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善事、多積德,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做

2021-01-10 佛音妙法大智慧

因果通三世甚至千百世!不要因為昨天行善而今天仍受苦就怨天尤人!也不要因昨天作惡今天未見惡報就誤認為因果不為律,世上一切都在變,只有因果律永恆不變!一切言行舉止,請先問問自己的良心,再付實施,那是對自己負責。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通通要報!多行善事,多積德!天佑善心人!就在今天,請放下惡念,開始,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少些貪念!必有它吉!算什麼命?問什麼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請多吃素少吃肉!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請行善培福惜福修福!請給子孫積陰德!行善正當時,命運不等人!南無阿彌陀佛

人生七件事 千萬不要做

如果一個人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度過此生,實在是榮幸之極!其實,要想儘量擺脫痛苦和煩惱,讓自己每一天都活得開心自在、了無遺憾,也並不是非常難,只要你相信因果,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同時,有幾件事你千萬不要做,這些事情對你的一生影響特別大——

1、不孝順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恩情深厚,佛經上說你報答幾億劫都還不了父母的大恩,不孝父母者天地都難容。況且連父母之孝禮都不尊者,又何能領導他人?何能服眾!

2、貪淫好色。貪淫好色之人,心中存邪,缺乏浩然正氣,生活事業會很不順利,所求違願,不能圓滿。而且貪淫之人,身體肯定受損,豈能不得病?

3、愛貪便宜,非常吝嗇,很少做善事。心中貪吝,貧窮常不離左右。不做善事,沒有福德資糧,坐吃山空。這種人沒有愛救苦之心,沒有人緣,也必定缺少他人幫助,又怎能成就事業?縱然一時快活,可終究會財去財空。

4、經常殺生。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有他特定的因緣,但不是用來供人殺的。經常殺生的人,心中缺少善念,又怎能得到事業、生活上的機遇?

5、不尊敬師長,貢高我慢。既然作為你的老師、你的領導,肯定有比你優秀的地方。如果你毫不謙虛,總是認為他們這裡講的不好、做的不好或者領導無方,那你肯定是會毫無作為,因為你心浮氣躁,沒有王者風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不虛心者,又怎能若谷?

6、偷盜。偷盜的概念非常廣泛,只要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佔為己有,哪怕是拿公司裡的一張紙、一支筆都屬於盜,雖然我們有時是光明正大的心理,也很坦然的。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消耗自己的福報的,而且你一定會在某個時候發生同樣的損失。還有一部分人專門從事偷盜,但即使「發家致富」了,最後終究還是落個悲慘貧窮的惡果。

7、常說假話。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好相處,貴在相互真誠,忌諱虛情假意。不論是六親眷屬、朋友上司,只要你平時言語誠懇,真心善待,一定會贏得他人的信任。經常編造一些子無虛有的故事,或者養成了「說謊心不慌」、對任何人都能隨口說假話的習慣性「條件反射」,有時往往會因一句隨意的謊言而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如果上述7項與你毫不沾邊,恭喜你!你必是有福尊貴之人,即使你現在有什麼困難,也一定會柳暗花明,撥雲見日。合天地之道,神鬼佑之!如果你有幾項和上面一樣,建議你立即改正,真心懺悔,不管你現在如何,你的未來肯定也會有極大的轉變,人生的光明愈強。

多行善事,多積德!心存善念有善報,善惡到頭終有報!助人終究助自己!

茫茫人海,什麼樣的人都有,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要多行善事,多積德,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現將這段不完全正確的話語轉給介紹給大家,祝願大家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能善心做人、做事!!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業力決定往生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懺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相關焦點

