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的醬香酒受各界人士追捧」有點言過其實。不過近些年,茅臺鎮醬香酒的發展著實還不錯,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除了茅臺之外,茅臺鎮上的國臺、釣魚臺、酒中酒等酒企成長速度驚人,產品品質也獲廣大消費者的普遍認可。
提起茅臺鎮的醬香酒,不得不講茅臺,因為它與茅臺緊密相連,它的發展離不開茅臺。
首先,茅臺的名氣帶動了醬香品類的發展,更加帶動了茅臺鎮醬香酒的發展。
近年來,茅臺的表現實在亮眼,超千元的股價、過萬億的市值,超越帝亞吉歐成為「全球酒王」,甚至問鼎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冠軍寶座。傲視世界蒸餾酒的茅臺,帶動了醬香酒品類價值的提升,讓白酒市場颳起一股「醬香熱」。
同時,作為茅臺的發源地、醬香酒的核心產區,茅臺鎮隨之走進了人們的視線,茅臺鎮的醬香酒也因背靠茅臺這顆「大樹」得以「好乘涼」,憑藉著茅臺的名氣,茅臺鎮的醬酒逐漸被更多消費者所知。
其次,茅臺釀造的獨特性為茅臺鎮醬香酒創造了發展的紅利。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異地茅臺的失敗讓「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這句話深入人心。獨一無二的茅臺酒離不開茅臺鎮獨特的釀造環境,而這也為茅臺鎮醬香酒設立了天然的屏障。
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那麼身處茅臺鎮是不是就能釀出茅臺那般好酒?這種說法逐漸傳播開來,在消費者心中生根發芽,很多消費者把眼光轉向茅臺鎮的醬香酒。吃著茅臺釀造獨特性的紅利,茅臺鎮的醬香酒順利獲得海量愛好醬香酒、想要嘗試醬香酒的消費者。
不可否認,茅臺鎮的地理環境的確是成就好醬酒的重要條件,但這並不代表茅臺鎮生產的醬香酒都是好酒。好的醬香酒是純糧固態發酵的大曲醬香。這種醬香酒是嚴格按照坤沙的工藝進行釀造,遵循「三高」、「三長」,所需的曲料、基酒勾調、4年的時間存儲,成本相較其他工藝的白酒的確是高出不少。大曲醬香酒在市場上較為受歡迎,但也因成本過高,導致其假冒產品也很多,都號稱自己的酒是大曲醬香。
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醬香酒工藝的區別,認為醬香酒都是一樣的生產工藝,其實不然,醬香酒不只有坤沙工藝的大曲醬香,還有碎沙酒、翻沙酒及竄沙酒,品質大不相同。常說的正宗大曲醬香型白酒,原料採用當地的糯高粱和小麥,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出酒率低,品質最好,其工藝嚴格按照「大曲醬香12987生產工藝」(一年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其高粱粉碎率須小於20%。
而碎沙酒,是指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質一般,其工藝不需要按照「大曲醬香12987生產工藝」,一般經二三次發酵及蒸煮就能把糧食中的酒取完;翻沙酒是用坤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後釀出的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質差;竄沙酒,也叫串香,則是用坤沙酒最後第9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後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
不管怎麼說,茅臺的帶動始終只能算作外因,真正的內因還源自茅臺鎮醬香酒自身。
茅臺鎮成百上千家的醬香酒企,「品質良莠不齊」是肯定的。有些茅臺鎮的酒企借著茅臺酒的名聲,不斷開發產品,甚至鎮上有些酒廠在瓶型、酒標甚至命名等諸多方面對茅臺酒進行近乎全方位的模仿,如你有茅臺迎賓酒,我有茅臺鎮迎賓酒,你有茅臺王子酒,我有茅臺鎮王子酒,你有飛天茅臺酒,我有茅臺鎮飛天酒……
時代在發展,我們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它們。之前與一家茅臺鎮規模近10億酒企的負責人交流,他談到大眾對茅臺鎮醬香酒的一些看法時說,在前些年的行業低潮期,茅臺鎮的酒企或多或少都遇到一些問題,在應對方式上,一些酒廠選擇做那種低價的貼牌產品,這是造成茅臺鎮醬香酒「惡名」的重要原因,那些酒廠的本質都是為了生存,在前幾年酒水行業整體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連生存都無法保障的話,肯定是不會想到和考慮未來的發展。現在不否認還有些小酒廠也這樣做,但是這種情況少了很多。近些年,隨著行業的復甦及茅臺鎮酒二代的接班,大家的思維已經開始轉變,逐漸意識到產品品質的重要性,茅臺鎮的醬香酒生產企業也更加注重品質和品牌,如今茅臺鎮的醬香酒生產,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小作坊了。
總之,任何時候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不要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想法,茅臺鎮的每個酒企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廠家生產的酒品質肯定有高低,我們不能拿茅臺的品質去要求茅臺鎮的所有醬香酒,也不能拿茅臺鎮的某家九塊九買一送二還包郵的「年份醬酒」來看待所有茅臺鎮的醬酒。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裡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