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房產君一起,來看看英國今天有哪些重磅消息吧:
英國連續兩日新冠新增數超7千,鮑裡斯發表全國性講話,稱不會放棄封鎖...
帝國理工大學研究顯示,英國抗疫措施初見成效,病毒傳播率R值首次下降...
英國9月份房價創歷史新高,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5%,為四年來最高水平...
英國豪宅市場房價超過了全球金融危機前的峰值,年漲幅2.6%...
現有房主買家數量超過首次購房者,預計2021年,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星巴克效應」是什麼?咖啡館也會對房價產生影響嗎?
英國二季度新建房屋開工數大幅下滑52%,房產供不應求進一步加大...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鮑裡斯發表全國性講話】
昨天,英國的新冠新增病例達到了7,108人,且連續兩日確診數都在7千人以上。
不僅新增數有了大幅的上漲,死亡人數也達到了71人,這也是近三個多月來的最高值。
由於疫情形勢嚴峻,英國政府目前已經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然而,這一舉動也招致了很多的批評。
有人認為,最近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地方性封鎖和全國範圍內的限制措施(如酒吧晚10點宵禁)不僅對控制疫情無疑,而且是在損害經濟,侵犯公民的自由。
不僅如此,整個英國上下,對於這些防疫措施的遵守度顯然沒有上一次那麼高。
為了敦促大家積極抗議,並且平息一部分人的質疑,昨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與首席醫療官克裡斯·慧蒂及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一起,舉行了全國性發布會。
在這次發布會中,鮑裡斯駁斥了反對封鎖措施的行為,並表示堅決不會向新冠「投降」,也不會放棄政府已經指定的抗疫戰略。
鮑裡斯表示:
「如果我們齊心協力,就會爭取到更多的機會,避免疫情失控,避免更多的封鎖。
我知道有些人覺得應該放棄,讓疫情順其自然發展,但不得不說,我完全不同意這種想法,我認為這並不是英國人民想要的,對抗並擊敗這種病毒,這才是大家要做的。」
除了表達抗擊疫情的決心,在這次發布會中,鮑裡斯還通過數據向大家展示了英國目前的疫情情況。
數據顯示,英國的疫情傳播出現了明顯的南北分化。
英格蘭西北部疫情最為嚴重,而且,感染率最高的10個地區都在北方,而最低的10個地區中有8個在南方。
而且,與上一波疫情不同的是,新冠在年輕群體中的傳播率更高。
此外,近期各地因新冠住院的人數有了大幅增長,但好消息是,目前這種增長並沒有給NHS帶來太大的壓力。
而從數據也不難看出,英國的疫情仍處在增長狀態,正因如此,在發布會中,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也警告大家:「目前我們還沒有控制住這一情況,根本沒有理由自滿。」
鮑裡斯也表示,如果疫情加劇,不排除在英國進一步加強封鎖的可能性。
另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英國政府也將繼續積極抗議,包括定期舉行發布會,並且儲備防護物資等,以確保學校等關鍵部門能夠正常運行。
【英國新冠病例增長正在放緩】
儘管英國最近的新增確診數很高,但來自帝國理工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英國政府的抗議措施已經初見成效,新冠病例的增長似乎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這份研究是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 Ipsos Mori調查機構聯合開展的,研究人員在9月19日至26日從全國各地隨機挑選了8.4萬人,並對這一樣本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自從引入「社交距離」、「宵禁」等措施後,新冠病毒的傳播率R值似乎有所下降,相比於8月底和9月初的1.7,現在的R值大約在1.1。
如下圖所示,R值表示1位感染者平均能傳染多少人。
不過,雖然R值已經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英國的已感染病例數仍很高,在參與調查的84,610人中,有363人的新冠檢測呈陽性。
帝國理工研究人員認為,目前每1萬人中有55人新冠檢測呈陽性,比8月24日至9月7日的每1萬人中有13人感染的情況有所增加。
由此也可以推斷出,英格蘭現有41.1萬新冠患者,而這也意味著每200人中就有一人被感染。
調查結果還顯示,18至24歲人群的感染率最高,每100人中就有1人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相比之下,65歲以上人群的感染率要低得多,但自上次報告以來已增長了7倍(從0.04%增至0.29%)。
此外,調查表明,英國各地疫情發展並不均衡,英格蘭西北部仍是疫情中心,而倫敦的感染人數增加了5倍,感染率從0.10%增至0.49%。
帝國理工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Paul Elliott表示:
「我們的最新發現顯示,新病例的增長可能會放緩,但感染人數仍是迄今為止的最高記錄。
這就表明了採取預防措施及公眾堅持這些措施的重要性,這對於減少新冠傳播至關重要。
顯然,沒有人想要全國性封鎖,如果我們遵守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加強檢測和隔離等,那麼我認為可以阻止病毒的傳播。」
【英國9月份房價再創新高】
Nationwide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房價在9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全國平均房價環比上漲0.9%,較去年同期同比上漲5%,是2016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具體來看,各地3季度的平均房價均有所上漲,其中,倫敦仍是全國房價最高的地區,3季度同比增長4.4%,與第二季度相比,環比上漲2.1%。
