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就卻: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人,都經歷了什麼?

2020-12-1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丘就卻】

他們是猶太人,有的篤信猶太教,生活方式傳統;有的是世俗人士,卻也坦然承認自己的猶太背景。與此同時,他們卻對以色列國——戰後猶太人公認的新家園——報以激烈的批評。因此,他們被一些人看作數典忘祖的叛徒,乃至徹頭徹尾的「反猶主義者」和「自我仇恨的猶太人」(Self-hating Jews)。而另一些人則誇讚他們是淳樸的傳統猶太人以及正直而有良心的知識分子。

他們到底是誰?他們為什麼批評以色列?他們的批評是基於怎樣的事實和思想背景?

無論如何,他們的存在讓我們不得不去重新審視「猶太」和「錫安主義」、「現代以色列國」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同時,他們也反映了不同社會力量圍繞民族、宗教、佔領、正義、回歸、發展等困擾著巴以和平前景的重要概念,曾產生過怎樣的摩擦與碰撞。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當中的幾個代表,看看這些「反錫安主義」而並不「反猶」的猶太人到底說過什麼,做過什麼。

「城市守護者」及其他正統猶太教徒

在以色列分布著不少正統猶太教徒社區。正統猶太教徒往往篤信宗教,比較傳統而保守。從穿著上看,正統猶太教徒男性穿大體(黑色為主,也有其他顏色),戴禮帽,留鬢髮。女性則一般穿長裙,可能包頭。一般情況下,男性一生學習猶太宗教經典,女性負責生育和撫養孩子。他們一般排斥現代科技,在某些社區,最常用的公告方式可不是我們這種微信群或公眾號,而是在公告欄裡面貼告示。在經濟方面,他們需要拿國家資助,但因為孩子太多,妻子往往需要靠打零工補貼家用。

然而就是這樣一群拿著以色列政府資助讀經學院的人,卻有相當一部分反對以色列政權,支持巴勒斯坦,甚至呼籲摧毀「錫安主義政權」。這裡面最激進的一派恐怕就是曾經會見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城市守護者」社團(Neturei Karta)了。除此之外,還有Satmar、Toldos Aharon等若干團體。

別說以色列政府和世俗人士對此大為不滿,是不是我們這些局外人剛剛了解到這一現象的時候,都難免詫異:為什麼被政府養著,他們還反錫安主義?反過來,為什麼以色列政府即便如此還要養著這群人呢?

正統猶太教徒在遊行時高舉反錫安主義口號和巴勒斯坦國旗(https://www.adl.org/resources/backgrounders/neturei-karta)

說來話長。從神學信仰上來看,傳統的正統猶太教徒反對世俗錫安主義政權倒也不難理解。在他們眼裡,猶太人在政治上的復興要等到「彌賽亞」救世主到來之後。對於他們而言,這是神的工作,人力不可幹預。而作為一種世俗民族主義運動的錫安主義,就自然被解讀為對天意的粗暴幹涉,其罪當誅了。此外,從生活方式上看,正統派比較保守,對錫安主義早期倡導的世俗生活方式比較牴觸,這更是不難理解。

因此,正統猶太教徒一邊領著資助,另一邊還和政府對抗。他們寧死不服兵役,上街遊行與軍警發生衝突時,激烈程度不亞於巴勒斯坦青年與以色列軍警的碰撞。他們甚至曾經毆打闖入耶路撒冷正統社區Mea Shearim的以色列士兵,引起這位士兵母親的大為不滿。她表示這些正統猶太人「和加沙的『恐怖分子』一樣」。她質問道:我的孩子在前線打擊「恐怖主義」,保護的不就是你們這幫不勞而獲的教徒?

這質問是不是挺振聾發聵的?但正統派未必那麼想。他們可能確實無法理解:你們去轟炸加沙和我的安穩生活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因果聯繫?

其實,這個說法也不無道理。正統派定居奧斯曼巴勒斯坦的歷史,其實遠長於世俗錫安主義移民。二者的不同點在於正統派移民是出於宗教信仰而非政治上獨立建國,也沒想過自己是這片古老而複雜的土地唯一的合法主人。錫安主義背後的現代西方民族主義和殖民擴張背景,在十九世紀其實並不為大多數傳統猶太人所熟知。對於正統派而言,在錫安主義者到來之前的那麼長時間,即便自己和當地巴勒斯坦穆斯林、基督徒的相處未必完全和睦,但後來從三十年代開始打打殺殺的局面卻並不常見。從他們的角度看,混亂是你們帶來的,建國本身違反神的意圖,而現代性又打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現在你們居然還要強迫我們也去服兵役殺人?那自然是寧死不從了。

耶路撒冷Mea Shearim正統社區;旗幟上寫著「我們不當兵」(作者攝)

