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79年11月22日
版面:《人民日報》第四版
作者:陳瑞生、陳洪生
內容概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領導人之一、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陳正人,1972年4月5日早晨,忽感氣憋胸悶。因當時還在"文革"之中,他在"五七幹校"靠邊站,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次日深夜心臟病發作,"捂住胸口,咬緊牙關,掙扎著,掙扎著,終於倒下去了"。
10天後,陳正人在根據地的老戰友曾山也因心臟病突發而辭世,離他為陳正人致悼詞僅3天。
這是陳正人的子女懷念父親的文章。
經典名句
耽誤了。這是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嘛。
--周恩來
要是爸爸在天之靈有知的話,也會為個人的死換來那麼多老同志的生而感到寬慰。
--陳瑞生、陳洪生
背景和啟迪
陳正人的死,為新中國執掌乾坤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健康敲響了警鐘。這些從井岡山、雪山草地、延安走出的老戰士,在戰爭年代顛沛流離,艱苦備嘗;解放後生活條件改善,但未能重視養身保健;到"文革"遭遇政治迫害,心情鬱結。1972年的時候,連周恩來總理也已惡疾纏身。
陳正人和曾山的相繼去世,引起周恩來總理的警覺。他立即指示把當時被驅趕到農村和"五七幹校"的一大批老幹部,不管是否已經"解放",全部接回城市,檢查身體,治療疾病。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地為幹部隊伍體檢,在"文革"動蕩中挽救了一大批黨的優秀幹部,為日後的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事業留下了人才。
今天,幹部團隊的保健問題也很重要。現階段一些官員權責範圍過大,事務性工作繁重,社會應酬過多,飲酒過量,睡眠不足,容易拖垮自己的身體。在明規則戰勝潛規則的博弈中,有的幹部的神經承受能力到了臨界點。近年來幹部隊伍抑鬱症高發,值得警惕和關切。
社會轉型期公共治理壓力大,幹部隊伍是國家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壓艙石,健康管理和心理調適十分重要。近年來,各地黨校、行政學院都把心理健康作為任前培訓的重要內容。北京市從2005年開始,局處級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工作中,增加了"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測試",是有遠見的。
1982年,胡喬木同志為英年早逝的知識分子蔣築英、羅健夫寫過《痛惜之餘的願望》,呼籲各級領導為知識分子提供好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以及必要的休息。"讓我們儘可能地不要等到他們死後才表示我們對他們沒有多加照顧的痛惜吧!"這樣的呼籲,同樣適用於今天的官場。當然,還有幹部任用、考績、獎懲制度公正廉明等深層次問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也是對幹部身體的最好保護。
人民日報《覆蓋黨旗的時候》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