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組團學英語!」 她們寫下請戰書,繼續駐守隔離點!

2020-12-23 騰訊網

「醫療小組目前工作熱情高漲、運作狀態良好、配合默契,希望為抗擊疫情多出一分力,不增加醫院恢復生產過程中的負擔,我們申請繼續留守醫學觀察點,請領導予以考慮!」

3月23日,我院收到了一份《關於繼續留守天河區密接者醫學觀察點申請書》,正是來自我院一月前進駐到天河區定點醫學觀察點的馳援醫療隊。面對突如其來的大批境外密切接觸者,本已被安排「卸下重擔」、輪流休整的他們,為了守護羊城的平安,寫下了懇切的請戰書,要求繼續守好最後一班。

「語言不通也不怕,我們可以一起組隊學習英語!」

由我院選派馳援天河區定點醫學觀察點的這支醫療隊,2月10日就已經緊急進駐。經過近一月的奮戰,隨著整體疫情防控的有效進展,其實從3月9日起,醫學觀察點的人員便已逐漸減少到個位數。

原本,在國內日漸明朗的疫情狀態下,醫療隊員們已被有序安排隔離輪休。但是由於境外疫情全面爆發,境外輸入病例人數不斷增長,境外疫情輸入已成為當前疫情防控的巨大挑戰。3月18日開始,天河區定點隔離點幾乎以每晚幾十例的數量承接著新的需觀察隔離者,現已達114人。

不同的外國語言、習俗……在本就高風險的狀態下,一道道「鴻溝」更是大大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我院護理部主任葉新梅一邊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一邊引導醫療隊慢慢理順著工作。我院院領導得知情況後,擔心這支隊伍連續作戰將過於辛苦,本擬組建第二批醫療隊接替。沒想到,隊員們卻跟葉新梅提了「意見」:

「我們還可以繼續作戰!現在正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多出一分力,醫院就少一分負擔!」

「大家可以一起組隊學習英語!」

「這兒情況我們熟悉,我們還不能走!」

10位隊員聯名籤署了一份請戰書,還有9封隊員親筆書寫的請戰志願,字字句句,飽含醫療隊員對自身過硬技術的自豪,且更要將一身好「武藝」用之於民、報之於國的決心。

曾當過「臨時爸媽」的白衣天使們,繼續當起了「外國友好使者」

在我院醫療隊剛來到天河區定點隔離點時,隔離區內還住著三個可愛的小傢伙,分別只有1歲、2歲和8歲。當時,由於孩子雙親已確診為新冠肺炎正住院治療,觀察和照顧三個小朋友的責任也落在了醫護人員肩上。全天24小時的陪同和照顧,小朋友們和醫療隊產生了深厚感情。平安把他們送回家人身邊的那天,孩子們都眼淚汪汪,捨不得這群「臨時爸媽」們。

據醫療隊員、我院胃腸、疝和腹壁外科江志鵬副主任醫師介紹,考慮到這段時間將有較多外籍人士入住醫學觀察點,經討論後,醫療隊特地制定了幾個暖心舉措,力爭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溝通等問題。

首先,醫療隊先在隊內規範制定了日常溝通用語,讓駐點人員熟記。日常排班時,根據英語溝通能力分組,保證每組中均有口語交流水平較好的同事,負責與外籍人士解釋入住流程、注意事項、協助健康碼的使用等。

規範制定常用溝通用語

隊員協助外籍友人解決問題、使用健康碼

此外,醫療隊還建立起了外籍人士微信群,或是與其通過微信一對一交流,及時溝通、解決困難,消解其緊張不安情緒。

「Your team has been so professional and helpful.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一位外籍友人在微信群裡稱讚醫療隊的專業與熱心。雖然不會說中文的謝語,但外籍友人們燦爛的笑容、豎起的大拇指,足以表達全人類共通的謝意。在隊員們不懈努力下,一開始由於不理解、不配合的部分外籍友人也消解了疑慮,漸漸都自動配合起醫療隊的日常工作,並與隊員們日漸熱情起來。

