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 書香高原·讀書會大展臺之精讀堂|27°黔地標讀書會線上...

2020-12-14 天眼新聞

精讀堂檔案

創辦時間:2017年4月

地標:主要在貴陽市城區開展活動,已輻射至安順、息烽、清鎮、赫章等市州或縣市

活動開展形式:大多是講座形式,也有對話。

活動宗旨:咀嚼經典涵養心靈

活動時間:每月最後一周周末

3年前的一天下午,貴陽千翻與作書店,「精讀堂」啟動儀式及第一期活動現場。

現場有一位觀眾向主講嘉賓提問:「您如何理解蘇聯文學中的民族精神?」

嘉賓說,「看任何一個民族,看任何一個時代,你需要對當時的歷史、當時的時代,瞭然於胸。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中,閱讀賦予了人民力量,我出國訪問交流也這麼說。」

主持人順勢邀請嘉賓唱一首記憶中的蘇聯歌曲,於是現場響起了《燈光》——有位年輕的姑娘送戰士去打仗,他們黑夜裡告別在那臺階前,透過淡淡的薄霧那青年看見,在那姑娘的窗前還閃亮著燈光……

歌聲與掌聲,讓現場所有人難忘。

這位講述者和歌者,是歐陽黔森,貴州省文聯主席、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精讀堂」第一期主講嘉賓。

從這一場活動開始,以精讀經典為特色的「精讀堂」拉開帷幕。活動發起方貴州文學院副院長戴冰這樣描述創辦「精讀堂」的初衷:「從閱讀方式上說,眼下各種快餐式的、片斷式的、淺嘗輒止或囫圇吞棗式的閱讀,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一種常態;另外,從內容上說,因為電子技術的高度發達,閱讀平臺的越來越方便快捷,致使良莠不齊的文字甚至垃圾,也在實際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在這樣一種閱讀背景下,倡導讀什麼書,倡導一種怎樣的讀法,也許才是一件更為重要和更為迫切的事情。鑑於此,2017年4月,貴州文學院聯合貴州廣播電視臺、多彩貴州網、貴州人民出版社、貴陽千翻與作書店、《貴州都市報》《貴陽日報》《南方文學》等多家單位和媒體,成立了以精讀經典為宗旨的文化藝術講堂『精讀堂』。」

儘管省內各種形式的讀書會如雨後春筍,但貴州文學院主辦的「精讀堂」,以對經典文學作品的精細化閱讀,凸顯著主辦方深厚的專業背景和高端的專業訴求。這是貴州第一家以薦讀經典為宗旨的讀書會,匯集了來自全國的諸多專業或職業的讀書人和寫作者。

經典是人類思想、智慧和文字表達之美的結晶,穿越時空,魅力永在。「精讀堂」精耕細作3年,正是想經由精讀,與參與者一起追尋閱讀的真諦,發現更深邃的世界。

閱讀認知的開始

歐陽黔森說:「在當下社會,很多人在閱讀方面有很大的缺失,有些人雖然看了很多書,但也只是走馬觀花,所以倡導書香社會、全民閱讀是很有必要的。」

書海無涯,光是倡導讀書是不夠的,不能僅僅是要讀書,讀什麼書、怎麼才能把一本書讀好,這些也很重要。每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體驗,有自己讀書要求及個人喜好,他們需要有選擇性的書,為自己所用的書,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和文學素養。

在書香社會中倡導精讀,對讀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讀,倡導學以致用,這個「用」,不光體現在實際應用,也體現在書中能給予你個人的啟發,有所感悟。對於經典來說,需要精讀才能獲得這本書的精華。

省作協副主席、《山花》主編李寂蕩則說:「從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視全民閱讀,但其實這也折射出了一個現象,就是現在很多的人不喜歡閱讀。如果閱讀已經成為眾多人常在做的事,也就沒有必要去強調去倡導了。」

現在的人閱讀取向大致是兩種性質,一個是功利性,為了考試、為了升職去閱讀書籍,考完就忘了。另一種就是消遣性,純粹打發時間,看一些娛樂性強的書,經典書籍反而被其隔在門外。

閱讀是一種自覺性自願性的行為,外界只能去為他們營造閱讀的氛圍。而精讀堂的成立,就有這樣的作用。通過舉辦這樣的公益性講堂,引起關注,引起更多的人對經典閱讀的興趣、加深對經典著作的了解,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閱讀的作用。

