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1000億對決市值750億 SHEIN和Anker誰更代表跨境電商

2020-12-26 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訊】跨境賣家的心態變了。

「SHEIN和大部分跨境賣家的樣子完全不一樣,就是一個時尚公司。」趙長庚是一個做家居品類的跨境賣家,在參觀完SHEIN位於廣州番禺的公司後感慨道,「這才是我們應該走的路子。」

趙長庚從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有四年多時間了,主要在亞馬遜開店。兩年前,他仰慕的對象還是亞馬遜平臺的頭部賣家Anker。因為,一般賣家的產品想要在亞馬遜上賣得好,得有相當數量的用戶好評才能形成正向循環。作為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的「初代目」,Anker每推出一個新品,即便一個用戶評論都沒有也能有不錯的銷量。Anker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力——而這正是趙長庚這樣的賣家所嚮往的。

但就在一兩年間,趙長庚的想法完全被推翻。逐漸浮出水面的另一跨境電商SHEIN提供了新的參考樣本。從一個早期鋪貨型的賣家發展成一個估值150億美金的快時尚公司,SHEIN點燃了大批賣家對於跨境電商獨立站這一經營模式的熱情。

在跨境電商從業者看來,SHEIN所代表的獨立站玩家,與Anker所代表的倚借成熟平臺運作的品牌出海玩家,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路徑,且同樣在今年迎來各自的高光時刻。

公開數據顯示,安克創新今年8月25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當下市值已突破750億元;SHEIN今年6月銷售額已超過400億,全年有望迎來千億規模。

但趙長庚不再夢想成為下一個Anker。在他心目中,SHEIN才是當下和未來最性感的公司模型。這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跨境電商從業者的觀點。在多年徘徊在到底是持續做經銷賣貨,還是升級品牌這件事上,這些跨境賣家始終處於「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階段。

「品牌是大家都夢寐以求的,但不是誰都能做成。獨立站所承載的DTC模式,可能更適合中國出海當下的環境——從生產過剩、迅速流通,升級為『更可控的供應鏈』與『更私域化的運營模型』。」另一位資深跨境電商從業者向億邦動力談道。

兩個時代

2014年,SHEIN成立。

那一年,Anker的充電寶已佔領美、歐、日等國亞馬遜平臺的品類第一。

2011年,在谷歌做了5年搜尋引擎工程師的陽萌,決定從當時興起的智慧型手機充電寶、充電線等產品切入,把中國製造的又便宜又好用的產品拿去亞馬遜平臺上銷售,並在加州註冊了Anker品牌。

Anker在亞馬遜的快速崛起,與抓準了行業發展風向不無關係。2010年到2015年,平臺電商正處於快速擴張規模的時期。以美國市場為例,這一時期,美國經濟大環境使得大的電商平臺都有較為充裕的資金,主要擴張方式就是做大業績,用銷售收入的規模來吸引投資者。為此,平臺大量做推廣,在谷歌和Facebook等流量市場大肆「燒錢」。

而與此同時,從早期鋪貨模式走過來的跨境電商獨立站,在2012年左右,開始面臨來自全球各地本土電商平臺的壓力,以亞馬遜為首的平臺實力愈發強勁。引流成本上漲、毛利走下坡路,讓大批獨立站玩家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關停的關停,轉型的轉型。

SHEIN成立之前,整個跨境電商賽道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創始人許仰天積累了五六年的跨境出口賣家從業經驗,當時只是無數個普通的服裝、婚紗賣家中的一個,沒有品牌,看啥好賣就賣啥。而更早的時候,許仰天在一家南京的外貿公司做SEO(搜尋引擎優化)。

直到2014年,明確了快時尚定位的SHEIN,正式站到起跑線上。許仰天帶隊在廣州建立供應鏈中心,並開始自建設計團隊,逐步走上快速設計服裝、快速打樣板、送去工廠快速生產的小單快反模式。

Anker和SHEIN無疑是這個分水嶺上的兩條路線。SHEIN從前身的鋪貨型獨立站轉向精品、快時尚品牌獨立站,Anker則抱緊亞馬遜走上入駐平臺開店的模式。

「兩種不同路線的選擇,跟兩個創始人的背景也有很強的關係。」一位跨境電商營銷人士向億邦動力指出,做SEO出身的許仰天善於做廣告優化,SHEIN成立後培養了一支很龐大的廣告優化師隊伍。在當時谷歌、FaceBook等流量平臺的紅利期,這一背景對獨立站SHEIN的流量增長和用戶積累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同時,從鋪貨型賣家一路走來,其在供應鏈整合上的經驗,也成為SHEIN能走海量SKU路線的前提。

