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中國電商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成立6年估值超1000億

2021-01-08 騰訊網

對於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眾人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但有這麼一家電商平臺一年銷往海外的服飾高達300億,估值超1000億元,但是卻鮮為人知。這家中國電商巨頭便是Sheln。作為中國電商巨頭,但因為Sheln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因此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據公開資料顯示:Sheln品牌在2014年被創建,公司為總部在南京的一家跨境快時尚公司,創辦不過6年的Sheln以成為線上Zara為目標。一直以來,Sheln都十分低調,而且主戰場並不在國內,因此少有中國消費者知道該電商平臺的存在。Sheln的發貨倉庫位於廣東佛山,在洛杉磯還有一間轉運倉。

一件衣服從廣東發出,到洛杉磯再到美國消費者手中可能需要耗費近十天的時間。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美國人在該平臺上忍不住「剁手」。這是因為Sheln上的產品擁有多樣的選擇與便宜的價格。作為快時尚開創者的Zara每年上新1萬多個款式,然而卻遠不及Sheln的上新速度。

據悉,Sheln每月上新便有1萬多款,一年共上新15萬款,足夠消費者挑選。而且,Sheln的生產環節十分迅速,能夠根據追蹤系統對當前的流行趨勢、價格變化等實時把控。就這樣,Sheln最快只用7天的時間便能跑完從打樣到生產的流程,對市場的反應速度相當快。

當然,這離不開Sheln背後強大的供應商與設計、買手團隊。而且,Sheln往往生產的新款式數量不多,這不僅使滯銷率大大降低,約為10%,還使Sheln能夠根據市場反饋,對熱銷款式進行加單,從而提升爆款率。就這樣,Sheln憑藉著時尚、鮮活的款式徵服眾多消費者。

不僅如此,Sheln上的產品也十分便宜,對消費者十分友好。從Sheln網站中可以看出,一件短袖只需幾美元,連衣裙也不過十幾美元。而且,便宜不等於廉價,也不等於做工敷衍。Sheln對自己的產品有著很高的要求,譬如尺寸誤差應控制在2公分以內,一件衣服的線頭不得多於三根。

