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房產君一起,來看看英國今天有哪些重磅消息吧:
英國疫情或抵達拐點,多地病毒傳播率R值降至0.6以下...
20%的NHS重症病房滿員,446萬患者的手術被迫推遲...
從本周五起,英國將對包括巴西在內的南美國家,以及葡萄牙和維德角的旅客實施「禁飛令」...
英國將「海外旅客入境需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政策推遲至1月18日,不提交者,將被罰款500英鎊...
政府加速疫苗接種,有信心在3月中下旬之前向所有50歲以上的3,200萬人接種第一劑疫苗...
英國去年11月的GDP收縮了2.6%,服務業為主要拖累因素,建築業和製造業逆勢上漲...
英國政府有可能考慮延長印花稅減免期政策,房產專家認為,政策結束不會對房地產市場有太大影響...
【新冠傳播率R值降至0.6】
有多個初步跡象表明,英國的疫情正在逐步放緩。
每日數據方面,本周四新冠新增確診病例為48,682例,比上周四同比下降了7.5%。
而據英國公共衛生部門PHE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當周,除英格蘭西北部,英格蘭西南部和西米德蘭茲外,其他所有地區的感染率均在下降。
另外,數據還顯示,除了80歲以上的人群外,幾乎每個年齡段的感染率都在下降。
除了感染率的大幅下降,據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的估計,英國目前的新冠病毒傳播率R值(平均1個人能夠感染幾個人)已經暴跌,大部分地區都在0.6以下。
其中,倫敦的R值已降至0.61,而英格蘭東南部的R值則降至0.64。
專家們認為,這表明全國性封鎖已經開始發揮效力,對疫情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不過,儘管病例增加趨勢有所放緩,但PHE的監測報告發現,目前大部分地區的重症病房ICU住院率和死亡率仍在增加。
專家認為,由於患者從感染病毒到病重住院通常需要兩至三周時間,這意味著住院率和死亡率可能還會在未來幾周持續上升。屆時,NHS醫院也將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20%的NHS重症病房滿員】
NHS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新冠住院患者數的激增,在上周,英國五分之一的重症監護病房滿員。
1月10日,在140個主要的NHS信託機構中,有27個機構的重症監護室沒有空床位,其中有12個機構在一周內甚至都沒有任何多餘的床位。
為了給新冠患者騰出資源,一些NHS醫院不得不取消或延遲常規手術,比如髖關節置換和心臟手術等。
伯明罕大學醫院信託也於今天表示,由於新冠住院人數過高,將暫停腎臟移植手術。
而據NHS的統計,受疫情影響,目前有446萬患者在等待手術中,其中,近20萬人等待時間已經超過一年,是2007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人數,是2019年同期的140倍。
NHS今日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份的第二周,重症監護病房的入住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近千名病人不得不被迫坐在救護車裡等待救治。
據悉,為了減輕疫情重災區醫院的壓力,NHS正在考慮將非新冠患者轉移到其他一些疫情不是太嚴重的醫院。
【英國對南美多國實施禁飛令】
近日,巴西出現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而據英國一位著名科學家表示,在巴西出現的兩種新型變異新冠病毒之一已經在英國境內被發現。
據媒體報導,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Wendy Barclay教授表示:「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巴西變種,其中一種已經在英國被發現,而另一種則沒有。」她還補充說,這一變種很可能是在不久前進入英國的,研究人員將仔細對其進行追蹤。
據報導,由於巴西發現了新型變異新冠病毒,英國對巴西等國實施了禁飛令。
據巴西Oswaldo Cruz Foundation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變種起源於亞馬遜地區,儘管與英國和南非的變種有所不同,但顯示出了一些相同的突變,而其中一些突變可能會導致傳播能力的增加。
為了嚴防變異病毒傳入英國境內,昨天,交通大臣格蘭特·沙普斯(Grant Shapps)宣布:
從本周五凌晨四點開始,將對包括巴西在內的南美國家,以及葡萄牙和維德角的旅客實施「禁飛令」。
受到旅行禁令影響的國家分別有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蓋亞那、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和委內瑞拉等南美洲國家,以及葡萄牙、巴拿馬、維德角。
沙普斯表示,由於葡萄牙與巴西在旅遊方面聯繫緊密,葡萄牙也被列入禁令名單。但他補充稱,從巴西來的貨運商將獲得豁免,允許其運輸基本物品。
另外,英國公民、愛爾蘭公民以及擁有居留權的外國公民仍可以繼續旅行,但如果這些人在過去10天內前往過上述禁飛地區,在返英後需要立即與其家人一起隔離。
沙普斯表示,尚不確定新規定結束的日期。
【英國推遲海外旅客入境病毒檢測】
昨日,英國政府宣布重磅消息,將推遲「海外旅客入境英國需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一政策,改於1月18日起開始執行。
此前,英國政府宣布,為了防止疫情反向輸入,要求所有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在出發前72小時進行新冠核酸檢測,只有持有檢測陰性證明的人員,才能入境英國。