Nationwide認為,房價上漲是由一系列的因素引起,比如,被壓抑的需求的集中釋放,印花稅減免政策的推動,以及在封鎖期後,人們會重新評估自己的住房需求和偏好等。
以Nationwide9月份的調查為證,疫情的反覆增強了大家搬家的決心,尤其是在首都倫敦,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約25%的人已經或正在搬家,而有約20%的人近期有搬家的計劃。
而這些意願也轉換為了實在的需求,英國央行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8月房屋抵押貸款批准量達到84,700份,為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遠高於7月的66,300份。
不過,一些專家表示,總體價格的上漲對宏觀經濟分析很有用,但對普通房主來說,最重要的是聚焦當地的情況。
Zoopla的研究主管Richard Donnell表示:「英國城市眾多,這也意味著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獨特的趨勢,雖然整體處於上漲,但有部分地區的市場仍然疲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英國豪宅價格創新高】
除了全國房價的整體上漲外,Savills最新數據顯示,英國的豪宅價格已經超過了全球金融危機前的峰值,三季度上漲了1.7%,年度漲幅為2.6%,是2014年3月以來的最高季度漲幅。
其中,第三季度上漲最快的是價值200萬英鎊以上的傳統鄉村住宅,漲幅為3.4%,沿海房產的需求也有所提高,三季度平均價格上漲2.9%。
在首都倫敦,Richmond, Wimbledon, Wandsworth, Chiswick, Islington和 Victoria Park等地的住宅需求最為旺盛,年度漲幅達到了4.5%。
Savills預測,由於明年4月份英國將針對海外買家加徵印花稅,一旦旅行禁令解除,搶購倫敦市中心的高端買家將迅速回歸。
【現有房主佔比超過首次購房者】
在過去十年中,在英國政府「幫助購買」(Help-to-Buy)等福利政策的幫助下,首次購房者的市場活動一直十分積極。
2019年,首次購房者超過現有房主買家(已經擁有一套住房的買家),成為住房市場上的主導力量。
然而,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由於抵押貸款發放受到限制,貸款標準收緊,這些都對首次購房者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Zoopla的最新數據就顯示,自5月份房地產市場解封以來,儘管首次購房者的興趣仍遠高於2019年的水平,但目前已回落至疫情前的水平,相比之下,現有房主買家搬家的意願卻比新冠大流行前高出了37%,比去年同期高了53%。
從各地來看,9月份現有房主的需求漲幅均高於首次購房者的需求漲幅。
受高房價影響,在首都倫敦,這一趨勢尤為明顯,首次購房者的需求漲幅約為1.8%,但現有房主的需求漲幅達到了40%。
Zoopla分析稱,在倫敦,更多的首次購房者未來可能會將注意力轉向通勤地區。
不僅如此,Zoopla預計,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到2021年,且雙方之間的差距還將進一步拉大。
Zoopla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現有房主們財務狀況相對更好,對抵押貸款依賴程度也更低,而且,在封鎖解除後,很多買家想要尋找更好的居住空間,這讓他們在房地產市場變得更加活躍。
事實上,四分之三的房主年齡都在45歲以上,一半以上沒有抵押貸款,所以他們有可能以現金買家的身份買房。
【咖啡館也會對房價產生大影響】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Waitrose效應」,也就是說高檔超市附近的房子往往價格更高。
然而,最近有人卻發現了「星巴克效應」,即不同的咖啡連鎖店也會影響到房價。
Tea & Coffee公司在分析了英國392個地點後發現,星巴克密集程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房價最高。
比如,星巴克店鋪最多的威斯敏斯特,平均房價就高達79.2萬英鎊。
Pret A Manger對房價的影響排名第二,密度最高的地段為Uttlesford,平均房價為42萬英鎊左右。
Costa和Greggs對房價的影響並列第三,Crawley地區是Costa店鋪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房價為29.5萬英鎊。
不過,房產君認為,這個效應可能與人們的消費水平和地段有關,高檔咖啡店密集的地區也意味著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更高,而且,高檔店鋪選址往往更加講究,多集中在較為繁華的地區。
【新建住宅數大幅下降52%】
英國住房、社區和地方政府部門(MHCLG)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開工的住房數量僅為15,930套,比第一季度下降了52%。
與此同時,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的新建築數量為15,950套,比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了62%。
業內人士分析稱,新建住宅的下降與新冠造成的行業封鎖有分不開的關係,這與現在的巨大的需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預計的是,未來英國房產供不應求的現象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內容日報,請繼續關注房產君,我們將為您持續帶來最新,最有料的英國報導。
——————————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