氷冷酒,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秀才對不出下聯,差點死了

2020-12-27 凡人摸史

列位知道,有些人啊,性格使然,心中有點什麼事未解決,便吃不好睡不著,甚至還鬧出病來。

今天就給大家講個清朝秀才的故事,因為未對出一副下聯,差點死了。

秀才已失其姓,就叫呂秀才如何?

呂秀才二十來歲,父母在堂,家有一妻,膝下無子。父母耕地,妻子紡織,他靠在人家授徒為業。

(愛讀書的秀才 劇照)

這年,他換了家教書,主家姓李,頗富,平日裡也喜讀書,只是為人有點刻薄,之前一些塾師,都因受不了他的脾氣而辭館。

呂秀才不是沒聽過他的大名,卻囿於囊中羞澀,急於找工作,不得不接下這活。

不久,就有點幹不下去了。

張富人總是幹涉他的教學,說這也沒教好那也沒教對,要不是天天忙得飛起來,還不如自己教呢,你們這些秀才啊,讀了幾句書,卻半知不解,簡直是誤人子弟啊。

說得多了,呂秀才免不得就譏諷了幾句,無非說,其實你自己也只半桶水,哪裡能教,我們好歹官方認證的秀才,有本事,你也去考一個?

張富人一聽不爽了,喲,你個性蠻強嘛,之前那些老師,可都是任我罵,自動辭職,連補償都不用給呢。要不,我出個上聯,你對出來了,我加工資,對不起,請自便。

呂秀才來了氣,對就對!

張富人嘴角一揚,帶著些輕蔑地笑,說,看好咯。說著,就在兒子課桌上,提筆寫下——

氷冷酒,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氷字,與冰同音,是其異體字。

此聯極刁鑽,前三字分別為水旁,後三句,後兩個字相同,極難對。

呂秀才一看傻了眼,這可怎麼對呀。

左想右想想不出,學生面前出了醜。瞧著張富人那看不起人的樣子,急火攻心,便覺腦中麻木,好一陣才定下神來,羞愧不已,連工資都沒結,就回家去了,往床上一躺,頭蒙被子,唉聲嘆氣。

父母妻子問他情況,也不說,也不敢去張富人家裡問,想著,肯定是受了氣,就讓他睡睡覺,先消消氣唄。

哪料,這氣沒能噴出來,鬱結於心,數日之後,呂秀才便有些木呆了,身子骨漸見瘦弱,每日裡只輕聲秀氣地自言自語——

(生病的秀才 劇照)

氷冷酒,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氷冷酒,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氷冷酒,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可把家人急壞了,請了好幾個醫生,都說,心病難醫啊。

這日,鄰鄉一友聽信來訪,看著呂秀才那可憐樣,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喊他,也不應,叫他,也不回。

只得將耳朵湊聽嘴邊仔細聽,才曉得了,原來,呂秀才是被那對聯,梗住了。

朋友素比呂秀才才思敏捷,這不容易對嗎?

於是,大聲吟到——

丁香花,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萬,萬的繁體)

(清朝讀書人 劇照)

他剛說完,呂秀才的眼睛裡,竟然射出一些光芒……一會,就在叫,怎麼還不吃飯,我餓了,我餓了……

列位覺得此故事有些離奇吧?

實際上,書痴之類,吟安一個字,掐斷數莖須,不正是如此嗎?