「精讀堂」學術主持、總策劃,省作協副主席戴冰說,在當下,片段式的閱讀現象比比皆是,淺閱讀、泛閱讀的情況很多,很多人看似「博覽群書」,實際上就是一個「知道分子」,什麼都了解一點,但淺嘗輒止,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經典就是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只有經過沉思熟慮的作品,才是結實的、含蓄的、意味深長和經得起咀嚼的。

對經典的泛讀,就是一種辜負,不可能體味作品背後的匠心與創意、技藝與思想。而從讀者的角度,泛讀、淺讀,也不會真正學到什麼東西。作家毛姆曾經感慨,狄更斯的小說,碼頭工人、販夫走卒都喜歡看,受眾面不可謂不廣,但只有從事寫作的人才知道,他的作品包含了多麼高深的敘事技巧。這些更深更細的東西,就需要精讀,才能體會。

3位專業作家對閱讀對象和閱讀方式的看法,正是「精讀堂」誕生的認知前提。即使大大小小的讀書會各有宗旨和特色,作為專業的文學創作單位,貴州文學院所創辦的「精讀堂」,在其「精讀經典」的定位上,也有著不可複製的專業優勢和豐富資源。

匠心運籌的閱讀

在方法上,「精讀堂」倡導精讀,在內容上,「精讀堂」推薦經典。

「精讀」這個詞,應該包含著這樣兩個基本特徵,那就是挑筋剔骨、細嚼慢咽。只有經典才經得起這樣的精讀,也只有這樣的精讀才不至於辜負了經典。從本質上說,精讀才是閱讀的三昧,是閱讀的無上等咒。沒有精讀,閱讀其實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假象。

「精讀堂」的基本運作方式是,每月邀請一位主講嘉賓,對一名經典藝術家或者一部經典作品,進行精細解析,儘可能體會和傳遞出作品背後的匠心與創意、技藝和思想,以此達到深入理解經典的目的。

創辦3年多來,已邀請包括謝冕、馬原、于堅、玄武、龐培、張豔茜、施曉宇、武歆、張衛東、周曉楓、張曉雪、楊紅纓、叢峰、鄭翔、梁太鶴、歐陽黔森、謝廷秋、李寂蕩、冉正萬、戴冰、謝挺、周之江、曹瓊德等省內外知名作家、藝術家和學者舉辦講座30餘期;同時,還先後赴安順師範學院、貴州理工學院、安順市圖書館、赫章縣等地,舉辦「進高校」「進社區」「進社團」「進市州」等活動60餘次,受到廣大文學藝術愛好者的歡迎,現場聽眾近3000餘人次,網絡直播觀眾10萬人次以上。

2017年6月22日,「精讀堂」獲得由貴州省全民閱讀領導小組辦公室、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主辦的2017年「書香貴州閱讀盛典」主題活動創新獎;同年,「精讀堂」還獲得貴州省委宣傳部機關工委目標管理項目創新獎。2017年6月,國家新聞廣電總局領導到貴州視察,「精讀堂」作為貴州閱讀品牌,被推薦向總局領導進行現場展示,並做專題匯報,獲得高度讚揚。

「精讀堂」還與貴州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合作,創辦了二級衍生產品「好聲閱讀」,將每一期「精讀堂」的講座,都製作成音頻節目,通過電臺向廣大聽眾進行傳播。此外,中國著名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旗下的《南方文學》雜誌,作為「精讀堂」的學術合作夥伴,也為「精讀堂」開闢專欄,刊發「精讀堂」講座錄音整理稿,並擬每3年出版一本《精讀堂三年選》,目前,該書第一輯正在編輯過程中。

「精讀堂」創辦3年來,閱讀普及推廣已超越了「書本經典」這一閱讀形式,其先後開展的謝冕與唐亞平、馬原與刁鬥等全國名家的現場對話式講座,進一步豐滿了閱讀內核,閱讀面也由文學經典發展至美術、影視、戲曲等各個藝術門類。

閱讀經典,也閱讀貴州

「精讀堂」力求以自身的努力打造貴州文化品牌,在推廣經典閱讀的同時,也推動了外界對貴州形象的「閱讀」。

2017-2018年,天津市文學院院長武歆3次來貴州,都是因為文學,其中兩次源於「精讀堂」。他對「精讀堂」的認識是:「它是貴州省作協和貴州文學院的品牌,活動延續了很長時間,加之活動之前、之後,主辦方通過報紙、電臺、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介紹傳播,活動影響很大,全國很多作家以及文學愛好者都知道這個活動。」