嚴格地說,正統猶太人和世俗錫安主義者的真正矛盾所在,乃是傳統文化與一種西方現代政治意識形態的矛盾。具體到二者身上,這也是關於誰才能代表「猶太」這一身份的爭奪戰。與此同時,對於以色列政府而言,正統猶太人又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生育率高。只要他們還在繼續繁衍猶太后代,只要以色列對他們有一些表面的容忍和幫助,那麼在國內外輿論中以色列的「猶太性」就不容置疑。

當然這種容忍不是沒有限度的。政府致力於迫使正統派年輕人入伍當兵以接受錫安主義大熔爐的改造,如此一來,正統派高生育率所造就的下一代就可以忠於錫安主義並接受錫安主義話語體系中「自我」(處於「危險時刻」的猶太民族)和「他者」(周圍的穆斯林和阿拉伯民眾乃至全世界對猶太人「不懷好意」的「罪人」們)構建。到那時,正統派的轉化就成功了——就好比曾經的東方猶太人最終變成了「宗教—錫安主義者」,而且比歐洲裔猶太人還要敵視阿拉伯人一樣。錫安主義化的正統派,也就不會再是世俗政權的敵人。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城市守護者」們能守護的那座「聖城」,徹底改旗易幟也是早晚的事情。誰能代表「猶太」?這場爭論還在繼續,但勝負的天平肯定會向掌握著輿論和教育工具的現代國家機器傾斜。

美國左翼猶太知識分子:諾曼‧芬克爾斯坦

但上文提到的現代猶太國家,一定要走堅定的「錫安主義」道路嗎?即一定要號召猶太人定居巴勒斯坦,擠走當地人,並在此建立一個排他性的世俗民族主義猶太政權嗎?這種行為所引發的地區緊張和人道主義危機如何處置?此外,猶太民族主義的宏大敘事會不會掩蓋以色列這個移民社會內部本身具有複雜的社群關係和階級矛盾?

隨著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功,有一些猶太(包括以色列籍)知識分子,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著「誰能代表猶太人」和「如何建立猶太國」的問題。一些繼承了歐美左翼猶太人傳統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受到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左翼運動影響的猶太知識分子,成為了這場爭論的積極參與者。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著名猶太裔語言學家諾安‧喬姆斯基不僅反越戰、批評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而且還是一位著名的以色列批評家,並曾因此被以色列拒絕入境。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第一位左翼猶太學者就是他的晚輩朋友,美籍猶太人學者諾曼‧芬克爾斯坦(Norman Finkelstein)。

芬克爾斯坦1953年出生在紐約,父母都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青少年時期,他受父母左翼思想的影響,參與反越戰運動,同情社會主義。八十年代中後期,芬克爾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期間,他就生活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基督教小城Beit Sahour。當時以色列軍警和巴勒斯坦民眾之間的衝突對他衝擊很大。之後三十年,他一直為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業以及兩國解決方案奔走呼號,並撰寫了多部有關猶太歷史和巴以關係的著作。

然而,與喬姆斯基的功成名就不同,芬克爾斯坦的政治立場卻影響了他的職業生涯。在一部關於他人生經歷的紀錄片中,喬姆斯基曾提過:因為芬克爾斯坦對以色列某些舉措及其對美宣傳的批評,他的博士論文在普林斯頓大學無人審讀,幾年後才勉強獲得博士學位。他之後的工作經歷也不順利。幾經輾轉之後,48歲才在德堡大學(DePaul University)找到助理教授職位。2007年,54歲的芬克爾斯坦因批評某哈佛猶太裔教授的論述抄襲而捲入紛爭。巧合地是,在那一年他沒有通過德堡大學的終身教職評估,從此失業至今。

芬克爾斯坦的成名作《大屠殺產業:反省對猶太苦難經歷的利用》(The Holocaust Industry: Reflection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Jewish Suffering)

不過,職業發展上的不順並沒有耽誤他的研究和寫作。九十年代他就出版了兩部關於巴以衝突和巴勒斯坦歷史的專著。之後,芬克爾斯坦的研究重心轉向了「反猶主義」及對「反猶主義」的濫用。在《大屠殺產業:反省對猶太苦難經歷的利用》(The Holocaust Industry: Reflection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Jewish Suffering)一書中,他認為,西方基督教社會對猶太人的種族歧視在當代已經被某些政治團體所利用,成為了他們攫取政治資本、為自身行為找正當性的藉口。

他大膽地指出,戰後關於「猶太大屠殺」的敘事就反映了某些猶太政治精英和後來的以色列官方對猶太歷史的濫用。戰爭是殘酷無情的,而且成千上萬的歐洲猶太人和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一起遭到了納粹分子的壓迫和屠殺。他自己的父母便是這一場浩劫的親歷者。但他表示,在自己的童年時期,幾乎很少有人提到「大屠殺」(Holocaust)這個詞。大約在六七十年代之後,這個詞才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並且變成了一場不可更改的、正典式的宏大敘事。而「大屠殺」和猶太之間也被劃上了等號,似乎其他民族、其他群體都不曾或不配遭受過能與之相提並論的迫害和災難。

