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為什麼熱場小能手被趕出了派對

2020-12-15 三音公子

戴錦華教授在大師課裡講她看了幾十遍的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

講電影製作如何地精到細緻,講「精神病人們」對「自由」的追求,講社會形態下「體制」的對抗。

然後畫風一轉,在課程的最後她說,「但事實上,好萊塢電影從來都不會真正對抗體制」。

而總是「聰明地」且夢幻地展示當下的「正確」。

從真實深刻,甚至疼痛切入,以模糊,浪漫,一聲嘆息結束。

難得的是,這絲毫沒有影響這部電影的藝術性。

《飛越瘋人院》以「精神病院」切題,卻沒有把著重點放在「精神病」本身的獵奇和刻畫上。

電影把社會問題縮影到一所精神療養院裡,這裡沒有正常人,但這裡都是人。

它展現的是每一個普通人的病態和困境,並以此來映射體制的僵化和權威。

生命力強悍的主人公麥克·墨菲,跟一絲不苟的權威化身護士長拉奇德形成拉扯對峙的兩端。

我們不用猜想他們誰會贏,因為答案幾乎是一定的。

電影確實熟練而準確,精細到了每一個細節。

所有同場景的取景裡,護士長拉奇德代表的權威方所處景別,每一個都比麥克·墨菲代表的「病人方」小一檔。

換句話說,護士長總是享有比麥克·墨菲更大的熒幕形象。

麥克·墨菲是近景,那護士長就是特寫,如果麥克·墨菲是特寫,那護士長就是大特寫,以此類推。

但是我們願意跟隨麥克·墨菲去冒險,去挑戰,去爭取。

電影一開始,就為我們展現了醫院的外景,整潔,翠綠,而冰冷的外觀。

然後是醫院內景,規整,空曠,散發著森嚴而灰暗的氣息。

住在這裡療養的病人們,各自擺弄著自己的玩意兒,懶洋洋,自得其樂。

他們只有在被要求吃藥的時候,會展現出爭奪的氣氛。

所謂爭奪,當然不是爭奪藥丸,而是在壓迫下爭取不被強制灌下藥丸的自由。

然而每次還是乖乖吃下,因為護士長告訴他們,吃下去對自己好。

這裡的一切井然有序,悠然自洽。

然後,他來了,搞活整個醫院的麥克·墨菲來了。

因為厭惡監獄裡繁重的體力勞動,而裝作精神異常而來到這裡的麥克·墨菲。

某種程度上,他把這裡當成一個派對。

他跟病人們互動,鼓動大家冒犯,帶領他們冒險,以強者的姿態激活了這裡。

但麥克·墨菲不可能停留在這裡,他自然要向自由的高潮發起進攻。

在酋長的幫助下,麥克·墨菲帶著這些夥計們奔赴海邊,捕獲大魚,然而還是被迫折返。

無論如何,這場勝利是值得歡呼的。

麥克·墨菲很偶然地發現,被別人標籤為又傻又聾的大塊頭酋長,其實不但會說話,而且非常聰明。

但是,酋長卻選擇藏起真實的自己。

在「飛越」(逃離)瘋人院的計劃裡,墨菲跟酋長夜談,墨菲的善意被酋長接受,酋長卻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你是強者,強者會被大家利用,就像我爸爸那樣。

