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厚黑《羅織經》:職場發達第一要訣,靠得真不是低頭拉車賣力

2020-12-23 宸安落定

「低頭拉車,抬頭看路「,這是職場中特別是體制內工作的一大生存法則。

有些人天天加班,但幹不到點上,有些人幹得瀟灑,而且實惠多多,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在一個單位稀裡糊塗幹了十年,領導換了幾任,辦公室的人都換了幾茬,受兩位老哥啟發,我才漸漸看清所謂的真相:在單位工作,能否得到領導賞識提拔,跟自己是否勤奮、加多少班,還真沒有多大關係。

有人會問,那與什麼有關係?

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刨去其他人情方面的影響,」猜「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職場生存能力。

」猜「什麼?

猜領導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猜領導想幹的事是什麼,猜領導這麼幹的意圖是什麼!

如果這些弄不清楚,你就是幹得再多,也是平平庸庸,你就是開會總呆在角落、永遠引不起領導的注意的人。

我們單位有兩位比我年長的老哥,私下感覺人都不錯,能力素質吧,能進我們這種機關,也不會差太多,都是過五關斬六將選過來的,但是沒過幾年,兩人的差距還是有的。

王哥,人是本地的,工作特別努力,本來我們這種單位就經常加班,而他是幾乎天天加班,周末也不例外,其實他老婆孩子都在市裡,本可以回家休息,可他就不。為此,領導也經常表揚他這種幹工作的勁頭,可表揚歸表揚,就是不見提拔。

劉哥,家是鄰市的,有急事也加班,沒事兒就開車回家了,可工作也沒見他落下,而且領導去哪總愛帶著他,感覺是個智囊一類的人物。

我跟王哥是一個處的,他的工作能力我是知道的,撐起我們處的半邊天,只要有他在,我們處的工作不會落下,處長挺認他,但是就是不受局長待見。

劉哥是平行處的,真是工作幹得可以,玩兒得又瀟灑,關鍵是領導還賞識。

作為同期、同齡的幹部,劉哥是最先當上處長的,36歲的正處,而王哥是在排擠之下交流其他地方任職的。

前幾年,我們經常在一起搞活動,為這事兒,我單獨和劉哥請教過。他喝多了說漏嘴,在機關幹,想幹工作容易,但要想幹好難,關鍵是要把準領導的脈,猜對領導的心思。

《羅織經》事上卷說:是以智才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鹹於此耳。

什麼意思?

有智慧的人擅長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堅持自己的見解,他們福禍不同,都是源自這個原因。

無論是「窺」也好,「猜」也罷,正面解析就是分析判斷形勢,理解領導意圖,負面解析就是善於察言觀色,精於逢迎上級。

比如,領導不好說的話,你得替領導說,領導不想幹得罪人的事,你得替領導幹,領導不好直接表達的意思,你得私下替領導辦到,總之,你要時時站在領導的角度上,替他幹一些不好直接出面的事,或者不便直說的話。

王哥當時就犯過一忌:我們處管著某物的指標,局長又單獨要了一部分指標作為機動,不知怎麼走漏了風聲,下面有人找過來要,局長不好當面拒絕,就把王哥叫過去說:「小王,我們那個指標分完沒有,還有機動的嗎?」

王哥實在,當著別人的面,愣裡吧唧的說:「局長,您要的指標都在,我們沒敢動。」

可想當時局長的臉色有多難看。

王哥這事情辦得確實不美,局長明顯是不想給啊,否則還有必要找他嗎?直接讓他辦不就得了。

正確的做法,王哥當時應該說沒有了,或者說記不清了,再回去查查看看,因為當時的情況下弄不清局長的意圖,最好先把來人支開,然後再向局長請示具體怎麼辦。

所以,王哥幹不明白是正常的,就這樣幹工作,加一百晚上班,也換不回局長的好印象,最後那個結局是必然的。

《羅織經》說:上無不智,臣無至賢。

上司都聰明的很,想取悅上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用常理行事是行不通的。

至此,我們得清楚:

第一,職場如魚得水之人,多能揣摩出上司心意,他們善於觀察,能夠從上司的一舉一動中,準確無誤地判斷出上司的內心想法,進而搶先一步為上司分憂。

第二,職場愣頭青們,大多不會體察上情,但又自恃聰明,喜歡自作主張,說話辦事很難合上司的意思,必然招致上司的厭惡。

講這些,不是想教大家學職場厚黑,或者幹一些違規的事情,但是在職場上混,有些事情不幹是不行的,只是把握好度就行。《潛伏》的餘則成就是個高手,不是也出色完成任務了嗎?

