忘初心,走向未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學術論文集》出版新聞發布會暨日本形勢研討會現場。新華網發 王珊寧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龍怡欣 王珊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不忘初心,走向未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學術論文集》出版新聞發布會暨日本形勢研討會24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高洪在致辭中對本書的編撰背景作了簡單介紹。
  • 日本首相訪華把侵略中國說成「添麻煩」,周總理一點也沒客氣
    1972年,剛剛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實現與中國邦交正常化,9月訪華,在北京籤訂了《中日聯合聲明》。田中角榮見到周恩來時有些緊張,因為他深知:自己面前的是世界聞名的外交家。他略顯拘謹地說:「我叫田中角榮,今年54歲,當了日本首相,請多關照……」當晚,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主持歡迎宴會,田中角榮在致答謝詞中,他說他代表日本政府對過去給中國人民「添了麻煩」表示歉意,宴會廳裡發出了一片「嗡嗡」的議論聲,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第二天正式會談的時候,周總理嚴正地指出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 侵佔中國地方最多的日軍是—田中角榮首相?
    那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首相田中角榮?  田中角榮(1918-1993),1918年出生於日本新潟縣,畢業於私立中央工學校,日本傑出並富有爭議的政治家、建築師。 日本全面侵華後的1938年,田中應徵入伍。1972年出任日本首相,同年9月底,他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籤署《日中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 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 2020-09-26 17:19 來源:澎湃新聞
  •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大型系列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
    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大型系列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 2020-09-28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千葉縣發生交通事故 涉事大巴載有中國遊客
    人民網訊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日早晨6點50分左右,日本千葉縣成田市三裡冢的縣道上一輛旅遊大巴呈「蛇形駕駛」,先撞倒人行道旁邊的信號燈柱子,後衝進一片樹林停下。據當地消防部門消息,66歲大巴司機近藤善則嚴重昏迷,送醫後不治身亡。
  • 周恩來日語翻譯:中日友好是國家利益不是口號
    她表示,中日友好是國家利益,符合兩國的國家利益,有利亞洲和世界和平,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  採訪摘要如下:  1972年9月27日晚,北京。中國的毛澤東主席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第一次握手。由於這次歷史性會見,最終正式確定兩國邦交的正常化。當時參加會議的中日雙方高層領導人均已作古。兩位領導人到底談了什麼?
  • 繼承友好傳統、開創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日本鳥取縣知事平井伸治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吳穎 攝中日友好「掘井人」的故鄉採訪伊始,平井伸治便向人民網介紹了兩位為中日友好做出重要貢獻的鳥取縣名人。一位是曾被譽為中日友好「掘井人」之一的日本政治家古井喜實先生。據了解,古井喜實1959年首次訪華後,便將促進中日友好關係發展作為其畢生的事業。
  • 《山高水長——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文物史料展》今日在一大會址紀念...
    展覽分為「埋下中日友好的種子」「推動中日民間交往」「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致力中日文化交流」四個部分,通過160餘件珍貴歷史圖片和館藏珍貴文物,全面回顧了周恩來與日本友人的深厚淵源,系統展示了周恩來博大精深的對日外交思想和豐富多彩的對日外交實踐
  • 日本首相組建新一屆內閣:一年多三次改組[組圖]
    10月1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出席記者會。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當天組建新一屆內閣,實施他自去年出任首相以來的第三次內閣改組。此外,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也應邀入閣,將出任文部科學大臣。現任官房副長官長濱博行則出任環境相兼核事故擔當大臣。民主黨內的鷹派人物前原誠司備受關注。有分析認為,在中日釣魚島問題升級後,一度控制自己發言的前原誠司又對中國進行高調批判,顯示其已經確定了在新內閣中的重要職位,並將支持野田在釣魚島問題上,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對抗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