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是怎麼發生的呢 ?在春秋之際,周天子沒有實權,底下的諸侯國眾多,大家都在擴張土地,連年徵戰,包括內部的,也在自相殘殺,這六卿中的中行氏和範氏就這樣被無情的吞併了。這六卿只剩下了四家,韓氏、趙氏、魏氏和智氏。而在這餘下的四家裡,就屬智氏最厲害了。
晉獻公將晉國公子近乎誅殺,為分晉留下埋伏,晉厲公時期六卿勢力已經威脅王權,想要削弱六卿,可是皇室勢力已經不能撼動六卿地位,最後被反殺。這時候往往六卿會找原先流落他國王子回國成為新的王,可是往往是沒有實力的王,如待宰的羔羊,六卿漸漸擁有廢立晉侯的大權。
經過長久發展,在晉定公時期,六卿中兩卿範氏,中行氏家族衰敗,取消了中軍,六卿由此演變成四卿,晉出公時期,勢頭正盛的正卿智氏執掌大權,由此威脅到其餘三家利益,其餘三家勢力趙氏,韓氏,魏氏,聯合打敗智氏,歷史中的六卿最終只有三卿留在舞臺。其實和周天子分天下一樣,把整個國家分成幾個諸侯國,最後各國逐漸強大,分裂國家,形成戰國七雄,後來項羽就是犯此錯誤,歷史沒有對錯 。
春秋時晉國是北方大國強國,強大到什麼程度,它分裂產生的三個國家,趙魏韓,戰國七雄佔其三,僅一個魏國,就把秦,齊,楚攪的多年不寧,趙國也是虎踞北方,韓國稍弱,若三家不分,最後統一天下最有可能。 一個國家的君主把同姓王都給限制住了,把權力都分給了貴族,貴族都有自己的領土。這裡的分封制是真實存在的,類似於一個大的國家,裡面包含了很多的小國家一樣,而這些小國家,就是這些貴族,這些貴族在領地內有絕對的權力,可以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經濟體系、包括繼承權都是有的。
這樣當貴族們的權力一天天的大了起來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架空君主的權力,甚至取代君主的地位,春秋末年的時候,「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的故事,都是這種極端情況的演變。使晉國強大的國君是晉文公,就是那個在外面流亡了十多年的公子重耳。晉文公當上國君之後,開始整頓吏治,發展農桑。在晉文公的時代,又首創了三卿六軍制,後來又對自己的軍隊進行了擴張,原本的兩軍擴展到了三軍,而每個軍又設置了一將一佐,也就是六卿。
晉文公在和楚國交戰的過程中,這個三軍六卿的戰鬥模式非常的管用,也讓晉國越發的強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兩百年之久,也在慢慢的變化,由先前的三軍擴展到了六軍,六卿也變成了十二卿。其中權力最大的這六家人,分別是韓、趙、魏、中行、智和範,之後晉國的權力就慢慢地分散到了這六家人手裡,也為後來的「三家分晉」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