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劍鑄鄉村振興精神之魂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近日,湖南省司法廳、湖南省民政廳聯合發出通知,印發《關於開展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法制審核的指導意見》,對在制定或者修訂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過程中,組織開展法制審核工作進行具體細化和規範。湖南在全國率先出臺規範村(居)規民約法制審核工作專門文件,將村規民約的制定、修改、發布納入法制,無疑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文化基石和注入了精神素養,從而為鄉村振興鑄魂,讓鄉村振興能夠在文化振興中揚帆遠航。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我們知道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可以通過加大政府投入來實現,而文化振興卻是一個由內而外,更多的取決於群眾的精神世界、文化修養等。

  鄉村產業做得再好,人才引進得再高端,都不可能離開農民本身談鄉村振興,離開了農民的鄉村就會變味,我們將產業做興旺、將人才引留下來,將生態打造宜居,將組織配強用強,然而鄉村振興為了誰,要解決什麼問題,這是我們必須要回答的,鄉村真心歸根究底就是通過鄉村的發展、產業的興旺讓農民在農村生活得更好,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反之,農民的精神提升文化積澱就像血液一樣融進鄉村振興中,沒有農民的參與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魂魄,由一群外來人打造的「現代化農村」也失去了其獨有的韻味。文化需要通過人來展現,更需要通過人來傳承,因此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

  無論是鄉賢文化,還是鄉愁文化,都是通過精神的力量去感召和召喚更多人農村來,看其景品其食看其人觀其行聞其聲,這才是「活」的鄉村,才是與眾不同的鄉村,因為人與人的不同,文化與文化的差異,讓鄉村展現出別樣的「美」,開出不一樣的「花」。然而,我們也知道鄉村文化中有其精華亦有糟粕,要讓鄉村朝著更美更好的方向發展,就要去其糟粕、留其精華。而法治之間無疑能夠剔除鄉村文化中的糟粕,讓鄉村文化更好的塑性、鑄魂。

  如果對於鄉村文化毫不保留全部吸收下來,只會讓鄉村缺乏其精緻和純美。我們嚮往的鄉村一定是人傑地靈的地方,一定是那樣淳樸善良的人們;我們期盼的鄉村一定是尊師重教、儒雅風流的地方;我們崇拜的鄉村一定是禮儀謙讓,如泉水清澈如汪洋浩瀚的地方;試想如果缺少法治約束和護航,村民嗜賭如命,窮兇極惡,對父母無半點孝心對子女無絲毫責任,自私自利一心為己……試問這樣的文化,這樣的鄉村有幾人嚮往之?

  文化傳承就是要以法治為村規民約保駕護航,將優良的文化積澱下來,為鄉村振興築牢精神文明基石。只有用法治的手段,將那些「毒瘤」剔除,才能還鄉村一身「風骨」。只有法治的界限才能夠讓村民心中有界線,心中有畏懼,知道什麼是糟粕什麼是精華,知道什麼是可取什麼是不可取的。只有用積極的正能量的精神力量才能引領群眾向著陽光,養出一身浩然正氣,匯聚出謙虛包容上進的磅礴力量。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文化振興離不來法治護航,用法治為文化塑性鑄魂,讓鄉村振興展翅騰飛,飛出屬於自己的亮麗之色。

(責任編輯:李焱)

