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導,日前,2018年微信數據報告新鮮出爐。報告顯示,00後最愛的表情是「捂臉哭」
,90後最愛「笑哭」
,80後最愛「呲牙笑」
,70後最愛「捂嘴笑」
,55歲以上的群體最愛「點讚」
。
看來,年齡代際的區別直接能反映在微信表情上。暫且不論那個「點讚」的表情,為何不同年齡表示笑的微信表情差異這麼大?從文化心理上,或許能做一番解釋。
其實,最「典型」的微信笑臉應該是那個著名的「微笑」笑臉,但在網絡文化的發酵中,這個本來最常見的正能量表情竟然被異化成「諷刺、冷漠」的內涵,就像「呵呵」本來是初代網民最常用的表示開心的語氣詞,但也被異化成負面形象。而「呲牙笑」,也就是所謂的「大笑」,正是一種表示強烈正面興趣的表情,80後中有不少網民經歷過「微笑」時代的各種誤會和尷尬,選擇「呲牙笑」的確合情合理。
為何90後和00後對笑的理解這麼不同呢?所謂「笑哭」,既有正向情緒的內涵,也有一定的自謙、自嘲的意味,這可能跟90後正處於校園生活和工作時代的轉換中,難免要遭遇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用「笑哭」的態度面對這些,可能會減小心裡的壓力吧。至於00後愛用的「捂臉哭」,當時不是真的哭,而是帶有慚愧、尷尬的意味。
在某種意義上講,如今年輕人更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也不著急表露自己的想法,即使面對不同人不同觀念,也學會了包容。但他們畢竟是有自己態度的,為了不讓網上聊天產生尷尬,「笑哭」和「捂臉哭」其實都是化解尷尬乃至矛盾的方式,更何況這些表情本身就很可愛,遠離「無趣」的年輕人當然有理由喜歡它們。
中青融評:眼見為實,就「視」論事
視頻 / 新京報動新聞 評論 / 黃帥
——————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