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老人:一分錢不捨得花全留給兒女,結果卻成了禍害

2020-12-15 青青講情感故事

導語

如今的社會不管買什麼東西都需要錢,所以生活根本缺不了錢,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萬萬不能,因為沒錢什麼都做不了,就連生存都難,所以手裡有錢真的很重要。

但是有的老人,年輕時賺的錢,一分都不捨得花,只想留給子女,結果卻成了禍害。

一起來看看下面這2個案例。

向阿姨/67歲

我今年67歲,已經退休了,我的退休金每個月有2萬塊,所以足夠我一個人花了,但是我不捨得花這個錢,總想著把錢全部留給子女。

我的老伴兩年前離開了我,離開我後,我從此變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人,而且一個人在家生活,一點安全感都沒有,好害怕哪天出現意外,去世了都沒人知道,所以我把所以錢給了子女希望他們經常回來看我。

我這種年齡,而且我都這麼老了根本花不了什麼錢,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所以我把我所有存款都給了孩子,我有一對子女,他們一有空就會回來看我,每次回來我都會給錢他們,一給就給很多,因為他們也帶很多補品來,我不能讓他們空手回去,再說了我的錢反正遲早都是他們的,現在給也不遲,我也想幫他們分擔壓力。

我的子女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問我卡裡還有多少錢,還剩多少積蓄,還警告我,叫我不要找老伴,省得被別人騙錢,其實沒有人能騙到我的錢,因為我沒有那麼傻,我不會把錢白白給人家。

我的這對子女,花錢也特別的厲害,還經常買這買那,不是買車就是買房,每次一需要錢就會來找我,如果給的不夠,他們就會給我甩臉色,說我小氣不願意幫助他們。

時間久後,我的錢基本上都全部給他們了,他們也快掏空了我,就在我快沒錢給的時候,子女露出了真面目,老是說我摳門,說我自私,還說我總是防他們跟防賊一樣,回來看我的次數也少了。

這一刻我才知道,把錢全部給了子女,一毛錢都不捨得用,自己卻沒過上一個好日子,得不到回報,想想都覺得後悔,可是都晚了。

肖女士/67歲

我今年67歲,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來有7000,按道理來說完全足夠我們用,我的子女成家立業了,我們也完成了任務,是時候該享受生活了。

可是我們天生就是操心命,總擔心子女過得不好,我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分別在不同的公司工作,工資待遇都很好。

其實有兩個兒子壓力也不算大,但是讓我最痛苦的就是,兩個兒媳都不是省油的燈,不管我做的再好她們都不會領情,總是嫌棄我,說我不公平。

每次他們一家人回來看望我,都會給孩子們紅包,而且給的都是一樣的,因為我怕他們說我不公平。

我的兩個兒子每天都要加班加好晚,有一次他兒子手機壞了,還要買一臺蘋果×,當時他也沒有什麼錢,然後我就給了幾千塊錢讓他買了一臺新的。

沒想到被小兒媳知道了,小兒媳知道之後,說我偏心,不公平,老是偷偷給錢,大哥不給他們,後來我只好給了一些錢小兒媳,小兒媳才不計較。

後來大兒子的公司倒閉了,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工作,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也沒有收入,每天吃飯都成一個問題,看到他們煩躁的樣子,也特別的擔心,然後就打算,每個月給他2000塊,小兒子還有工作,所以就給了1000塊。

就因為相差1000塊錢,兩個兒媳吵起來了,總說我偏心,說我不公平,一碗水不能端平,總是什麼好處都給大兒子,不給小兒子,當時他們吵得特別厲害,看到他們吵,我頭也特別的痛,後來兩兄弟也因為這件事情打起來了。

我老伴當時一氣之下血壓升高,直接病倒了,這一刻,我才知道,不捨得花錢是傻的,一心一意為自己付出,結果到頭來,他們不但不懂得回報,還要因為錢的事情和我翻臉,還覺得我應該給他們,真的太傷我的心了,從那之後我發誓,不會再給錢他們。

結束語

老人老了之後,不要捨不得花錢,該花就花,本來人活著就是應該好好享受生活的,如果連生活都不會享受,那麼怎麼可能會擁有一個好的晚年生活?