武歆在2018年5月應邀在貴陽、安順舉辦了兩場「精讀堂」講座,講座的題目是《關於若澤·薩拉馬戈》,主題是:走近、閱讀經典作品,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思想準備。

講座之前,戴冰給武歆詳細講了「精讀規則」,這讓武歆格外嚴陣以待,「我準備的講座大綱有1萬多字,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情況。但由此也能看出來,主辦單位非常認真對待。」

通過這兩場講座,武歆對貴州的讀書氛圍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貴陽的講座,是在一家名叫『千翻與作』的書店。現場有作家、文學愛好者、大學老師,還有不少大、中學校的學生。同時還現場直播,據說當時網上聽眾有兩萬多人,令我特別驚訝。舉辦者告訴我,因為那天貴陽有一個大型活動,也是同時段舉辦,否則的話,網上參與的人數還要更多。那天講座還有對話,讀者提出的問題非常高端,顯然都是有備而來。」

「在安順市圖書館舉辦的那場,更是令我驚奇。聽眾大約有200多人。因為沒有電梯,會場又在頂樓。好多志願者前來幫助布置會場,他們從各個樓層把椅子搬到會場。那些志願者中,有老人,還有不少學生。會場也是特別安靜,兩個小時中,幾乎沒有人走動,沒有手機鈴聲,沒有說話聲。」

「貴州省作協和文學院精讀堂講座活動,讓我印象深刻。至今我的微信朋友圈中,還有不少通過這次講座認識的愛讀書的貴州朋友。」

點燃內心,點燃城市文化的溫度

位於市中心城市綜合體中的「千翻與作」書店,是「精讀堂」相對固定的活動空間。書店總經理蔡樂薇對書店的定位是:「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文化綜合體,期望搭建一個體現多種生活方式與文化屬性的綜合性平臺。具有文化屬性、生活氣息,同時又可以承擔城市文化公共資源建設的責任,將一個具有創造性的文化生活空間帶給城市。」

正是基於這樣的定位,「千翻與作」開始了與「精讀堂」的合作,推廣閱讀,引導大眾走近名家名作即是雙方的共識。

3年中,「精讀堂」在「千翻與作」為觀眾們帶來了30多場作家學者的現場分享,讓書友有了更多與文學親近的機會,也為書店培育出一片文學交流的土壤。蔡樂薇說:「文化活動增加了書店與作者、讀者之間的粘度和閱讀氛圍,同時令書店的文化載體屬性更加明顯,吸引了一眾對文學和藝術感興趣的書友。推廣閱讀和培養閱讀習慣,是書店長期的目標。」

霖涵是貴州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的主持人,也是「精讀堂」的專業主持人。當被問及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有關「精讀堂」的故事,他描述了幾個畫面:

「兩年前,一位『精讀堂』的嘉賓剛步入人群圍坐的講座現場,就掌聲雷鳴!隨即就有觀眾用貴陽話說:『硬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落座後,嘉賓風趣地說:『我平時都講貴陽話,現在要用普通話講,有點影響表達。』現場又是一陣和諧的笑聲。那一期內容是關於胡安·魯爾福的,兩個小時就在深刻而輕鬆的節奏中度過。這位後來剃了光頭用自己的能量點燃『精讀堂』的男人,正是第九期嘉賓,他叫戴冰。」

「2019年12月28日,年度最後一期『精讀堂』,那天多雲。在寒冬裡,閱讀能讓人溫暖,就仿佛那天城市上空掛的一抹暖陽。這期嘉賓講的是莫言及其作品,沒在現場的你可能無法想像:一位身量不算高、中發齊肩的女士,說起莫言時的語速仿佛有一種推著你向前走的力量。這個人,叫謝廷秋,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精讀堂』第三十二期嘉賓。」

「還有時常提問的書友蔣平,和閨蜜前來聽講的許琳,一直認真記錄的蒲老師,和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卻叫不上名兒的他們……」

作為主持人,幾年來,他在觀察參與「精讀堂」的嘉賓和觀眾,也在刷新自己對閱讀的認知:「是什麼讓這麼多人在嚮往文學的道路上如此堅定?是什麼讓每月一期的『精讀堂』能點燃城市的溫度?如果要說個答案,大一點是因為在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骨子裡,一直就有愛讀書的基因;說小一些,讀書確實能讓一個人長見識,哪怕是坐上兩小時聽一聽。」

