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娛樂業的時代更替來講,邵逸夫的離開,這件事本身的象徵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然而,邵逸夫留下的不只是那引人注目的百億港元財產,他花費數十載創立的娛樂帝國,就像一棵盤根錯節的巨樹,有無數支脈潛行於大地之下,只要條件合適,那支脈就破土而出,漸漸長成一片森林。南都記者就為讀者盤點一下,如今的華語娛樂業有多少支脈源自邵爵士。
周潤發
1974年,周潤發畢業於T V B藝員訓練班。出師不久,他主演的《狂潮》《強人》《網中人》等一系列TVB長篇劇集紛紛熱播,而1980年的《上海灘》更是讓周潤發的表演事業如日中天。1980年代,周潤發進軍影壇,因《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阿郎的故事》等一眾經典之作,成為華語地區一代青年人的絕對偶像。2000年的《臥虎藏龍》,奠定周潤發在華語影壇男演員中的強勢地位。
劉德華
作為無線五虎之一,劉德華自1983年從無線臺出道。此後三十年,千錘百鍊,煉成「四大天王」之首。如今,年過五十的劉德華,依舊粉絲無數,票房號召力驚人,已成眾人眼中的「無冕特首」。開演唱會,做演員之外,劉德華升級做老闆。近十年來,他監製或投資了《瘋狂的石頭》《風暴》等一批新導演的新銳製作。
梁朝偉
同屬「五虎」的梁朝偉,雖然沒有像劉德華在事業上多元發展。不過,五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三次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外加一次坎城影帝。如此斐然的成績,梁朝偉已然踏上「封神」之路。
周星馳
周星馳當年的龍套生涯就是從無線藝員訓練班的夜間 部 開 始 。直 到1987年,因《霹靂先鋒》獲得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周星馳在電影界的逆襲正式開始。整個1990年代,周星馳確立了在華語地區首席喜劇男演員的江湖地位。新世紀前後,《食神》《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等作品,讓周星馳成為華語喜劇片最值得期待的導演之一。而《西遊·降魔篇》豪取12億人民幣票房,讓周星馳再度引發眾多人對他的想像。
杜琪峯
杜琪峯的創作之路開始於無線電視臺的編導生涯,《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等一眾經典金庸劇都是出自杜琪峯之手。離開TVB之後,杜琪峯拍出《碧水寒山奪命金》等彼時香港電影的新風之作,同徐克等人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此後30餘年,杜琪峯左手作者,右手商業,成為一代香港電影的旗手。近年來,杜琪峯聯手韋家輝,進軍內地影壇,《毒戰》更加突破了內地警匪片的藩籬。
王晶
拍了無數經典港派喜劇,也拍了無數爛片的王晶,在1980年代初也曾是邵氏公司的一員。
曾志偉
著名香港影視演員。其代表作品無數,演技高超,是公認的實力派演員。中學畢業後曾任職業足球運動員,後輾轉加入電影行業,最初擔任龍虎武師。後來涉足編劇工作,並升任導演。2008年7月1日,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
李嘉欣
中國香港著名女藝人,香港小姐冠軍。李嘉欣出生於澳門,中葡混血兒,父親是葡萄牙人。18歲時摘下港姐后冠,一直佔據「最美麗港姐」頭銜,曾參與拍攝多部影視作品,轉戰大熒幕後更參演過李連杰、周星馳等影星的電影作品。
張曼玉
1983年,18歲的張曼玉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奪得亞軍,籤約T V B。從「花瓶」演成「影后」,張曼玉20多年的演藝生涯跌宕起伏,五屆金像影后,四屆金馬影后,一屆坎城影后。的確是「港姐」中的一代楷模。
劉家輝
香港著名功夫片演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叱吒影壇的武打巨星,他主演的《少林三十六房》創造了一個傳奇,把少林寺功夫片推向巔峰。當年劉家輝與汪禹的雙生搭檔撐起了劉家班的大半江山,儼然成為邵氏最耀眼的兩顆明星。1985年邵氏停產之後,劉家輝發展不順,名氣和地位大不如前,1990年加入T V B,參演了多部TVB劇集。
整理:南都記者 許嘉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