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賭王」不同的邵逸夫:曾捧紅無數巨星,死後卻無遺產爭奪

2020-12-26 葦杭人物

隨著澳門「賭王」何鴻燊去世,關於他的遺產爭奪戰不斷上演,這一系列事件的熱度在網絡上一直高居不下,讓吃瓜群眾們津津樂道。

相比之下,2014年香港邵逸夫逝世時,國內媒體卻較少關注,更不用說一次次上熱搜。

同樣是傳奇的一生,如此的厚此薄彼,不免給人留下「人一走,茶就涼」 的不平之感。

01開啟電影有聲時代,捧紅無數巨星,捐建6000餘座逸夫樓

邵逸夫,他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影業締造者、娛樂圈教父、身家百億富豪,他更是慈善大家。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你一定知道邵氏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白手起家到稱霸一方的影視帝國,開闢了華語影視的新紀元,它是邵逸夫親手打造的「邵氏」娛樂王朝,拍攝的影片達1000部,為香港贏得了"東方好萊塢"的美譽。

如果你喜歡娛樂,你一定知道眾多巨星,他們大多都是邵逸夫一手捧紅的。

邵逸夫一手捧紅了蝴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凌波、李翰祥、鄒文懷、張徹、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張學友等一大批巨星。這些演員都曾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美好的成長記憶。

如果你是一個港劇的愛好者,那你一定聽過TVB,TVB的創建人就是邵逸夫。

曾經的無線在邵逸夫的帶領下好戲連臺,《上海灘》、《千王群英會》、《火鳳凰》、《京華春夢》、《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紅遍華語電視圈的經典巨製紛紛精彩亮相。

《美聯社》評價,邵逸夫打造的電影和電視帝國培養出了周潤發和吳宇森這樣的優秀電影人,也鼓舞了昆汀-塔倫蒂諾等西方電影人。

如果你曾經漫步校園,你一定聽聞過逸夫樓,通過在線地圖搜索逸夫樓,查詢樓結果近3萬條信息,這些逸夫樓密密麻麻的遍布全國。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在全中國廣建逸夫樓,建設各類教育項目超過 6000 個。雖然邵逸夫不是香港最有錢的企業家,但他絕對是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他的人生寫照。

「寧波人從小就立志做大事,頭等大事就是經商。一生從商,終生忙碌。取這個名字,是希望自己以後能鬧中取靜,忙裡偷閒,安逸度過一生。」邵逸夫這樣解釋他的名字。

邵逸夫很早就參加了工作。當他還在「上海青年會英文中學」念書時,就加入了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助兄長開拓外埠發行。中學畢業後,便跟隨三哥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隨後事業經歷二戰的打擊毀滅,歷經各種磨難,才成就了如今的影業版圖。

除了在電影、電視界及公益界的貢獻,邵逸夫一生所經歷的婚姻、愛情、親子關係也充滿傳奇色彩。

邵逸夫常說,自己愛和女明星出街跳舞、吃飯、聊天,但他自評「風流但不下流」。

邵逸夫的結髮妻子黃美珍,是他朋友的女友,他們衝破世俗的相知相愛過程在當時引發關注,結婚時朋友還送來50萬元大禮;邵逸夫90歲時,迎娶小自己17歲的方逸華,高聲說「我要給方小姐幸福」,更是轟動一時。很多人評價他是一個「多情卻長情」的人。

邵逸夫一生傳奇,卻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

邵逸夫的子女們從小就在新加坡由邵逸夫的兄長幫忙撫養。子女們與他的感情都比較淡薄。後來方逸華進入邵氏掌權,他的兩個兒子不滿,一同退出董事局,並移居新加坡,斷絕關係20年,直到2006年。

也許,邵逸夫一生子女緣薄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但這也是最為真實、有血有肉的邵逸夫——他是一個傳奇,也是一個凡人。

02傳承智慧,避免爭產糾紛

邵逸夫的傳奇,還在於他是一個很有傳承智慧的人。

1997年,在自己90歲高齡與第二任太太方逸華結婚時,邵逸夫就明智的通過立遺囑分配了百億家產,原因是不想自己的子女日後與方逸華爭家產、鬧家變。

對於富豪們來說,分家產是一門學問。人們看到的成功的分產,往往並不等於完美的傳承,財產分配只是蝸牛頭上的一個觸角。邵逸夫所做的,是使自己家族經年累積的有型和無形資產得以繼承和發揚。

隨著年事漸高,邵逸夫多次傳出入院消息,但並沒有像澳門賭王何鴻燊那樣,一到健康要緊時候,就傳出爭產糾紛。更沒有在自己逝世後出現家產爭奪大戰。相比如今的賭王,當年的邵逸夫,可算是走得雲淡風輕、波瀾不驚。

邵逸夫對於遺產的分配方案,一直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被稱為「最值得稱道做法」。

除了遺囑,邵逸夫用來避免爭產的另一個工具是慈善信託基金。據了解,子女無心繼承家業,邵逸夫並不強求自己的產業一代傳一代,於是將名下所有資產套現,成立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將家族財產注入信託基金,讓家族成員成為受益共同體。該基金由二太太方逸華執掌。