既然年輕時為子女付出了那麼多,好了之後就應該好好享受,不要繼續給錢他們,這樣只會害了他們,所以老人的錢還是老人自己拿好一點,因為手裡有錢想做什麼都行,還活得開心,想買什麼也不用擔心沒錢。

關注我,每天更新不一樣的情感故事。

相關焦點

  • 上海:67歲老人花光積蓄送女兒去瑞士留學,女兒結婚後卻六親不認
    上海:67歲老人花光積蓄送女兒去瑞士留學,女兒結婚後卻六親不認在上海,一位六十七歲的方姓老人把財產送給了救命稻草。在國外,他表示自己曾花掉了不少積蓄送女兒到瑞士留學,沒想到女兒嫁給外國人獲得瑞士國籍後,8年裡一個電話也沒有打過,有一次打來,還說「撥錯了號碼」。
  • 山東67歲產婦生女不被兒女接受,如今卻成「寵妹狂」,一家團圓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去年10月山東棗莊一名67歲高齡產婦田女士剖腹生女這件事。當時,她成為了周圍人的笑話,甚至被親生的兒女嫌棄,稱如果父母生下這個孩子,他們不僅不會幫忙帶,還不會和父母來往。兒女的反對態度很強烈,想想也是,一家人本來過得好好的,突然家裡又多了一個嬰兒,任憑是誰一時間也會難以接受的。畢竟父母的年齡也大了,最大的孫女都快20歲了。這一輩子兒女雙全,家人孝順,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田女士最初檢查出懷孕的時候,兩人就打算將孩子留下,根本不顧家人的苦苦勸告。
  • 67歲老婦吃鹹菜度日,死後遺產卻出動6個工作員,清點3小時
    鄰居王奶奶去世了,才剛剛67歲。我媽嘆息:「聽說是咽喉部位出了問題,得了癌症。說起來,王奶奶這麼多年沒買過新鮮蔬菜,每天靠吃鹹菜度日,得了這個病也不稀奇。」拿著那麼高的工資,自己的兒子苦哈哈的還房貸,你個當媽的一分錢都不捨得出!」二兒媳叫李曉紅,她也對著鄰居們哭訴:「確實是太摳門了,孫子孫女長大十幾歲,從沒捨得給買過一件衣服,一口零食!」三兒媳趙素雲掐著腰冷哼:「一毛不拔!看她攢這麼多錢幹嘛,死了還能帶進棺材裡去?」
  • 「你不伺候好我,一分錢都不留給你」父母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
    可是有些父母卻喜歡「倚老賣老」,仗著自己是長輩,在家裡作威作福,不給子女一點面子。甚至還有些老人用遺傳作為要挾,妄想掌控子女的思想。一、照顧父母十年,最後弄得妻離子散汪林今年已經42歲了,父母68歲,從他們退休開始就住在了汪林家,整整十年。
  • 68歲老人退休金9千,想再婚,兒女提出的條件,刺痛了老人的心
    鍾老先生每個月退休工資近九千,對於一個老人而言,不愁吃不愁花,三個兒女都已經成家,不需要他倒貼,於是鍾老先生便自己給自己請了個保姆,蓮姨。 蓮姨今年50歲,她本來不是保姆,有一次參加老年活動,鍾老先生和蓮姨聊了幾句,這才發現兩人的境遇竟然非常相似。
  • 老人退休後和兒女一起過,不拿一分錢,兒女都是什麼心態?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如今,很多退休的老人會選擇和兒女一起生活,這樣不但可以幫兒女做做家務,而且還能替兒女照顧孩子,減輕他們部分生活上的負擔。有些和兒女一起生活的老人每個月會給兒女一些錢當做夥食費,並且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也有的老人並不會給兒女經濟上的支持,同時兒女也欣然接受,很多人表示不解,對於住在兒女家的退休老人來說,究竟哪種方式才是有道理的呢?
  • 「你該吃吃該玩玩,別不捨得花錢,不然財產就留給我這個女婿了」
