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悲哀的一首詞,開篇只用7個字,便說透了人生無常

2020-12-14 隨手談詩

李煜的《虞美人》,都說這是一曲亡國之音,詞調哀婉悲涼,實際上這是一首有微言大義的詞,王國維評李煜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從這首詞中就可以讀懂王國維為何如此評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是什麼?春花年年開,秋月年年圓,宇宙是無窮的,所以春花秋月是循環的,永遠不會停止的。「往事知多少」,說春花秋月雖然在宇宙中不斷地循環往復,但我們的過往那些事,都已經消失了,你還能記得多少呢?你看,這兩句雖然字數不同,也沒有嚴整對仗,但其中所說的兩件事,卻是相對的,循環永恆,對消逝不返。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是什麼?是春風。月明是什麼?是秋月。東風和月明,又呼應了前兩句的「春花秋月」。李後主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是階下囚、亡國奴,他是在永恆的春花秋月中,發出了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的人生無常、一去不返之嘆。

「雕欄玉砌應猶在」,我曾經的宮殿,應該還在吧?一個「應」字,突出了李後主的想像,他在北宋皇宮中被囚禁,故國的雕欄玉砌只能存在於他的想像中,如果寫成「雕欄玉砌依然在」就不對了,你看都看不到,怎麼能說依然呢。

李煜曾經在南唐當國主,你看他早期那些詞,「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那叫一個縱情享樂啊,如今呢,想像中那奢華宮殿中的雕欄玉砌應該還在,可我已經成了階下囚,可不「只是朱顏改」嗎?

這兩句同樣也是相對應的,雕欄玉砌應猶在是永恆的,只是朱顏改是無常的。想著這些,所以他問「能有幾多愁」,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麼多的愁,春水是永恆的,不會停歇的,他的愁就像永恆的春水一樣,也是不會停歇的。

李煜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他有如此這般的愁,我們讀者當不了皇帝,亡不了國,難道就體會不到李後主那樣的愁了嗎?

不是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中人生無常的遺憾和悲哀,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著類似的愁,工作不順心了、失去摯愛了,甚至你玩遊戲被對方逆風翻盤了,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或大或小,或多或少。

所以我們說李後主這首《虞美人》是有微言大義的,他一個人國破家亡的悲哀中,表達出的卻是全人類共同的悲哀情感,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在李後主之前的詞,就是單純的歌詞,是士大夫寫出來給歌女演唱的,就如李煜早期的詞那樣,縱情享樂就夠了,但自從李後主亡國之後,他的詞就不再是單純寫給歌女演唱的了,詞也可以言志抒情了。所以我們說李後主是千古詞帝,他的詞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他對詞這種文學體裁的進步發展(或許是無意中)所做出的貢獻,是其他詞人所不能相比的。

相關焦點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李煜這首詞用9個字總結悲痛一生:人生最傷痛,莫過於無能為力
    李煜有兩首《相見歡》非常經典,一首寫於秋天,「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勾勒無法抹去的、深深的愁緒;一首寫在春天,短短三十六字,寫下人間最刻骨的傷痛,最無能為力的悲哀。今天就再重溫下李煜這首極為經典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李煜寫來字字如有淚,時隔千年讀來,仍能引發深深共鳴,讀到一半便想落淚。
  • 李璟最出名的一首詞,僅開篇7字,便驚豔了世人上千年
    很多人都說李煜不是合格的君主,卻是優秀的詞人,其實他的父親中主李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李璟繼位之初,還是皇帝,後來在後周的威脅下,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後世稱其為「南唐中主」。他好讀書,多才藝,所寵信的臣子大多無安邦定國之才,但是在書畫、詩詞、音律方面頗有建樹。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宋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38歲,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請外放離開京城已四年有餘。是年冬,蘇軾作新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
    下面介紹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五代: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此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作者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年,面對國破家亡,詞人以淚洗面,這一闋《破陣子》,就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開篇就令人震撼,「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寫哀愁的《浪淘沙》,開篇五字就悽婉至極,後世詞人無不欽佩
    李煜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對政治一竅不通,雖然身為帝王,但是他的一生卻活得並不快樂,在位的時候不問政事,終日醉心於詩詞歌賦,導致南唐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自己也淪為階下囚。李煜雖然不是一個明君,但是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很高,更是被稱為「詞中之帝」,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所作的每一首詩詞都十分經典,很多流傳至今都無人能超越。
  • 李煜最悽美的一首詞,4句就有3句經典,最後7個字從未被超越
    說起南唐的詩人,有一個名字一定不會被人忘記,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作為一個帝王,卻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名篇,有詩有詞,不得不說在當皇帝的裡面李煜的文學造詣是數一數二的。而根據李煜的作品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帝王的心路歷程,從前期的縱情享樂之作,到後期的思念故國之作,都讓人頗為慨嘆。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當政15年,李煜沒有能力更改南唐日趨衰微的局勢,乾脆就破罐破摔,借酒澆愁也好,沉溺於古詩詞寫作也好,總之他已不盡力。也許他當時的人生格言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假如說滅亡以前,歸屬於李煜人生道路的前半場,那麼他的人生下半場,便是在汴京當俘虜的階段。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只是開篇7個字,便令人血脈僨張!
    眾所周知,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即對詞體、詞風、詞境進行了改革,打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豔科」的樊籠,使詞成為豪放不羈、氣象恢弘而無所拘束的作品,真正意義上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概括來說,也就是蘇軾開創了豪放詞一派。而說到蘇軾的豪放詞,就不得不提他在密州知州任上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 李煜一首經典名篇,道出了人生離愁,被譽為宋初婉約派開山之作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詞,詞人藉助一些特定的景物,襯託出一種寧靜的意境。進而又將自己的人生離愁,融入到這個意境當中。每一句詞似乎都是詞人在喃喃自語,每一個字都滲透了詞人無盡的憂愁,這種愁,只有李煜才能夠真正體會。這種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如果一首詩只是讀起來很漂亮,卻沒有很深的內容在裡面,詩裡面感情的真實程度也不夠,那麼,它就算不上是一首成功的好詩。一首成功的好詩,不僅要讓人有感動的力量,而且還要把這種感動的力量表達得恰到好處。前者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後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積累。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
  • 李煜失而復得的經典之作,一開篇就別具一格,詞中之帝果然夠高明
    而在唐宋之間,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李煜。作為君王李煜是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作為詞人李煜卻讓文壇名家推崇備至。李煜在寫詞上是有極大天賦的,因為在他之前還沒有人能將婉約詞寫得如此行雲流水。李煜的詞意境優美,語言清麗自然卻又富有表現力。無論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還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亦或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都讓人印象深刻。
  • 李煜經典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就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也是名垂千古,無人能及。在李煜42歲那年,剛巧趕上當時的乞巧節,在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 趙匡胤問李煜: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當場回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
    無奈的李煜奉只能投降,自願去國號帝位、改成藩主以自保,從此南唐滅亡。趙匡胤問李煜: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當場回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雖然李煜作為帝王毫無建樹,但作為詩人,他的詞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而在他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經驚豔世人千年。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這首詞中蘇軾從古戰場中英雄豪傑的氣概開展,委婉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建的憂憤之情,更表現出自己對待人生和歷史的豁達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