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上司的心理

2020-12-23 散人於浪

職場、官場、社交場,無論混哪個圈子,最終混得都是人性。

而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往往並不是能力最強的,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

懂人性」已經成了混圈子的必備技能,民國大佬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便說明,混到最後拼的絕對不是誰最狠,最渾,而是誰更能建立人脈,誰更精通人性。

這一點,無論是職場還是社交,歸結到最終都必須學會「懂人性」。

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我才在裡面找了辦法。

《羅織經》這本書把人性拆解得非常透徹,被稱為「中國的人性的弱點」,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4句經典,助你讀懂人性,學到與領導的相處之處,助你在職場突破自己。

上下背德,禍必興焉

《羅織經》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司與下屬的心意不一致時,禍事便由此產生了。

上司和下屬之間,從來都不是平等的關係,當上司與下屬意見不一致時,不同的處事方法,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有的人會在此時選擇妥協,完全放棄自己的想法;而有的人會選擇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來達成和解,將自己的意見與上司的意見進行融合,最終找到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而有的人,會堅持自己的原則,毫不客氣地與上司據理力爭,直到上司完全同意為止。大家想想,假如你是領導,你會更喜歡哪一種下屬呢?

上司與下屬意見不一致,是現在職場中最常出現的問題,但處理不好這個問題,可能便會成為自己升職加薪的攔路虎。

自古,上下一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前提,這不僅要求上司反躬自省,禮賢下士,虛心納諫,同時也要下屬懂得修身隱忍,不計毀譽,凡事以大局為重,維護上下一致的局面。

如果上下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沒有退讓之心,事情發展下去,便是一發不可收拾,對誰都沒有好處!

上者驕,安其心以順

《羅織經》這句話的意思是:高高在上的人驕傲,順從他可以使他驕傲。

作為上司來講,最煩的就是那種挑戰他權威的人,這一點在歷史上那些受到重用,身居高位,但說話不懂得拐彎的直臣身上最常出現。

例如明朝嘉靖時期的首輔夏言,夏言是嘉靖時期的名臣,四次入主內閣首輔,煊赫一時,但夏言也是一個非常直接的人,學問高、本事大,但同時脾氣也大,為人傲慢,即使皇帝有什麼不對的,他也敢直言懟回去。

嘉靖皇帝這種心機老手,自然不能容忍夏言這種有才又難以管教的大臣,夏言最終被嘉靖定了死罪。

沒有哪個上司不是高高大上,自帶優越感的,所謂從諫如流的人,即使如唐太宗,也多次被魏徵懟的想殺了他,普通上司又有幾人有唐太宗的胸懷呢?

正是因為上司「虛榮心極強,心高氣傲」這個特點,反而給很多「小人"提供了生存空間,他們處處表現得毫無違逆,竭力迎奉上司的心意,反而讓那些正人君子們顯得和上司二心了。

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能逆乎?

《羅織經》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司能給你什麼,自然能拿回什麼,生死都控於人手,怎麼能違背他們呢?

這句話應該結合上一句一起理解,上面講到,上司是驕傲的人,儘量不要和上司起正面衝突,要學會委婉、順從。

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升職最快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會說話。所謂會說話,就是讓每個和他相處的人都覺得很舒服,無論是上司,還是同事。

有的人是靠情商高,與上司、同事都相處融洽,而有的人是靠溜須拍馬,將上司哄得喜笑顏開。

曾經,有一個和我一起進公司的同事,他平時辦事拖沓,工作能力差,但卻成了我們那一批人中最快升職的人。他有一個特點普通人很難學會,那就是」身處地「的為領導著想。給領導買早餐,陪領導打麻將,喝歌幫領導喝酒等等。

在一些大型企事業單位中,上司的喜怒哀樂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這是為官者必須要認清的現實,同時也是官場上的金科玉律,稍有逾越,下場便會很悲劇。

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

《羅織經》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上司的沒有人喜歡自己手下的人能力太強,做下屬的要戒除心中所存有的非分之想。