事實上,護士長的權威,醫院的權威,體制的權威,也全都在展現在對麥克·墨菲的摧毀上。

電影的結尾,酋長搬起了麥克·墨菲沒搬動的儲水器。

在此之前,他對強悍的「爸爸」說:「我不會丟下你!」

於是,他親手結束了已經散失掉活力的麥克墨菲的生命。

而後,酋長砸開窗戶,消失在茫茫晨霧中。

相關焦點

  • 豆瓣9.1《飛越瘋人院》:細說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魅力所在
    — —《飛越瘋人院》《飛越瘋人院》這部影片內容改編自肯克西的同名小說,影片於1975年11月在美國正式上映,並於次年獲得了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這部影片本身蘊藏的的價值。不僅如此,影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喜愛,該片筆者也看過不下三遍。
  • 奧斯卡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前傳《拉契特》,經典反派歸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1976年,美國上映了影片《飛越瘋人院》。該影片在第48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5項大獎,名垂影史。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影是《飛越瘋人院》。在1975年的奧斯卡上,作為同名電影的《飛越瘋人院》一舉摘取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和男女主角等在內的五項大獎,而傑克·尼克爾森飾演的麥克也成為了奔向自由生活而不屈抗爭的偉大象徵。
  • 從《飛越瘋人院》到《小丑》,是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還是反饋?
    這樣的場景讓人想到了上世紀70年代電影《飛越瘋人院》。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傑克·尼科爾森主演的《飛越瘋人院》是奧斯卡獎中一部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有一個曾多年研究奧斯卡最佳影片獲獎篇目的學者指出,在《飛越瘋人院》這部作品獲獎之前,事實上所有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不管類型如何,始終是一個對美國社會、美國主流文化的全面肯定。
  • 酷帥男星|傑克·尼克爾森10部硬核影片《飛越瘋人院》第三
    05《無間行者》(2006)The Departed《無間行者》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馬特·達蒙、傑克·尼科爾森主演,翻拍自香港電影經典影片《無間道》03《飛越瘋人院》(1975)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瘋人院》由米洛斯·福爾曼執導,傑克·尼科爾森、路易絲·弗萊徹主演,邁克·墨菲
  • 好萊塢巨星柯克·道格拉斯離世,三度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46年柯克·道格拉斯出演了個人首部影片《奇愛疑雲》,這部由劉易斯·邁爾斯通導演的電影獲得了次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故事獎項提名。柯克·道格拉斯的代表作包括《光榮之路》、《梵谷傳》、《斯巴達克斯》、《倒扣的王牌》、《天堂電影院》等多部影片。其中,他和國際大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有多次合作,《光榮之路》《斯巴達克斯》這兩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均是二人合作的作品。
  • 飛越瘋人院:極具反諷意味的經典佳片
    因為看完電影《飛越瘋人院》後我不僅被主演傑克·尼克爾森精湛的演技所折服,還被影片營造的壓抑氛圍,以及悲劇式結尾所震撼。同時,看完該片後我不僅深深地同情影片中的角色,還對我所身處的現實社會有了別樣的感觸!
  • 一口氣"看完"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時光網訊 92屆奧斯卡將於北京時間2月10日正式頒發,最佳影片將從《1917》、《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等9部影片中誕生。國外網站Burger Fiction將截止到2019年所有奧斯卡最佳影片進行混剪(包含2019年所有入圍影片),一共15分31秒的時長,讓網友一口氣回顧奧斯卡91年的歷史,也讓人一窺電影風格的流變。  各位資深的時光網友,這90多部最佳影片你們看全沒?
  • 2020年美國懸疑劇,莎拉保羅森主演飛越瘋人院前傳,網友:太驚豔
    說到這個,自然要說起1975年的美國電影《飛越瘋人院》即使很多小夥伴雖然沒有看過,但應該都聽說過它的大名。該片曾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女主角獎,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獎,共五項大獎。主人公麥克衝破束縛的勇氣和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震撼了無數影迷。
  • 心理學解析:《飛越瘋人院》自由與制度的博弈,誰為贏家?