而谷歌搜尋引擎工程師出身的陽萌,雖然從軟體領域跨越到硬體領域,但整個創始團隊的強項仍是在技術和產品研發上。這為Anker從「渠道品牌」走到「改良品牌」,再到「領導品牌」打下了基礎。用陽萌的話說:做渠道品牌時,去找市場上好賣的產品拿到亞馬遜銷售即可;進入改良品牌階段,就需要在研發和技術上投入更多資源,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而要走向領導品牌,就需要有開創性、有足夠創新的產品。

專注於產品,把流量獲取的事交給平臺——這註定了Anker的壯大需要賴於亞馬遜(2017-2019年,在亞馬遜的銷售收入佔線上B2C比重96.44%、96.29%和95.16%,線上B2C為收入主要來源,佔70%以上)。而善於玩流量又善於整合供應鏈的SHEIN,則走上了一條更獨立、自主的道路。

兩種生態

以SHEIN為代表的獨立站和以Anker為代表的平臺商家,各自發展壯大的背後,伴隨著的是巨頭之間競爭格局的演變。

從2016年起,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等社交媒體平臺進入爆發期,商業化路徑日趨清晰,這為獨立站帶來了一波新流量。此後,以Shopify為首的獨立站建站平臺進入快速成長期。而與此同時,以亞馬遜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在攬入海量賣家後,平臺內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相對成熟的類目,頭部效應已逐步顯露。

入駐平臺和做獨立站,雖然不是一個「二選一」的題目,且大部分頭部賣家都會選擇同時布局(比如,SHEIN和Anker都是既有官網獨立站,也入駐亞馬遜、eBay等第三方平臺),但二者從這一時期起,開始形成兩股完全不同的競爭勢力。

從SHEIN過去幾年的收入規模增長趨勢來看,2016年以後出現了大的爆發(2016年為10億,2017年為30億,2018年為80億,2019年為160億)。

(SHEIN品牌發展歷程圖,來源:SHEIN官網)

陽萌在亞馬遜全球開店跨境峰會上回憶道:「經過前一個時期的積累,從2015-2016年開始,我們能看到品牌力的表現了。」

Anker也是從2016年開始不斷出現在亞馬遜各大重要場合,成為亞馬遜一次又一次推薦的頭部品牌賣家代表。亞馬遜對於Anker的扶持不難理解——它面向的是品牌市場和成熟客群,Anker這樣一個擁有產品創新能力的中國出海品牌,無疑可以給它整個生態的良性發展樹立一個標杆形象。

到2018至2019年間,Shopify開始發展中國業務,中國本土的獨立站SaaS服務商也開始冒頭。他們逐步把獨立站基礎設施建立起來的同時,一些在平臺電商馬太效應下的失寵兒也開始溢出,轉移到獨立站生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一直到2020年,疫情催化下,獨立站更是迎來了全球性的快速增長。根據某獨立站主要支付機構埠的數據,今年中國跨境出口獨立站的交易額同比約增長了50%,這個增長速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年。

「流量平臺的供給是獨立站賣家的生命線。無論是谷歌、Facebook還是這兩年新崛起的TikTok,都給獨立站的成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流量滋養。」某跨境電商營銷服務商向億邦動力談道。

在SHEIN的成長路徑中可以看到,其在搜尋引擎(搜索是SHEIN第一大流量來源)以及社交媒體平臺的投放量非常大,並且趕上了伴隨社交媒體崛起的網紅經濟早期的營銷機會。比如,SHEIN在成立初期就開始做網紅營銷,從2017年就開始著手測試直播帶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Pinterest、Twitter等平臺都是它的主要社交流量來源。

一位資深跨境電商從業者直言:「獨立站這股勢力發展壯大的背後,是分別代表著搜索流量和社交流量的谷歌和Facebook,更希望看到手裡的流量分配給更多中長尾玩家,而不是集中於像亞馬遜這樣的頭部電商平臺。」

兩種路徑

2020年跨境出海市場開始分野。無數跨境賣家倒戈獨立站。原因正是趙長庚所擔心的:

Anker的渠道分布上,亞馬遜份額可謂「畸高」,但為什麼還能穩定增長?這個模式是否具有可複製性?難點在哪?SHEIN這樣的公司會不會越來越多?這個模式的壁壘又在哪?行業分水嶺會不會真的出現?如果兩種模式都不具有可借鑑的地方,賣家們又該如何抉擇?