每一個上司,都有一種擔心,特別是現代社會的職場,靠能力說話,誰的實力強誰上的概念越普及,有著超強能力的下屬,便越容易成為打擊的對象。

這來自於上司的」不安全感」,擔心自己的地位被下屬取代,所以很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在職場中經常遭遇上司的刁難,這樣的強下屬,就像一個定時炸彈。如果不懂得與上司的相處,那麼一點小錯都很容易被放大,成了穿小鞋的對象,想辦法排擠出圈。

我的同事阿強便是這樣的一個,有著非常強的設計能力,但不懂在上司面前要謙虛,每次報告會上總是想方設法展示自己超強的創意能力,上層領導非常看好他,經常在會上對阿強表示認可。

有一次,阿強又拿下了一個客戶,結果在生產時出了紕漏,導致產品不能按時交付,本來領導和客戶之間關係還不錯,一句話的事就可以幫他搞定,但正是因為阿強多次搶了領導的風頭,領導抓住這次紕漏,將阿強置於死地。

接下來阿浪便給大家總結一下要在職場生存必須要學會的幾點技能:

第一:和上司搞好關係,友好的相處,是工作順暢,升職加薪的前提;

第二:適當藏拙,別搶領導風頭;

關於職場中,如何與領導相處,絕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完全說透的,要說最懂職場生存規則的人,絕不是那些正直不阿、清正廉明的人,反而是那些精於算計的貪官、奸臣小人。

這些人,工作能力或許一般,但卻精通人性,更能知道人心的弱點,設計針對人性弱點的攻心手段。

職場必備手冊《羅織經》

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懂得人性,讓我們無論在工作、生活、社交、人際上都更懂人心,與他人相處之道。

連狄仁傑讀完此書之後,細細體會其中的伎倆之後,冷汗直冒,卻不敢多說什麼。

武則天讀完後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遂生殺機。

難怪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頗具諷刺意味地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

要學職場之道,還就得向這些受上司寵愛的人取經。

只要一頓飯的錢,你便能對人性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能更好的與上司相處。這本書中,除了與上司的相處之道外,還詳細描寫了小人之心。

讀完這本書,讓我們在學會如何與領導相處的同時,還學會如何防範小人,保護家庭,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學會自保!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人生中所有事情幾乎都要和人有接觸,想要把每件事做得更好,必然要對人性有更深刻的認知,《羅織經》這本用簡單故事傳遞深刻道理的奇書,定能讓你對人性的理解更上一層樓,保護好你身邊的人!