豐富的樣式、便宜的價格、高水平的做工等等,都使得Sheln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據官網顯示,Sheln的日銷量達80萬,最高日發貨量甚至超過300萬件。目前,其已經擁有超2000萬的年活躍用戶,產品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現十分亮眼。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估值150億!起英文名字!這一神秘電商巨頭,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SHEIN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江蘇南京,以銷售時尚女裝為主。不同於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SHEIN成立之初,就瞄準了海外市場。截止2016年,SHEIN已面向美國、歐洲、中東、印度等市場,覆蓋了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
  • 「神秘」的中國電商巨頭:起英文名字,估值1036億,國內鮮為人知
    不過,雖然國內電商市場通常都呈現出阿里、京東、拼多多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卻有這樣一家低調的中國電商巨頭,避開京東、阿里在中國市場的圍剿,將市場定位在美國,一年銷往海外的服飾高達300億,估值超過1000億,但由於定位問題,使其在國內鮮有人知,這家電商平臺便是——SHEIN。
  • 估值1036億!這一神秘的電商巨頭,起英文名字,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不過,雖然國內電商市場通常呈現阿里、京東、拼三大支柱的格局很多,但有這樣一個低調的中國電商巨頭,避開了京東、阿里在中國市場的圍剿,市場定位在美國,銷往海外的洋裝高達300億一年來,估值超過1000億,但由於定位問題,在國內很少有人知道,這就是-SHEIN商家平臺。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銷量超越華為再拿第一
    提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中興必須榜上有名,而且這兩大科技巨頭在命名上就極具中國特色。但要知道,多年前,中國科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強,因此有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為了擴大知名度,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 明明是國產科技巨頭,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從海外撈金65億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提及國產科技巨頭,不少人都會想到華為、中興等,不僅綜合實力強大,連名字都富含意義的企業。而有少部分國產科技巨頭,則因為取了一個英文名字被低估了實力,甚至被不少消費者當作海外品牌,例如安克創新。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克創新(Anker)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消費電子品牌,主營業務中包括充電寶、數據線等3C數碼產品的配件生產。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要取個英文名字,一直被誤認是國外貨
    眾所周知,中國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科技也上升了不少,已經引起了很多國家的妒忌,比如美國。這兩年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力度一直都在加強,華為是首當其衝的企業,之後又有Tik Tok,真的不知道美國還要搞什麼么蛾子。不過今天給你們講講一個很知名的科技企業,估計你們都認識,但卻不知道它是中國的科技巨頭。
  • 又一生鮮電商獨角獸出現:成立僅6年時間,估值高達500億元
    隨著電商滲透率加強、用戶消費習慣養成,以及「宅經濟」興起刺激需求激增,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迎來了高速增長、用戶紅利的窗口期,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38.4億元。行業裡,除了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巨頭外,快速崛起的美菜網同樣備受關注。
  • 中國人工智慧巨頭,成立僅6年,估值高達400億,全球排名前三
    目前,該領域不僅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在下場布局,也誕生了不少新興獨角獸。在我國市場上,商湯、雲從、曠視等AI獨角獸企業不得不提及。資料顯示,商湯科技創辦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原創技術研發企業。經過短短的6年時間的發展,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
  • 跨境電商圈最神秘的一家企業,估值150億,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SHEIN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江蘇南京,以銷售時尚女裝為主。不同於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SHEIN成立之初,就瞄準了海外市場。截止2016年,SHEIN已面向美國、歐洲、中東、印度等市場,覆蓋了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
  • 中國跨境電商第一賣家:在國內默默無聞,卻從歐美撈走超600億
    2020年,服裝行業遭受重創。當大家閉門不出的時候,服裝消費就大大地壓縮了,優衣庫、Zara、H&M、Gap等巨頭都未能倖免。不過也有例外,SheIn今年營收接近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3億元),這是該公司連續第八年營收實現超過100%的增長,已成為國內銷售額最高的跨境服裝電商。
  • NFL與MLB加持,45億美元估值:Fanatics能否入局中國體育生意?
    那麼,對於這家估值45億美元、NFL和MLB入股加持的體育電商巨頭來說,中國市場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中國,我們可以打造出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生意,所以我無比樂觀,更讓人興奮的是,Fanatics即將登陸(中國市場)。」很明顯,Fanatics將中國視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那麼,對於體育特許產業不夠成熟,但市場潛力巨大的中國來說,Fanatics又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低調吸金66億
    不少海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會註冊了一個中文名字,好的名字可以讓該公司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甚至讓用戶產生這是一個國產品牌的錯覺。甲骨文,便是一個優秀的案例。同理,中國公司進入海外市場時也會起一個英文名字,甚至會出現名字過於海外化,許多消費者將其當成海外品牌的情況,比如Anker。單看名字,很少有人會將其與國產品牌聯繫在一起。不過,Anker品牌名字不接地氣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Anker是一家名為安克創新的中國出海消費電子企業旗下的充電品牌,其主戰場並不在國內。
  • 騰訊投資的新加坡電商獨角獸Garena獲5.5億美元融資,並更名為Sea
    )】5月8日報導 (編譯:葉展盛)新加坡創企Garena改名為Sea,這家東南亞估值最高的電商創企今日獲5.5億美元融資。這輪融資將幫助它繼續在印尼和包括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內的對手展開競爭。這家公司有著8年的歷史,曾獲得中國騰訊投資。在這輪融資中出現了不少的新投資人,包括由印尼首富之子Martin Hartono負責的GDP Venture和菲律賓富豪John Gokongwei建立的JG Summit Holdings。
  • ...電商(BZUN.US)估值仍被低估? 兩年翻10倍的中國網絡版「Outlets」
    回到基本面來看,在4季報時,由於雙12和各種年底營銷活動,電商類公司都會有一個近乎翻倍的業績爆發,從而財報亮眼,而2季度由於中國「6.18」的興起,也給予了中國電商類公司小幅業績增長的機會。相比2、4季度的火爆,3季度的平淡使得業績表現並沒有那麼突出(甚至有很大可能環比下降)。
  • eBay在中國成立新公司,亞馬遜拿55億美元賭印度市場
    eBay在中國成立新公司,牽手中信升級出口物流助推商通全球 雨果網消息:3月6日,全球電子商務領軍者eBay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橙聯控股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資成立橙聯股份有限公司。
  • 字節跳動擬赴港上市:明星股東雲集 最後一輪估值1000億美元
    來源:新浪港股7月31日消息,據市場消息,字節跳動中國業務考慮在香港或上海上市,此外還考慮將非中國業務在歐洲或美國上市的選項。字節跳動和港交所對此不予置評。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最早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移動網際網路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
  • 健身軟體巨頭拿下3億用戶,成立5年估值近130億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全民運動的倡導,中國健身行業來到了一個較快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大眾的健身需求被迅速激發,線上健身用戶活躍度顯著上升。健身行業迎來新機遇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大增93.3%,至8928萬。在這種爆發式增長之下,運用健身類應用軟體成為資本的新寵兒。
  • 估值50億到2000億 菜鳥的「鴻鵠之志」
    從50億到2000億估值,菜鳥大物流生態的雛形也逐漸清晰。   擴張:菜鳥要的是整個物流生態   菜鳥的定位不是物流公司,我們是一個數據協同的平臺,是快遞行業的「水電煤」,我們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做基礎設施和做催化劑的作用。
  • 估值1000億對決市值750億 SHEIN和Anker誰更代表跨境電商
    從一個早期鋪貨型的賣家發展成一個估值150億美金的快時尚公司,SHEIN點燃了大批賣家對於跨境電商獨立站這一經營模式的熱情。在跨境電商從業者看來,SHEIN所代表的獨立站玩家,與Anker所代表的倚借成熟平臺運作的品牌出海玩家,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路徑,且同樣在今年迎來各自的高光時刻。
  • 日本京都市長要求卡戴珊放棄Kimono商標;小紅書估值或達60億美元 |...
    據數據顯示,2018年The RealReal收入大漲55%至2.07億美元,淨虧損則較2017年的5230萬擴大至7580萬美元,2019年第一季其營收大漲49.6%至6925萬美元,淨虧損錄得2322萬美元,上年同期為淨虧損1410萬美元。報告期內,該平臺活躍買家為45.6萬人,上年同期為32.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