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管、建三步走」 三間房村舊貌換新顏

2020-12-23 北京大興官方發布

自2018年6月以來,區委區政府以黃村鎮三間房村為樣本「解剖麻雀」,區委書記周立雲,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有國多次進村指導、高位推動,各級執法力量形成合力、集中攻堅,將三間房村內「三合一」「多合一」全部清零,村莊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轉變。黃村鎮三間房村的村莊安全治理「拆、管、建三步走」經驗,將為各鎮街探索形成符合實際的村莊治理方法模式、提升村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借鑑。

記者了解到,三間房村是黃村鎮村莊安全治理工作的難點村、重點村,為達到預期的治理效果,黃村鎮堅持立足實際、標本兼治的原則,探索出「拆、管、建三步走」方法,曾經散亂汙產業聚集、私搭亂建比比皆是和環境髒亂差的三間房村,如今已經舊貌換新顏。「馬路邊沒有髒亂差了,房屋整體規劃了,電線不再亂拉了,安全隱患隨之都消失了,村裡現在特別美麗,生活很舒適。」三間房村村民孫桂娥由衷地說。

黃村鎮副鎮長王春亮表示,村莊安全治理過程中,黃村鎮以規劃設計為引領、以拆違整治為突破口,以村幹部為主體進行分組分工,將村莊內的大街小巷劃出紅線,嚴格按照紅線一拆到底。針對私搭亂建,小到一個廁所大到兩層三層樓房,統一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誰家多大的宅基地就保留多大,共計拆除侵街佔道和私搭亂建390餘處、4.5萬平方米。

同時,全面關停清退「三合一」「多合一」服裝加工等低端業態,騰退出租房屋2000餘間。積極推行物業化管理,收回閒置房屋統一備案、統一管理,由物業公司把關、審核,進行對外出租、費用收繳、維修服務等一系列工作,使房屋出租更加可控、更加安全。此外,黃村鎮還將村莊安全治理與智能安防相結合,建設村級智能化管理中心,與鎮級指揮中心數據共享,用科技手段提升村莊安全治理防控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目前,三間房村已完成電氣線路、雨汙分流、自來水網、消防設施和街坊路的改造工程,村莊社區化管理系統已經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2020將實施村西25畝口袋公園的建設,6人制足球場、籃球場和村級文化活動廣場也將陸續建成投入使用。

記者了解到,村莊安全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黃村鎮始終秉持著「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信念,全力消除村莊安全隱患,通過村莊治理徹底改變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看到環境的改善、看到村莊的發展,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黃村鎮成熟的經驗將在全區推廣,各鎮街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學習黃村鎮三間房村村莊安全治理經驗,努力創新方法和機制,讓全區村莊安全治理工作進一步取得實效,使村莊各方面環境得到根本提升。

