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古爾將出任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長,有危機也有挑戰

2020-12-18 中國生物技術網

與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比鄰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澎湃新聞獲悉,今年年底,出生於紐西蘭的道格·古爾(Doug Gurr)將接替擔任館長長達15年的麥可·迪克森爵士(Sir Michael Dixon),成為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長。據悉,古爾曾在阿斯達(Asda)擔任開發總監近5年,之後於2011年加入亞馬遜,負責亞馬遜的中國業務,並於2016年接管亞馬遜的英國業務。

據悉,古爾的當務之急是確保博物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之後的穩定,目前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都正在重新調整以應對幾個月收入損失所帶來的危機。此外,要求博物館遣返藏品的聲音越來越多,例如直布羅陀最近要求歸還兩具尼安德特人頭骨,也成為博物館所面對的巨大挑戰。

雄踞在拱形中央大廳的大型梁龍模型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道格·古爾(Doug Gurr)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倫敦市中心西南部、海德公園旁邊的南肯辛頓區,與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比鄰。其原為1753年創建的不列顛博物館的一部分,1881年由總館分出,1963年正式獨立。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吸引了530萬人前來參觀,成為英國第四大最受歡迎的景點。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外景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圖景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的生物和地球科學標本約七千萬件,包括五個主題:植物學、昆蟲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自然歷史。該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專門從事生物分類、鑑定和保存。由於這個機構建館已有百餘年,許多藏品具有偉大的歷史和科學價值,例如由達爾文所採集的標本。自然史博物館圖書館典藏有大量書籍、期刊、手稿,以及關連到這些科學部門的研究工作的藝術品收藏。這座博物館的典藏品源自於大英博物館,其中廣為人知的是恐龍骨骼展示及其華麗的建築 -有時被稱為「自然大教堂」 – 兩者同時體現於雄踞在拱形中央大廳的大型梁龍模型。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

古爾說:「自然歷史博物館對於人類和地球繁榮發展的未來,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應邀成為這一全球重要文化和科學機構的館長,對我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他表示,他對於博物館為解決「地球危機」所進行的工作充滿熱情。「每年有數百萬人來到博物館,通過展品以及科研成果去思考我們的自然,這簡直太棒了!」古爾說道。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

古爾的當務之急是確保博物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之後的穩定,目前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都正在重新調整以應對幾個月收入損失所帶來的危機。此外,要求博物館遣返藏品的聲音越來越多,例如直布羅陀最近要求歸還兩具尼安德特人頭骨,也成為博物館所面對的巨大挑戰。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董事會主席史蒂芬·格林勳爵(Lord Stephen Green)說:「道格的學術背景,與公共服務組織合作的豐富經驗以及對數位技術的理解,使他成為博物館館長的理想之選,他將帶領博物館實現我們的使命——成為保護這個星球的倡導者。」