相關焦點

  • 除夕夜,寫下「請戰書」的小湯山非典醫療隊馳援武漢|對話
    」在網絡流傳,發起的是原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赴小湯山醫療隊(下稱「赴小湯山醫療隊」)。他們在「請戰書」的末尾寫道,「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並印上24個紅手印和籤名。此舉引發示範效應,南方醫院請戰氛圍熱烈,近千名醫護人員放棄休假準備隨時回到工作崗位。也引發廣東多家醫院醫護人員效仿,放棄休假,堅守崗位。原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赴小湯山醫療隊隊員請戰書。
  • 暫停進修 回長高鐵上他寫下「請戰書」
    暫停進修 回長高鐵上他寫下「請戰書」瀏陽市中醫醫院3名醫護人員入選省中醫醫療援鄂預備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潘思榮 彭宇 記者 王文 (瀏陽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主治醫師甘廷俊 )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向院領導請戰,志願加入抗擊疫情的一線陣營。」
  • 從冬季到夏季 駐守隔離酒店173天
    主動請纓 在關鍵時刻發揮黨員帶頭作用 按照醫院排班,今年的春年,黎佰勝本可回老家過年,然而就在他剛剛到家一天後,廣東省就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作為黨員的黎佰勝沒有想太多,他第一時間寫了請戰書,請求上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並且連夜驅車從茂名老家返回深圳,加入到隔離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 三亞民警張慶福:心繫群眾安危第一時間寫下抗疫請戰書
    自防疫工作開展後,張慶福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放在首位,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主動要求參與抗疫一線工作,與網格員一起排查涉疫人員。面對繁重的排查工作,他雖然很累,但從無一句怨言,堅持、認真、嚴格,就是他的態度。「福哥,您適當歇一歇,我們幫您分擔一些,您別太累了。」周圍的年輕同事對他說道。
  • 河南方城縣人民醫院467人遞交「請戰書」請纓上一線
    方城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遞交的請戰書 構成了「愛心 」 。王小玲 攝  中新網河南新聞2月6日電 在河南省方城縣人民醫院黨辦的牆上,由二十幾張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拼貼而成的大大「愛心」,在這個疫情蔓延的寒冬顯得格外溫暖。它們,都是來自該醫院各個科室的請戰書。當疫情來臨,方城縣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們紛紛主動寫下請戰書,摁下紅手印,請求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貢獻力量。至目前,該醫院院辦已收到醫護人員請戰書達467封。
  • 無錫醫護和120急救隊員寫下一封封「請戰書」
    然而疫情面前,  無錫醫護、急救人員  卻紛紛寫下一封封請戰書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為人民的生命健康挺身而出!」  連日來,他們親筆上書  主動請纓衝上  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令人淚目,致敬!
  • 隔離區裡四班倒的護士|為進隔離區,她們積極請戰
    「26歲的倪陽和孫嵐是科內最年輕的護士,兩名護士在得到需進入隔離區的消息後,主動向我提出『我們先上,我們小,沒有家庭負擔。』」楊振宇說,「但我知道,就在倪陽上班前,她的母親在家中為女兒擔心的失聲痛哭;孫嵐的先生,一名可敬的人民警察也在火車站值班中。但我們是白衣天使,我們必須衝上前線。」
  • 52名退伍老兵寫下「請戰書」:打完這一「仗」再離隊
    第78集團軍某旅52名退伍老兵寫下「請戰書」——打完這一「仗」再離隊初冬,野外駐訓場上,「戰鬥」正酣。望著眼前熱火朝天的訓練場面,第78集團軍某旅炮兵營營長李金鵬,腦海中不由浮現今年9月上旬52名退伍戰士請求重返「戰場」的熱血一幕。
  •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退役老兵抗疫前線寫下《請戰書》
    這是一位12年黨齡的退伍軍人寫下的《請願書》,武漢疫情爆發以後,這位退役老兵第一時間報名下沉社區,至今仍奮戰在社區防疫工作的一線。《請戰書》背後的堅守和人情這位黨員名叫石亮,是武漢食檢所第二黨支部的黨員。
  • 他毅然寫下請戰書投入另一戰場