相關焦點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領導的心理
    不管是在職場、官場還是社交場,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混得都是人性。我們會發現那些混得最好的,升職最快的不是能力最強,最會做事,效率最高或者才華最好的那群人,而是那些實力中等,但很會處事的人。「懂人性」已經成了混圈子的必備技能,民國大佬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便說明,混到最後拼的絕對不是誰最狠,最渾,而是誰更能建立人脈,誰更精通人性。這一點,不管是職場還是社交,歸結到最終都必須學會「懂人性」,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我才在裡面找了辦法。
  • 《羅織經》:助你看懂人性的弱點,識破權謀背後可怕的人心
    呂不韋本來以為自己非常了解秦王嬴政,而且嬴政當太子和登上王位之初,對自己恭敬有加,而且自己看著他長大,自然對他的脾性都了如指掌。可惜最後發現自己錯得太離譜。只能說呂不韋沒有看透人性,唐朝酷吏來俊臣曾經寫過一本《羅織經》,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
  • 看透「人性之惡」:那些混得好的人,正在用你不屑的手段取得成功
    第二:讀書借鑑別人的智慧,直接站在厲害人物的肩膀上。「一日不讀書,就會落後」,在這個知識迭代越來越快的時代,如果不想被同齡人拋棄,你只有好好讀書,讀好書。對此,我想說的是,接受不了「人性之惡」,這是典型的弱者思維!你要想混得好,就必須摸透人性,懂權謀!剛好,這本《羅織經》,就是最好的教科書。這本書,真的這麼厲害?不信?
  • 權謀厚黑《羅織經》,記住這3句,助你讀懂人性,防住小人
    這是一本千古奇書,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為何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但是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這本書重點不在如何陷害別人,而是可以從中看清人性,看透人心,幫助我們在社會上不受欺負不被小人算計!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這3句話,記住了可以幫我們讀懂人性,防住小人。1、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這句話的意思是,被人陷害的人往往是因為沒有察覺到身邊人的心思,導致禍患都是因為太過於心慈手軟。
  • 《羅織經》裡三句厚黑的話,助你讀懂人性,學會與小人的相處之策
    在生活中,小人確實很遭人厭惡,但我們卻又不可否認,在工作中,小人最是招領導喜歡,同事升職的速度最快也多是善於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人。小人防不勝防,很多人覺得遇到小人避開就是,不與之為伍,但你真的分得清誰是真君子,誰是假小人嗎?而且一旦得罪了小人,那可就真的攤上事了,所以才有了算命中「犯小人」的說法。
  • 洞悉人性的人有多厲害?你懷才不遇,人家卻略耍心機,混得比你好
    而像女帝武則天這麼聰明的人,看了這本書,也感嘆自己的心機不如來俊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本《羅織經》是「揣摩人性」的巔峰之作!你要想出人頭地,要想人前顯聖,就得看破人性,懂權謀心機,這本《羅織經》,是最具有實用價值的教科書。
  •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當代作家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所謂南周王朝,就是武則天時代。而是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論古今,這種小人都是存在並且不少的,甚至就在你我身邊。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羅織經》最大的作用就是教我們識別身邊的小人、壞人和惡人!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和親朋!
  • 羅織經:真正升官發財的人,看透了三種「人性」,早懂早受益!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數不清的算計,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真正的大佬都不會在表面上做功夫,而是潛於底面,讓人難尋。人性亦是如此,流於表面的虛偽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表面和善,內裡狡詐,心口不一之人。古往今來,如何看透人性險惡,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我們不妨從千古謀略《羅織經》中找到答案!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三句話,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答案就要從自身找起,必要的時候就是要懂人性。尤其是現在很多老實人,由於不懂人性,明明有能力,卻總是犯小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學會在小人與禍害面前自保。在《羅織經》這個書,就有寫著人際交往、處事中的一些謀略,更多的裡面卻有很多處世智慧,要想避開小人,就只能了解小人,把人性看透,就不會被小人所害。
  • 《羅織經》:忽視這3句話的人,能力再強也要吃虧,小人笑而不語
