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léizǔ),亦作累祖、絫祖、纍祖、傫祖和雷祖,也有口傳成螺祖,還有原名王鳳一說,最早見載於戰國《世本》,先秦典籍均有記載黃帝嫘祖與巴蜀關係,黃帝元妃嫘祖發明桑蠶絲綢,周代起天子庶民尊奉嫘祖為西陵聖母、蠶絲鼻祖、先蠶娘娘、蠶神、祖神、行神等,中國歷史課本已確認「嫘祖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母祖」。儘管民間史料中個別說法未必可信,輯錄歷代文獻呈現原文以供方家研究。
★黃帝娶於西陵氏,謂之累祖。——戰國《世本》(郭璞注)
★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清代郝懿行箋疏:「雷,姓也;祖,名也。」)——戰國《山海經·海內經》
★黃帝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史記·封禪書》
★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大戴禮記·帝系》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第一》
★後周制,皇后乘翠輅,率三妃、三嬪、御媛、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內子至蠶所,以一太牢親祭,進奠先蠶西陵氏神。——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志第二·禮儀二》
★(司馬貞)按:黃帝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謐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曰女節,生青陽。次妃彤魚氏,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按:《國語》,夷鼓、蒼林是二人。又按:《漢書·古今人名表》,彤魚氏生夷鼓,嫫母生蒼林,不得如謐所說。太史公乃據《大戴禮》,以嫘祖生昌意及玄囂,玄囂即青陽也。皇甫謐以青陽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見異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
★ ⑴帝娶西陵氏於大梁,曰嫘祖,為元妃。生二子玄囂、昌意。 ⑵黃帝妃嫫母於四妃之班居下,貌甚醜而最賢,心每自退。帝週遊行時,元妃嫘祖死於道,帝祭之以為祖神,令次妃嫫母監護於道,以時祭之。因以嫫母為方相氏。——宋·張君房《雲笈七籤·軒轅本紀》
★「西陵氏,古侯國也,黃帝妻西陵氏女為妃,名纍祖」「纍氏,《風俗通》纍祖之後,《左傳》晉七輿大夫纍虎。」——宋·鄭樵《通志·氏族略》
★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治絲、養蠶、供衣服,後世祀為先蠶。——北宋·劉恕《通鑑外紀》
★(嫘)祖者,道神。 黃帝之妃曰累祖,好遠遊,死道路,故祀以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東漢·崔寔《四民月令》
★黃帝娶於西陵氏女,是為嫘祖。嫘祖好遠遊,死於道,後人祀以為行神。——北宋·丁度《集韻·平脂》
★⑴嫘祖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蠶,故又祀為先蠶。 ⑵帝之南遊,西陵氏殞於道,式祀於行。以其始蠶,故又祀為先蠶。 ⑶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昌意、玄囂、龍苗三人,昌意就德,遜居若水。有子三人:長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顓頊,是為高陽氏;安處西土,後曰安息,漢來復者為安氏,延李氏;悃遷北土,後為党項之闢,為後拓拔氏。 ⑷昔黃帝子昌意娶蜀山氏,而昌意之子乾荒亦娶於蜀山氏,惟其後葉及高辛氏以其少子封蜀則繼之者也。 ⑸帝顓頊高陽氏,姬姓,名曰顓頊。黃帝氏之曾孫。祖曰昌意,黃帝之震適也。行劣不似,遜於若水,娶蜀山氏曰景(女+業),生帝乾荒(即韓流)。 ⑹玄囂姬姓,降居泜水,生帝嚳,是為高辛氏;龍苗生吾融,為吾氏;吾融生卞明,封於卞,為卞氏。卞明棄其守,降之南,裔生白犬,是為蠻人之祖。——南宋·羅泌《路史·後紀》