而且,這個版本還不算最離奇的。還有的版本,說是秀才因此聯而死,總託夢給老婆,朋友幫忙對出下聯,才安寧了。

相關焦點

  • 秀才喝完井水隨口出一上聯,武則天懸賞千金求下聯,卻無人對出
    在那個還沒有這麼多娛樂方式的古代,吟詩作對是當時文人墨客非常喜歡的一個遊戲,也是一種教有方是,吟詩作對裡的「作對」,就是對對聯的意思,現今流傳下來的很多佳作,就是從他們切磋時留下的,很多時候甚至都是無意之舉,有很多千古絕對都是這麼流傳下來的,很多時候靈感來了,隨口出的上聯往往精妙無比,下聯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 一秀才看見2字出一上聯,武則天下令群臣對下聯,卻無一人看出
    炎炎夏日,一位秀才進京趕考,路上口渴難耐,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這口古井。 秀才一連喝了十幾口水,頓時神清氣爽,隨後秀才看見2字「古泉」出一上聯,這便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秀才的上聯看似淺顯易懂,通俗直白,其實暗含深意。
  • 秀才出上聯「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難住才子們,一小孩對出
    一天,年少的蔣燾正在家裡玩,父親在家裡宴請眾多好友,眾才子們在一起吟詩作賦,好不熱鬧。沒想到突然天氣驟變,烏雲密布,颳起了大風,雨水打到窗戶上,傳來一陣響聲。於是席間的一位秀才就此情此景,出了這樣的一個上聯: 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 新娘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出下聯,小娘子又羞又氣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對聯在過去稱為楹聯或者對子,對子簡單易懂,形式變化多樣,沒有詩詞那麼多的束縛,這樣人們創作起來是容易的。對聯出現後,受到人們喜歡,並且快速發展。對聯有意思,故事更吸引人。今天講一個明朝的對聯故事。
  • 姑娘出一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對出下聯,抱得美人歸
    對聯是中國古代文人們的智慧結晶,對聯一般一般分為兩句,上聯和下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獨特漢語藝術形式。即使到了現代,對聯的應用依然十分廣泛,每年春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喜迎新春。在一些獨棟的房屋大門前,也會貼上對聯表達我們對美好的生活的願景以及憧憬之情。而在古代,古人常常以對對聯怡情取樂。古時蘇東坡就是對對聯的大行家。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才女招親寫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妙對下聯,女子羞紅了臉
    下屬是個年輕的秀才,才華橫溢,由於家貧,只好委身在知府身邊當個文書。秀才見知府愁眉苦臉,沉思片刻,說出一個下聯: 月穿楊柳,嫦娥原愛綠衣郎。 這上聯出得非常的巧妙,牛在河邊喝水,牛的身影映入水中,水中的倒影看上去是牛嘴對嘴。這樣的一個場景融入聯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令人稱奇。 王知府一看,頓時懵了,平日裡高高在上,一年都不會見過一次牛,整日在衙門中處理事情,這實景之聯,更是對不出來。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娶了美嬌娘
    於是才女出了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將此聯交於媒人,帶給三位才子,讓他們各自給出下聯來。第一位公子給出的是山間白雲漫無邊第二位給出的是高山松柏常年翠第三位是位秀才,給出的下聯是山間清風迎面來才女看了這三句下聯,一眼就相中了第三個
  • 才女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巧妙對出下聯,姑娘聽了氣的直跺腳
    但是朱元璋是要強之人,作為創業成功的傑出代表,朱元璋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魔,所以朱元璋就回復了下聯:鞋繡金鳳,著地可堪登天。看來這朱元璋的豪情壯志,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其實關於對聯還很有多有趣的小知識,今天我就為大家講一個,由對聯而產生的愛情故事。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光陰荏苒,又過了一年的年底,眼看就要過年了,王氏這一日閒來無事在自家小院子徘徊,眼看家徒四壁,只剩下了一個人,一隻碗和一口鍋,於是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這副上聯可謂是即景生情,十分貼合她現在的處境。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的下聯竟成絕對,才女:我嫁你
    來的人特別多,但什麼樣的都有,有文人、有秀才、有武夫,儀表堂堂的也有,歪瓜裂棗也有,最後經過幾輪角逐,一位白衣秀才脫穎而出,張小姐看他一表人才,心裡小鹿亂撞,表面上卻毫無波瀾。為了確定秀才能配得上自己,張小姐張口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淡定無比,沒有任何慌張的情緒,因為他勝券在握。秀才給出的下聯是:山間白雲漫無邊!
  • 秀才寡婦打賭,出上聯「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寡婦巧對下聯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某些人炫耀自己擅長某個方面,卻連最基礎的知識都不了解,反而被人們拆穿他的假面目。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在古代也有很多,只不過流傳下來的較少。就比如,一個秀才和寡婦打賭,最後被寡婦巧對下聯的故事,秀才本想仗著自己的學識賣弄一下,沒想到被寡婦狠狠地打了臉。
  • 上聯:「冷房冷炕冷被窩」,下聯真是太搞笑了
    今天,我麼來說一說對聯的故事,對聯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吧,對對聯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學功底是不是身後,當然光有功底還不夠,還需要你的隨機應變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就像考試一樣,考試的時候你算不出來,考過了又一想做出來了,那麼還有什麼用呢?
  • 才女出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才子的霸氣下聯令才女臉紅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美女上聯:膏可吃,藥可吃,膏藥吃不得,秀才對出下聯抱得美人歸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愛情故事,說的是一個姑娘出了個上聯,而秀才答出下聯,最終喜結良緣。起初桃符是沒有什麼文字的,人們逐漸覺得,桃符沒有文字會顯得不好看,於是,產生了在桃符上寫字的習俗,而這種習俗久而久之,演化出對聯了這種東西。根據考古資料說明,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的吳國,不過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對聯內容,是吳國時代基督教傳教士的傳教內容,當然這件事在史書上沒記載,而是由近代以來的出土文物提供的資訊。
  • 才女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的下聯讓她害羞低頭,立馬出嫁
    一般而言,「對對子」就是由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出下聯或者是有一個人出下聯,另一個人出上聯。這種文字智力遊戲,對於習作古體文十分有幫助,對對子講究上下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也不能差太多,講究平仄韻律之美。對對子的水平高低,在古代經常作為考察一個人是否有文學修養的體現。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網友對出3個下聯,每個都堪稱經典
    幾年後,父母先後因病去世,而立之年的李秀才尚未娶妻,成為別人口中的窮光棍,只有那條黃狗與他朝夕相處。世人常說,狗不嫌家貧,此話一點都不假,就算李秀才窮到揭不開鍋,狗始終陪盼著他,度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有一天,家鄉發生旱災,幾乎是顆粒無收,李秀才實在是餓的扛不住了,就到村裡的地主家借點糧食。
  • 沙漠沒有水,「沙漠」兩個字,為什麼是三點水做偏旁?
    這個段子真是看一次笑一次,但也想問,沙漠沒有水,為什麼偏旁是三點水?沙漠還真是和水有關。「沙,水中散石也」《說文》,就是受水的衝擊,而形成的細小石頭,又因為水少而見沙,所以「水少」就會意成了「沙」字,因此,沙是一個會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