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從杏花的寓意,淺析探春和李紈命運的共同點

2020-12-14 木石紅樓

#萬物皆可雲#《紅樓夢》裡常常採用「以物喻人」的寫法,來刻畫人物性格和命運。比如牡丹喻寶釵,荷花喻黛玉,等等。一般來說,都是一花喻一人。但杏花卻例外,它不僅隱喻了探春,同時也隱喻了李紈。

群芳夜宴上,探春抽到杏花籤,可見探春是杏花無疑。李紈雖然抽到的是老梅,但大觀園裡,唯獨她的稻香村種滿杏花,可見杏花也代表了李紈。

從人物形象來說,探春和李紈截然不同。探春未出閣,脾氣火爆,從不怕得罪人;李紈守寡,平時最會明哲保身,從不得罪人。她倆差別這麼大,卻為何都與杏花有關呢?曹雪芹如此安排,是因為她倆的命運有四個共同點,且都隱寫在杏花中。

《87版紅樓夢》劇照:探春李紈在議事廳

接下來,我們一起從杏花的寓意,來分析探春和李紈命運的四個共同點。

【一】杏花寓意「幸運」,隱寫了探春和李紈都幸運躲過抄家的牽連。

曹雪芹慣用諧音的手法隱寫人或事。比如嬌杏的諧音就是「僥倖」,隱寫了嬌杏從丫頭成為官家太太的僥倖命運。

同理,我們也可以從杏花的諧音,來分析其隱寫的含義。杏的諧音就是「幸」,可寓意幸運,隱寫了探春和李紈將會遇到幸運的事——躲過了抄家的牽連,得到了相對幸福的結局。

賈家的悲劇結局:家亡人散各奔騰。從前八十回線索我們可知,賈家的結局會很慘——被朝廷抄家,子孫死的死、散的散、出家的出家、要飯的要飯,最終家亡人散各奔騰。

即便是倖存下來的人,後半輩子也在貧苦中度過。「寒冬噎酸虀,雪夜圍破氈」,就是倖存者們後半生的真實寫照。巧姐雖被劉姥姥所救,但她曾淪落煙花巷,而且最終只能做個貧苦村婦,靠織布為生。

總之,賈府大部分人結局都很慘,要麼早逝,要麼窮困潦倒後半生。唯有探春和李紈,她倆不僅躲過了劫難,而且餘生還在富貴中度過。

《87版紅樓夢》劇照:王熙鳳被關獄神廟

探春:因為遠嫁,幸運躲過抄家的牽連。探春最終遠嫁,並且成為王妃,這一點毫無疑問。但她遠嫁到哪裡,什麼時候遠嫁,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有紅學家認為,探春應該和昭君一樣,都是遠嫁到外藩和親。還有些紅學家認為,探春嫁給了遠在邊境的外姓王爺。

不管探春是遠嫁和親,還是嫁給了遠在邊境的王爺,她都不可能在抄家之後出嫁。因為一旦賈府被朝廷抄家,賈家就成了罪臣之家,探春就是罪臣之女。朝廷要和親,斷不會嫁一個罪臣之女過去。即便是朝廷給邊境王爺賜婚,也不會賜一個罪臣之女。因此,探春遠嫁應該在賈府被抄之前。

若她一直待字閨中,當賈家被抄時,她必然會受牽連。罪臣之女即便不充為官奴,也不可能嫁入好人家。若她嫁入京都王公貴族,一旦賈府出事,她婆家必然受牽連,她自己肯定也逃不過厄運。唯有遠嫁到藩屬國,或者邊境,她才能躲過此劫。由此看來,正是因為遠嫁,她才躲過了抄家的牽連。

因為遠嫁,探春躲過了抄家的牽連,而且還貴為王妃,餘生富貴,這是她的幸運。

李紈:因為守寡,幸運躲過了抄家的牽連。李紈的判詞和判曲告訴我們,賈蘭長大後爵祿高登,李紈鳳冠霞帔,母子二人風光無限。

在古代,罪臣之後不能參加科考,嚴重的甚至被賤賣為奴,或者充為官奴。但賈蘭不僅考取了功名,還做了高官,連帶著李紈也得了封誥。出現這種反常情況,原因很可能是李紈母子得到特赦,沒受到家族的牽連。

那麼,為何李紈和賈蘭能得到特赦呢?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去《好了歌》中找答案。

《好了歌》中有一句:「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脂硯齋給這句加了條批語:賈蘭、賈菌一干人。