這當然只是芬克爾斯坦的一家之言。不過,筆者曾讀過一本出版於二戰後期(1944年)的書籍,作者是紐約的猶太學者。這本書中,作者討論了歐洲猶太「戰爭難民」的處置問題,也討論了在巴勒斯坦繼續建立猶太「殖民地」(原文如此)的可能性。但確實沒有將猶太群體單獨拿出來看作二戰最大的殉難者。「戰爭難民」是當時猶太知識分子對歐洲猶太人的定位。

相關焦點

  • 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左翼,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中都有自稱為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人,他們強烈反對以色列國代表猶太人民的意願或利益的說法。左翼媒體人Sarah Lazare與印第安納大學南本德分校研究多種族文學的副教授Benjamin Balthaser進行了交談。
  • 反猶太主義:自古以來折磨著猶太人的阿鼻地獄
    1879年,德國記者威廉·馬爾首次推廣反猶太主義一詞,用來描述對猶太人的仇恨或敵意。反猶太主義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古老的仇恨,就是對猶太人的敵意或偏見。歷史上最極端的反猶太主義是納粹大屠殺。但是反猶太主義不是從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的,而是可以追溯到古代。而在整個中世紀,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猶太人也因此被迫生活在貧民區。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反猶大屠殺暴動席捲了歐洲。
  • 猶太復國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它真正意味著什麼?
    除了這些已經觸目驚心的分歧之外,數十年的戰爭和宗派暴力造成了深刻的情感創傷,使任何關於猶太復國主義的討論都變成了潛在的雷區。長期的分歧造成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是現代世界最棘手、最激烈辯論的政治問題之一。那麼它如何演變成如今的現狀呢?讓我們從19世紀末發生在歐洲的現代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誕生說起。
  • 反猶太主義,歷史最久,致六百萬猶太人二戰遭大屠殺的種族歧視
    說到「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我們馬上會想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1939年至1945年期間, 600萬猶太人死於屠刀之下,超過世界猶太人口的三分之一。為什麼猶太人會被希特勒等人認為是劣等種族,是對德國雅利安人種族純潔的外來威脅?反猶太主義並非希特勒的首創。對猶太人的敵意可以追溯到古代,從羅馬帝國到基督教,猶太種族就一直備受排擠。
  • 羅爾德·達爾的家人為已故作者的反猶太主義道歉
    在發布到Roald Dahl官方網站上的聲明中,提交人的家人為他一生中表達的反猶太主義信仰表示歉意。這篇文章寫道: 「達爾家族和道達爾故事公司深深地道歉,因為羅爾德·達爾的某些言論造成了持久且可以理解的傷害。」 「那些偏頗的言論令我們難以理解,與我們認識的人以及羅爾德達爾的故事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者對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產生了積極影響。
  • 歷史上反猶太主義的形成
    反猶太主義有時被稱為歷史上最古老的仇恨,是對猶太人的敵意或偏見。納粹大屠殺是歷史上最極端的反猶太主義例子。反猶太主義不是從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的:反猶太主義的態度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整個中世紀的歐洲大部分地區,猶太人被剝奪了公民權,被迫居住在貧民窟。
  • 在2019年美國反猶太人事件創歷史新高
    該組織的執行長喬納森·格林布拉特(Jonathan Greenblatt)將去年的歷史最高紀錄歸因於「反猶太主義比喻的正常化」,「當日充斥的政治」和社交媒體。他說,今年COVID-19大流行正在助長反猶太陰謀論。「反猶太主義是一種病毒。它就像一種疾病,並且持續存在。」 Greenblatt說。
  • 面臨21世紀反猶太主義
    面臨21世紀反猶太主義-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教育認識大屠殺計劃方案,藉由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所擺上的,讓我們一起在禱告中記念這重要的計劃。 面臨21世紀反猶太主義如同蘿莉.富爾敦(Lori Fulton)這樣的美國教師們,這些老師們對於大屠殺教育的承諾,已經準備好成為阻止當前下一代反猶主義浪潮的強大力量。
  •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3000年恩怨的由來
    二、法國大革命首次解放猶太人猶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基於平等、自由、博愛的精神,法國猶太人首次獲得平等的公民權利,然後拿破崙大軍打破了西歐各國的猶太隔都,解放了猶太人。但法國革命後,反猶太主義在歐洲又捲土重來,德國各邦、奧地利、義大利等國取消了拿破崙時代給予猶太人的權利,一些國家的猶太人又被趕進隔都。
  • 猶太教的極端正統派-哈西德教派的堅守:猶太人最後的執著
