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後,向人間傳授了佛教的內容。人們便知道了緣起、性空、業力、因果、輪迴、修行、般若、開悟、圓滿等許多高層次的生命內容。也知道了人可以通過修行而脫離輪迴苦害、跳出三界、到達彼岸的宇宙密碼。
在人世間,因果萌動在波函數坍縮之前,發生在超炫緣起之時,以肉身的形式,不斷重複著業力論報,在低維時空中消業修心,而後便有解脫的希望。
比如人世間的夫妻之緣,積澱前世的因緣,於是,這世的戀人的相戀的感覺,便與其它的異性的感覺不同。高層對於人世間的低維時空的人所設定的一些感覺,人的感受體會就那麼的強烈而不同。
因果不空,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那些假的、虛妄的當成了真實的。
芸芸眾生迷惑顛倒,分別執著,妄想紛飛,違背了自性走錯了路,把想的、說的、做的這個能起作用、起現行、能種種子的心都用錯了,搞貪嗔痴造了諸多惡業,種了很多惡因,因果惡也不空,果報就是在六道輪迴裡面受罪受難,苦不堪言。
佛學教育目的是為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明信三世因果,明白自己的根本、真如本性(自性)是什麼!
答:明白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這個永恆不變的定律與真理。
「因果報應」的相生、相續性, 使得【生物】被因果鏈條所捆綁,因果網,錯綜複雜,是一張無法找到根源的爛網。
——摘自《瑜伽經》
種種子:就是前面講的種因得果,這種結果並非由【作為工具的原因】所導致,而是由【不同選擇所具有的性質】所導致。
因此,就像農夫選擇播種不同種類的植物,就會有不同的收獲一樣。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摘自《百丈清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