可見賈家倒臺後,賈蘭和賈菌曾經歷過「破襖寒」的苦日子,後來兩人都考取了功名,走上仕途之路。也就是說,賈菌也沒受到抄家的連累。

賈菌和賈蘭一樣,也是幼年喪父,從小由寡母撫育。恰好他倆都沒受抄家牽連,還可以參加科考,入朝為官。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蘭菌得到特赦的原因,應該和母親年輕守寡有關。也許朝廷念他們年幼懂事,母親又守寡多年,於是特赦了他們。

儘管李紈和賈蘭也曾破襖寒衣,但和寶玉等人相比,他們幸運很多。何況賈蘭後來還做了官,李紈也鳳冠霞帔,母子二人享受著榮耀富貴。

李紈因守寡而得特赦,賈蘭也未受抄家牽連,這是她極大的幸運。判曲《飛鳥各投林》中說,「老來富貴也真僥倖」,指的就是李紈。

杏花寓意了「幸運」,這就隱喻了探春和李紈命運共同點之一:都躲過抄家的劫難,沒受家族牽連。

【二】杏花寓意「幸福」,隱寫探春和李紈躲過劫難後,都有各自的幸福。

杏花不僅可以寓意「幸運」,還可以寓意「幸福」,都源於杏的諧音「幸」。

探春的幸福:綠葉成蔭子滿枝探春遠嫁後的日子,我們只能通過前文線索來推測。五十八回,清明節那日,寶玉經過沁芳橋時,見一棵大杏樹花已落了,葉子稠密,並且結滿果實。寶玉於是感慨「綠葉成蔭子滿枝」。

探春是杏花,她又在清明節遠嫁。因此,寶玉對杏樹的感慨,就伏筆了探春的遠嫁後的日子——綠葉成蔭子滿枝。

這就是說,探春遠嫁後,很快會開枝散葉、生兒育女,將來必定子孫滿堂。既然能夠子孫滿堂,想必探春和王爺夫妻恩愛。

夫妻恩愛、兒女繞膝,這是每一個遠嫁女子最大的幸福。探春亦如此,儘管娘家已敗落,但丈夫和子女的愛,也能帶給她幸福。

杏樹「綠葉成蔭子滿枝」

李紈的幸福:兒子功成名就,自己鳳冠霞帔。二十歲就守寡的李紈,在人事複雜的賈府,早就嘗遍了世態炎涼。雖說身在富貴鄉,她卻常流露出無依無靠的傷感來。

幾年後,賈蘭尚未長大,家族卻遭巨大變故。好在她和賈蘭沒受到太大牽連,無非就是生活艱苦些罷了。當豪門盛宴散去後,她放下貴婦的姿態,心甘情願過起了竹籬茅舍的日子。

雖說貧苦了許多,但身邊再沒有複雜的人事,李紈未必不會覺得,這樣清苦的日子,竟比曾經錦衣玉食的日子自在多了。哪怕是稻草茅屋,破襖寒衣,只要母子相依,李紈心裡也是幸福的。

又過了若干年,賈蘭長大成人,不僅及第登科,而且還紫蟒加身。身為母親的李紈,又豈能不感到幸福?何況她自己也鳳冠霞帔,成了家裡最尊貴的老封君,再也不是當年小媳婦姿態,不必看人臉色。這樣的日子,應該是李紈此生最幸福的日子。

杏花也寓意了「幸福」,這隱喻了探春和李紈命運共同點之二:躲過劫難後,會有各自的幸福。

古代鳳冠霞帔的官太太

【三】杏花寓意「和親人永別」,隱寫了探春李紈都會經歷親人永別的悲痛。

清明節是祭祀逝去親人的節日,它寄託了人們和親人永別的悲傷,以及對逝去親人的哀思之情。

杏花開在清明節期間,它常和清明節連在一起,被古人寫進詩裡。比如「杏花零落清明雨」,「杏花風急清明近」等等。因此,杏花和清明節一樣,代表了「和親人永別」。

探春:一帆風雨路三千,從此不見親人面。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三,也在清明節期間。她的判詞中有一句,「清明涕送江邊望」,說明她恰好在清明節遠嫁。

曹雪芹讓探春處處和清明節有關,就暗示了她的遠嫁並非普通出嫁,而是和親人永別。這一點在她的判曲中得到了充分印證。

她的判曲是《分骨肉》,曲名就讓人想到「骨肉分離,永不相見」。「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這兩句也伏筆了她遠嫁後,再也沒回到過家鄉,再也沒見過親人面。

她再也沒回過家鄉,是因為和娘家隔著千山萬水,更是因為娘家已家破人亡。她這樣的遠嫁,和「天人永隔」又有什麼區別?