  • 有七件事千萬不能做,做了必損福報!
    為什麼有的人力行善事,卻沒有得到好的福報?是因為承負了祖先之過錯;為什麼有的人做了壞事,但是卻得了好的結果,是因為承負了先人之遺澤。這個就是道教的三世承負說,也就是《易經》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天道承負,因果不虛,通三世甚至千百世!
  •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佛家有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心中有敬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遠離災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此,人生在世,要敬畏因果,多行善積德。行善積德是為自己謀福,也是利益子孫後代。人生沒有福德,就會感召苦果。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做這4種事,就是在行善積德
    ——《朱子治家格言》在《增廣賢文》中有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生在世,不管我們要經歷多少苦難,會遇到多少挫折,我們都要一直堅持行善積德。要知道,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一個家庭興衰與否,都跟這個家庭的成員是否行善積德有關。《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佛家中最積德的3件事,向善之人要多做
    學習佛法時,常聽人說要行善積德,行善積德說起來好像是一件簡單點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的時候,卻覺得困難重重。不然那天生就是金蟬子轉世的唐三藏,慈悲為懷,時時刻刻念叨著「阿彌陀佛」,也還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夠取得真經。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所謂積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這些人不是傻,而是真正有智慧,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點陰德。
  • 最能積陰德的七件事,你做過幾個?
    《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便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我們在行善積德時,一定要多積陰德。古語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經常積累陰德,才能避開災禍,獲得更多福報。
  • 生活中,做好這兩件小事,每天都是在行善積德,好運相隨!
    生活中,做好以下這兩件小事,每天都是在行善積德,好運相隨!第一件事:舉手之勞的事多做在佛學中,有一種行善的行為叫做布施。在別人有難和困苦的時候,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舉手之勞,或者是智慧言語,去幫助他。既幫到了別人忙,又溫暖了心。比如,在車上給孕婦給老人讓座,開車時給行人讓路,遞給在烈日下掃馬路的清潔工人一瓶水等等。每天做的這些小事,這些舉手之勞的善舉,都是佛教所說的布施,生活中處處給人家方便,言語上手頭上順便幫人家一把,多盡一點舉手之勞,既是助人,也是給自己積累福報。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佛家有句佛語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
  • 10件「積陰德」的事,只要做2件以上,也會福德無量!
    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只要我們經常在暗中去做這十件事,不要被人知道,就能積累到陰德,哪怕你只做過兩件,也會福德無量。第一、不要殺生。在佛家看來,殺生之最損陰德之事,孟子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 最積德的6件事,你做過幾件?全做過的將平安一生!(善行)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日行一善,日省一過;日行一善,積善成德;日行一善,功滿三千。人生來都是善良的,那些陰險不好的都是後天慢慢積累的,是自己沒有學好,也怪父母沒教好,佛教曾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人生來就要給自己積德,要向善,那你知道最積德的六件事是什麼嗎?
  • 佛教:十件「積陰德」的事,做得越多,福報越大!
    我們要想家庭和睦,婚姻幸福,工作順利,子孫孝順,健康長壽,就一定要多積陰德。古人云:「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所謂「積陰德」就是不被人知道的功德,我們在行善積德時,有了善行千萬不要到處宣揚,最好偷偷去積德積福,不要讓人知道你的善行,這樣就能積陰德。
  • 行善不一定就能積德,四種情況之下,做再多善事,也是枉費心機
    達摩的一番話,引出了一個問題:「行善不一定積德,那什麼樣的行善不能積德呢?」其實佛教早就指出:「有4種情況,做再多的善事都是枉費心機。」01發出嗔恨心佛語有云:「罪惡莫過於嗔。」意思就是「沒有哪種罪惡像嗔恨這樣嚴重。」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對於如何脫離苦海,佛家教導世人:「行善積德。」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 佛教:這十件事,最積福報,你做過幾件?
    《四十二章經》上佛說,這十件事,是人生最難做到的,一旦做到了,可增福增慧,功德無量。積德並非只有去行善才能積德,做到這十件事,同樣可以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貧窮布施。富貴人家做布施容易,但貧窮之家去做布施就難了,若是你身上只剩下一分錢,你把這一分錢布施出去,所得功德如同與一個身上有百萬家產之人,將百萬家產全部布施出去,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越窮就越應該去做布施。第二件事:富貴學道。很多人因為家境貧困,或是遇到了難事,才選擇遁入沙門。
  • 「積德行善,自有福報」:多做這幾種善事,福報自然悄悄來
    篇首 自古善有善報,勿以善小而不為。有時候多做善事不一定馬上就有回報,但是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總是功利心太重,覺得如果不能得到些什麼,就不願去做。這樣並不是真正的善,只是一隻偽善。
  • 最積德的五件事,你做過幾件?網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積再大的德,行再多的善,都不如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生你養你,費勁千辛萬苦把你撫養成人,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俗話說:養兒防老。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如果一個人不能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做再多的好事老天也看不見的。2,救人性命。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看見輕生的人,遇到生命垂危的人,你有沒有伸出援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命運坎坷的人,多做這件事,人生會越來越順利!
    而有些人,則是一生大起大落,磨難重重,體弱多病,事事不順心。難道一生磨難重重的人,就是因為前世修行的不好嗎?如果是因為前世修行不好,而導致今生磨難重重,那應該怎麼面對,又該如何去做,才能夠改變得了呢?這就是有因必有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道理。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也想讓自己以後更有福報。那就從現在開始,努力行善,種下善根,以後方能改變。在易經裡也有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佛說--日行一善,一年365善,行善積德,改變命運
    人生在世,總有看不慣的人,看不順的事。看不慣,看不順,心中彆扭,生活也不舒坦。長此以往,幸福感自然流逝。要想幸福,唯有改變。改變別人很難,不如先做自我改變。首先改變心胸,讓心胸寬廣,包容萬物。佛家勸告世人有善心,多行善事,行善積德。行善確實可以改變心態,甚至能改變人的形態和容貌。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都懂得因果循環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都和因果定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