他說,答案總是千千萬萬,但是總有一個答案能在「精讀堂」的現場讓你找尋。

近年來,被「精讀堂」的文學之光溫暖的「鐵桿粉絲」很多。正如大學者金克木所說,文化是一種「場」,「精讀堂」聚的正是這樣一種「場」,它所惠及的不僅僅是受眾面上的統計數字,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拓展和心靈的滋養。

肖小月是一名自告奮勇來為「精讀堂」服務的工作人員,「新時代賦予閱讀愛好者太多的紅利,很榮幸,我也在這個後工業信息服務時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參與到『精讀堂』的後臺和線下活動的工作中。」在她看來,這些經歷讓她獲得了認識的盈餘,對策劃和具體操辦的老師更是心存敬意:「3年來,我看到了每一場『精讀堂』活動的後面,戴冰老師都是忙前忙後、毫無保留去整合各種資源,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們創造福利。『精讀堂』作為貴州的文化品牌,這種影響力會產生多大的社會效應我無法得知,但我知道,這種情懷能夠影響一些人,為他們在閒暇的時間裡開闢出學習和分享的成長空間,讓他們一直對閱讀保持敬畏之心,成為終生的學習者。」

邵勝利是「精讀堂」的忠實聽眾,他說:「『精讀堂』每月一次,把省外和省內的作家或學者請來,向讀者介紹和講評中外世界名著,這在貴州來說是第一次。時間允許的時候,我都去聽,把自己閱讀過的作品與講座內容融合起來,很享受,也很受益。講座內容與自己的想法契合時,更是有了遇上知音之感。」

2019年的秋天,作家馬原在位於花溪公園裡的千翻與作書店為貴陽讀者解讀世界名著《紅字》,在講座中,他為觀眾深入淺出的講述了《紅字》小說的敘述之謎,解密小說的敘述難點和魅力。馬原還回憶了自己的讀書經歷,講到自己創作的第一首小詩,《一塊方方的陽光》。他的創作經歷長達40年,卻一直保持著對寫作的熱愛,他說保持寫作的能力就是保持自己的青春的活力和生命力,熱愛寫作和閱讀就是熱愛生活。

書友許琳對馬原這期講座印象深刻,她說:「喜歡讀書,讀得多了,就想知道這些書是怎樣被寫出來的,寫書的人是怎麼想的?自己讀到的和寫書人想我讀的究竟還差多少?『精讀堂』不僅幫我圓了見到自己心儀的作家的美夢,還讓我有機會聽到作家介紹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故事,加深了對於他們作品的了解和解讀。無關乎人的長相、外貌,重要的是他們的精神氣質,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對思想和藝術的執著追求……『精讀堂』讓我更加熱愛閱讀,通過它,我看到了更多閱讀分叉出的小徑,充滿了神秘的誘惑,引領我在書籍的森林不斷探索前行。」

<<<<<<<<<<

編者按

推廣全民閱讀和建設書香社會,形式多樣,載體多樣,讀書會是其中一個的典型。尤其是那種開放的、氛圍輕鬆的讀書會,對普通民眾有著直觀的和感性的影響力。近幾年來,全省各地湧現出來的眾多讀書會,是書香貴州畫卷上不可忽視的亮點之一。

去年世界讀書日前夕,為了推動省內讀書會相互交流,我們27°黔地標讀書專門策劃了一場「我與我的讀書會」主題分享活動,邀請全省9家最具代表性讀書會的創辦者、負責人及書友相聚一堂,分享讀書心得,交流辦讀書會的經驗。活動舉辦得很成功,與會者都意猶未盡,期待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活動。

讀書會,作為純公益性的鬆散型組織,能夠常態化開展活動,得益於每一家讀書會,那一名或兩名也許是多名核心或靈魂成員,這名(或兩名也許是多名)「篤定者」,倘若執念不夠,只要稍一鬆勁或洩氣,活動或許就將徹底中斷;當然,每一場活動能夠成功舉辦,更要歸功於那些為公益而戰、為情懷而堅守的長期參加活動的每一位會員朋友。每一家讀書都有自己的艱難與困苦。

事非經過不知難,未曾嘗過不知味。我們(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文旅新聞部、《27°黔地標》文化周刊)在舉辦27°黔地標讀書會的過程中,同樣也是深有體會。只有真真正正參與其中者,才能深刻感受操辦好一場活動的不容易。