曹雪芹用杏花來代表她,正好符合她身上清明節永別的悲情色彩。

《87版紅樓夢》劇照:寶玉送探春遠嫁

李紈:鳳冠霞帔耀玉堂,獨子早逝太悽涼。很多讀者都認為,判曲《晚韶華》說的是賈蘭做官不久,李紈就死了。實際上判曲中說的是,賈蘭英年早逝,李紈空有鳳冠霞帔的榮耀,卻落得個孤獨的悽涼結局。要分析到底是李紈去世,還是賈蘭去世,關鍵就在於弄明白下面這句:

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

只要明白了「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主語是誰,我們就能明白到底是誰去世了。

很明顯,「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主語,和前面「頭戴簪纓」、「胸懸金印」、「爵祿高登」的主語一樣,因為這幾句連在一起。

「簪纓」主要用來指代高官;「金印」指的是官員的印章;「爵祿高登」指的是做了高官。由此可見,「頭戴簪纓」、「胸懸金印」、「爵祿高登」的主語必然是賈蘭,不可能是李紈。

那麼「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主語,自然也是賈蘭。這幾句說的就是,賈蘭做官後不久,就命喪黃泉。也就是說,李紈好不容易熬到賈蘭功成名就,自己珠冠鳳襖,卻很快又要承受喪子之痛。

杏花和清明節有關,稻香村滿園杏花,正好符合李紈喪子的悲劇色彩。

杏花寓意「和親人永別」,這隱寫了探春和李紈命運共同點之三:會遭遇和親人永別的痛苦。

《87版紅樓夢》劇照:探春李紈管家

【四】杏花寓意「思親」,隱寫了探春和李紈將在思親中度過餘生。

杏花和清明有關,寓意了和親人永別,也寓意了思念親人之情。

前文我們說了,探春遠嫁後,會過著夫妻恩愛,兒女繞膝的幸福日子。但我們也說了,她再沒能回到故土,也再無法見親人一面。

餘生無法再回娘家,不能見親人面,這對任何女子而言,都是莫大的不幸。探春亦如此,當她享受著小家庭的天倫之樂時,又豈能不思念娘家的骨肉親情?她的餘生,都會在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中度過。

而李紈的思親之情,只怕比探春還強,因為賈蘭是她唯一的親人。探春尚且有丈夫子女陪伴,可李紈在賈蘭去世後,餘生就只能在孤獨中度過。

想必回憶兒子的點點滴滴,就成為李紈她活下去唯一的寄託。她或許會在侍女跟前,慢慢講著兒子的一切——兒子學會的第一句話,邁開的第一步路,第一天上學,以及後來寒衣破襖的貧苦,科考及第的喜悅,爵祿高登的榮耀,等等。思念兒子時,她會時而微笑,時而悲痛。總之,她的餘生會在對賈蘭無盡思念中度過。

杏花寓意「思親」,這隱寫了探春和李紈命運共同點之四:餘生都在思親中度過。

結語:

探春和李紈,兩個看似截然相反的人物,卻都和杏花緊密聯繫。

曹雪芹這樣安排,目的是借用杏花的四個寓意,來隱寫探春和李紈命運的四個共同點:杏花寓意「幸運」,隱寫探春和李紈都躲過了賈府抄家的牽連;杏花寓意「幸福」,隱寫探春和李紈都會有各自的幸福;杏花寓意「和親人永別」,隱寫探春和李紈都會遭遇和親人永別;杏花寓意「思親」,隱寫探春和李紈餘生都將在無盡的思親中度過。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結局最好的人,不是貴為王妃的賈探春,而是越老越富貴的她
    餘下者,只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巧姐兒、李紈五人。誰的結局最好,就在這五人中選出。[二]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巧姐兒和李紈五個人,結果都很明確。其中巧姐兒要先排除。巧姐兒的結局不錯。母親王熙鳳給她[留餘慶],被劉姥姥收養,長大後根據線索嫁給板兒。
  • 紅樓夢:李紈為什麼不積陰騭?稻香村旁幾百株杏花說明了一切
    《紅樓夢》十四首曲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這首[晚韶華],涉及到寡婦李紈和兒子賈蘭的人生。尤其這句「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關於李紈不積陰鷙的說法甚囂塵上。其實有此說法的人,可能誤讀了[晚韶華]曲子,對《紅樓夢》中曹雪芹塑造的李紈也沒太看懂。
  • 《紅樓夢》佔花名,竟暗藏每個人的命運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裡,寶玉生日,大家行令佔花名兒,這些花名與題詞隱含了每個人的命運。第一個是寶釵,她抽的籤上畫著一朵牡丹,題詞為「豔冠群芳」,另有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二個是探春,她抽的是一枝杏花,題詞為「瑤池仙品」,配詩:日邊紅杏倚雲栽。這首詩出自高蟾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 《紅樓夢》人物出淤泥而不染的節婦淑女李紈
    李紈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守中,曾任國子監祭酒。在清朝,國子監是最高學府。國子監祭酒是最高學官,主要任務是掌管教育和科舉考試。擔任國子監祭酒的人文化水平是很高的。 《紅樓夢》人物李紈是賈政的長子賈珠的妻子,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娶妻生子賈蘭,因病早逝。
  • 紅樓夢:賈探春姓名探秘
    的確,賈探春不僅才氣縱橫,而且有補天之志。而曹雪芹賦予賈探春的名字和別號就體現出她獨特的個性色彩。賈探春的名字中有一個「探」字,寓意了它是一個充滿探索精神和開拓精神的人。大觀園裡,是賈探春發起成立了大觀園海棠詩社。
  • 《紅樓夢》中,賈探春遠嫁海外異國,去的是哪個國家?
    賈探春在金陵十二釵的十一首判詞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釵黛合一和賈元春判詞。證明她極其重要地位極高。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籤,探春掣得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籤詞是「必得貴婿」。當時就有人說:「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 流言蜚語花落時:從李紈判詞,與李紋詠紅梅詩,推測李紋李綺命運
    這裡是少Xiao的AK一47,七郎為您嘮叨不一樣的《紅樓夢》,今天接著聊一聊李紋李綺這一對姊妹花。她們在金陵十二釵副冊居第七位與第八位,既然是榮國府珠大嫂子李紈的堂妹,自然是瓊閨秀玉,薄命司情榜上有名的女兒,也逃不了紅樓夢「悲金悼玉」悲劇。
  • 《紅樓夢》中的扮豬吃老虎:李紈默默無聞,卻成十二釵中唯一贏家
    《紅樓夢》一書,可謂寫出了世間百態,書中諸多人物的命運起伏,對讀者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譬如林黛玉,縱然有「心較比幹多一竅」的超高智商,賽天仙的美貌,可終究還是抵不過過慧易夭、淚盡而逝之結局;再如王熙鳳,是榮國府名聲赫赫的璉二奶奶,可謂呼風喚雨,排隊送禮的人要把門檻踏破,可鳳姐最終卻落得個「生死心已碎,死後性空靈」的慘局......
  • 《紅樓夢》解讀:從賈母查賭事件,看賈探春的低情商表現
    歷來《紅樓夢》人物分析,賈探春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她「才自精明志自高」,雖然是庶出身份,但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王夫人的認可,其後在王熙鳳病重後,接受王夫人的任命,正式成為大觀園「三人管理小組」的成員,而在管理過程中,李紈優柔少罰,不堪重任,寶釵因客居身份,行事畏首畏尾,所以大觀園改革基本是都是探春一手辦起來的,「敏探春」由此圈粉了無數紅樓讀者。
  • 李紈和賈蘭的結局