本文部分文字來自《衛報》,圖片來自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館長一行訪問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秘書處(抗戰館)
    2017年11月30日,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館長黛安娜·裡斯、內容研究部主任奈吉爾·斯蒂爾一行七人赴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秘書處(抗戰館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任館長菲利普·德·蒙特貝羅交大開講
    他自1977年至2008年擔任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任期長達31年,2008年他退休時,外界評論稱這將標誌著「紐約市、紐約州、美國乃至全世界文化生活的一個時代的終結」。他現任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榮譽館長,在博物館界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美國新聞周刊》稱其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偉大化身。他於2003年和2009年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勳章和國家人文勳章,成為美國現代歷史上獲得這兩個獎項的第四人。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場直播,亮出了哪些珍寶?
    館藏珍寶,專家帶你邊走邊看擁有8000萬動植物和化石礦物標本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一直是全球遊客不可錯過的遊覽勝地。由於新冠疫情持續發展,英國正處於第三輪封鎖期,博物館目前暫定對外開放,通過鏡頭可以看到,原本被遊人圍得水洩不通的辛茲廳(Hintze Hall),也沒有往常的熱鬧,不過利用直播手段,配上同聲傳譯,雲遊看館實現了人們出境遊的心願。
  • 專訪|V&A副館長:公共教育到當代收藏,回應時代的博物館
    英國V&A博物館的故事與眾不同,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837年,當時英國政府在倫敦成立了一個設計學院,學校有一批數量不多的教學收藏品。1851年英國萬國工業博覽會舉辦後,設計學院的教學收藏品更名為工藝品博物館(Museum of Manufactures)。
  • 讓文物映照現實——對話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
    深讀周刊: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已與市民、遊客深度互動,在互動中,達到社會教育功能。請你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季永:蚌埠市博物館正常年份的接待量達八、九十萬人次,去年因疫情影響,也有二、三十萬人次。這麼大的接待量,對如何利用歷史文物做好社會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中傳成功舉辦
    來自全國公共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高校博物館館長代表將圍繞「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的發展」主旨,闡述觀點、凝聚共識、交流經驗,探討後疫情時代博物館事業變革與新發展。論壇通過新華網、人民視頻、央視頻、人民文博等網絡平臺在線同步直播。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新舊館長交替,看博物館之友提了哪些意見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下簡稱Met)因為財政赤字而誘發的各種危機在流行文化的時代引發了對精英文化的哀悼。在博物館即將迎來150歲生日之際,卻深陷1500萬美元的債務泥淖,計劃建造的現當代藝術翼館也遭擱置,為了減輕危機,博物館不得不裁員,並向紐約以外的觀眾強制收費。而Met館長兼CEO康柏堂(Thomas P.
  • 阿爾法·羅密歐110周年對話博物館館長
    愛卡汽車APP今年是阿爾法·羅密歐品牌誕生110周年,阿爾法·羅密歐將舉辦各種紀念活動,而日前阿爾法·羅密歐博物館館長Lorenzo Ardizio先生也和中國媒體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介紹了阿爾法·羅密歐品牌的歷史,以及阿爾法·羅密歐博物館的情況,雖然由於疫情原因,我們不能親身體驗阿爾法·羅密歐博物館的魅力,但通過館長的介紹和交流也能對博物館有一個感性的了解。
  • 湖北博物館館長的疫情故事
    4月8日武漢「解封」時,值守在湖北省博物館的方勤館長自拍了一張同博物館的合影。 湖北省博物館有藏品24萬餘件,擁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劍等聲名顯赫的國寶級文物。在疫情期間,博物館進入了完全封閉狀態,方勤住進博物館外的保衛室,24小時守護文物的安全。隨著疫情的解除,他還利用網絡直播,向上百萬網友介紹他守候的「文明」。
  • 館長對話|英國V&A今重開:「和服」回歸、「拉斐爾」升級
    澎湃新聞獲悉,8月6日,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將重新向公眾開放。在重新開館之際,V&A副館長兼營運長李傅廷(Tim Reeve)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的專訪,他談到了下半年的計劃及對於「線上」項目的看法。
  • 從拉斐爾底稿到英國脫歐花瓶——V&A館長眼中的十件經典
    從拉斐爾的底稿到庚斯博羅的《畫家的兩個女兒》,再到蘇丹宮殿的戰利品《人虎風琴》、雕塑家羅丹的《青銅時代》以及英國格雷森·佩裡的脫歐花瓶……近日,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簡稱V&A)館長特裡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 Hunt)講述了館藏的一些最著名的藏品。
  • 疫情之下,博物館設法自救
    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因新冠疫情而關閉,其在空曠的大廳中舉辦了一場獻血活動。(圖片來源:SCOTT OLSON/GETTY IMAGES)今年3月以來,由於新冠疫情的流行,許多博物館不得不關門。因為無法對外開放、接待參觀者以及提供活動場地,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收入暴跌了60%。5月,該機構已開始削減員工規模,另有250人被遣散。加州科學院則宣布將對40%的職工進行休假或裁員處理。一些博物館原本有望通過新開設施增加收yi入,現在計劃也已落空。
  • 世界知名的英國DK博物大百科!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搬回家!
    它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100 周年的紀念出版物4 歲以上的孩子就能看!這本書有 617 頁厚足足 7 斤重!>出版專業的科普百科英國DK公司成立於1974年已經有將近 45 年的歷史了也是全世界久負盛名的科普百科類圖書出版社由英國DK
  • 獨家| 對話英國V&A副館長TimReeve:如何用設計記錄時間?
    Q: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A:英國V&A博物館副館長兼營運長李傅廷(Tim Reeve)關於收藏和參觀Q:如果來自中國的遊客想參觀V&A博物館,你能給他們一些建議嗎?同時我們還一直在設計新的觀展路線,希望能通過人們獨特的「鏡頭」來「取景」藝術品——例如最近,我們設計的LGBTQ參觀路徑以及英國和加勒比路徑,那些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會覺得這些路線上的藏品尤為突出 。展覽路文化區Q:博物館有很多收藏,繪畫、瓷器、攝影等等。為何會將發展的立足點定在設計上?這一過程是如何形成的?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到潮州考察調研
    做好僑史文化研究和宣傳本報訊 (記者 郭博文)近日,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一級巡視員、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帶隊到我市考察調研。調研組參觀了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韓文公祠等,並在新建成的陳偉南文化館與我市有關方面座談交流,雙方就舉辦海內外僑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巡展、開展華僑歷史文化研究、宣傳僑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事項展開深入討論。臧傑斌指出,潮州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僑鄉,文化底蘊深厚。
  • 陝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館長一行到訪中船郵輪
    2020年7月1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館長一行3人到訪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博物館陳列部主任董理、文物徵集處處長師小群、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煜、郵輪運營部主任郭朋皞等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29日,上海博物館的第二批2000隻醫用口罩運到了。2月2日,國家文物局支援的84消毒水到了。  2月4日,「臺灣佛光山藝術館館長如常法師問候,並通過佛光山下屬的佛光祖庭大覺寺給我們捐贈600隻口罩。臺灣的歷史博物館同仁陳勇誠先生也發來問候。有來自臺灣的問候,心裡還是感覺不一樣,暖暖的!經過貴州博物館館長陳順祥牽線,深圳華圖測控公司總經理給館裡捐贈300隻口罩,向他們的義舉致敬。」
  • 英國V&A博物館8月重開,新升級「拉斐爾展廳」11月亮相
    V&A博物館未來項目( Futureplan Projects)中的兩個裡程碑式的項目也將陸續交付,其中新升級的「拉斐爾展廳」將於11月14日重新揭開面紗,新展廳「設計1900年至今( Design1900-Now)」明年2月迎來開放。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韋江:抖音讓博物館穩住「基本盤」
    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聯合抖音獨家推出「雲話丹青——探秘大師筆下的廣西」直播活動,韋江館長第一次走進了在線直播間。這場直播在抖音等多個平臺上獲得近50萬的觀看量,博物館的官方號也收穫了不少新粉絲。
  • 如何成為一名博物館/美術館館長
    競爭激烈 永久職位較少崗位要求:1.管理(獲取,管理,展示和解釋)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收藏,監督展覽,實施各種新舉措(有趣的方式)吸引遊客,做好營銷和籌款活動,管理預算和人員,與捐款人和合作機構建立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