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三打白骨精》,出自羅貫中的《西遊記》。這篇故事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白虎嶺,大家又累又渴,悟空就去遠處摘桃子給大家吃。
悟空的祥雲驚動了山中的白骨精,他早就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就想把唐僧給捉來吃了。可是唐僧有徒弟保護不敢輕舉妄動,便化作一個美若天仙的村姑,左手提著青砂罐,右手提著綠瓷瓶,向唐僧走來。
這時悟空回來了,他一眼就看出這女子是妖怪,一棒就打死了他。可妖精用了解屍法,真身化成輕煙飛走了,留下的是假屍首。白骨精一不做二不休。又變成了尋女兒的老太太和找妻子和女兒的老爺爺,可都被悟空識破了。唐僧見孫悟空一連打死了三個人,非常生氣。便寫下貶書趕走了孫悟空。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和善,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卑鄙的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上是常州金壇五年級的小女孩繆可欣的作文,就是這篇作文被老師評價為缺乏正能量。課後她從學校的欄杆翻了出去,三秒鐘後,她的靈魂化成蝴蝶飛走了。我想她的靈魂在離開時,應該會依依不捨地回頭看一下自己的學校吧,也許心中充滿著後悔,也許她很想要一個交代。
繆老師說:
①金壇網官方微信的消息,說對此事進行了調查,沒有發現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的情況,排除他殺的可能性。但我想有三個問題還是需要得到進一步澄清:
②問題一:作文與評價
孩子的作文我已經逐字放在本文的開頭,你認為她寫得怎麼樣?作為一個每天都要寫點東西的人,我想說我本人看不出這篇作文當中傳遞了什麼負能量,我認為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能夠寫出這種文字,是我在同樣年齡所不能及的。
文章中孩子自己的觀點被老師畫了很多紅圈兒,常識性的錯誤(《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卻沒有被標出。從我的角度來看,這篇作文。老師改得確實不咋地。
究竟是我對於作文不夠了解,對於文字不夠熟悉,對小學語文的評卷方式不夠明白,還是老師對作文的評價不夠公平呢?
孩子的家長說,袁老師曾經辦過作文班,但是可馨沒去,作文的評價應該跟這件事情沒有關係吧?
③問題二:評價與輕生
評價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又重寫了作文,但仍然過不了關,本子中間也被撕掉了兩頁紙。
孩子當時的心理活動我們永遠無法得知。由於課堂上沒有監控,我們也不知道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父母說的話終究是一面之詞,我們也沒有見到這位老師出來做任何的解釋。
在作文評價與孩子輕生中間,究竟發生過什麼呢?作文的評價與孩子的輕生究竟有沒有必然的聯繫呢?這些都需要調查結果告訴我們。
還有,孩子的家長說,去年孩子曾經因為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夠好,被這位老師當眾扇過耳光,這是不是真的呢?
如果這位袁老師真的常有體罰行為,那有同樣遭遇的學生應該還有很多。我想只要認真調查,他們當中也一定有人有話想說吧。如果老師並無過激的舉動。那也應該讓調查結果還老師一個清白。
④問題三:事後的處置
孩子輕生是在下午3:14,老師卻在3:42才通知家長,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事發之後,孩子還在殯儀館裡屍骨未寒,班級群的家長卻忙不迭地在班級群裡給袁老師點讚,這是為什麼?
某問答社區上,有這位袁老師教過的學生站出來表態說:袁老師向家長討要好處、侮辱學生、這是不是真的呢?
孩子父母的微信截圖顯示,袁老師曾經接受過家長的紅包,這應該是真的。
她是一個在作文本封面寫上「沉迷於學習and作業」的小女孩兒。
她是一個在短短幾年之內,收穫了滿牆各種各樣獎狀的小女孩。
而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漢字中,讀音為ming且為四聲的字,只有「命」這一個。無論是學校裡的教育者——老師,還是家庭中的教育者——家長,從小一定要幫孩子認識生命,讓孩子們珍惜生命。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會帶給我們短暫的觸動,但幾天過後,也許我們就會將它忘記。
有一件事終歸沒錯:我們誰都不想身邊至親之人離我們而去。
她叫繆可馨,她跟我同姓,她走了,我們的教育還缺點什麼。
關注我,幫你帶好家中神獸,助你規劃錦繡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