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記者手記丨袁藝: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而是新生活的起點

2020-12-16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記者袁藝)跟隨「走村直播看脫貧」的大篷車,二十多天裡我去了三個不同省份的城市做了扶貧報導,見證了不同地區不同扶貧方式的脫貧成果。

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小艾草成為脫貧大產業

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的蘄春縣是我去到的第一個報導地點,走進蘄春,四處散發艾草的清香,蘄艾產品成為當地老百姓生活中必備用品,幾乎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蘄艾的歷史和用途是我最大的感受。當時正值酷暑和防汛的關鍵期,黨員幹部要在24小時不間斷在江邊尋堤,當我問到他們日夜堅守身體能否吃得消,夜間守堤壩蚊蟲是不是很多,他們笑著說都是貼著艾灸貼來緩解疲憊,塗著艾草製作的防蚊液去尋堤的,在蘄春,線上線下蘄艾產品交易如火如荼。

可如果將時間倒回2015年之前,那時候蘄春還是個貧困人口大縣。蘄春是李時珍的故鄉,《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藥物中,其中蘄春就有700餘種,而艾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藥材,在當地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千門萬戶懸菖艾,出門十裡聞藥香,然而蘄春雖然有種植中藥,卻沒有發展加工產業。近幾年來,蘄春結合當地的艾草優勢,大力發展蘄艾產業完整產業鏈。

為了提高農民種植艾草的積極性,政府實行艾草最低收購價,種植戶江歡告訴我她今年增加了10畝的種植面積,今年的最低價格是每斤11元,這個價格相比其它地方的市場均價格要高出數十倍,並且農閒的時候還能在蘄艾加工廠幹活,在家門口就把錢賺了,家裡人還有去當艾灸師收入也非常可觀,蘄春艾灸療法非遺文化傳承人韓善明在採訪中透露現在艾灸是一人難求,全縣共辦了70多期培訓班,培訓了3000多名艾灸師。現如今,蘄春有3萬農戶種植艾草,艾草企業達1800多家,蘄艾產品有1000多個品種,產值超過百億元,帶動了10萬人就業,幫助了全縣3萬多人脫貧,小艾草成為脫貧的大產業。

有朋友知道我在蘄春出差,給我發她用過的艾草精油圖片,說體驗特別好但因為銷售火爆一直都訂不到貨,讓我幫忙在當地問問能不能買到,正如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成員李小雲在節目中點評時所說「扶貧產業一定要有市場的需求,要靠市場競爭的方式來展開,產業扶貧是向貧困地區輸入一種現代化的生產和管理方式,蘄春縣把艾草產業包裝成一個品牌,通過品牌在可持續需求的基礎上能夠形成可持續的供給」。

「富口袋」又「富腦袋」:小畫筆畫出致富夢

無獨有偶,在江西省撫州市的黎川縣通過陶瓷煲以及胭脂柚、食用菌等多種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日子富裕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也很富足。

遠山如黛、近水清漣,白牆灰瓦、花草相依,在宛如一副油畫的三都村文化長廊裡,我看到了有老師正在進行油畫培訓,培訓對象不是外來寫生的油畫愛好者,而是本地村民。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批上海知青開辦油畫培訓班,從此埋下了藝術的種子,帶出一批當地農民畫師,畫油畫成為當地一條很好的就業途徑。通過像這樣的免費培訓,全縣累計有200餘名貧困戶拿起畫筆脫貧致富,目前黎川有3000名油畫師,產品遠銷歐美等20多個國家,油畫年產值達2.6億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油畫之鄉。

三都村的老街上方是五顏六色的油紙傘,在這條小巷裡不僅有油畫展覽室,還有圖書閱覽室、棋牌室、數字影院,村民可以來看看書下下棋,聽聽樂隊演奏陶冶情操、學習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增長見識。在這裡我還看到了一間矛盾調解室,村民之間的小摩擦、小問題都有了一個可以坐下來慢慢溝通的地方,大家在當地鄉賢的調解下,化幹戈為玉帛,讓鄰裡關係更加和諧。扶貧先扶智,在這裡處處可以感受到文化扶貧的力量,為經濟發展提供著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旅遊扶貧讓古道煥新生:非遺變脫貧致富成產力

同樣是文化,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變成了脫貧致富的生產力。始建於秦朝的瀟賀古道曾經是南北經濟交流的重要通道,沿途保留了眾多古村,其中有三分之一在富川境內。我去到的岔山村,是瀟賀古道進入廣西第一個村,得交通之便,岔山村一度是瀟賀古道上一個著名的驛站。然而隨著交通中心和交通幹線的轉移,曾經喧囂的岔山村漸漸無人問津。

不過從2016年開始,岔山村結合當地的瑤族文化和特色美食,發展鄉村旅遊業,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了一張張靚麗名片,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紅打卡地。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蝴蝶歌、蘆笙長鼓舞,還有瑤族織錦,是瑤族婦女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一種技藝,織錦是用大山裡天然植物和中草藥材製成各色染料,染好後在泥土中埋三天,這樣就不容易褪色,隨著村裡旅遊的發展,織錦也成為了遊客的搶手貨,還有手工製作的蘆笙和長鼓,不僅是舞蹈的道具,還是工藝品,一個可以蘆笙可以賣到一千多元。

富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炸粿條,是油茶的神仙搭配, 2016年,岔山村成立了油茶合作社,油茶、米豆腐、梭子粑粑這三樣美食,成了岔山打響旅遊經濟的第一槍。