    《羅織經》是由古代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這本書是一本講權謀鬥智的「權謀厚黑學」,裡面充斥著大量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裡面有3句話道盡了人性險惡,若是忽視這3句話,能力再強也要吃虧,而小人在旁笑而不語。
  • 權謀厚黑《羅織經》:寫盡古代官場奧秘,蘊含可怕政治智慧!
    權謀厚黑《羅織經》:寫盡古代官場奧秘,蘊含可怕政治智慧第一次聽說「來俊臣」這個名字是在《資治通鑑》中,來俊臣用聰明才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嚇退了酷吏周興,還創造了「請君入甕」這個成語。這個故事讓我一度認為來俊臣是個正面人物,實則不然。
  • 酷吏來俊臣撰《羅織經》,讓狄仁傑冒冷汗,讓女皇武則天動了殺心
    他所撰寫的《羅織經》,專門教人羅織罪名、權謀爭鬥,反映了人性的陰暗面。細讀《羅織經》,發現裡面有不少洞察職場人性的經典話語,如:「大凡能當上領導的,沒有哪個是不聰明的;作下屬的即使再賢良,也不會各方面都好沒有一點過錯。所以,要把功勞歸於主子,把罪過留給自己。要常懷戒備警惕之心,不要張揚你的智慧勇氣【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勿顯。】
  • 《羅織經》讓人「苦澀」的一句話,多少人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小時候,大家都有玩伴,人與人的相處簡單而又單純。但出了社會,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在利益至上的今天,想要真心對待一個人,都要想想適不適合。那些一起玩的好朋友,也因沒有利益的交集,而變得疏遠,甚至再無聯繫!自古以來,就有本千古奇書《羅織經》,就是用來揣摩人心的。為什麼說它是奇書呢?原來這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的,專門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書。在《羅織經》中很多話,讓人發人深省,堪稱字字珠璣,其中有一句話更是讓人「苦澀」!
  • 《羅織經》:揭露人性的三句話,幫你看破人心,遠離小人
    現實生活中,很多領導都希望能有一個踏實順從的下屬,若是手下人不忠誠,那領導心裡就會產生懷疑。而有些小人就喜歡以此來給老實人挖坑設陷阱,他們利用領導這樣的心理,動動手腳,讓領導覺得你不忠誠,給你帶來各種麻煩,限制你的發展,甚至到最後使計讓你被公司辭退。
  • 看透「人性之惡」:對付小人,忍讓是下策,聰明人用這3個狠招
    然而,在現實環境下,小人往往混得風生水起,最受領導青睞,最後升職加薪,得實惠的往往是他們。相反,那些所謂的君子,往往愛惜名聲、自命清高,不屑於幹這些阿諛奉承、同流合汙的事,所以總是遭受小人排擠,不受領導待見。所以,很多人就想著「親君子,遠小人」,結交品行好的人,遠離小人,不跟小人打交道,總行了吧?
  • 深諳人性可得獲勝之道,看司馬懿的權謀,觀其過人素質
    在亂世之下,膽識過人,權謀出眾者往往能堪大用,成為一方勢力取勝的關鍵因素。那些在眾多領導者身邊的謀士,能審時度勢,探尋未來進程,為己方勢力鑄就更有利局勢。也因此謀士對於一個集團而言至關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們可洞察人心,運籌帷幄,對於人性的把握十分熟絡,譬如司馬懿,深諳人性可得獲勝之道,看司馬懿的權謀,觀其過人素質。關羽作為劉備集團的一大核心,其能力眾所周知,他憑藉著自己孔武有力的表現,將曹軍逼得進入困境,使得曹操也不得不低頭,甚至出現了想要遷都的想法。但是司馬懿又豈能坐視不管?
  • 羅織經:真正聰明的人,都悟透了3種人性,老實人長嘆:知道太遲
    老話說:最冷不過人性,最涼無非人心!人性是複雜且神秘的,也是經不起考驗的。人性的黑暗之處往往是我們無法想像到的,所以我們常說:「害人之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想要在社會上混得順暢點,就不得不提防那些「小人」作怪。可這「人心隔肚皮」,如何才能看透人心,防範一些「人性陷阱」呢?
  • 因你不懂人性,是時候讀讀《羅織經》了
    在《羅織經》的「閱人卷」裡有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破了人性的秘密,放在職場中同樣適用: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能被別人當槍使,替人背黑鍋,不能什麼忙都幫!正如上面《羅織經》裡的話,享受成功是人性,推諉責任也是人的本能,我們要戰勝本能,不迴避自己的過錯,同時也要謹防別人把你擋槍使,一出問題就把你當做擋箭牌。
  • 人性寶典《羅織經》,不掌握三句話,能力再強都要吃虧!
    人性寶典《羅織經》,每讀一遍,我都難受一次,小人為啥過得比普通人好?不就掌握了三句話,不懂,能力再強都要吃虧!要在職場上獲得一席之地,或者我們說的俗氣些,要想升職加薪,你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手段,怎麼鍛鍊自己的手段?有一本古書,它被稱為人性寶典,它是古代官吏必讀之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羅織經》!
  • 權謀厚黑《羅織經》:職場發達第一要訣,靠得真不是低頭拉車賣力
    《羅織經》事上卷說:是以智才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鹹於此耳。什麼意思?有智慧的人擅長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堅持自己的見解,他們福禍不同,都是源自這個原因。《羅織經》說:上無不智,臣無至賢。上司都聰明的很,想取悅上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用常理行事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