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壩州位於川西,緊鄰成都平原,這裡地勢高亢,典型的高原地貌。圖為1941年金川綽斯甲官寨碉塔。
1941年四川阿壩州,綽斯甲全景。
1941年四川阿壩州,金川民房。
1941年四川阿壩州,金川水草坪。
1941年四川阿壩州,理番幹海子。理番,清嘉慶改雜谷直隸廳置,治所在今四川理縣薛城鎮,統轄梭磨宣慰司及從噶克、卓克基、黨壩三長官司,相當今四川阿壩州西南部地區(大金、小金除外)。民國後1914年改為縣。
1941年四川阿壩州,梭磨土司衙署遠眺。「梭磨」藏語含義為「崗哨多」,又有「帝王之梳篦」之意,因梭磨土司官寨得名。
1941年四川阿壩州,土司衙署。土司 ,少數民族官名。從元朝開始,朝廷封授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官職,土司依然要向朝廷進貢,當然土司是可以世襲的。不過土司制度的詬病,促使清政府「改土歸流」。
1941年四川阿壩州,理縣雜谷腦倉旺土司碉堡。雜谷土司先祖始於唐朝,清乾隆年間土司倉旺反清,逃梭磨,四川提督嶽鍾琪平叛,設五屯,以各寨頭人選補為屯守備。其中設雜谷腦屯守備、阿咱納一員,駐格山寨。
1941年四川阿壩州,鷓鴣山隘口。鷓鴣山位於理縣與馬爾康縣交界處,海拔4000多米。
1941年四川阿壩州,卓克基,索觀瀛土司,卓克基最後一位土司。
1941年四川阿壩州,卓克基,索觀瀛土司戎裝。
1941年四川阿壩州,卓克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