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適逢寒冬時節,甬城再換妝顏,山間野林、城市街頭已能尋見朵朵蠟梅,同時往年遲遲登場的梅花居然也有開放的了,那些綴在枝頭的花朵,有的含苞綻放,有的暗香浮動……趁這好時候,寧波晚報記者前往打探。
在寒風中綻放的蠟梅 記者 劉波/攝
12月21日一早,記者率先來到位於海曙區的月湖公園,循著空氣中的嫋嫋香氣,在靠近茶博園、菊花洲的位置,分別找到幾株剛剛開放的蠟梅。以記者每年到此尋梅的經驗來看,這些蠟梅今年的開放時間跟往年差不多,但出現了「花葉同株」的有趣景觀,也就是說,葉未落,花就開了,綠葉伴著黃花,看著比較新鮮。「受到天氣的影響,最近三五年不時就會出現花葉同株的現象,這在十多年前是沒有的。」住在周邊經常到此遊玩的市民告訴記者。
月湖公園裡蠟梅香 記者 劉波/攝
同時記者獲悉,北侖九峰山網岙景區也於近日盼來今冬第一批蠟梅,這些蠟梅種植於該景區入口處及祈雨壇附近,樹形挺拔,花朵金黃,氣勢非凡,接下來將陸續呈現「千樹蠟梅競相開」的壯觀場景。「蠟梅花期從12月至次年2月左右,無論颳風、下雨、下雪,它都會持續綻放,為冬日增添幾分絢麗的色彩。」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道。
九峰山網岙景區 圖據景區官微
更令人驚喜的是,往年一二月份才在寧波登場的梅花,眼下也有開放的了。剛剛結束的這個周末,記者去了趟奉化溪口東岙村,這裡海拔800多米,氣溫比溪口鎮上還要低上五六攝氏度的樣子,其中零散分布於村口處路邊的3株個頭高於屋頂的梅花樹已經開花,兩株紅的、一株白的,煞是好看。對此,一些周邊老花農也頗覺得新奇,「因為今年天氣冷的關係,梅花比往年早開了至少20天。」他們這樣說。
奉化溪口東岙村新開的梅花 記者 張峰/攝
在寧波,還有很多賞梅點。近日,記者還陸續前往中山公園、鄞州公園、慈湖公園、奉化新建村、杜鵑谷景區等地尋梅,遺憾的是多數空手而歸。其中,往年中山公園的蠟梅與月湖·天一閣景區一帶的蠟梅幾乎同步開放,今年則比往年要來得晚一些,目前只是打著花骨朵兒;鄞州公園「梅亭」裡也是寂靜一片。但也不乏驚喜,比如,保國寺景區內的梅花,品種以臘梅和紅梅為主,其中寺中最受關注的十餘株老臘梅眼下也有了動靜——花骨朵多多,尤其是藏經閣邊上的幾株,已經悄然開放。
中山公園的蠟梅還打著花骨朵 記者 劉波/攝
鄞州公園梅亭寂寞依舊 記者 謝舒奕/攝
據悉,蠟梅雖是寧波諸多園林、山地型景區的基本配置,但屬於點綴型花木,面積大且集中的較為稀少。而且,蠟梅與梅花是有區別的,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植物,而梅花則為薔薇科植物。蠟梅大規模開放一般是從每年12月下旬開始,顏色以蠟黃為主;梅花相較蠟梅則要晚上一兩個月,有白、粉紅、紫紅等色。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由於所處地域、種植品種有別,因此各地賞梅的最佳時間並不相同,市民前往觀賞時最好提前諮詢。
記者尋梅時偶遇盛開的海棠花
最妥「賞梅姿勢」看這裡
在寒冬獨放的蠟梅,花文化內涵豐富。那麼,怎樣觀賞最「專業」呢?記者諮詢了一些業內人士。
一看造型枝條。每個人對樹型會有不同的解讀,但眼下比較主流的有兩類,一類是看枝條伸展,樹型飽滿為美;另一類則是看枝條堆疊,繁花簇簇為美。
二看花朵。蠟梅外表鵝黃,花心也很有看頭。整花純色、花心無雜色的是素心品種,花中央有或多或少的紫色條紋或紫斑的為暈心品種,而花心紫色佔一半的為紅心品種。眼下蠟梅初綻,不見濃烈,卻格外可人。有人說下小雨更適合賞蠟梅,朵朵蠟梅浸潤在晶瑩雨珠中,芳香四溢,美麗醉人。
三聞花香。蠟梅開花,暗香浮動。
四看場景布局。比如,有的蠟梅獨立生長又彼此相望、各自生長又造型互補,放在一起觀賞便格外有滋味。
記者 謝舒奕/文 劉波 張峰/攝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