相關焦點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委員們認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工作,把文化放在決勝脫貧攻堅中來思考,放在全面建成小康中來謀劃,圍繞加快推進文化名省建設目標,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鄉村重點文化工程建設,豐富公共文化供給,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鄉村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文化滋養。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振興鄉村戰略離不開建設法治鄉村。根據規劃,我國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鄉村。常州是全省較早探索啟動法治鄉村建設的地區。    法治基石 護航鄉村振興走上「快車道」    「歷經9個多月調解,這起20多年前籤訂的用地協議引發的激烈糾紛最終平息,常意公司補償了38萬元,為西黃村民小組增加了一筆集體收入,村民也對用泥石堵路、挖斷下水道等過激方式維權表達了歉意。」回憶起馬鞍村近年來的法治推動鄉村振興之路,村黨總支書記鬱軍自信滿滿。
  • 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
    這家法院為鄉村振興鋪設「法治網」!法治先行2020年,集美法院立足審判職能,以法治鄉村建設為抓手,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司法服務。
  • 鄉村振興怎麼做?漳州薌城給你一片「紅」
    鄉村振興怎麼做?漳州市薌城區把農村黨建作為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將鄉村振興戰略工作落實落細。自2018年開始,薌城區明確區委書記、區長為鄉村振興第一責任人,成立由區領導負責的12個專項工作小組。由區處級領導,一個區直部門、一個鎮科級領導分別掛鈎23個示範村,鎮街黨政主官承包6個樣板村,重點打造珠裡、園坑、雙溪、松洲等4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此外,從2019年起,薌城區財政每年預算投入4000萬元作為農村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 萊蕪區牢固樹立「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工作理念
    近年來,萊蕪區牢固樹立「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工作理念,通過提升鄉村法律服務質效、培育鄉村法治人才、加強鄉村法治文化建設、護航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拓展+提升」全新升級 為鄉村全面振興優化法治服務  萊蕪區不斷拓展服務範圍,提升服務質效,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基礎。  服務「全覆蓋」。
  • 建設美麗鄉村體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起來,把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細落小、落到實處。鄉村美麗往往是鄉村振興的代名詞,鄉村美麗了,鄉村振興也就到了一個新階段。
  • 平裡店鎮溝北王村:「鄉風」文明鑄就鄉村振興之魂
    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文明是基礎,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體基礎,為打造美麗鄉村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平裡店鎮溝北王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建好鄉村文明實踐陣地。
  • 鄉村振興的「楊凌答卷」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十三五」以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楊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指導下,緊盯「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引領示範區」目標定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步伐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繪就了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大美畫卷。
  • 廣天藏品丨國之脊 劍之魂——越王勾踐劍中的中國精神!
    劍,世人尊其為「百兵之祖」,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所謂「劍膽琴心」,中國的劍是有品格、有魂魄的。一個英雄把他的信仰和追求、壯志與豪情,都付諸於一把劍上,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得以擁有「劍文化」。《拾遺記》記載道:「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雖有眾多傳說留世,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沒有相關文物面世。直到1965年,湖北省江陵紀南城楚墓發掘時發現了一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該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量僅為875克,不足兩瓶礦泉水的重量。
  • 長子縣深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法治保障德治鑄魂 長子縣深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日前,2020年中國鄉村振興(太谷)論壇開幕,長子縣作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在會上做經驗交流,得到全國各地農村改革試驗單位、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以及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編者按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  鄉村振興融合化,需要文明化合。  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化,德州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來建設和保護,從中挖掘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  德州劃定鄉村建設的歷史文化保護線,保護好文物古蹟、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築、古樹名木等。
  • 2021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鄉村振興之五大振興_安徽中公教育
    2021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鄉村振興之五大振興 今年是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國家對鄉村發展格外重視,很多同學對鄉村振興的「五大要求」和「五大振興」仍然很迷惑。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說一說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話題——鄉村振興之五大振興。
  • 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
    灤州市古馬鎮: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弘揚家風家德家訓、扮相俊俏的秧歌隊扭動奮發向上的精氣神、人頭攢動的圖書室潛移默化感染著人們的人文素養……近年來,隨著「三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活動的疊加開展,全國文明村、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相繼花落古馬
  • 成都市新都區:讓法治融入鄉村振興發展脈搏
    成都市新都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讓法治融入鄉村振興發展脈搏三河村特色風貌圖三河村足球元素法治宣傳陣地韓博懷調解糾紛現場 據了解,「七五」普法開展以來,三河村構建了由矛盾調解中心、韓博懷個人調解工作室、法律援助工作室和群眾之家四部分組成的綜治中心,打造了集法律諮詢服務、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為一體的法治前沿陣地。「可以說,群眾的許多法律訴求都能在這方寸之間,得到妥善解決。通過村綜治中心,我們將各類矛盾都處理在了萌芽階段,有效減少了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 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者」相聚佛山三水,探尋鄉村振興之道
    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者」相聚佛山三水,探尋鄉村振興之道金羊網  作者:張韜遠  2020-12-20 佛山市三水區作為廣東省唯一的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縣區級試點地區
  • 涇陽縣:匯聚鄉賢之力 助力鄉村振興
    為充分挖掘鄉賢資源,探索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地有效路徑。近日,涇陽縣「發揮鄉賢作用 助力鄉村振興」培訓會在口鎮舉辦,培訓會專門邀請中共鹹陽市委黨校趙梅老師現場授課。趙梅老師從鄉村治理的現狀及由來、如何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壯大並發揮好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作用三個方面為出發點,通過現場列舉案例,從鄉村教育、孝道講到鄉賢情懷、回歸,從資源分類講到原種農業。她認為鄉村的變化發展在鄉賢,號召鄉賢抓住鄉村振興大好時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青年人才回歸。同時為鄉賢在特色農產品種植、鄉宿等產業發展方面給予意見建議。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鄉村振興之五大振興_北京中公教育
    今年是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國家對鄉村發展格外重視,很多同學對鄉村振興的「五大要求」和「五大振興」仍然很迷惑。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說一說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話題——鄉村振興之五大振興。熱點背景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用哲學思維思考鄉村振興之2020觀察淺見!
    一,鄉村振興是「地域概念」上的鄉村繁榮、富強、美麗,更是「以人為本位」的城鄉人民美好生活的共同提高!更好的農村產品(食材食品、環境風光、生活空間、健身娛樂)與更多、更好的城市工業品、生活空間、娛樂健身等的相互交換;鄉村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一方面迎接大規模智能製造可能帶來的階段性失業,一方面又為鄉村振興和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或資金輸入!
  • 聚法治之力 築發展之基
    這五年,法治建設成為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堅強保障;這五年,法治思維不斷創新,執法方式日趨規範,公平正義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走近群眾;這五年,法治精神漸入人心,崇尚法律、尊重法律、運用法律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這五年,法治吉林建設結出累累碩果……「法治吉林樣板」之聚焦平安建設的「公安力量」
  • 鄉村振興 | 人發學院印發《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服務鄉村...
    計劃從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分析了計劃實施的工作基礎;指出,中國農業大學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秉承「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理念,擔負起鄉村振興領軍隊伍的歷史重任,是鄉村振興戰略科技創新和成果供給的重要力量、高層次人才培養高地和政策研究的高端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