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 這樣貼秋膘,減肥才不打水漂

2020-08-08 蘭超智形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但這並不妨礙人們「貼秋膘」的欲望。

- 貼秋膘 -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雖說夏季天氣炎熱,大家的胃口普遍都不太好,但是冷飲冰淇淋肯定沒少吃,體脂含量不降反升。儘管如此,「貼秋膘」也成為了很多人大吃大喝的藉口。

為了不讓減肥的努力付之一炬,編編推薦給大家五點簡單有效又不會長肉的「貼秋膘」法,小夥伴們不妨試一試:

秋冬適當喝一點湯,暖和又進補,但如果本身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不管體重高低,都應該喝去脂的清湯。

紅棗、桂圓、小米粥這類進補佳品,不適宜糖尿病和肥胖者食用。

堅果營養豐富,黑芝麻、核桃、花生也都是很好的營養補充品,熬粥時可以放一些,但如果血脂、血糖偏高,就不宜食用了。

紅薯雖是粗糧,但不適宜糖尿病人群。山藥在健脾補腎之餘,還能替代一部分主食,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合適。

飲食優選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其中豆製品和海鮮製品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夏天過去,因為頻繁接觸冷食冷飲,人的脾胃功能都難免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所以,初入秋時對於大補的食物要少吃一些噢!

