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

2021-01-08 澎湃新聞
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

2021-01-06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集法君 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

鄉村振興 法治先行

2020年,集美法院立足審判職能,以法治鄉村建設為抓手,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司法服務。

畫好「同心圓」

司法建議促進鄉村共治

集美法院延伸審判職能,緊抓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不足,及時堵塞漏洞,實現司法審判與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增強鄉村治理效能。

近期,集美法院審理了一起房屋所有權確認糾紛,該村村委會未經調查核實,給原、被告雙方各出具了一份在事實表述上相互矛盾的證明,這不僅加大法院查清案件事實的難度,更削減了村委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公信力。

在審理過程中,集美法院向該村村委會出具司法建議,促進村委會規範證明出具流程,該村委會高度重視並回函,表示將根據建議積極整改。

圖為集美法院出具的司法建議書

圖為村委會對司法建議書的回函

守護「生態花」

護航建設保障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是在農村實施的一項利民惠民工程,集美法院立足基層實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在灌口某村的分散式生活汙水治理管網建設過程中,因工程款結算出現問題無法調解,工程承包方廈門某建設公司訴至法院。該案有三個村民以分包者的身份作為第三人參與到訴訟中,涉案工程款結算牽扯多方利益,矛盾爭議較大。

了解到案涉工程是「美麗鄉村」建設中重要的一環,且分包案涉工程的三個分包者亦是本村村民,承辦法官積極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為當事人答疑解惑,最終促成和解。後該建設公司主動向法院撤訴,三個村民亦對法院表示感謝。

····

奏響「和諧曲」

解紛止爭助力鄉村文明

2020年,在大徵遷背景下,涉徵拆的利益分配問題引發不少糾紛,承辦法官把握徵拆政策方針,結合風土人情,為村民講解相關法規政策,促調解紛,為鄉村振興提供和諧環境。

因鐵路項目建設需要,位於集美區某村的一棟老宅被列入徵拆範圍。原告持有該地塊的同安證及集體土地使用權證要求確認案涉房屋的一半所有權,被告則提交其持有的該老宅的同安證及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典證進行抗辯。雙方雖然提交了同安證,但均表示在檔案館中難以調取到可以佐證其訴請及抗辯的相應材料。

案件承辦法官充分運用情、理、法多次組織當事人調解,並積極與徵遷服務公司溝通,努力讓當事人儘快領取到徵拆款。最後,兩家人就徵拆補償權益的分配達成和解方案。

※同安證:全稱「福建省同安縣土地房產所有證」,為上世紀五十年代同安縣頒發的土地所有證。

提升「精氣神」

宣傳普法營造法治氛圍

抓好涉農領域普法宣傳,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抓好農村黨員幹部學法,是實現依法治村的重要途徑。

2020年,集美法院王玉靜法官受邀到灌口鎮政府為轄區內的黨組織書記講授民法典。她以土地經營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為主題,解讀數個典型案例,圍繞轄區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強化轄區居民的法治意識,為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