今年,受疫情影響,27°黔地標讀書會暫時未能重啟線下活動,又一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此次線上活動——「多彩貴州書香高原·讀書會大展臺」系列報導,讓我們走近那些為助推全民閱讀活動而奉獻過的每一份子或一個個團隊,傾聽他們的苦與樂,及讀書伴成長的故事。(執筆:李纓)

文/王劍平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舒暢

圖/精讀堂提供

刊頭設計/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怡

文字編輯/李纓

視覺編輯/向秋樾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多彩貴州 書香高原·讀書會大展臺之九溪青山文學社|27°黔地標...
    受父親刻印民間地戲譜影響的劉瓊華,自幼喜愛讀書,小時候經常幫助父親幹活,每次印書時,油印機一抬起,迅速瞄上幾行,閱讀的速度必須超過印刷的速度,《三國演義》《精忠嶽傳》等多部地戲譜,就是在此過程中讀完的,由此,養成了在喧鬧的環境下靜心閱讀的習慣和快速閱讀的能力。「讀到好書想與人分享,讀多了就想寫,最初成立的文學社,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更像是一個讀書會。
  • ...戰疫鬥貧·貴州能贏」網際網路主題閱讀分享會/27°黔地標讀書...
    「綜述」部分系統反映東西部扶貧協作所取得的成效,突出反映東西部扶貧協作是中國脫貧攻堅戰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專題」以援黔幹部各自所在縣區為單位,記錄東部援黔以來所取得的成果,發掘好故事,同時以援黔省份幫扶貴州所涉及的相關產業如農村電商、交通、教育、文化、旅遊等為依託,分門別類地展示援黔省份在貴州的產業扶貧成果。7種圖書,每種規模為20萬字左右,並配以新聞紀實圖片和攝影作品等。
  • 世界讀書日出版人薦書·謝亞鵬:記錄偉大時代 講好貴州故事|「戰疫...
    貴州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謝亞鵬說,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人民出版社圍繞脫貧攻堅主題,策劃推出了一系列主題圖書,可以說主題突出、數量豐富、內容優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貴州反貧困叢書」系列(已出版4冊),「大扶貧一線手記」系列(已出版2冊),《貴州脫貧攻堅70年》《第一書記——貴州決勝脫貧攻堅先進群像》《第一書記——貴州脫貧攻堅戰線上的追夢人》《山神與天渠》《迎香記》《在路上》《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大壩大興》《從脫貧解困邁向鄉村振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貴州「百村調查」》《助力脫貧攻堅 校園攜手田園——貴州「校農結合」扶貧模式研究
  • 花香書香總相隨|「人生一樂是讀書」徵文·27°黔地標讀書會線上...
    人間四月正芳菲,花香書香總相隨。每當鶯飛草長、滿樹繁花的時節,心中自然會想起閱讀,想到一些人的名字,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一個節日也在此時到來。去冬今春,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大地,多少人為之心悸、為之無奈。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生活,但也開啟了另一種生活:心有一縷書卷香,精神煥發見靈光,喝茶讀書保健康。人們宅在家中,遨遊在書本的世界裡,在閱讀中感悟生命,了解世界,盡情享受人生的豐盈。一時書香溢滿小樓。溢滿心靈,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
  • 我的駐村心路·謝佳清:生命芳華盛開在匯川大地上|「戰疫鬥貧...
    作為一名黨員,我生命中最燦爛的芳華,就盛開在匯川的這片扶貧大地上,特別是被稱為「高原孤島」的芝麻鎮竹元村,也成為我尋找初心、堅守初心的「精神殿堂」。作為一名詩歌愛好者,這也是我此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詩與遠方」的前行。
  • 「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雲端盛宴,精彩無限
    「以「世界醬酒核心,醉美赤水河谷」為主題的2020多彩貴州風,黔酒中國行線上直播活動,11月30日華麗落幕。活動自2014年誕生以來,緊跟時代潮流,以敏銳的嗅覺和行業敏感度,同多方共同努力聚集了以「茅臺」為首的黔酒軍團,已是行業內外了解貴州白酒關注貴州白酒發展貴州白酒最亮麗的名片和最權威的媒介。而這場精彩絕倫的「雲端盛會」更是開啟了全新的思維和模式給黔酒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好平臺和機會,一併帶動消費市場活躍進步,做大做強。
  • 一土一洋「貴州樂」 書香茶香「貴州味」
    來自「中國吉他製造之鄉」正安縣「安π樂隊」的5個漢子高唱著《我在貴州等你》;對面,貴州省民族樂團的6位姑娘身著青花長衫、手持民族改良樂器,低吟著一曲《花開逢君》;貴州出版集團出版的《貴州文庫》在「山地公園省 多彩貴州風」貴州主題館門口「書香迎客」;「黔茶出山·風行天下」黔茶文化宣傳展示區則用「茶香留客」。
  • 共飲黔酒佳釀 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即將走進長沙
    紅網時刻12月14日訊(記者 唐頻輝)12月17日,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世界醬酒核心醉美赤水河谷」暨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將來到素有「山水洲城」美譽的長沙,進行今年線下第一站的宣傳推介活動
  • 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長沙站即將開啟
    相遇「網紅」長沙,共飲黔酒佳釀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中國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世界醬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暨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於2020年11月首次網上直播推介取得圓滿成功,將「醬酒熱」通過網絡逐步擴散成為新晉「網紅」代表。