    轉眼到了2019年4月,特警支隊組織基層分隊長骨幹競聘,劉丁積極參加,並在競聘大會上進行了演講,時任特警支隊政委的周雪華覺得劉丁不僅對工作幹勁十足,而且他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可圈可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戰場,我們需要能講好特警故事的人。」之後,劉丁被調到特警支隊綜合科,開始從事文書宣傳工作。  怎樣才能講好特警的故事?
  • 萊西1022名暫無一線任務的醫務工作者寫下請戰書主動要求奔赴一線
    截至2月4日,萊西市累計排查有湖北駐留史人員897人,共確診1人,醫囑居家觀察65人,對21名密切接觸者均嚴格落實居家隔離措施,社會大局安全穩定。1月21日,萊西在青島各區市中率先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實現集中辦公,並公布舉報電話,其中第一例確診病例就是通過群眾舉報線索排查出來的,第一時間切斷了感染源。
  • 熱血男兒的「請戰書」
    按滿了手印的請戰書。兩路口街道供圖人民網重慶2月4日電(劉政寧)在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街道辦事處的大門外,張貼欄裡面有一張按滿了手印的「請戰書」格外顯眼:「我們積極請戰:不計回報、無畏生死、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 17名女兵按下紅手印,請戰抗洪前線!
    「男兵女兵先是一個兵,女兵也是戰鬥員,面對洪魔,我們義無反顧,集體請戰,上大堤,到前線,洪水不退,我們不撤。」
  • 蘭大一院眾多醫護人員主動請戰奔赴一線
    蘭大一院醫護人員的請戰書,「聯名上書」、集體摁下紅指印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月28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這是我們的專業,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有責任履行醫務人員的職責,義不容辭,義無反顧!」盧安東的請戰書蘭州大學第一醫院ECMO中心盧安東在自己的請戰書裡這樣說:「黨、國家和軍隊培養了我,作為一名軍人、16年黨齡的老黨員,時刻保持著共產黨員和軍人的優良作風,時刻牢記『戰有召,召必回』的信念。」
  • 一名大連護士這樣請戰武漢
    他未加思索,就用微信給自己的護士長發去了「請戰書」:「如果咱們醫院接到支援疫區的命令,希望優先考慮我,我還年輕,沒有孩子,沒有負擔,願意籤字,不計生死!保證完成任務!」谷世春覺得,與前輩相比,自己可能在經驗方面略有欠缺。「但是我沒有牽掛,這種危險的任務就得我們年輕人衝在一線!」
  • 疫情中的「請戰書」:退伍老兵王力一用責任和愛心書寫社會擔當
    此時此刻,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山東力明學院附屬醫院董事長、教授王力一,這名曾於1979年和1985年先後兩次參加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的老軍人,當得知濟南市政府正在緊急尋求合適的醫院或賓館作為疫情隔離觀察場所時,他以黨員的報國初心和忠於人民的軍人血性與擔當,當即寫出了猶如第三次奔赴戰場的《請戰書》。
  • 一封感人的「請戰書」,正月初一,她和9名溫醫大人,一起馳援武漢!
    當時雖然沒有直接抗擊非典,但是她也已經體驗過穿著層層隔離服的感覺。「我知道我將面對的是什麼,我會保護自己,完成任務。」王密芳預判,此次前往武漢支援至少要兩個月時間。「兒子學語比較遲,不過可能我回來,寶寶說不定就能說完整的句子。」支援武漢的消息,她已經告訴了婆婆。「我不在的期間,孩子得麻煩婆婆多多費心。」
  • 「65後」聯名遞交請戰書:我們比年輕人更有優勢!
    他們中,老驥伏櫪作表率,中堅力量挑大梁,青年民警積極請戰,誰也不甘落後。「65後」老民警聯名遞交請戰書2月初,武漢市公安局下達命令,要求機關民警下沉社區一線工作。警務合作處5名年齡55歲以上的民警主動請纓。
  • ...防疫戰爭:致敬最美的逆行者|肺炎|非典|平安|請戰書|戰場_網易...
    但有這樣一群人,值得我們尊敬,他們捨棄團聚,脫下節日盛裝,勇敢逆行奮鬥在一線,為我們帶來黑夜裡的光亮。世界上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他們只是穿上白大褂的普通人,一樣的血肉之軀,穿上防護服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道生命的防線。怕死,是人的本能;但責任,卻是他們的信仰。
  • 他們在晉江市中醫院遞上「請戰書」!性命相託,這一幕看哭……
    為這場共同戰「疫」助一臂之力昨天,晉江市中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長張幼妮接受記者採訪時,已是晚上九點半,她剛和同事完成交接班,嚴格按照流程從新冠肺炎隔離病區工作區脫去厚重的隔離服,換洗後來到生活區,張幼妮的聲音已經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