    著名作家肯·克西的《飛越瘋人院》應運而生!那麼在這部作品中,乃至人類的認知歷史上,自由與制度,誰為贏家呢?1.影片所獲獎項《飛越瘋人院》榮獲五項大獎1976年第4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飛越瘋人院》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和最佳導演獎等5項獎項。這部電影影響力有多大?
  • 恐怖片愛好者入,僅6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恐怖電影盤點
    奧斯卡一向不青睞恐怖片,尤其是"最佳影片"這個獎項。以下6部電影,是所有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恐怖電影名單。1973年 《驅魔人》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試圖將她從惡魔的控制下解救出來的故事。《驅魔人》當時獲得了10項奧斯卡提名,也曾經是史上最賣座的恐怖電影,但現在第一的位置已經被《小丑回魂》奪走了。
  • 恐怖片愛好者入,僅此6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恐怖電影盤點
    奧斯卡一向不青睞恐怖片,尤其是"最佳影片"這個獎項。 以下6部電影,是所有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恐怖電影名單。 1973年 《驅魔人》 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試圖將她從惡魔的控制下解救出來的故事。 《驅魔人》當時獲得了10項奧斯卡提名,也曾經是史上最賣座的恐怖電影,但現在第一的位置已經被《小丑回魂》奪走了。
  • 《飛越瘋人院》:當我們抱怨這個世界的時候,有沒有勇氣走出去
    《飛越瘋人院》在電影史上的地位還是崇高的,名列IMDB top250的第16名,豆瓣評分9.1分,top250第54名。在豆瓣上有個高分評論這樣說道: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將來,瘋人院和護士長化妝成各種形狀潛伏在我們周圍,飛越瘋人院就永遠有意義。
  • 韓國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2月10日,一年一度的奧斯卡評選終於拉下了帷幕,從眾多頂級影片當中殺出的《寄生蟲》,拿下了今年的奧斯卡金獎。 《寄生蟲》導演 奉俊昊 據悉,除了擁有六項提名,《寄生蟲》在本屆奧斯卡共獲得了:最佳影片、
  • 《飛越瘋人院》——麥克墨菲一定要死嗎
    《飛越瘋人院》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於1975-11-19在美國上映。獲得第48屆奧斯卡,獲5項大獎,分別是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60年代的美國,美越戰爭正是激烈的時候,而那時的年輕人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追求個性解放。
  • 《飛越瘋人院》前傳劇集發海報 血跡令人不寒而慄
    《飛越瘋人院》前傳劇集發海報 血跡令人不寒而慄 時間:2020.08.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淺析評分高達9.1的《飛越瘋人院》影片中,所潛藏的人性弱點
    在美國作家肯·克西創作的小說《飛越瘋人院》中,就提到了腦額葉切除術,反映了精神病院濫用職權對病人進行電療及前額葉切除手術的問題。這本小說讓肯·克西一舉成名。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在1975年更是斬獲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電影這五項大獎,是截止目前為止,奧斯卡獎歷史上僅有的三部獲得「大滿貫」的電影之一。
  • 劇版《飛越瘋人院》,比鬼片還恐怖,劇情精彩被預定第2季
    豆瓣Top電影250中,有一部名為《飛越瘋人院》的經典影片。 故事以「自由被剝奪壓迫」的瘋人院為主要背景,講述所謂「瘋人」們尋求個體自由的高燃過程,一舉在奧斯卡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
  • 《楚門的世界》《飛越瘋人院》好萊塢的「社會良心電影」政治片
    以下以《楚門的世界》、《迷牆》、《天生殺人狂》、《飛越瘋人院》四部電影為例論述社會政治片中的一些共同特徵。《飛越瘋人院》裡,設定了一個瘋人院的場景,實際上是對現實生活的影射,瘋人院裡的制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制度,護士長拉契特作為制度的維護者和執行者,剝奪了病人的娛樂的權利和其他許多正當的權利,是對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壓抑和剝奪。第二,體制是迷惑大多數的,唯利是圖的。《飛越瘋人院》中,麥克默菲很久之後才得知所有病人都是自願進入瘋人院的,病人們是自願屈從於體制的。
  • 影史上只有這三部電影,同時斬獲奧斯卡「五大獎項」
    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在歷屆的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提名的「五大獎項」電影有43部,類型:劇情、驚悚導演:米洛斯·福爾曼編劇:勞倫斯·豪本、博·古德曼主演:傑克·尼科爾森、路易絲·弗萊徹電影《飛越瘋人院》是第二部獲得奧斯卡「五大獎項」的影片,同時還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的提名,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