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合天宜出了那麼多大咖,為什麼陳翔六點半沒有呢?先白客後張本煜,萬萬沒想到造多位明星,六點半演員為何出不了圈。說起萬合天宜,不得不提一個前些年非常火的《萬萬沒想到》以及《報告老闆》,無論是白客,還是叫獸、柯達、至尊玉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個時候短視頻還沒有興起,網絡劇剛剛流行起來,大多都是以幾分鐘的單元劇形式,同時期的還有《暴走大事件》等等。而如今一晃幾年過去,網絡劇已經呈現了百花盛開的形式,其中不乏很多優秀的網絡短劇,比如《陳翔六點半》等等。
再看《萬萬沒想到》的熱度早已經過去了,但是其中的不少演員卻已經甩掉了網絡劇演員的標籤,開始躋身於演藝圈了,尤其是白客的發展非常好。而再看《陳翔六點半》也已經播出了好幾年,但是其中的演員仍然沒有出圈,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有的時候一個演員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是有運氣成分在裡面的,這其中就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機遇。可以說白客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從《萬萬沒想到》到如今的《歡樂英雄》,這其中經歷了許多次蛻變,白客才逐漸擺脫了「王大錘」的影子。
一個成功的演員不僅要把一個角色演活,更重要是扮演什麼像什麼,甚至達到那種好幾部劇不拿到一起對比,你都發現不了他是同一個人。但是這樣也不行,這樣的話可能就無緣主角了。關鍵是要非常有特點,讓觀眾能夠記住他。
可以說最初的《萬萬沒想到》雖然很精彩,但是畢竟成本有限給人一種鬧著玩的感覺,甚至連演員的演技也有種不夠正是的感覺。但是隨著這些年,《萬萬沒想到》中演員走出了網絡劇,開始出演各種電視劇和電影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的演技並非局限於網絡劇當中,完全可以勝任電視劇和電影。
其實說白了《陳翔六點半》中的演員尤其是主演缺少的一個走出來的機會,即使每年一次的大電影,仍然有一種網絡劇的感覺。最主要是要擺脫之前的身份,多去嘗試一些全新的角色,哪怕是配角,這樣不僅可以更加鍛鍊自己的演技,也可以給觀眾一個全新的印象,從而逐漸擺脫網絡劇演員的標籤。
但是網絡劇演員就一定比電視劇、電影的演員差嗎,這也未必。畢竟看看橫店多少人可能要跑很久的龍套,也不一定能夠得到一個出演的機會。比起這樣,網絡劇的演員簡直要好上太多了。但是他們看到白客等人的轉型成功,難道心裡沒有一點兒想法嗎,這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很希望陳翔六點半的演員們都能夠出圈,去演其他的一些影視作品,拜託固定的球球、閏土、蘑菇頭、茅臺……等等角色。然而又害怕他們嘗試出圈的過程中,不但沒有成功出圈,還導致陳翔六點半做得沒有原來的感覺。有得必有失,現在陳翔六點半做得挺好的,演員們也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