如果您想在職場上有所發展,或者想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建議您看一下《羅織經》,這是唐朝酷吏來俊臣寫的,就是「請君入甕」那個傢伙,這本書被老梁稱作天下第一邪書,號稱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因為它寫盡了人性之惡,寫透了權謀厚黑。

這本書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寫了很多閱人、事上、治下、謀權、保身、察奸、害人的暗黑策略,學這些,不是為了自己害人,而是為了防身。無論您是從政,還是經商,都免不了人情世故,而這本書能夠讓你快速看清套路,保護自己,快速上位

誰家的床頭沒本厚黑學,沒有什麼好隱諱的,我就收藏了一整套書,《羅織經》只是其中的一本,還有《小人經》《仕經》《權謀書》《守弱學》等,總共是天下無謀之秘卷8書、謀世制勝5本,如果您手頭上有閒錢,還等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當代作家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所謂南周王朝,就是武則天時代。而《羅織經》則是武則天時代的酷吏來俊臣等人編撰的。顧名思義,羅織就是羅織罪名,就是整人的、告密的、陷害的、陰謀的、厚黑的學問和知識。當然,我們並不提倡現代人去學習《羅織經》裡面的整人手段。
  • 權謀厚黑《羅織經》:寫盡古代官場奧秘,蘊含可怕政治智慧!
    權謀厚黑《羅織經》:寫盡古代官場奧秘,蘊含可怕政治智慧第一次聽說「來俊臣」這個名字是在《資治通鑑》中,來俊臣用聰明才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嚇退了酷吏周興,還創造了「請君入甕」這個成語。這個故事讓我一度認為來俊臣是個正面人物,實則不然。
  • 權謀厚黑《羅織經》,記住這3句,助你讀懂人性,防住小人
    《羅織經》是是武周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書。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此書,冷汗直冒,卻不敢喊冤;女皇武則天面對此書,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這是一本千古奇書,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為何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但是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這本書重點不在如何陷害別人,而是可以從中看清人性,看透人心,幫助我們在社會上不受欺負不被小人算計!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領導的心理
    不管是在職場、官場還是社交場,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混得都是人性。我們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不是能力最強,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或者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懂人性」已經成了混圈子的必備技能,民國大佬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便說明,混到最後拼的絕對不是誰最狠,最渾,而是誰更能建立人脈,誰更精通人性。這一點,不管是職場還是社交,歸結到最終都必須學會「懂人性」,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我才在裡面找了辦法。
  • 教你三個職場權謀,老實人得學著點
    在這裡,就跟大家分享古代權謀奇書《羅織經》裡的幾點,相信會讓你大有裨益:1.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懮,去其患以忠。上位者是高高在上的,這些身處高位的人,是非常驕傲的,所以就得順著那些領導來,這樣才能讓對方安心。
  • 酷吏來俊臣撰《羅織經》,讓狄仁傑冒冷汗,讓女皇武則天動了殺心
    他所撰寫的《羅織經》,專門教人羅織罪名、權謀爭鬥,反映了人性的陰暗面。細讀《羅織經》,發現裡面有不少洞察職場人性的經典話語,如:「大凡能當上領導的,沒有哪個是不聰明的;作下屬的即使再賢良,也不會各方面都好沒有一點過錯。所以,要把功勞歸於主子,把罪過留給自己。要常懷戒備警惕之心,不要張揚你的智慧勇氣【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勿顯。】
  • 《羅織經》裡三句厚黑的話,助你讀懂人性,學會與小人的相處之策
    小人防不勝防,很多人覺得遇到小人避開就是,不與之為伍,但你真的分得清誰是真君子,誰是假小人嗎?而且一旦得罪了小人,那可就真的攤上事了,所以才有了算命中「犯小人」的說法。想要知道如何面對小人,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自然之道應對方法。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上司的心理
    職場、官場、社交場,無論混哪個圈子,最終混得都是人性。而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往往並不是能力最強的,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我才在裡面找了辦法。《羅織經》這本書把人性拆解得非常透徹,被稱為「中國的人性的弱點」,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4句經典,助你讀懂人性,學到與領導的相處之處,助你在職場突破自己。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進入職場之後,小編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心的虛偽,很多人真的很會演,表面上和你客客氣氣,背後就說三道四。其實在古代,這種事情就是層出不窮。經過千百年的鬥爭,古人對人性也是有一番見解,就寫下了一本千年奇書,這本書叫做《羅織經》。