一位油茶店的老闆告訴我,過去她是村裡貧困戶,種植烤菸是主要收入來源,而現在,店裡一年的利潤有60多萬元,不僅脫了貧還買了房買了車,說起未來的規劃,她的眼裡滿是期待,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於丁)

相關焦點

  • 青平: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重大勝利的取得,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矢志奮鬥下,全國人民團結努力的結果。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恆大集團協助畢節各級黨委政府,幫扶全市100多萬貧困人口,力爭到2020年底全部實現穩定脫貧。通過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恆大集團各項精準幫扶措施基本覆蓋畢節市全部貧困人口。目前,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恆大集團已幫扶畢節市90.5萬人脫貧,大方、黔西、七星關、織金等縣、區已脫貧摘帽。
  • 王志忠: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王玉琳)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論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精準扶貧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聚焦精準扶貧這一主題,展示脫貧成果,共享扶貧經驗,深化政企合作,彰顯企業擔當,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記者手記①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記者手記①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2020-12-14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贏脫貧攻堅戰(811期)丨戰鼓再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___ 。
    打贏脫貧攻堅戰(811期)丨戰鼓再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________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海口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精準施策「雙線作戰」,通過發展產業、解決就業,讓老百姓有穩定、持續的收入。
  • 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甘肅|脫貧摘帽是新生活的起點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交通運輸系統凝心聚力當先行,全力推進交通扶貧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提供堅實保障。今起,我們開設《脫貧攻堅》專欄,全面展示各省(市、區)交通運輸部門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擔當與作為。幾年前,甘肅隴南地區的西和縣,一到雨雪天,道路就會變得泥濘不堪,百姓出行更是困難。
  • 人民日報評論: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鬥起點 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鬥起點(評論員觀察)作者:桂從路通過脫貧摘帽後的「接力跑」,許多地方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價值追求,自覺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這不是階段性的工作要求,而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使命擔當依靠外出務工和發展鄉村旅遊、種養殖業,雲南省臨滄市邦佑村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但3位扶貧工作隊員仍常駐村裡,幫助大家解決大事小情。
  • 以脫貧攻堅統攬發展全局
    脫貧攻堅戰以來,灤平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不斷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於2019年5月退出貧困縣序列,成功脫貧摘帽。今年,灤平縣高標準完成剩餘68戶190名貧困人口退出工作後,全縣17599戶5450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年底的10.71%實現歸零。
  •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至此 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從2016年開始,我國貧困縣逐年脫貧,退出數量在2019年達到峰值。連續7年來,我國每年減貧人口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至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0.6%。
  • 習近平時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脫貧摘帽非終點 靜海鎮原再出發
    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清零」,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這是千萬人的圓夢時刻,凝聚著東西部人民奮鬥的成果,也蘊含著靜海與鎮原的協作之情。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金羊網評:脫貧攻堅只有「小節線」沒有「休止符」
    然而,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中國的脫貧和減貧事業將在新起點上繼續從勝利走向勝利。脫貧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自然災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都可能導致脫貧人口「因災返貧」、「因病返貧」。因此,脫貧攻堅絕不能是完成指標了事,而是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貧檢測和幫扶機制,特別是要對可能返貧的人群提前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以長效機制確保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貧困人口「動態清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攻堅不能僅僅依靠外界的資源和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通過幫扶激發貧困地區自身的「造血能力」,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為貧困地區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支點。
  • 脫貧之後再「接力」——二論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完成的兩大戰略任務。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鄉村振興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二者緊密相連、一脈相承,統一於實現共同富裕這個目標。
  • 人民日報評論部: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挑戰,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需要我們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工作,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好落實      「我那時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
  • 「摘帽」不是休止符 正是奮鬥進行時
    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查漏補缺、鞏固提升,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收官後續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隴南:跑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接力賽
    隴南:跑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接力賽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 楊 隴南日報記者 楊麗君隴南之美,美在底蘊;隴南之殷,根在鄉村。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戰中,隴南市83.9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9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17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隴南答卷」不僅代表甘肅,更代表中國減貧事業的真實成就,久困於貧的大山深處,一個個村莊一步跨千年。美麗鄉村建設,解決的是農村發展問題,但農村要發展,直面的首要問題就是攻克貧困難題。
  • 貴港港北區五個「硬手段」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戰」
    港北區委書記玉彤介紹港北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貴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兼)全卓南主持發布會。港北區委副書記、區長黃英梅出席新聞發布會回答媒體記者的有關提問。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港北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區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效,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貧困地區基礎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 值班老總讀報(172)|回首脫貧攻堅, 感受激動和振奮
    值班老總讀報(172)|回首脫貧攻堅, 感受激動和振奮值班老總讀報(172)|回首脫貧攻堅, 感受激動和振奮河北日報副總編輯 賈 偉臨近年底,河北日報許多報導都在回顧梳理一年來的成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關於脫貧攻堅。編發這些報導,回首脫貧攻堅歷程,很激動,也很振奮。激動、振奮於精準扶貧的顯著成果。
  • 羅城群眾慶祝整縣脫貧摘帽
    11月20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點「仫佬家園」社區,搬遷群眾用仫佬山歌齊唱自編山歌,慶祝該縣整縣脫貧摘帽。當日,自治區政府網站公布了包括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內的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五年攻堅,羅城全縣共有8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2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序列。面對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成果,貧困群眾道不盡感激。「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