雖然獨立站這股勢力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已不容小覷。

「亞馬遜和eBay等幾大平臺企業的電商交易佔美國在線零售市場的50%,而另外50%發生在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廣告投放所帶回的交易收入,也就是通過社交媒體導向獨立站,進行交易的零售模式。」獨立站SaaS服務商Shopline總經理喬冠元在公開發言中指出。

強如Anker,在亞馬遜業務獨領風騷的情況下,它保持增長的方式,一是加速迭代產品、拓展品類,二是發展服務業務,如代運營。

Anker最初以移動電源作為拳頭產品切入海外市場,但近年來已從「單一品類、單一品牌」轉向「多元品類、多元品牌」,把業務拓展至無線充電、娛樂音影、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領域。其移動電源品類的營業收入佔比從2017年的72.58%降低至2019年的57.33%。目前,安克創新旗下除了Anker這一主品牌之外,還有Nebula、eufy、Roav、Soundcore等多個品牌,並創造出了15個年營收過億的智能硬體產品線。

在服務業務方面,2018年年底,安克創新基於自身的經驗開始啟動代運營業務,幫助還沒有在跨境電商上有業務規模的中國品牌出海。目前,其業務已涉及北美、歐洲、日本、中東、澳大利亞、新加坡、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等電商渠道代運營服務,涵蓋站內運營、站外數位化營銷、客戶服務、倉儲和物流、市場分析和調研等。

用安克創新自己的話歸納其增長方式:塑造一組標杆品牌+提供一組基礎服務。

「Anker成功的因素很多,一流的創始人團隊,抓住了早期移動電源市場的需求,疊加自己很強的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並吃到了亞馬遜平臺的紅利。」一位資深跨境電商人士指出,Anker的崛起幾乎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口所有要素,要複製它幾乎不可能。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自主研發設計+外協生產」的產品供應模式下,安克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在整體費用支出中佔比很大。2017-2019年度,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01億元、2.87億元和3.9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14%、5.48%和5.92%。截至2019年末,其研發技術人員超過800名,佔公司總人數的53.38%,擁有境內外專利近500項。

「這樣的投入是很少有跨境賣家能夠做到並且堅持下去的。所以,業內很多人根本不把他們看作是跨境電商企業,而是一個兢兢業業做產品的公司。」上述跨境電商人士笑談道,「退一萬步說,即便你換個新興品類,同樣擁有強大的產品力,你也錯過了平臺電商的紅利期。」

或許也是基於類似的判斷,在億邦動力調研的多個跨境賣家中,當被問及SHEIN模式和Anker模式更願意效仿誰時,他們多數選擇了前者。「既掌握著供應鏈又擁有自己的流量,前後端一打通,基本上就沒什麼短板了。」其中一位做智能按摩器的賣家指出,核心是擁有自己的流量,且是用DTC模式和年輕人互動。

另一個3C類目的賣家也表示,至少近幾年SHEIN模式是佔優勢的。他看中的點是,SHEIN的「移動力」非常快,包括在供應鏈端和流量端,這就意味著它能夠快速適應未來的變化。

這種對SHEIN的肯定,其實更多的是表達了賣家對於獨立站這種更自主的模式的期待。在中國供應鏈能力過剩,以及與海外平臺電商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的背景下,賣家們渴望一股打破舊有格局的力量。

不過,正如難以複製一個Anker一樣,複製一個SHEIN的可能性也不大。關注跨境出海的堅果資本合伙人孫鴻達也向億邦動力表示:「SHEIN是最早一波吃社交媒體紅利的,也是早期做APP起來的,現在已經不可能通過一個APP做到這種程度了,成本太高,也不具備這樣的推廣基礎了。」更別提SHEIN在過去多年時間裡構築起的供應鏈端的護城河。