    這個朋友今年30多歲了,有一個孩子上了小學,雙方父母年紀也都不小了。因為老婆是獨生女,所以孩子小時候基本上都是姥姥姥爺帶大的。現在孩子能自己上下學了,老人也終於可以清閒清閒了。可是,他發現嶽父母日子過得特別節儉,平時買東西也都是給他們買,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花。
  • 老人去世留下18萬老版百元鈔大開眼界
    粉粉噠第五套百元鈔已經用10多年了,有著四位偉人的藍色封面的第四套人民幣百元鈔早已不使用了,可能大多數年輕人都沒怎麼見過。而且這套人民幣已經在今年的5月1日正式退市了。而近幾天的一條新聞卻讓很多年輕人開了眼界,見了見第四套人民幣。一位老人辛辛苦苦地攢了18萬,一直不捨得用,死後才被兒女找出來。
  • 86歲老人牛棚自殺,葬禮上兒女勁歌豔舞,《喜喪》在「喜」什麼?
    要住進敬老院的前一晚,86歲的林郭氏決定去死。她仰頭吞下了一把老鼠藥,徹底對這個殘忍的世界和她的6個子女絕望,就此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86歲的老人林郭氏,住在山東棗莊的一個小山村裡。她這一生,35歲沒了丈夫,只留給她一間老房子和6個子女,最大的13歲,最小的9個月。
  • 晚年喪偶,有錢不給子女會晚景悽涼嗎?3位老人的話值得大家警醒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當兒女們深陷困境時,他們即便砸鍋賣鐵也要貼補兒女,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一群這樣的個體,他們晚年喪偶,身邊就只有子女,那如果他們不把自己的退休金和存款拿出來貼補兒女,那他們的晚年就會老無所依嗎?以下三位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同齡的老人警醒。
  • 三個過來人忠告:老了之後,哪怕一個人生活,也不要和兒女一起住
    可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和兒女們住在一起,不一定會幸福,也可能是苦不堪言。 梁姐,63歲 以前沒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時候,總聽姐妹們說,千萬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不僅累,還糟心,當時我還不信,因為我覺得自己兒子挺孝順的,他怎麼可能對我不好呢?
  • 晚年不幸福的老人:多事又不省心,是對兒女愛心與孝心的最大挑戰
    可現實中,老人與子女間的矛盾卻越來越多,有的還很揪心。01.好父母是兒女的福,更是家裡的鎮宅之寶現實中,聰明而智慧的老人在生活中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能處理好與兒女晚輩間的關係。他們不倚老賣老,也不到處插手,更不會處處擺出長輩威嚴,讓兒女們心生敬畏,只想避而遠之。這樣的老人,即使活到100歲也都是兒女們的福。可謂家有一老,就是一寶。
  • 我退休金一萬,不用兒女管!67歲老太生下「天賜寶寶」,現狀堪憂
    一、「我退休金過萬,不用子女幫」人生真的處處有驚喜,有時候奇蹟也會降臨在普通人身上,比如說棗莊這位67歲的老太竟然神奇的懷了孕。要知道,女性在50歲左右基本就到了絕經時候,這時候根本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可田女士不同,她因為治病的緣故導致60多歲的時候月經再次到來,並且期間還意外懷孕,這種機遇可是千分之一都難遇到。可田女士本就有一雙兒女,甚至早已成家生子,並且孫子孫女都是田女士和丈夫幫忙照顧。於是,兒女都希望田女士打掉胎兒,否則這個年齡生育孩子容易被周圍人笑話,但田女士和丈夫拒絕了這個提議,夫妻倆認為這是「天賜的寶寶」,必須好好生養。