圖為王玉靜法官受邀到灌口鎮政府為轄區內的黨組織書記講授民法典中土地經營權等的法律適用。

新的一年

集美法院將持續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與到鄉村振興中

服務島外大發展戰略

為建設

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

保駕護航

供稿 | 王玉靜、葉迷

原標題:《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進鄉村】瀾滄法院法治宣傳走進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老達保"
    為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助推鄉村振興,2020年6月30日,瀾滄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羅光燦帶領刑事審判庭幹警聯合酒井鄉人民政府到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民小組開展
  • 萊蕪區牢固樹立「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工作理念
    近年來,萊蕪區牢固樹立「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工作理念,通過提升鄉村法律服務質效、培育鄉村法治人才、加強鄉村法治文化建設、護航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拓展+提升」全新升級 為鄉村全面振興優化法治服務  萊蕪區不斷拓展服務範圍,提升服務質效,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基礎。  服務「全覆蓋」。
  • 以法治之劍鑄鄉村振興精神之魂
    湖南在全國率先出臺規範村(居)規民約法制審核工作專門文件,將村規民約的制定、修改、發布納入法制,無疑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文化基石和注入了精神素養,從而為鄉村振興鑄魂,讓鄉村振興能夠在文化振興中揚帆遠航。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
  • 三級人大代表觀摩淮陰法院「五共五強」法治鄉村示範點建設工作
    「五共五強」活動切入點很好,讓法官真正的走到群眾中去,是有效提升鄉村法治水平的好方法。村(社區)要充分利用「五共五強」活動平臺提升村幹部思想認識、約束自身行為、助力鄉村法治建設。活動「有骨有肉」,互利雙贏,從基層實現了矛盾化解,有利於鄉村振興。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振興鄉村戰略離不開建設法治鄉村。根據規劃,我國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鄉村。常州是全省較早探索啟動法治鄉村建設的地區。    法治基石 護航鄉村振興走上「快車道」    「歷經9個多月調解,這起20多年前籤訂的用地協議引發的激烈糾紛最終平息,常意公司補償了38萬元,為西黃村民小組增加了一筆集體收入,村民也對用泥石堵路、挖斷下水道等過激方式維權表達了歉意。」回憶起馬鞍村近年來的法治推動鄉村振興之路,村黨總支書記鬱軍自信滿滿。
  • 長子縣深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法治保障德治鑄魂 長子縣深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日前,2020年中國鄉村振興(太谷)論壇開幕,長子縣作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在會上做經驗交流,得到全國各地農村改革試驗單位、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以及
  • 【銅法動態】保障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銅梁法院駐派法官吳宇...
    【銅法動態】保障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銅梁法院駐派法官吳宇到慶隆鎮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 2020-10-16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市新都區:讓法治融入鄉村振興發展脈搏
    成都市新都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讓法治融入鄉村振興發展脈搏三河村特色風貌圖三河村足球元素法治宣傳陣地韓博懷調解糾紛現場 近年來,在新都區司法局的指導幫助下,三河村逐漸探索出了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糾紛調解為抓手、產業文化普法為載體、法律服務為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體系。 調解新模式足球文化變身調解好幫手 「你們來評評理,到底哪個不對。」近日,在新都區斑竹園司法所,24歲的白某和25歲的曾某爭執不休。
  • 法治添動力鄉村聚合力 玉林法治平安村莊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
    玉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遠波介紹說,通過政府引導、幫助,讓支部帶起來,群眾幹起來,法治立起來,實現環境美起來,美德樹起來,日子好起來,激發群眾投身到5A幸福村創建活動,形成「人人負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格局。法治融入鄉村振興頂層設計得益於「脫胎換骨」的打造,河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嘉定「五大舉措」建設法治鄉村,提升基層善治水平
    為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市政府及市司法局等關於法治鄉村和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的相關精神和工作要求,上海市嘉定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由區法宣辦、區司法局牽頭組織實施,在推動基層民主法治建設進程中,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加強黨對法治鄉村建設的領導,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程度和基層善治水平,通過強化頂層制度設計、防控疫情守土盡責、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夯實基層法治力量等「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憲法進農村」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憲法精神的引領,需要法治力量的助推,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來臨之際,開展「憲法進農村」活動,唱響憲法主旋律,共譜法治惠民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要求各方積極作為、創新實踐、奮發有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 江西瑞昌:「四好農村路」鋪設鄉村振興路
    央廣網瑞昌1月6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李寅華 張玉周)稻田阡陌,道路縱橫,粉牆黛瓦,白鷺橫飛……好一幅欣欣向榮的生態畫卷!這幅畫卷就出現在江西省瑞昌市範鎮良田村。以往道路泥濘、信息相對閉塞的良田村,在對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後,沿途新村林立,楊梅、茭白、大米等農作物通過康莊大道不斷向外輸送,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躍成為秀美鄉村。瑞昌市南義鎮樂和公路(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誠曉 攝)良田村的驚喜變化不是個例,在瑞昌各地,因「路」致富的村莊比比皆是。
  • 為鄉村振興打好地基
    原標題:為鄉村振興打好地基   初冬時節,記者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巨口鄉九龍村見到正在村道拓寬取直改造施工現場協調村民佔用地事宜的村第一書記李傑。
  • 論人民法院如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依法保護資金互助等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適合農民需求、符合法律規定的交易模式,促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主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依法保護農業信貸、普惠金融,促進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加大對涉「三農」非法集資犯罪的懲治力度,在農村地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增強農村群眾的防風險意識,維護農村金融秩序。
  • 鋼城區棋山觀村:黨建引領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正當時。近年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舊村改造,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產業致富,著力培育淳樸鄉風,激活鄉村綜合治理,努力在探索實踐中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 建設美麗鄉村體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起來,把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細落小、落到實處。鄉村美麗往往是鄉村振興的代名詞,鄉村美麗了,鄉村振興也就到了一個新階段。
  • 建設美麗鄉村 聚焦法治扶貧|第三片組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意》的精神,11月25日,市司法局組織市直機關黨組織第三片組16個成員單位前往恩平牛江鎮開展「建設美麗鄉村、聚焦法治扶貧」主題黨日活動
  • 佛山法院開展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 讓法治觀念更深入人心 當前位置...
    發布法治微電影《微光》,講述法官幫教迷途少女重返正道的感人故事;製作法院「好聲音」,帶領群眾一起朗讀憲法;舉辦開放日活動,邀請律師、代表和委員、學生走進法院,零距離感受法院新變化;為高明首個「無訟鄉村」示範點揭牌,進一步推進訴源治理,助力鄉村振興……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
  • 津南法院民一庭庭長孟慶穎參加幫扶共建助力鄉村振興活動並作交流...
    2020年11月29日,津南法院民一庭庭長孟慶穎受天津市律師協會與小站鎮東西莊房村的邀請,參加幫扶共建助力鄉村振興活動,並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問題進行交流發言。參會代表紛紛表示,通過聆聽、交流、研討學到了很多關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法律知識,希望今後能夠多參加類似交流,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來源:天津津南法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