不可否認的是,當千萬個類SHEIN的獨立站崛起,他們會蠶食掉某些傳統電商平臺的市場份額。而對於大部分轉移到獨立站的賣家來說,看到希望的另一面是殘酷競爭的開始,畢竟這一模式的門檻並不高(尤其是有了越來越多的SaaS服務商之後)。

「獨立站更適合DTC品牌或者國貨品牌出海。無論哪種,都需要解決如何把採購來的流量轉化成品牌口碑,並不斷產生複利的問題。否則,所謂的獨立站擁有的私域流量的優勢,也不過是看起來美好而已。」一位數字營銷服務商直言。

相關焦點

  • Anker造 660億神話,給跨境人帶來五點啟示!
    昨天,對整個跨境電商行業來說,又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天! 8月24日,亞馬遜超級大賣、中國品牌出海傑出代表——安克創新正式敲鐘,登陸A股!>安克創新的總市值已突破660億!今日,安克的股票繼續強勁的勢頭,股價暴漲至163.41元,安克創新的總市值達到了驚人的664.14億!比跨境行業老大哥跨境通市值的5倍還多!
  • 跨境電商圈最神秘的一家企業,估值150億,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不同於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SHEIN成立之初,就瞄準了海外市場。截止2016年,SHEIN已面向美國、歐洲、中東、印度等市場,覆蓋了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SHEIN成為下載量最高的十大中國跨境出海電商App之一,當年收入破百億。
  • 估值150億!起英文名字!這一神秘電商巨頭,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2018年,SHEIN成為下載量最高的十大中國跨境出海電商App之一,當年收入破百億。2020年7月,位列《2020 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第13名,其中,華為聯想和阿里位列前三。融資情況:2013年,A輪,500萬美金2015年,B輪,3億人民幣,估值15億人民幣2018年,C輪,估值25億美金2019年,D輪,投資超5億,估值超50億美金
  • 市值破100億、560億!細數本周跨境圈大賣財報、融資大事件……
    」成為創業板註冊制的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證券代碼為300868,發行價格41.26元/股,開盤67.94元/股,盤中股份市值破100億。 波蘭電商平臺Allegro或於今年10月IPO上市 匿名消息人士透露,波蘭電商平臺Allegro(私募基金Cinven,Permira和Mid Europa Partners)的所有者正在努力於10月在華沙證券交易所將該門戶網站上市,潛在的IPO可能價值23億至30億美元(20億至26億歐元),這或將使Allegro的估值約為110億美元
  • Anker上市首日暴漲121%!傑美特漲82%!跨境電商迎來資本大年
    再看看成交量,安克創新更以29.98億元的成交額在18隻新股中高估榜首!可見,真的有大量投資者看好安克創新,真金白銀為它充值。朋友圈裡Anker管理層敲鐘的照片刷屏,有人已經在算,這個公司一下要出來多少個千萬富豪了。
  • 跨境電商圈資本往事之跨境通篇(兼帕拓遜和獨立站分析)
    2020年1月3日看到跨境通的股票,感慨萬千。遙想2015年跨境通市值約350億,PE 倍數約 155,而截止2020年1月3日收盤,跨境通總市值126.05億,市盈率13.35倍。世界二大電商企業案例:亞馬遜和京東,多年處於巨額虧損,但是公司繼續高速發展,就在於擁有更巨額的現金流(供應商帳期、賣家的銷售款帳期)。跨境通經營現金流從2018年的-1.6億到2019年上半年的-0.96億,半年內增加流動現在近7000萬,而到了2019年的第三季度,經營現金流金額為1.34億,對於廣大的供應商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意味著帳期內的貨款、物流款等可以更好的結算了。
  • 字節跳動擬赴港上市:明星股東雲集 最後一輪估值1000億美元
    字節跳動和港交所對此不予置評。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最早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移動網際網路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截止2020年3月,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已覆蓋 全球 150個國家和地區、75個語種,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居應用商店總榜 前列,從一家黑馬成長為一家超大型集團公司。
  • 估值50億到2000億 菜鳥的「鴻鵠之志」
    從50億到2000億估值,菜鳥大物流生態的雛形也逐漸清晰。   擴張:菜鳥要的是整個物流生態   菜鳥的定位不是物流公司,我們是一個數據協同的平臺,是快遞行業的「水電煤」,我們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做基礎設施和做催化劑的作用。
  • 愛彼迎Airbnb上市首日市值破1000億美元 接近臉書在2012年IPO時水平
    12 月 11 日,美國當地時間周四,民宿巨頭 Airbnb 股價在上市首日交易中飆升,收於 144.71 美元,較 68 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發行價上漲 113%,這使得其市值達到 1007 億美元。Airbnb 的 IPO 募集了 35 億美元資金,成為今年規模最大的 IPO。