  • 為什麼人到中年後越來越不捨得花錢?
    任務尚未完成,哪個環節的事情,不需要一大筆開支,不掰著手指頭算算,存下點錢,到時借錢無門,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不在其位,難以體會這種心情。 2、支出太多 正常的生活開銷,人情禮往,雜七雜八的開支,一不算計,每月剩不下幾個錢。人到中年生活條件好了,自己改善了住房,還要為兒女操心買車、買房,哪個家庭不是背著貸款過日子。
  • 莊世平:2000億家產捐給了國家,一分沒留給兒女,死後享國葬
    而莊老先生在晚年是將自己的所有資產——2000億捐給了國家,一分也沒留給自己的兒女,而如今他的大兒子竟只能開計程車謀生。 支援抗戰,支持統一 莊世平出生在廣東潮汕的一個殷實的商人之家。24歲便畢業於北京中國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後便旅居泰國,開始經商,開辦學校。
  • 老人去世 兒子不出一分錢 親戚鄰裡卻叫好
    該縣迷科村黑德西組一位老人去世,整個喪事只殺了12頭豬,還都是前來奔喪的親戚帶來的,兩個兒子沒花一分錢,每家人間接地節約了5萬元。女婿奔喪也不講排場、擺闊氣,不殺牛、不放煙花,只牽來一頭大肥豬。對於這家人的做法,親戚鄰裡紛紛叫好,還帶動了全村甚至全鄉群眾喪事簡辦。
  • 68歲老人哭訴:父母對兒女別厚此薄彼,傷了感情,晚年不好過
    許多家庭中,面對兩個以上的子女時,大多數老人都會有所偏愛,也有老人從小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家中有什麼好的總偏向兒子,忽略女兒,在財產分配上也是如此。但這樣做,極容易造成兒女間的矛盾,也會讓老人自己的晚年面臨困境。智慧的老人一般懂人性,他們明白子女也是人,他們身邊有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子女。
  • 《一轉成雙》71歲老太不管子女,反而拿200萬當老闆,她這樣解釋
    果汁兒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71歲老太,有個當老闆的夢想,於是投資200萬開公司,眼看錢都要賠光了,女兒急了,想讓媽媽回家養老,但老太執意要完成創業夢想,還說了一句話,讓女兒啞口無言。在綜藝節目《一轉成雙》上,果汁兒看到這個老太很有意思。
  • 67歲老人拿雞蛋被攔後猝死,兒子索賠38萬,最後結果怎麼樣了?
    今年6月,江蘇南通一位67歲的老人在逛超市時,將貨架上的兩個雞蛋放入自己口袋當中,結帳被超市員工發現後將其攔下。據超市的監控顯示,雙方僵持了一會兒,老人突然倒在冷櫃旁邊。超市員工立即撥打了120將老人送醫,遺憾的是,老人在送醫後搶救無效離世。事發後,老人的家屬認為,老人此前因為在超市買了兩個不新鮮的雞蛋,和超市交涉無果後才拿走兩個雞蛋,本身沒有主觀惡意。而且老人生前品行端正,只是近些年腦萎縮,經常健忘,拿走雞蛋未付錢也可能是忘記了。即便老人不對,但在放回雞蛋後超市無權利限制老人的自由。
  • 老人遺囑寫明積蓄親兒女一人10萬,養子分文沒有,最後兒女們大哭
    馬坡村有一個老人,大家都叫他張叔,他可是村子裡有名的老好人,和所有人相處的都很好,別人遇見什麼難題了都喜歡去跟他傾訴,他總是能給人指上一條明路,他自己經營這一家小賣部,雖然說生意不怎麼樣吧,但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他和妻子還有一對兒女,一家人生活的也算是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