  • 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線下首站宣傳推介活動將於12月17日...
    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世界醬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暨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於2020年11月在網上首次直播推介取得圓滿成功,繼線上直播後,線下首站宣傳推介活動將於12月17
  • 第九屆「書香三八」讀書活動啟動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忠在致辭中說,面對今年突發疫情,「書香三八」讀書活動組委會不忘主辦閱讀活動的初心,克服了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調整活動部署,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生動博雅、極具魅力的閱讀文化活動,可以說是收穫滿滿,碩果纍纍,可喜可賀。
  • 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
    9月27日,以「共同的世界——以山為語 」為主題的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在貴州省鎮遠縣開幕。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羅寧,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夏春平,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哈思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柳軍,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原主任劉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圖片庫藝術總監焦波,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總監張國田,以及省、市(州)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省市攝影家協會代表嘉賓等200餘人出席開幕式並觀展。
  • 「中國舞蹈向黔看 鼓舞貴州」2019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第四屆貴州...
    10月9日晚,2019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第四屆貴州現代舞周在貴陽國家高新區中國貴州藝術家俱樂部開幕。作為2019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的活動之一,本屆舞周以「中國舞蹈向黔看 鼓舞貴州」為主題,將從10月9日持續開展至14日,除呈現來自貴州省內外優秀舞團的作品外,還將帶來專業講座、論壇等活動,為民眾獻上一場豐富的藝術盛宴。
  • 多彩貴州 書香高原丨暢談閱讀,分享書香,全國各地書友相聚貴陽「燒...
    分享會現場這個名叫「燒柴煮書·重啟認知」的教育人讀書會,成員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大家每天堅持打卡,且每周必須交一篇不低於1000字的隨筆,如果違反,則會進行相應的處罰。如今,讀書會走過了5個年頭,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
  • 【要聞】品味讀書 傳遞書香 ​──「我是講書人」讀書分享會側記
    【要聞】品味讀書 傳遞書香 ​──「我是講書人」讀書分享會側記 2020-12-2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丨好酒共「湘」盛舉 發展挺進華中
    12月17日,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世界醬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暨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線下首站宣傳活動在長沙舉行。
  • 國慶中秋遊多彩貴州丨金風送爽 高鐵情牽黔川
    羅強相信只要兩省攜手而行,深化優勢互補,加強合作交流,共建一體化市場,共推精品線路,共拓旅遊客源,共出優質服務,就一定能夠讓「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和「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相映成輝、美美與共。活動現場,貴州宣布了從9月29日至12月31日來黔旅遊的各項優惠政策。
  • 我們都是讀者——促進全民閱讀 構建書香社會
    觀眾在服貿會綜合展區中圖集團「5G新閱讀」展臺參觀。該展臺運用裸眼大屏和移動VR兩種形式,將傳統2D出版物升級為3D全景出版內容,使讀者獲得沉浸式閱讀體驗(9月8日攝)。新華社發(東莞市委宣傳部供圖)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奈保爾、莫言、阿列克謝耶維奇,到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安憶、賈平凹、畢飛宇……每個周六下午,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學者與愛書人在此相聚,讀書、讀人生、讀世界,風雨無阻共赴心靈之約。上海的「思南讀書會」,只是全民閱讀活動如火如荼開展的一個縮影。
  • 貴州又一新地標!高359米茅臺集團「茅臺樽」開建
    作為12大基建項目之一——高359米的茅臺廣場(又名:茅臺樽),更是引起廣泛關注。這座歷時七年設計、打磨,完全由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戴澤鈞工作室原創的超高層建築,它的開工建設,預示著貴州將迎來又一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