    她守寡,堅守節操,但到頭來「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換來的只是一場笑話和虛名兒。爭議的地方是:李紈在賈蘭爵位高登後,是死還是一直守寡到老?《紅樓夢》有關李紈的曲子《晚紹華》中的「昏慘慘黃泉近」到底是指李紈還是指她的兒子賈蘭?我認為:李紈一直守寡到老,過著悽涼悲慘的晚年,賈蘭功成名就時,卻又昏慘慘黃泉路近,不久命喪黃泉,李紈到最後斷子絕孫。
  • 《紅樓夢》:好命人,和誰都不爭
    文 | 風林秀 · 主播 | 夏萌十點邀約作者對於《紅樓夢》中一幹釵裙女子來說,怒馬鮮衣背後,又有誰不是命運多舛呢。不滿命運的安排,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應對方法,也成就了不同的性格與人生。目下無塵的黛玉孤標傲世,珍重芳姿的寶釵悵望西風,志存深遠的探春高情遠致,焚誦梵貝的妙玉芳情自遣。
  • 紅樓夢:李紈沒有大奸大惡,為什麼作者對她極盡嘲諷與詛咒?
    《紅樓夢》作者對王熙鳳同情,對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為閨閣女兒立傳的《紅樓夢》,對年輕女子幾乎都是讚美之詞。對於心狠手辣的王熙鳳,作者都有喜愛和惋惜之情,唯獨對寡婦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作者說王熙鳳積陰功,給女兒「留餘慶」。卻說李紈不給兒孫積陰鷙。第五回,李紈的判詞諷刺她「枉與他人作笑談」。
  • 《紅樓夢》中那些苦苦爭春的世俗之花
    由於杏花有變色的特點,會從紅色變成白色,給人一種機遇難料的感覺。而且她也是幸的諧音,象徵著幸福和幸運。《紅樓夢》書裡出現的第一個幸運女孩兒就是甄家的丫鬟嬌杏。李紈生活儉省,所以是個隱形的財主,但是她還是捨不得花錢陪弟弟妹妹們起詩社,一定要求鳳姐融資。探春改革時,感嘆蘅蕪苑和怡紅院沒有可以牟利的產品,李紈立刻指出蘅蕪苑的香料和怡紅院的乾花非常值錢。作為一個安享寡居生活,一概無見無聞的貴族寡婦,李紈對金錢和市場有著出人意料的熟悉,這說明,她一直在暗中關心這些。
  • 《紅樓夢》賈府唯一的清醒者賈探春,最先看到賈府滅亡的結局
    引言:《紅樓夢》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首,書中的亮點便是各個才華橫溢,不輸男子的女兒們,為了刻畫人物的深度,曹雪芹客觀闡述每個女子的優缺點:林黛玉文採斐然卻愛耍小性子;薛寶釵博學敦厚,身上卻又沾染了市儈之氣;王熙鳳治家有方,做事卻不擇手段,此類種種,不一而論,而我們今天探討的就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幾乎挑不出來毛病的女子,那便是賈府三丫頭賈探春!
  • 探春做了王妃後怎麼樣了?林黛玉用四個字說出真相
    說著,大家來敬,探春哪裡肯飲?卻被史湘雲、香菱、李紈等三四個人死活灌下去了。這是《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小細節。這個「佔花名」的遊戲,讓這一夜的怡紅院,成了最歡樂的夜晚,也讓這些平日裡端莊典雅的大家閨秀們,都放開了,肆意玩笑。本來,若是提起女兒們的婚事,她們都會羞紅了臉,這個時刻,大家卻盡情地取笑。
  • 紅樓夢中人物姓名和命運的關係
    謝詠老師姓名學研究,紅樓夢中人物姓名和命運的關係,紅樓夢中人物取名的藝術特點,紅樓夢中人物取名是門藝術,紅樓夢人物名字和命運的關係,紅樓夢人物命名的藝術特點,紅樓夢人物取名的社會寓意,紅樓夢中人物的名字寓意,紅樓夢人物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這來謝詠老師收集整理來聊一聊!
  • 淺談《紅樓夢》中的文古典學傳統——「以花喻人」
    如曹氏既用桃花之薄命喻 黛玉之薄命,又用桃花之輕浮喻襲人的再嫁,用芙蓉之不拒嚴寒喻晴雯之不屈,又用芙蓉的高潔喻黛玉的冰清玉潔,所以《紅樓夢》中「以花喻人」並不 是簡單的一人對一花的形式,存在著一人對一花,一花對多人,一人對多花的 複雜形式。這一點呂啟祥也看到了:「這種象徵和寓意,雖然有其相對確定的 涵義,但不必過分拘泥,變成對號入座。
  • 紅樓夢:寶玉含沙射影諷李紈矯揉造作虛情假意,賈政:我覺得很好
    導語:也不知《紅樓夢》中的李紈怎麼傷了作者的心,這樣一個「菩薩般」的女人,卻被作者三番兩次譏諷嘲弄,甚至借題發揮、指桑罵槐。而且,對她的判詞以及「紅樓夢神曲」也是極盡刻薄惡毒。李紈的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 李紈的判詞「如冰水好空相妒」,描述出她怎樣的性格特點?
    而這兩種性格特點,經常是以『此消彼長』的形式在李紈的內心作者無休無止的鬥爭。下文我就詳細來分析一下在《紅樓夢》中,表現李紈性格中的「水性」和「冰性」的幾件事。結海棠詩社,李紈半放半收女兒心《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大觀園第一次結詩社,發起人是探春。但是表現最活躍的卻是李紈。原文如下:一語未了,李紈也來了,進門笑道:「雅的緊!要起詩社,我自薦我掌壇。前兒春天我原有這個意思的。
  • 賈探春為何不管柳五兒的事?平兒知道原因卻不敢當面說破
    賈探春不管柳五兒的事,這背後的原因,李紈不理解,平兒秒懂探春理家,在紅樓夢中佔了很重要的篇章。嚴格來說,探春應該是從紅樓夢第五十五回開始理家。當時因王熙鳳小產不能工作,王夫人安排李紈、探春和薛寶釵暫時管理家中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