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廣州西岸吸引了全城的目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3.39億元成功拿下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擬建成研發中心。該地塊一線臨江位置優越,面積達178.94畝,規劃為新型產業用地(M0),總建築面積約16.6萬平方米。
華僑糖廠地塊處於羅衝圍核心位置,華為研發中心落戶後,羅衝圍片區或將打造為廣州西部產業帶的一個重要極點。
華為是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全球引領者,而廣州正堅定不移打造以數字經濟為引擎的現代產業高地。近年來,在城市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華為嵌入廣州產業體系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
據悉,通過研發中心的落地,廣州和華為將共同推動智慧城市、雲計算及物聯網等產業發展達成全方位、深層次戰略合作,為廣州城市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南方日報記者 譚超
羅衝圍或成西部產業帶重要極點
4月28日,白雲區人民政府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了投資框架協議,建設廣州華為研發中心。當時,官方並未公布具體選址,坊間一度傳出該項目落戶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的消息。時隔7個月,靴子落地,華為研發中心最終選擇了廣州西岸的羅衝圍。
華僑糖廠地塊原屬國有舊廠,宗地所在廣州西岸(羅衝圍)更新改造片區,位於白雲區西部,珠江西航道東側,鄰近北環高速公路、廣清高速連接線和內環路等城市幹道,距離地鐵十三號線松溪站(在建)約300米,地理位置優越。
從廣州市層面去看,華為最終選擇羅衝圍不難理解。近日,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接受南方日報等主流媒體專訪時,首度透露了廣州正謀劃打造沿江、東南部、西部產業帶。
其中,西部產業帶或沿著珠江西岸往南北延伸,串聯起佛山、中山、珠海以及清遠等城市的重要產業組團。
華為廣州研發中心的位置,恰恰處於西部產業帶的核心。攤開廣州西部地圖,華為廣州研發中心所在的羅衝圍位於金沙洲和同德圍之間,北靠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片區和白雲站,更是廣佛合作的橋頭堡。圍繞華為研發中心把羅衝圍打造成一個數字經濟的產業高地,與未來千億級的白雲湖數字科技城串珠成鏈,西部產業帶的兩個核心極點不禁引人遐想。
今年以來,廣州明顯加快了在羅衝圍的落子布局。
6月,華僑糖廠納入白雲區西部科技走廊——廣州西岸片區規劃,宣布將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沿濱江打造科技信息創新帶。華僑糖廠更新改造招標文件對地塊功能描述如下:結合高端智能、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和廣佛同城等定位,結合項目特性和同類案例經驗進行項目產業研判,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地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羅衝圍是唯一被提及的城市更新「三舊」改造示範區。白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華僑糖廠地塊的成功出讓為契機,積極有序推進廣州西岸(羅衝圍)地區改造工作,加快西部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華為廣州研發中心的到來,將為謀劃多年的羅衝圍改造帶來破局之機。
「哪裡有人才,就在哪裡建研發中心」
從合作建設了中國最大的政務雲平臺到籤署「鯤鵬+昇騰」產業戰略合作協議,近年來,華為在廣州動作頻頻,重磅項目接二連三,產業嵌入的深度和廣度也持續拓展,華為研發中心的落地把雙方的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廣州最吸引華為的究竟是什麼?
當前,廣州正以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智能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其中,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廣州以「軟體+硬體」「應用+服務」為主要發展路徑,積極布局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這既是一塊大蛋糕,也是一個超級練兵場。
以數字新基建為例,截至9月末,廣州新基建在建項目194個,計劃總投資1665億元,前三季度實際完成投資額107.4億元。作為全國首批5G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廣州已建成3.6萬個5G基站,居全省第一。
作為全球5G技術的領跑者,華為不可能錯過廣州這個龐大的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廣州產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在全國領先,在人工智慧、5G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等方面已提早布局。華為不僅可以無縫對接廣州的產業體系,還有機會在最全的應用場景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術壁壘。
廣州還是華南地區的高等教育中心,多年來向華為輸送大量人才。
在華為總裁任正非眼中,人才始終是第一資源。12月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華為是誰》紀錄短片第三集,任正非表示,「哪個地方有人才,我們就在那裡建立研發中心,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參加華為的工作。」
截至2019年,廣州高校數量達到82所,佔據了廣東高校總數的三分之二,在校大學生在110萬人以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在科研上成果斐然。此外,廣州還佔據了廣東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和全部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為在廣州建立研發中心,任正非看中的也許正是廣州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華為人才優先戰略將會在廣州生根。
為廣州產業升級注入研發動能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一直以來,華為對研發的重視程度為業界津津樂道。
此次華為落子廣州之所以備受關注,恰恰是因為項目主體是華為研發中心。
眾所周知,研發造就了華為今天的輝煌。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有著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團隊,20萬員工中有9.6萬人是研發人員。2020年,在外部壓力下,華為的研發投入仍然增長到了200億美元。
對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廣州,研發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近年來,科技研發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中心城市,科技研發投入大的城市,往往轉型升級的成效也更加突出。
2017年,國家統計局將研發支出納入地區GDP核算,希望以此助力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據統計,去年,廣州研發投入的絕對數位居全國第四,達677.7億元。不過,在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上,廣州僅為2.87%,低於京滬深的水平。
在老城區劃出178.94畝的地塊,大手筆引入華為研發中心,彰顯了廣州補短板的決心。在科研領域,華為或成為激活廣州的那條鯰魚。
業內人士分析稱,華為公司作為技術研發、雲計算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和集聚效應,吸引產業鏈上下遊的高關聯企業、研究機構等各類主體集聚,形成完整的上下遊生態鏈。
圍繞科技創新、數字政府、智慧交通、5G、AI等領域,廣州和華為的合作將向縱深發展。近日,在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表示,華為將攜手廣州,從夯實廣州算力底座、打造創新廣州、智造廣州、數字廣州、動力廣州、活力廣州6個方面為廣州的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讀
廣州牽手華為這些年
●2017年,廣州市政府聯合華為建設了中國最大的政務雲平臺,通過開放可信、統一管理的華為雲,大幅提升政務治理創新效率,項目建設部署周期平均縮短了70%以上,成本降低四分之三。
●2017年9月,白雲區攜手華為,建設「三中心一平臺」。
●2019年8月,白雲區聯合華為雲發布了白雲區企業雲產業發展平臺。在華為「平臺+生態」戰略帶動下,廣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白雲也迎來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爭相註冊落地的熱潮。據統計,去年白雲區新增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4758家,日均註冊企業13家,註冊企業數量呈現前所未有的井噴態勢。
●2019年12月,廣州市與華為籤署「鯤鵬+昇騰」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4月,華為廣州研發中心正式落戶白雲區。
●2020年12月3日,廣州人工智慧生態聯盟實驗室(昇騰)正式成立,將為企業提高AI算力、開發工具、品牌推廣、示範應用、培訓賦能等多類公共服務,進一步推動廣州建成全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持續壯大廣州人工智慧產業。
●2020年12月3日,華為與南沙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建華為(南沙)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成為立足南沙、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中心。
●2020年12月7日,華為拿下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華為廣州研發中心選址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