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是一種慢性、炎症性且帶有自覺發癢症狀的皮膚炎症,它是由多種複雜的內外因因素而引起的。不過導致溼疹的關鍵問題還是來自我們的內因,也就是過敏體質,確切說這是由遺傳而引起的,也正是如此,我們很難通過醫學治療、幹預手段一次性解決溼疹問題,這也是溼疹屢屢發作的主要原因。另外要說的是,像這種過敏體質具有一定遺傳性,因此有這種體質的人其後代也很容易出現溼疹體質。
一、溼疹的症狀
瘙癢性:其特點是持續性瘙癢,依靠分散注意力也無法解決,安靜下來時,瘙癢會加劇,形成陣發性加劇、持續性瘙癢的狀態。
多形性:溼疹表現出的皮疹是多形態的,可分為原發疹與繼發疹。原發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繼發疹中有糜爛、滲出等,病人通常同時發生原發疹與繼發疹。
遷延性:溼疹容易反覆發作,從一部位遷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狀不易消除。如果溼疹在急性期治療不當,會轉為慢性溼疹,此時若處理不當,又會導致其急性發作。
泛發性:溼疹可以發生於全身任一部位。
滲出性:溼疹,顧名思義,會有滲出液,否則,不流水不易診斷為溼疹。另外,當溼疹處於慢性期時,皮疹部位可能表現得比較乾燥,但在急性發作的過程中,仍會有滲出液。
遺傳
如果父母或者是親戚出現過溼疹,那麼他們的後代也有可能出現,但是並不是百分百遺傳的。
食物
有些人的體質很敏感,稍微飲食不當,很可能就會出現過敏的現象。還有些人本身就對牛奶過敏,一旦不小心誤食,就會引發溼疹。此外,一些哺乳期的媽媽如果食用雞蛋,魚,蝦,蟹等食物之後,也會引起寶寶過敏,導致寶寶身上出現溼疹。
環境
在夏天的時候,溼疹是最容易復發的。因為夏天下雨比較頻繁,天氣比較潮溼悶熱,很容易引發溼疹等各種皮膚病,會出現小水泡,紅斑,或者是小丘疹等症狀,使人們瘙癢難耐,導致晚上難以入睡,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所以,建議夏天要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乾燥,避免過於潮溼引發溼疹。
內分泌紊亂
很多人都喜歡在晚上加班時,去吃一頓夜宵,有時或是燒烤,有時或是火鍋,吃飽喝足之後再返回工作或者是直接回家睡覺,經常這樣做,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很容易出現溼疹,甚至引發其它的疾病。
所以,要儘量改掉這個習慣,雖然有時不可避免要加班,但是可以按時吃完晚飯再繼續,半夜不要大量進食。
免疫功能下降
有些人的身體素質較差,會導致免疫功能出現問題,進而使抵抗力下降,這時很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引發溼疹。
三、在生活中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1、注意飲食
出現溼疹後應當及時調節飲食習慣,有句話叫,「病從口入」,對於很多無辣不歡、無肉不歡的人來說,少了他們就沒了靈魂,但為了自身考慮,還是少吃為好,畢竟生命為重。尤其是海鮮、牛羊肉這類發物。在忌口的同時,也要保證營養均衡,即人類所需要的五大營養物質都需要適量攝入。
2、生活
很多人認為溼疹與溼氣重有著莫大的關係,於是瘋狂的除溼,導致身上乾燥脫皮,溼疹更為嚴重。有一部分溼疹確實是與溼氣重有關,但是只需平常勤曬被褥,多曬曬太陽就好了,不要吹毛求疵。多鍛鍊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要一到晚上,溼疹帶來的瘙癢感越來越明顯的話,應嘗試轉移注意力,睡覺前看部綜藝,聽聽音樂,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溼疹瘙癢處。
最後告訴大家,溼疹一定是越早治療越好,千萬不要拖成慢性溼疹,否則它可能會伴你一生。雖然溼疹不像癌症這麼嚇人,但是長期受其折磨,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瘙癢難忍,但又不能抓撓,痛苦到想捶牆。
壹點號膚康中研皮膚病醫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