★西陵之女嫘祖為帝妃,始教民育蠶,治絲蠶以供衣服,而無酸瘃之患,後世祀為先蠶。——宋元·金履祥《通鑑前編·外紀》
★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實為要典。若夫漢祭菀窳婦人、寓氏公主,蜀有蠶女馬頭娘,又有謂三姑為蠶母者,此皆後世之溢典也。——元·王禎《農書》
★西陵氏曰嫘祖,為黃帝元妃。淮南王《蠶經》雲「西陵氏勸蠶稼,親蠶始此。」《皇圖要覽》雲「伏羲化蠶,西陵氏始蠶。」《禮記·月令》:季春,「后妃齋戒,享先蠶而躬桑,以勸蠶事。」《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後帥內外命婦,始祭蠶於北郊。」(蠶於北郊,以純陰也)上古有蠶叢帝,無文可考。蓋古者蠶祭皆無主名,至後周壇祭先蠶,以黃帝元妃西陵氏為始,是為「先蠶」。歷代因之。——摘自《國學寶典·子部·科技》
★西陵氏之女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故後世祀為先蠶。——清·吳乘權《綱鑑易知錄》
★為蠶祈福,謂之先蠶。——清光緒上海慈母堂《集說詮真》
★雷祖從帝南遊,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岣嶁有雷祖峰,上有雷祖之墓,謂之先蠶冢。其峰下曰西陵路,蓋西陵氏始蠶,後人祀為先蠶也。——清·李元度重修《南嶽志》引《湘衡稽古》
★⑴《周禮》鄭註上引房星,以馬神為蠶神。蠶、馬同出天駟,然天駟可雲馬祖,實非蠶神。《淮南子》引《蠶經》,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其製衣裳自此始。漢祀菀窳婦人、寓氏公主,事本無稽。……有明釐定祀典,百神各依本號,如農始炎帝,止稱先農神;則蠶始黃帝,亦宜止稱先蠶神。 ⑵(乾隆七年)是歲完皇后饗先蠶禮,立蠶室,豫奉先蠶西陵氏神位。——趙爾巽等《清史稿·志五十八·禮二》
★姬軒轅的妻子嫘祖,和姬軒轅的大臣蒼頡、隸首、容成,都有同樣偉大的貢獻。嫘祖發明養蠶抽絲。蠶看起來是一種醜陋的昆蟲,經過嫘祖細心的觀察,終於發現它們吐出來的東西可以織成綢緞。中國以絲綢品獨霸世界四千年餘年,完全是她開創的功績。——柏楊《中國人史綱》
★今世在漢族地區流傳較多的,則為嫘祖始蠶說,此說是早始於北周。——方鴻聲等編《中國養蠶學》
★元朝王禎的《農書》(1313)卷六載:「淮南王《蠶經》說,黃帝元妃嫘祖西陵氏開始養蠶,用於製作黃帝的衣裳,故養蠶從此開始。」此為在中國廣泛引用的養蠶起源。——日本文部省編高等學校用書《養蠶》
★傳說龍是軒轅黃帝統一三大部落、七十二小部落後,為了團結穩定而歸納了各部落的圖騰特點,設計出龍的圖案。而黃帝的第一妻室嫘祖受黃帝制定龍圖騰的啟示,挑選出餘下來的各部落圖騰,仿照黃帝的做法制定出了鳳凰圖騰。——童輝《中華姓氏大全集》
★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嫘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嫘祖教婦女養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林漢達、曹餘章《上下五千年》
★西陵氏,黃帝元妃,又稱嫘祖,始教民蠶,治絲繭,後世祀為先蠶。——臧勵和等《中國人名大辭典》
★西陵氏,黃帝時氏族名。古史傳說,黃帝娶於西陵氏,是為累祖(亦稱嫘祖)。始教民養蠶治絲,後因以為先蠶之神。——《辭源》
★嫘祖,一作累祖、雷祖,傳說中國養蠶治絲的發明者,後世祀為先蠶。傳為西陵氏女,黃帝之妻。——《辭海》
★嫘祖,傳說中黃帝元妃,西陵氏女,我國最早養蠶的人。自南朝宋元嘉以來,歷代封建帝王設先蠶壇,禮嫘祖為先蠶(蠶神)。一說為行神。——《漢語大詞典》
★⑴嫘祖是我們先祖女性中的傑出代表,是偉大發明家、創造家。她「始教民養蠶,治絲繭以製衣服」,對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功勳卓著,被後人奉為「先蠶聖母」,與炎帝、黃帝生活在同一時代,同為人文始祖。 ⑵嫘祖誕生在古西陵,今四川鹽亭縣。——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歷代文獻匯典》
