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剩男和剩女數量越來越大,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以這樣概括:姑娘對物質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和小夥子落後的賺錢能力,導致了這一矛盾,尤其是在大城市,彩禮其實不貴,但是,大城市的房價,足以消滅無數美好的姻緣了。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愛情故事,說的是一個姑娘出了個上聯,而秀才答出下聯,最終喜結良緣。
圖片:剩男和剩女劇照
一、對聯簡史
說起對聯,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起春節的時候,在自家門口貼對聯,不過,對聯的漫長發展史,可能很多人就不大了解了。
1、對聯的前世今生
傳說上古時代,華夏先民懼怕年獸妖邪的侵擾,在和年獸的漫長鬥爭中,人們發現了年獸的兩大特點:一個是懼怕火光,另一個是懼怕爆炸聲。由於年獸出來的時候,往往是在新年前後,因此,人們就會在新年這幾天燃放爆竹、點燃篝火,讓年獸不敢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改革爆竹,比如爆竹在唐朝以後演變成了鞭炮,而篝火,則逐漸演變成了桃符,所謂桃符,日後則逐漸演化成了對聯。
起初桃符是沒有什麼文字的,人們逐漸覺得,桃符沒有文字會顯得不好看,於是,產生了在桃符上寫字的習俗,而這種習俗久而久之,演化出對聯了這種東西。
根據考古資料說明,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的吳國,不過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對聯內容,是吳國時代基督教傳教士的傳教內容,當然這件事在史書上沒記載,而是由近代以來的出土文物提供的資訊。
圖片來源於網絡:桃符
2、對聯的內容
對聯是漢字藝術,漢語文化特有的產物,因為漢語屬於孤立語,漢字的特點則是基本上單獨音節有單獨的文字對應。這一點和英語差距是很大的,比如漢語的人口手這些字,在英語裡,全部都只能翻譯成多音節的單詞。
而漢字和漢語的這一特點,為對聯的對仗產生了可能性,當然,簡單的對仗,小學生都可以掌握,比如高對低,胖對瘦等等,事實上,在我國古代,私塾啟蒙教育裡面就有關於對聯啟蒙的課程。
不過,對聯在古代的地位還是比較尷尬的,例如歷朝歷代的科舉考試,都沒有根據對聯錄取考生的這個傳統,因此在明清時代,很多明清版的「小鎮做題家」認為,學習對聯都是不務正業的體現,畢竟這個不能夠實現自己的階層躍遷。
即便如此,有學識的人往往也會學習對聯方面的技巧,因為對聯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讓自己變成一個才思敏捷的人,同時也可以增加自己的風趣,提升做人情調。
並且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對聯也是一門有識之士的必備技能,比如即便是明清時代,真正的文人雅士聚在一起的時候,也會對對子,來切磋雙方的學識,並且,遇到婚喪嫁娶的時候,朋友之間也會送對聯,甚至時至今日,一些名流去世,依舊有人按照傳統送給他輓聯,表示悼念。
圖片:文人雅士聚會對對聯劇照
3、對聯在當下
不過在當下,雖然國學熱得如火如荼,但是專門從事培訓對聯的機構卻很少,原因在於對聯易學難精,比如前文說的,天對地、白對黑,雞冠花對狗尾草,這些基礎的東西很容易掌握,但是一旦有一定深度的話,就十分難以掌握。
因此,很多的國學培訓機構對對聯望而卻步,畢竟這個比枯燥的背誦《弟子規》要難多了。
圖片:新春對聯資料截圖
二、對聯故事
本文開頭說到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故事的主人公姓張,是一個秀才,張秀才的家人生病,本是一件鬧心事兒,但是不料,張秀才卻因禍得福收穫一段美好姻緣。
1、張秀才的擇偶觀
話說張秀才是開封人士,用現在的觀念來看,屬於京城的本地戶口,有功名還是京城戶口,絕對是高條件一族,因此很多人給張秀才保媒,但都被張秀才婉拒,理由很簡單:找對象一定要找個有內涵的。否則自己寧願單著。
不過,不論在什麼時代,有內涵的人其實都是少數,因此,張秀才少不得要面臨孤獨終老的危機。
圖片:張秀才劇照
2、張秀才對對子
話說這天,張秀才的父親走路時,不小心把胳膊摔壞了,張秀才只好去城裡的藥房買藥,恰好這天,藥房老闆不在家,臨時讓女兒主事。藥房老闆的女兒正當妙齡,唇紅齒白,亭亭玉立,不過張秀才可沒心情欣賞這些。
而老闆女兒見張秀才器宇不凡,一看就是個讀書人,於是打算考一考他的才學,看他是確實有才華,還是虛有其表?於是老闆女兒給張秀才出了個上聯:膏可吃,藥可吃,膏藥吃不得!
這個對聯其實很刁鑽,比如將一個吃不得的日常用品名稱,利用漢語的特點,分拆為另外兩種東西,而且是可以吃的,組成一個對聯。在歷史上,有很多這種把一個詞彙拆成兩種物品,而後利用屬性互相矛盾等情況,撰寫的對聯,不過,這些對聯往往是在很多年後,才偶然被人對出。
甚至,很多這類對聯,在數百年後,經歷了若干個朝代,才被後世的人對出,等到下聯出現的時候,當事人往往已經不在人世了。
圖片:藥房老闆的女兒劇照
不過,這個對聯還真沒難住張秀才,張秀沉吟幾秒鐘,而後張口就對:脾能醫,氣能醫,脾氣醫不好!
這簡直是一副絕妙的對聯:膏藥是具體的,脾氣是抽象的,膏和藥屬於藥物,而脾和氣,屬於中醫概念。具體的對抽象的,中醫概念對藥物概念,可謂天衣無縫,渾然天成!
老闆女兒起初知道張秀才需要好久時間才能想出下聯,沒想到只用了幾秒鐘,而且這幾秒鐘對出的下聯如此經得起推敲,於是芳心暗許。
而張秀才對姑娘也很有好感,事後,張秀才託人說媒,而姑娘聽說求親的是張秀才,也欣然答應。就這樣,一樁美好姻緣產生了。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