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傳統的漢族文化之一,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在那個還沒有這麼多娛樂方式的古代,吟詩作對是當時文人墨客非常喜歡的一個遊戲,也是一種教有方是,吟詩作對裡的「作對」,就是對對聯的意思,現今流傳下來的很多佳作,就是從他們切磋時留下的,很多時候甚至都是無意之舉,有很多千古絕對都是這麼流傳下來的,很多時候靈感來了,隨口出的上聯往往精妙無比,下聯都不知道從何下手。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千古絕對的典故,當時武則天為了求下聯,甚至拿出千金作為懸賞,可惜還是沒人對出來。
劇史料記載,說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書生來京趕考,走到湖南寶慶府的時候已經是口乾舌燥,就在這時他看到了一口井,這口井也不一般,因為井水甘甜可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甚至為了保護著口古井,還特意在古井上修了一個亭子,取名為「古泉」。
正是口乾舌燥的秀才當然開心啊,二話沒說,進去就拿起旁邊的水桶開始打水,一連喝了十幾口。喝完水之後,秀才來了興致,隨口說出了一個上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可當他說完上聯之後就愣住了,因為自己根本想不出下聯。
大家可別小看了這個上聯,雖然看起來非常的樸實,但裡面卻暗藏玄機,我們來看看這個對聯後面的四個字,「十」和「口」可以組成「古」,而「白」和「水」則可以組成「泉」,十口白水剛好組成了這口古井的名字「古泉」,大家都知道對聯講究工整,而且要意境相符,相信懂對聯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下聯的難度了。
書生在「古泉」想了整整三天,始終想不出下聯,但是因為要進京趕考,所以也就沒糾結了。後來書生參加科舉考試獲得了殿試的第二名,也算是很厲害了,當時就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武則天就問他:你想做什麼官啊?但可誰知書生卻說:我不願意做官,我沒有這個才能?武則天就很好奇,能考上殿試第二名怎麼可能會沒有才華呢?於是書生就把他如何進古泉,怎麼想出對聯的事情告訴了武則天,聽完這些之後,武則天也很佩服,於是就向天下人的讀書人懸賞千金尋找下聯,但卻始終沒人能對上。
不過關於這個對聯,到了現在卻還是出現過一些比較工整的下聯,比如:織重帳,繡千裡長巾,這個就算是比較工整的了,但是意境還是稍遜一籌,不知道大夥還有沒有更好的下聯可以提供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