    猶太復國主義的內部反對者與有限接受者以色列的歷史開始於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它是一場受到近代西歐啟蒙運動的理性思想和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所發起的拯救歐洲猶太人生存困境的民族復興運動。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宗旨主要是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從根本上解決歐洲歷史上存留的反猶主義。
  • 以色列國的起源:猶太復國主義是如何轉變成國際運動的?_世界_澎湃...
    經歷大屠殺之後的猶太群體,如何將猶太復國主義轉變成一場國際運動?當今的以色列國家在戰後世界又是如何建立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為何總發生衝突?這來自於二戰之後的權力格局和猶太民族的民族國家訴求。
  • 以色列國的起源:猶太復國主義是如何轉變成國際運動的?
    1897年,赫茨爾在瑞士組織召開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會議的高潮是達成了一項決議,聲稱「猶太復國主義立志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受公法保障的民族家園」。赫茨爾想讓奧斯曼蘇丹批准他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未果後轉而與英國談判,希望英國同意在烏幹達建立猶太人定居點。
  • 歷史今日:猶太人建國除了希特勒的功勞還有復國主義這幫恐怖分子
    猶太人建的國家就是以色列,一個袖珍型的超級大國(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很多人可能會說猶太人幾乎被希特勒殺個精光,為什麼他也有以色列建國的功勞?原因是在第一世界大戰時,英國、法國軍隊利用猶太人化學教授魏茨曼研製的無煙炸藥,製造了新型火炮,一舉擊潰德國。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2-1 赫茨爾,猶太復國主義之父
    第42章 德國皇帝第一節 赫茨爾☆☆☆☆☆本節的主人赫茨爾在以色列近代史上非常重要,有人說他是「猶太復國主義之父」,其實所謂猶太復國主義至少是現代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建國的奠基人之一。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Herzl)本是出生在奧匈帝國的一位猶太裔,早已改宗天主教,年輕時做過作家,律師等,不會說希伯來話,不給兒子行割禮。可以說他的早期生活與猶太人似乎沒有任何關係了。
  • 回到應許之地:猶太人的民族記憶與復國運動
    人們常說,1897年從世界各地匯聚在巴塞爾參加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的代表們,就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創立者。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準確。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的參與者開啟了猶太復國主義這項政治運動,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核心——渴望回到先祖在以色列地家園的夢想——早已存在。這個夢想和猶太民族一樣古老。
  • 重回應許之地: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國的起源
    在猶太復國主義興起前,那裡的猶太人口不斷增長,到1860年,猶太人開始在耶路撒冷城牆外新建居住區,這些街區如今已成鬧市區。雖然生活方式仍舊遵循傳統的宗教和經濟模式,但人們對建立農業定居點產生興趣,特別是在1870年世界猶太人聯盟創辦一所農業學校以後。
  • 猶太復國主義的起源:戰後世界的以色列是如何建立的?
    在猶太復國主義興起前,那裡的猶太人口不斷增長,到1860年,猶太人開始在耶路撒冷城牆外新建居住區,這些街區如今已成鬧市區。雖然生活方式仍舊遵循傳統的宗教和經濟模式,但人們對建立農業定居點產生興趣,特別是在1870年世界猶太人聯盟創辦一所農業學校以後。 摩西·赫斯的《羅馬與耶路撒冷》首次明確表達了建立猶太國家的希望,此書於1862年在德國出版。
  • 解讀以色列系列:以色列的復國曆程-1-那些猶太復國運動的先驅們
    但是猶太人竟然成功了。 第三,猶太人成功的內在邏輯,在於猶太人信奉的猶太教,數千年的堅持和傳承,讓這個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猶太民族屢次遭受的劫難,造成了他們的痛苦和離散失去家園,但也因此而促成了他們的強烈的復國願望,他們的苦難經歷和復國願望贏得了其他民族的同情,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 猶太人在歐洲頻頻遭襲 普京:來俄羅斯吧
    《參考消息》1月21日援引俄羅斯連塔網報導,歐洲猶太人大會會長維亞切斯拉夫·坎託爾向俄總統普京抱怨稱,猶太人在歐洲正面臨二戰以來最糟糕的境遇,被迫因為反猶太主義高漲和穆斯林移民增加而四處流亡。普京說:「那就到我們這裡來吧!」
  • 「巴勒斯坦」指什麼?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和歐洲民族主義興起,流散各地的猶太人思考建立猶太國一事,巴勒斯坦問題由此揭開序幕。1916年,英法根據《賽克斯-皮科協定》分割奧斯曼帝國的亞洲部分。1917年,《貝爾福宣言》發表,成為英國政府贊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國家的公開保證。此後,大量猶太人湧入巴勒斯坦,兩族民眾衝突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