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
十九世紀法國文壇人才輩出,群星璀璨,有司湯達、巴爾扎克、雨果、福樓拜、大仲馬、小仲馬等一大串光華奪目的名字。普羅斯佩·梅裡美一生只寫過一部約13萬字的小長篇《查理九世時代軼事》和20來個中短篇,文學成就卻可與這些大家比肩,歌劇《卡門》讓他名滿天下,以致提起梅裡美,人們就會想到《卡門》。其實,梅裡美的作品篇篇都精彩。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梅裡美的短篇《馬鐵奧·法爾哥尼》。主人公馬鐵奧為人豪爽仗義,受人敬佩,傳說他的妻子是他通過殺死情敵而得到的,妻子朱瑟芭給他生了3個女兒(他氣得發瘋),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福爾圖納託,是他家族的希望,姓氏的繼承人。馬鐵奧也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主要是為了更加凸顯他非常愛這個兒子。一天,馬鐵奧有事外出,只留下10歲的兒子在家。受傷的強盜賈奈託來避難,兒子索要一枚五法郎的硬幣後將他隱藏起來,追捕者甘巴用一個懷表收買了小福爾圖納託,導致賈奈託被捕。馬鐵奧回家後得知此事,為了伸張正義,親手處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受到驚嚇的妻子問為什麼,他只是說伸張正義,然後說馬上埋葬他,通知女婿過來和他一起住。全文結束,乾脆利落,語言簡潔明了,除開篇對地理環境的描寫外,其他內容幾乎都是簡短的人物對話,整個故事按照時間先後順序進行編排,在寫殺子這樣驚心動魄慘絕人寰的悲劇時,用一種異常平靜的態度,像客觀的「新聞報導」,不夾帶一絲感情色彩。冷峻深沉的風格正是「梅裡美魅力」的所在,到了最後需要細細品讀才能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我把梅裡美的小說稱作故事,沒有貶低他的意思,小說的本質就是講故事,沒有故事的小說再高大上,終究是小眾的,像一個建築物沒有了四梁八柱,失去了支撐,讀起來很空。梅裡美敘述了一個偶發性的事件,加上賈奈託、小福爾圖納託、甘巴、馬鐵奧和朱瑟芭幾個人物的對話,加以組合,用精細入微的筆墨、含蓄的韻味、跌宕的情節,構建了一個結構嚴謹且讓人震撼的故事。
按照正常的社會邏輯,小福爾圖納託配合、幫助警察抓捕逃犯,理應受到表揚和嘉獎,就算有背信棄義的行為,終究是一個十歲的孩子,無論從法律上,還是道德上來看,都算不上什麼大錯,更罪不至死。現今社會,多少人為了減輕親人的刑罰,而採取改小年齡、證據造假等包庇行為,甚至助紂為虐,從這一點來看,馬鐵奧確實要比他們正義坦蕩得多。但從江湖道義來講,出賣行為是可恥的,馬鐵奧堅守做人的信仰與道德,最終選擇了大義滅親。馬鐵奧的行為與當時顛倒黑白的政治生態、充滿虛偽的年代,以及物慾橫流的社會是密不可分的,這反倒使得馬鐵奧的「大義滅親」顯得熠熠生輝,難能可貴。
跳出文章來說,不管是馬鐵奧還是任何一個人,能夠大義滅親都是極其可怕的。我沒有批判梅裡美的意思。大義滅親意味著不講親情倫理,連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都能犧牲,試問幾人能夠做到?我承認我不能做到。大義滅親的背後是一場人倫悲劇,親親相隱才是人性中最真摯的情感。
最後,為加深一下對梅裡美的印象,插一段題外話。梅裡美是個文學天才,但天才經不起揮霍。十九世紀中期,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當上皇帝,而皇后在少女時代曾是梅裡美的學生,因此梅裡美成為宮廷座上賓。梅裡美本可成為一個更加偉大的文學家,因逃脫不了世俗的羈絆,在終日喜慶遊樂、胡吃海喝中浪費了才華。枕於安樂是人的天敵,無論寫作還是其他事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註定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要能忍受各種不理解、打擊和具備「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精神氣概,才能寫就輝煌的篇章。梅裡美如是,我們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