  • 《羅織經》:忽視這3句話的人,能力再強也要吃虧,小人笑而不語
    《羅織經》是由古代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這本書是一本講權謀鬥智的「權謀厚黑學」,裡面充斥著大量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裡面有3句話道盡了人性險惡,若是忽視這3句話,能力再強也要吃虧,而小人在旁笑而不語。
  • 《羅織經》:助你看懂人性的弱點,識破權謀背後可怕的人心
    「李斯最後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話:」山高則風勁,潭深則水寒,相爺位高至極,小心,風大,摔了跟頭,那就不是皮肉傷了。「呂不韋依然氣定神閒道:「邪風暗流傷不到本相。」只能說呂不韋沒有看透人性,唐朝酷吏來俊臣曾經寫過一本《羅織經》,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這本書的核心就是人性,看懂人性,可以免去許多災禍。《羅織經》中有一篇專門說到如何揣測上司的心意。
  • 千古奇書《羅織經》有多厲害?狄仁傑讀完冒冷汗,武則天自嘆不如
    歷史上無數惡人,一輩子都想著將書中的每一句「權謀之術」進行實踐。連一代女皇武則天,看了這本書都自愧不如,這本書就是《羅織經》。《羅織經》是武則天時期「一代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也就是發明了「請君入甕」之人),專門講述如何羅織罪名、陷害人的書。
  • 《羅織經》:忽視這3句話的人,能力再強也會吃虧,別不在意
    《羅織經》是由古代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這本書是一本講權謀鬥智的「權謀厚黑學」,裡面充斥著很多勾心鬥角的事情。《羅織經》裡這3句話,道盡了人性的險惡,如果忽視這3句話,能力再強也會吃虧。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三句話,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在《羅織經》這個書,就有寫著人際交往、處事中的一些謀略,更多的裡面卻有很多處世智慧,要想避開小人,就只能了解小人,把人性看透,就不會被小人所害。今天小編就和你分享《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一、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層的人都有自己的驕傲,對於員工,跟喜歡順從,心安的。
  • 《羅織經》讓人「苦澀」的一句話,多少人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進入職場後,能在一起交際的朋友,平時看不出來什麼,約著吃喝玩樂。但真正到了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真的展現出了人性的陰暗。但面對事實,如果你深度了解人性後,是有助於在這個社會生存,尤其你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不了解人性,很容易被小人算計,到時候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到頭就是一場空,多冤啊!自古以來,就有本千古奇書《羅織經》,就是用來揣摩人心的。為什麼說它是奇書呢?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老實人也精明
    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別人的內心,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適當的了解人性,直面人性的弱點,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和職場上佔領一席之地,避免被坑!《羅織經》是中國權謀經典,後人稱之為「千古奇書」,它集合了中國五千年的權謀大成者。此書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專門是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但是書中的3句話,不僅揭露了世間的險惡,還能讓我們分辨出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 人類文明的陰謀大全《羅織經》:壞蛋是這樣煉成的
    經書典籍也是如此,比如《鬼谷子》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它的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道德大相逕庭,所以歷來的學者對《鬼谷子》推崇的少,詆毀的多。其實《鬼谷子》的精髓是「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格局非常大,接下來這本書同樣也是出於仁義道德的對面,但是格局卻很小。
  • 因你不懂人性,是時候讀讀《羅織經》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權謀。職場,就是這麼一個充滿利益衝突的地方,公平競爭有之、暗暗較勁有之。我們身在職場,常常會遇到自己的成績被別人搶走,還莫名其妙替別人背鍋的情況。在《羅織經》的「閱人卷」裡有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破了人性的秘密,放在職場中同樣適用: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