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年級到六年級,小學階段的孩子要寫不少想像作文。
有的家長和老師會覺得,孩子天生就愛想像,他們的小腦瓜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神奇無比的想像,因此對孩子來說寫想像作文簡直就是飯碗裡的菜,信手拈來。不用教,也能寫得很好。
這種想法,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全對。
為啥呢?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天生有想像力,固然沒錯,但如果不加以適當引導,依然會有「跑偏」的危險。
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學經歷中,就曾經遇到不少孩子想像作文寫得天馬行空,率性而為,最終全文淪為漫無目的的自由文。
既要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又不能任由其信馬由韁,該怎麼辦?
孩子的想像作文,不是純天然的美玉,而是需要家長和老師進一步打磨的毛坯。
那好,我們通過點評一篇四下第二單元的作文《神奇的書包》,來看看如何打磨孩子的想像作文。
拍手稱快!這是我讀完以後的第一感覺。同時,又覺得有一點不過癮,似乎缺了點什麼。
家長和老師批改孩子的作文,往往也是從自己的第一感受開始的。
01先說說它的優點
(1)開頭用比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一句「比孫悟空的金箍棒還神奇」立刻想讓我知道這書包究竟有多厲害。這就啟發我們,當孩子想要表達某個東西的特色時,可以用「比較」的方法。而且,於是大家熟悉的,效果越好。
舉個例子,那工地上的建築速度可真快!
怎樣能把「快」突出呢?
用比較:那工地的建築速度,簡直比孩子搭積木還快!
怎麼,是不是感覺到建築速度的確快得驚人了吧。
(2)中間部分展開了充分的描述,內容豐富
小作者主要從基本功能(變大變小)、提醒監督、保護、陪伴等方面來寫。
值得表揚的是,這些功能有一定層次。為啥這麼說呢?
你看,書包變大變小(變形),這是基本功能,主要是滿足生活上的需要:颳風下雨、天晴日曬,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提醒監督功能,主要是實現學習時類似「小書童」的需求,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保護功能,是在遇到危險時才用的。
陪伴功能,主要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當然也包括生活上的照顧。
這四個層次,一個比一個高級,不能打亂。這就是想像作文的合理性之一。啥意思呢?想像作文,內容雖然是想像出來的,但從事物的結構看,它依然應該是符合一定規律的,不能亂。
(3)結尾表達喜愛之情
這神奇的書包,是老師,是媽媽。言語之中充滿溫暖的感覺。對了,想像作文,同樣是可以抒發感情的呀,而且有了感情,想像作文會更加有感染力。
這樣看來,本文已經算得上完美了,還缺點啥呢?
02我個人的修改小建議
(1)不妨來點更神奇的「說」
小作者主要是描述神奇書包是如何做的。這當然是對的。
可給人感覺還缺點兒生動活潑。可以怎麼「說」呢?
比如:
有危險出現了,它會發出警報:「主人,前面危險!穿黑衣服的男子是個人販子,請繞道!」如果主人沒注意,繼續往前走,它會第一時間警告壞人:「請馬上離開!否則我報警了!」
小主人還可與之對話:「小書童,那男子挺文氣的,不像是壞人。」書包回答:「主人,人不可貌相。壞人可不會露出壞人的馬腳。」
如此一來,就有趣多了。
這個說可有可無嗎?不是的。
想像作文如何給人以真實感?除了上文所說的條理和層次不能亂,還得有「生活」的氣息。你想,很多神奇而偉大的神魔小說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因為它不光是「神奇」地一塌糊塗,還很接地氣,讓讀者和觀眾覺得它充滿生活氣息,裡面的人物就如同在我們身邊一樣,有我們自己的影子。
比如,《西遊記》,其中的孫悟空、豬八戒,他們身上的優點和缺點,其實都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孫悟空的聰明機智,豬八戒的貪吃虛榮等等,無一是人性的折射。
也正因如此,《西遊記》特別吸引人,我們都覺得和我們很親近,沒有距離感。
這就是想像類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孩子在寫想像作文時,我們也應當引導和鼓勵他們把生活的氣息融入進去,讓自己的文章有活生生的社會感覺。
(2)注意「在」與「再」的區別,以及「得地的」區分
「不在開小差」,應該是哪個zai?
「它也形影不離的跟著我」,其中的de,應該是那個de呢?
知道的同學可以在留言區留言。
這些雖說是小問題,但我們修改孩子作文時,只要能發現、能修改的都不可放過。萬丈高樓平地起,點點滴滴匯成海。
想像作文和記實作文,莫不如是。
往期精選:
為什麼說微信視頻號是新的機會,它和抖音的3個區別暗藏玄機
孩子抗擊疫情的姿態,柔中帶剛,看到就被暖到
三下第一單元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怎麼寫好?2個方法,簡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