★黃帝的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從史籍記載、民間傳說等多方面來看,嫘祖的誕生地即今四川省鹽亭縣。嫘祖的歷史功績主要有:第一、嫘祖從小就聰明伶俐,是她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第二、在野蠶家養的巨大變化中,嫘祖抽絲織綢製衣裳的重大發明,對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第三,嫘祖又首倡嫁娶相媒,在部落戰爭中與軒轅黃帝結為百年之好,開族外通婚之先河,嫘祖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母祖。——中學課本《中國歷史—中華文明的起源》
★據傳,第一個教人們栽桑養蠶的不是別人,正是黃帝的夫人嫘祖。嫘祖本為西陵之女,後來嫁給黃帝。後世奉嫘祖為「先蠶」,所謂「先」,就是指她最先教民育蠶抽絲,所以嫘祖又叫蠶母。這樣一位功系萬代的女人,她的老家就在四川。口耳相承的傳說裡,嫘祖是鹽亭人。在鹽亭縣金雞鄉嫘村山,這個據說是嫘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至今還流傳著關於這位傑出女性的故事。——四川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四川歷史與社會——四川政治文明歷程》
★「絲布幫。『傳說軒轅黃帝之妻嫘祖,教民養蠶、紡織,故疋頭行紡織業祀奉為神,塑像於上乘寺。每年九月十九日祭祀,稱為嫘祖會。』」「縫紉業。『敬奉軒轅,以九月二十八日為軒轅會。』」——四川省《鹽亭縣誌》
★嫘祖是黃帝正妃,她賢惠善良,又是養蠶繅絲的創始人,為促進我們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了傑出貢獻。——《陝西省志·黃帝陵志》
★嫘祖為軒轅黃帝的元妃,是養蠶抽絲的偉大發明家,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是中國第一位國母,是我們民族之『根』。嫘祖的子孫,都是國家棟梁,蔓延於各地和各個時期:五帝中的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和夏商周秦的帝王及春秋、戰國的諸侯都是嫘祖的嫡世孫;古代少數民族中的鮮卑、匈奴、羌、契丹、党項、蒙古、藏等族的首領和他們所建立的諸國的帝王都是嫘祖的苗裔;《百家姓》中有三分之二的姓氏是嫘祖的血統。由於幾千年來多支民族的大融合,中華億萬兒女,皆有嫘祖的血脈,所以嫘祖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族之母。——黃濂著《黃帝正妃嫘祖·前言》
★黃帝公孫軒轅氏,實吾中華民族之元祖。……其子孫之蔓延於各地也,如漢族固為其苗裔,而西藏族之羌,回族之安息,苗黎族之禺號,蒙古族之匈奴,東胡族之鮮卑。金人之祖且為黃帝之子清,滿清則金人之後也,是皆近世治史者所能考信。是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也。——于右任編纂《黃帝功德紀·序》
★「1992年6月19日《華聲報》(轉載1991年美國《國家地理》10月專號):北美洲今美國紐約州的(莫哈河奧次頓哥村)易洛魁人,是五千至六千年前移民美洲的中國軒轅黃帝族的裔胄。(美國學者布魯洽·約瑟所提)證據是1491年前哥倫布時期發現美國境內印第安易洛魁人保存的鹿皮畫《軒轅酋長禮天祈年圖》和《蚩尤風后歸虛扶桑值夜圖》;易洛魁人還聲言他們是5、6千年前拓荒美洲的黃帝軒轅族人。」「嫘祖故裡四川鹽亭縣祖家灣高山古墓群中一墓穴石壁上有極似美國發現的易洛魁人保存的《軒轅酋長禮天祈年圖》和《蚩尤風后歸虛扶桑值夜圖》兩張鹿皮畫的圖案。」(《人民日報》1993年11月23日新華社電訊,美國科學家華萊士根據人體遺傳基因分析,論定美洲印第安人是早期橫渡太平洋的中國水手的後裔。)——王德奎趙均中主編《嫘祖研究》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轉發朋友圈好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