  • 波蘭電商躥紅!每月檢索超15億,用戶都在Allegro買什麼?
    聚焦跨境電商經濟,研究電商大賣和他們所關心的一切。
  • 跨境電商周報:跨境電商Wish衝刺美股;15國籤署RCEP
    【億邦動力訊】過去一周,跨境電商領域發生了這些事:1. 跨境電商Wish衝刺美股:估值百億美元近期,跨境電商平臺Wish的母公司ContextLogic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招股書,該公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WISH。
  • 中國跨境電商第一賣家:在國內默默無聞,卻從歐美撈走超600億
    不過也有例外,SheIn今年營收接近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3億元),這是該公司連續第八年營收實現超過100%的增長,已成為國內銷售額最高的跨境服裝電商。SheIn的快速走紅,可以看做是一場對時尚行業的降維打擊。有業內人士判斷,在電商產業全球滲透、中國供應鏈升級的背景下,這家公司很有機會打敗Zara、H&M們。
  • 明明是中國電商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成立6年估值超1000億
    對於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眾人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但有這麼一家電商平臺一年銷往海外的服飾高達300億,估值超1000億元,但是卻鮮為人知。這家中國電商巨頭便是Sheln。
  • 當成千上萬個SHEIN站起來 Wish的IPO還值錢嗎?
    【億邦動力訊】每股24美元,籌集11億美元資金,IPO估值140億美金。Wish即將迎接其創辦以來最輝煌的時刻,但也可能是最後的巔峰。某種程度上,Wish和那些商業模式近似的中心化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eBay——都會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阻擊:即「中國夢幻獨角獸」SHEIN等若干獨立站快速崛起所帶來的「挑釁」。
  • 小米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手機+AIoT成主要功臣
    12月23日,截止到發稿時間,小米股票達到了每股31.750港元,總市值為7983億港元,約合1030億美元,成功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今年初小米的股票曾一度低至8港元左右,能夠在一年內翻幾倍,主要得益於小米的手機+AIoT戰略。
  • Wish公司,一個百億美元市值的獨角獸已初具雛形
    事實上,跨境電商(中國商品+全球市場)這個生意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布局,其中甚至不乏網際網路巨頭的身影。 (1)速賣通(AliExpress) 看名字裡面有個「Ali」已經不難知道,速賣通是電商巨頭阿里旗下的跨境品牌。
  • 榜單|3700億市值A股跨境電商企業盤點:政策利好股價普漲 僅三成...
    在今年5月7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同時表示,要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體系,實行對綜合試驗區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等支持政策。由此正式拉開政策逐步加碼跨境電商行業的序章,跨境電商企業迎來發展紅利期。
  • 2020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榜單發布!獨角獸企業、數位化賦能精英...
    ,億邦動力網正式發布了《2020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榜單》,其中包括「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獨角獸榜單」、「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數位化賦能精英Top50」以及「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新銳品牌Top50」。  全球跨境電商新勢力獨角獸榜單
  • Made in China在美國打造的品牌神話,傳奇亞馬遜賣家Anker給跨境電商的啟示
    Amazon近期對 Anker 創辦人陽萌的專訪https://youtu.be/IEhL4B5qWEE 而陽萌採取的模式,就是透過 Amazon 和ebay 等跨境電商平臺直接面對歐美消費者,他從美國市場的電商平臺Amazon開始起步,認為過去傳統外貿B2B的方式中間還有國外採購商、經銷商這些中間環節,除了吃掉利潤還無法第一線得知市場顧客反應
  • 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下一個是B站?
    一季度末,各個資本市場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中國企業有11家,二季度末這個數字增加了14家,三家千億美元俱樂部的新成員均來自網際網路行業:美團、京東與拼多多,最近一年最高漲幅分別高達226.6%、148.5%和414.6%。千億美元市值重要嗎?千億美元市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