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集法君 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
鄉村振興 法治先行
2020年,集美法院立足審判職能,以法治鄉村建設為抓手,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司法服務。
畫好「同心圓」
司法建議促進鄉村共治
集美法院延伸審判職能,緊抓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不足,及時堵塞漏洞,實現司法審判與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增強鄉村治理效能。
近期,集美法院審理了一起房屋所有權確認糾紛,該村村委會未經調查核實,給原、被告雙方各出具了一份在事實表述上相互矛盾的證明,這不僅加大法院查清案件事實的難度,更削減了村委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公信力。
在審理過程中,集美法院向該村村委會出具司法建議,促進村委會規範證明出具流程,該村委會高度重視並回函,表示將根據建議積極整改。
圖為集美法院出具的司法建議書
圖為村委會對司法建議書的回函
守護「生態花」
護航建設保障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是在農村實施的一項利民惠民工程,集美法院立足基層實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在灌口某村的分散式生活汙水治理管網建設過程中,因工程款結算出現問題無法調解,工程承包方廈門某建設公司訴至法院。該案有三個村民以分包者的身份作為第三人參與到訴訟中,涉案工程款結算牽扯多方利益,矛盾爭議較大。
了解到案涉工程是「美麗鄉村」建設中重要的一環,且分包案涉工程的三個分包者亦是本村村民,承辦法官積極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為當事人答疑解惑,最終促成和解。後該建設公司主動向法院撤訴,三個村民亦對法院表示感謝。
····
奏響「和諧曲」
解紛止爭助力鄉村文明
2020年,在大徵遷背景下,涉徵拆的利益分配問題引發不少糾紛,承辦法官把握徵拆政策方針,結合風土人情,為村民講解相關法規政策,促調解紛,為鄉村振興提供和諧環境。
因鐵路項目建設需要,位於集美區某村的一棟老宅被列入徵拆範圍。原告持有該地塊的同安證及集體土地使用權證要求確認案涉房屋的一半所有權,被告則提交其持有的該老宅的同安證及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典證進行抗辯。雙方雖然提交了同安證,但均表示在檔案館中難以調取到可以佐證其訴請及抗辯的相應材料。
案件承辦法官充分運用情、理、法多次組織當事人調解,並積極與徵遷服務公司溝通,努力讓當事人儘快領取到徵拆款。最後,兩家人就徵拆補償權益的分配達成和解方案。
※同安證:全稱「福建省同安縣土地房產所有證」,為上世紀五十年代同安縣頒發的土地所有證。
提升「精氣神」
宣傳普法營造法治氛圍
抓好涉農領域普法宣傳,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抓好農村黨員幹部學法,是實現依法治村的重要途徑。
2020年,集美法院王玉靜法官受邀到灌口鎮政府為轄區內的黨組織書記講授民法典。她以土地經營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為主題,解讀數個典型案例,圍繞轄區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強化轄區居民的法治意識,為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
圖為王玉靜法官受邀到灌口鎮政府為轄區內的黨組織書記講授民法典中土地經營權等的法律適用。
新的一年
集美法院將持續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與到鄉村振興中
服務島外大發展戰略
為建設
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
保駕護航
供稿 | 王玉靜、葉迷
原標題:《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