相關焦點

  • 立秋貼秋膘老北京的習俗,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
    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立秋貼秋膘,這是老北京人多少年的一種習俗,更近似乎一種儀式感的節日或者禮節,雖然立秋這天未必天真的會涼,也許還是悶熱難耐,但是人們似乎會欣慰的說,今天立秋了,天兒馬上要涼快了,那種愜意和暢快,仿佛炎炎的烈日忽地下了一場淋漓的大雨,那樣的清爽和舒適,是的,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
  • 『今日立秋 降雨持續』2020立秋是什麼時候_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
    關於『今日立秋 降雨持續』2020立秋是什麼時候_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立秋 降雨持續』2020立秋是什麼時候_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立秋一起貼秋膘相關的信息
  • 立秋,你是貼秋膘?還是保持身材?
    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 Autumn2020/08/0702貼秋膘的原因立秋了,你是不是想著下了班約上三五好友一起貼秋膘呢!不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就感覺對不起今天立秋這個節氣!但是胡吃海塞之後呢?你會不會後悔今天的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 今日立秋!除了貼秋膘,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今日,立秋 ①今天15時40分,太陽到達黃經135度,立秋至。②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 立秋將至,如若不想貼秋膘,4類食材要多吃,清淡營養不發胖
    (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 籤約,本文原創,搬運轉載必究)立秋將至,如若不想貼秋膘,4類食材要多吃,清淡營養不發胖。秋天有一個詞叫做貼秋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夏天很多人食慾不佳,導致在這個季節體重有所下降,很多人不用刻意去減肥就瘦了。那麼到了秋天,天氣逐漸的變涼,食慾也就慢慢漲上來了,這時可以多吃一些營養好吃的食材,慢慢的貼秋膘,讓自己變得胖一些。
  • 今兒個立秋,北京人您貼秋膘了嗎?
    立秋別忘「貼秋膘」北京人在立秋時,有「貼秋膘」、「咬秋」等講究。咱再來說說貼秋膘:早年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 聽說,今天是一年一度「貼秋膘兒」的好日子?
    立秋節氣知多少?今日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民間素來流傳著「貼秋膘」的傳統,作家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書中也做過詳細解釋:「人到夏天,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 拒絕貼秋膘,運動不停歇
    即將迎來貼秋膘的季節又有多少吃貨們借著「貼秋膘」的名義大吃大喝雞、鴨、魚、肉...什麼是「貼秋膘」?傳統大魚大肉式的貼秋膘容易長胖對於很多人來說貼上的秋膘可能到下個夏天也減不下去」怎麼貼才健康?如果秋季不減肥,到冬天身體只會越長越胖因為冬天的時候熱量儲存會更多熱量攝入也會更多因此,從一開始就將脂肪扼殺在搖籃裡
  • 立秋到,「貼秋膘」怎麼用英文說?
    今日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立秋」,從今天開始,北半球日長縮短,天氣向乾燥宜人過渡,涼秋準備登場。 Fleshing out in autumn貼秋膘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tart of Autumn, usually people will weigh themselves and compare their weight to what
  • 立秋了!舊時貼秋膘前還有個「可怕」的習俗——懸秤稱人
    傳統貼秋膘,講究吃營養豐富的肉類食品,一般要燉肉、燉雞、燉鴨、燒魚或包肉餡餃子,北京人最有特色的貼秋膘是吃烤肉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文中寫道:「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鐵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柴,松木或果木。
  • 知俏:立秋減肥要注意,別讓「秋膘」毀身材!
    「立秋」是減肥的一道坎,稍不注意,就會使減肥成果前功盡棄,因為夏天我們消耗能量多,炎熱的天氣下又普遍食欲不振,攝入的熱量小於消耗熱量,自然就容易瘦。可到了秋天,天氣轉涼,飲食便會不知不覺地過量,熱量變成脂肪囤積成「秋膘」,體重就增加了。
  • 立秋丨福州人這樣「貼秋膘」,這些是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每天一出門,就感覺走進了烤箱,360度無死角被熱浪籠罩……一看日曆才發現,我的天哪,今天已是立秋了!立秋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的儀式。立秋,主要有這兩個習俗。
  • 胖瘦皆美的時代,讓「秋膘」在立秋季節變成健康脂肪
    以往,人們常常以胖瘦作為健康評判的標準,夏天的酷暑使人胃口、睡眠欠佳,導致身體內耗、人顯清瘦,等立秋時節天氣轉涼,當然需要好好「補」一番,因此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吃貨別再「貼秋膘」立秋時節人人都要「貼膘」嗎?現代人已經不再處於物質匱乏的狀態,肥胖和超重才是更大的問題,從夏季「貼」到秋季的吃貨們可不要再沾沾自喜,肉食大補反而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才是身體更需要的東西。而在夏季飲食不佳、睡眠較差的群體則需要在轉涼的秋季好好進補,增強免疫力。
  • 當減肥遇見「貼秋膘」,誰主沉浮?
    各路養生又開始宣傳「貼秋膘」了!當減肥遇見了貼秋膘,誰主沉浮?1、不是什麼人都要「貼秋膘」的根據傳統中醫的建議,「貼秋膘」應該在中醫辨認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營養狀態以及季節特徵,進行恰當的「進補」。並非對每個人都必要和適用。
  • 中元「提示」立秋了!舊時貼秋膘前還有個「可怕」的習俗——懸秤稱人
    傳統貼秋膘,講究吃營養豐富的肉類食品,一般要燉肉、燉雞、燉鴨、燒魚或包肉餡餃子,北京人最有特色的貼秋膘是吃烤肉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文中寫道:「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鐵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柴,松木或果木。
  • 今日立秋|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如果你對地理還有點印象,那麼一定知道,我們所在的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並不垂直,而是存在一個小小的夾角。也正是這個夾角,造就了這個世上諸多的美好。四季更替,寒來暑往,草木枯榮,晝夜長短的變化,無不來自於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周而復始的運動。從氣候統計的角度來看,一般1月為最冷月,7月為最熱月,9~11月為秋季。
  • 立秋了,應該怎么正確減肥?
    秋季來了貼秋膘的日子也到了可是你們低頭看看自己的「財富」吧你確定還需要貼秋膘?既然秋天減肥有這麼多好處我們如何抓住立秋這個轉折點有效減肥呢?立秋後多喝水立秋,南方地區依然高溫不退;北方地區氣溫轉涼,空氣乾燥。應對「秋老虎」,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水。
  • 入秋忙著貼秋膘,你也跟風?又得胖
    夏季天氣炎熱胃口差,大家體重普遍會下降,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隨之而來的胃口大開,加之北方的冬天寒冷,人們需要多攝入能量長膘以抵禦嚴寒,所以入秋時就有了&34;這一神秘儀式。對於現在物質條件富足的大部分人來說,尤其是我國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率目前已超過 42.6%*的情況下,繼續貼秋膘顯然不太合適。我們應該時刻牢記減肥任務,為中國國人超重/肥胖率的下降而努力奮鬥!!!
  • 今日立秋|大火復西流
    南方暑氣餘威尚在,雨水仍多,北方多燥熱。但是「七月流火」,農曆七月,天剛變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天氣會漸漸轉涼。 今日「立秋」。它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從每年8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35°時開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從季節意義上來說,立秋也就是說這一天起秋天開始了。
  • 今日立秋,秋風有信
    今日立秋,秋風有信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與溼度等 立秋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大家仍然要做好防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