但英國政府認為,由於在本周三晚才向公眾發布了相關指南,所以需要給國際旅客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準備。
不過,除推遲了時間外,其餘要求不變,無論是英國公民還是來自「旅遊走廊」名單內國家的公民,都需要在出發前進行核酸檢測。
旅客出發前,航空公司需要檢查旅客的核酸陰性報告。如果不能提供檢測報告,航空公司將有權拒載該乘客,對於不能提供報告而偷渡入境的行為,英國政府將處以500英鎊的罰款。
【英國加速推進疫苗接種】
昨日,蘇格蘭政府洩露的一份文件顯示,英國計劃大幅加快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並有望在下周每天為50多萬人提供疫苗。
該文件表示,牛津疫苗、輝瑞疫苗、Moderna疫苗將有一大批將在今年夏初之前交付給英國。
如果NHS的接種計劃能夠有效實施,英國政府將能實現在2月中旬之前為1,500萬最易受感染人群接種的目標。
另外,媒體還透露稱,英國現有大約2,100萬劑儲備疫苗將要分發,僅下周就有380萬人能接種疫苗,而到2月底,產量還將進一步提高,預計每周將有540萬劑疫苗被運往英國。
而一位政府高層也表示,英國有信心在3月中下旬之前向所有50歲以上的人群接種第一劑疫苗,總計接種3,200萬人。
而目前,英國的總接種量已經達到300萬左右,平均一天接種20多萬。
在各地80歲以上的群體中,至少有27%以上的人接種了首劑疫苗。
而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顯示,英國目前的接種率為4.5%,位列全球第四。
【英國11月份經濟收縮2.6%】
受疫情影響,過去幾個月,英國採取了一系列的封鎖措施,這也導致經濟活動大幅減少。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去年11月的GDP收縮了2.6%,比大流行前的峰值低8.5%。
而這也是繼去年5月以來,GDP在連續6個月的增長之後首次出現下降。
具體來看,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拖累因素。數據顯示,由於餐飲、酒吧、美髮店和許多非必需品商店被迫關閉,去年11月份服務行業收縮了3.4%,比2020年2月的水平低9.9%。
相比之下,2020年11月份的增長主要是由製造業和建築業推動。
其中,製造業增長了0.7%,建築行業增長了1.9%。
不過,國家統計局經濟統計主任Darren Morgan認為,此次封鎖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遠小於去年第一次全國性封鎖,他表示:
「去年11月份為遏制疫情而出臺的限制措施對經濟造成了衝擊,酒吧和理髮師受到的衝擊最大。
然而,許多企業在疫情期間已經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比如將業務轉移到網上等。
而且,總體來看,製造業和建築業繼續運營,學校也仍在上課,這意味著11月份對經濟的影響比第一次封鎖期間小得多。
此外,受國內外需求提振的汽車製造業,住房建設和基礎設施都有所增長,目前都高於大流行前的水平。」
【英國考慮延長印花稅減免期】
去年7月,為刺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發展,英國財政大臣Rishi Sunak提出了「印花稅減免政策」。
按照這一政策,英國政府將把購房印花稅的起徵點從原來的12.5萬英鎊暫提至50萬英鎊,房產價格中50萬英鎊以下的部分無需繳納印花稅。
我們之前也分析過,基本上大部分買家都可以受益於這一政策,而且,根據測算,首房買家最多可以節省1萬英鎊,二套房買家、購房出租買家等最多可以節省1.5萬英鎊。
而這一政策推出後,立即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也引發了一波搶房潮,導致英國房市的銷量、房價雙雙大增。
不過,眼見著今年3月31日這一政策將要到期,很多人都在呼籲政府能夠考慮延長該政策。
大家給出的理由是,房產交易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完成,如果不延長政策,可能會有一些尚未完成的交易最終落空。
另外,還有人認為,印花稅政策不僅對房地產市場有促進作用,而且還刺激了經濟發展,挽救了很多工作。
鑑於此種情況,有消息稱,財政部正在徵集行業意見,並權衡是否延長印花稅減免期。
據悉,財政部正在考慮的一種解決方案是調整相關政策,只對符合低碳排放的房屋實行零稅率印花稅。
目前,這一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從政府官方請願網站來看,呼籲延長印花稅減免期的在線請願籤名數已經達到了9.5萬個,如果突破10萬大關,屆時,政府將不得不考慮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不過,多位業內專家認為,印花稅減免期的結束並不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太大的衝擊。
Twindig創始人、分析師Anthony Codling表示,印花稅減免期的確會帶來較大的優惠,但在現實情況中,大部分房產交易的價格並沒有超過50萬英鎊,也就說享受到的優惠是有限的,佔房價的比值也較低。
Anthony Codling說道:
「目前只有不到12%的房屋的交易價格在50萬英鎊以上,能從這一政策中獲利。
而50%的交易價格低於23.5萬英鎊,節省的印花稅大約在2,200英鎊左右。
還有略高於15%的房屋交易價格在12.5萬英鎊或以下,本來就不需要繳納印花稅,所以,無論這一政策是否結束,影響都不會太大。」
此外,Anthony Codling還認為,買房除了考慮經濟因素外,更多的還有情感上的因素,大部分買家並不會因為不能享受優惠就改變自己的需求,放棄買房。
轉自英倫房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