記者 杜曉婧

攝影 張子凡

編輯 劉朗

相關焦點

  • 【全面小康四川行】梭梭拉打村舊貌換新顏
    【全面小康四川行】梭梭拉打村舊貌換新顏 2020-09-24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明區楊和鎮清泰村:舊貌換新顏 村民幸福感爆棚
    自2017年起,該村以清髒治亂為切入點,重點對村內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等問題進行了集中清整,打響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攻堅戰」。經過一系列清拆危房、清除垃圾雜物的行動,垃圾亂堆、雜草叢生的現象幾乎沒有了。為持續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清泰村又申請了革命老區村建設項目,整個村從此舊貌換新顏。
  • 舊貌剛剛換新顏,新顏又要換舊貌。專家:這是保護歷史,提升品味
    三、拱極門周邊地段保護改造策略:以小北門街立面+沿城牆潛力地塊為抓手,對拱極門及城牆周邊地塊進行激活設計。徵求意見不過是象徵性的走過場,該拆的還要拆,該建的照樣建。因為你要是真的徵求意見,全太原的老百姓80%不會同意。現在的老百姓已不同於過去,他們早已脫離了低級的趣味和審美觀,早已不再是井底之蛙。都是有很高文化素養的人。他們更在意文物的價值,更討厭人造的贗品!
  • 武林新城:舊貌換新顏
    任憑城市如何發展、再出現多少個區域中心,「武林」之於杭州的中心地位都無可取代,武林廣場的東、南、西三側也早已衍生出各自的繁華,唯獨武林廣場以北區域,早年間受到城中村、汽配市場等影響,發展一直受限。2018年開始,下城北部作為大城北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加快拆遷清零,積極推進老舊住宅、低端市場、低效用地的空間拓展和騰籠換鳥,全力推進「武林新城」建設。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果品交易
  • 曲靖市大同街道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
    自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大同街道嚴格按照愛國衛生「管集市」專項行動要求,對農貿市場進行全面提升改造,不僅使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也進一步營造了放心、有序的消費環境。如今,走進大同農貿市場,一間間商鋪煥然一新,一排排櫃檯窗明几淨,放眼望去,蔬菜區、肉食區、水果區一目了然,市民進入市場,按照所需直奔主題進行購買,既方便又衛生。「大同農貿市場共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左右,建起了市場大棚、地方特色燒烤城,同時還擴建了水果市場、禽魚類市場、洗手臺、衛生間等。
  • 濠河周邊建築舊貌換新顏
    濠河周邊建築舊貌換新顏 來源:江海晚報 發布時間:2020-12-03 字體:[ 大 中 小 ]
  • 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
    12月16日,為期半年的解放路大中修改造工程全部結束,解放路整體形象舊貌換新顏。解放路修建於2004年,運行15年來,車流量大、重型車輛較多,導致坑槽、裂縫、網裂等各種道路常見病害相繼出現。原標題: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值班主任:田豔敏【來源:舜網-濟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永城市順和鎮李大莊村:舊貌換新顏 村民樂開顏
    (原標題:【脫貧攻堅這5年】李大莊村:舊貌換新顏 村民樂開顏) 一條條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門口、一排排樓房錯落有致、一盞盞路燈佇立村道兩旁、一個個垃圾桶分布在房前屋後……9月28日,
  • 廣東翁源:城鄉舊貌換新顏
    重點提升打造「蘭鄉古韻」廊線、「三青片」「連塘片」等示範線。翁源縣委宣傳部 供圖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城鄉舊貌換新顏近年來,翁源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舉全縣之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 邊拆邊清邊建!大樂鎮「三清三拆+」 行動顯成效
    邊拆邊清邊建!一、抓組織促落實合力大樂鎮召集全體幹部職工、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各自然村村長參加「三清三拆+」村莊環境整治工作部署會,會上強調了「三清三拆+」工作的重要性,學習領會自治區、市、縣關於「三清三拆」、鄉村風貌提升工作相關的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與不斷實踐「三清」與「三拆」的內容和標準。
  • 舊貌換新顏 美麗大盛入畫來
    其實,在大盛鎮,通過農村人居環境舊房整治提升得以舊貌換新顏的並不僅僅是廖家灣。青龍村蔣家灣,秋雨朦朧中,白牆青瓦三角簷的川東民居錯落有致地立在山間,平整的石板小徑直通屋門口……居住在蔣家灣的35戶村民告別了黝黑破敗的土坯房,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過上了令人稱羨的新生活。
  • 渝北:舊貌換新顏 美麗大盛入畫來
    其實,在大盛鎮,通過農村人居環境舊房整治提升得以舊貌換新顏的並不僅僅是廖家灣。   青龍村蔣家灣,秋雨朦朧中,白牆青瓦三角簷的川東民居錯落有致地立在山間,平整的石板小徑直通屋門口……   居住在蔣家灣的35戶村民告別了黝黑破敗的土坯房,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過上了令人稱羨的新生活。   「當然高興哦!
  • 大餘縣嘉祐寺塔即將舊貌換新顏!
    現在這裡聳立起了東門小學章江分校以及建滿了私房。 這次改建,希望這座古塔能夠舊貌換新顏,以其偉岸的雄姿,屹立在章江之源,讓老南安府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 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 帶領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作為合面村的定點幫扶單位,於2016年4月選派優秀黨員幹部彭德萍擔任合面村第一書記,2018年5月又選派2名優秀年輕幹部形成駐村工作隊。在彭德萍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上坡下坎、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摸情況,手把手指導村民做產業。2019年,合面村成功甩掉窮「帽子」,291名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人均年收入達5415元,村貌更是大變樣。
  • 封堵開牆打洞,北京三千餘條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
    4年來,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開展,全市共有3000餘條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在環境提升之後,各條背街小巷正按照「七有」「五性」要求,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無障礙設施建設等納入到了整治範圍,提升人居環境的舒適感和便利度。
  • 雲南馬龍:苗家村寨換新顏
    「過去外出走的都是土路,尤其雨天路滑難走。現在,不僅村裡到村委會的水泥路修好了,就連村子裡大大小小的各條路也修成水泥路了,加上裝了路燈,村民們出行方便多了。」該村村民韓尚雲感慨地說。極具民族特色的文體小廣場轎子山村只是深溝村委會舊貌換新顏的村莊之一,像這樣的變化較大的自然村,還有趙家莊、大地頭等。
  • 板橋十七個村組「舊貌換新顏」
    板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趙道韋華介紹,「根據全區部署,今年年底前不搬遷的村莊都將啟動扮靚工程,板橋街道涉及永安社區、孫家社區、新建社區3個社區的17個村組,街道自籌資金進行整治,目前17個村組已實現『舊貌換新顏』。 」   板橋街道的永安社區、新建社區和孫家社區是雨花臺區最南邊、最偏遠的鄉村,村莊建設時間長、基礎設施不齊全,生活環境的城鄉差異大。
  • 【關注】舊貌換新顏,青浦綜合大樓陽臺大變身
    【關注】舊貌換新顏,青浦綜合大樓陽臺大變身 2020-01-17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藍水綠窗明淨 鄉村舊貌換新顏
    如今,走進清鎮各鄉鎮村寨,坑窪的道路變平坦了,臭味撲鼻的旱廁不見了,散落的垃圾清運走了,渾濁的河流變清澈了……一幅「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窗明几淨、人和民富」的唯美畫卷正在清鎮大地舒展。由於村民衛生意識不強,往外運輸牛糞時,車走一路,糞掉一地。遇到下雨天簡直是糞水橫流。該組一度成為遠近聞名的落後組。」魯雲富說。  對於這一最突出的難題,民樂村村委會多次挨家挨戶作動員,讓村民將家中圈養的奶牛搬遷到三公裡外的集中養殖點,最大程度降低養牛給環境衛生帶來的不良影響。  「相比以前在家裡養牛,來回跑雖然有點麻煩,但利於擴大養殖規模,家裡也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