信託基金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嚴格地執行設立人的遺願,比如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就可以在他去世後,繼續實現他做慈善的意願。同時,慈善基金的解散需要全體受益人同意,這就避免了家族分裂。

「大隱隱於市」,曾經有形的產業帝國已化作現金流入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再度以投資的方式進入市場之時,必然面目全非,但巨額資產運營收益所得也將傳承子孫,守護家業長青,他的慈善事業也將延續。

邵逸夫的傳承,除了有形的財富、事業,還有家族精神與價值觀的傳承,還有對於其兼濟天下的慈善精神。這是邵逸夫的大智慧之處,也是他的過人之處。

到目前為止,鮮有像邵逸夫格局之大的企業家,但這卻是未來傳承的一個趨勢。家可傳,業難傳,這就需要企業家們的傳承智慧。

結尾:

如今,香港電影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甚至是香港電影發展史也已經成為普通高校的選修課;「邵逸夫獎」每年激勵和肯定在天文、醫學和數學上有卓越成就的學者;那些矗立在內地廣袤土地上的「逸夫樓」,也將永遠提示學子們記得這樣一位慈善家,其精神以另一種方式傳承於世人。

數百年後,那些陷於爭產的富豪都已湮沒無聞,但邵逸夫的影視帝國和他的慈善事業仍將為人所熟悉。

關鍵詞:#邵逸夫#、#邵氏影業#、#邵逸夫分產#

作者:阿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相關焦點

  • 91歲鄒文懷,98歲何鴻燊,107歲邵逸夫,誰的豪門感情史更精彩?
    嘉禾影業從成立之初,就以武俠功夫片著稱,先是捧紅了李小龍、後面還有成龍、李連杰。當年,為邵逸夫努力打拼,但一直不受重視的鄒文懷自立門戶後,憑藉這樣的影片風格,獨樹一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嘉禾鼎盛時期,旗下不少著名的藝人,比如成龍、洪金寶、李連杰、許冠文等,由於對影壇有著傑出的貢獻,鄒文懷還榮獲了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亞洲電影大獎和華鼎獎的終身成就獎。
  • 她是歌女出身,捧紅「四大天王」,甘做妾45年得百億遺產,死後全捐出
    就連邵氏六爺邵逸夫也拜倒在方逸華的石榴裙下,展開猛烈進攻。雖然方逸華是混跡娛樂圈的人,可邵逸夫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女人。跟那些鶯鶯燕燕是完全不同的,最重要的是還有經商頭腦。1987年,邵逸夫的妻子黃美珍去世,這時的方逸華在邵逸夫身後站了35年。等到10年過去了,邵逸夫才迎娶方逸華,「六嬸」終於名正言順了。婚後的方逸華,生活依然跟以前一樣,並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 真正「捧紅」賭王何鴻燊的其實是王晶?
    捧紅賭王的是王晶?!!!那個在很多人眼中拍過三級片,和很多爛片的王晶?這個話題在很多人眼中簡直是標題黨,而且太扯了。太扯了嗎?賭王何鴻燊世出香港名門何東家族,從六七十年代開始,縱橫澳門賭場,福布斯排行榜常年在列的香港超級富豪,早已聲名在外了,還需要一個爛片導演捧嗎?
  • 壽山中國壽山邵逸夫年僅107歲,擁有遺產
    比方說,自從「無線電視」建立以來,邵逸夫的「邵氏影業」就變紅了,現在,人們熟悉明星,如「賭神」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等,在他的公司下,有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一旦進入香港世界,邵氏電影業敢說是第一,甚至英皇娛樂業也只能排在第二位,然而這樣一個擁有無限外部風景的邵逸夫和擁有200億資產的邵逸夫在他107歲之後,沒有孩子願意繼承他的遺產,真可惜。
  • 邵逸夫107歲仙逝時,4個兒女竟無人願繼承他的遺產,這是為何?
    邵逸夫曾擔任港事顧問,為香港順利回歸和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一位卓越的實業家,他在創造商業奇蹟的同時,為香港乃至中國影視事業的繁榮、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邵逸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像世人詮釋出什麼才是真正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萬裡長城永不倒」邵逸夫於1907年的上海出生,他的一生不僅經歷過近代中國的戰爭,更親眼目睹中國的成長,與此同時,他也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在創辦邵氏電影公司的同時,也將香港的電影產業推向高潮。
  • 香港電影教父鄒文懷:一手捧紅李小龍,曾拒向日本發行《精武門》
    而這一切都和一個人密不可分,他就是鄒文懷,他以一己之力在香港電影打出一片新天地,他不但捧紅了李小龍、成龍,還曾以無上愛國情懷,拒向日本發行頌揚抗戰精神的《精武門》。這與邵逸夫的用人原則「頭等人才、三等職務、特等權力」有直接關係,簡言之就是用你鄒文懷但不給你等價的待遇,直到邵逸夫再次任命紅顏知己後來的邵夫人方逸華上任後,看不到出路的鄒文懷終於決定離開邵氏。
  • 賭王遺產爭奪二房勝出,何猷君修改微博認證,他「輸」在年輕?
    賭王遺產爭奪二房勝出,何猷君修改微博認證,他「輸」在年輕?98歲的一代賭王何鴻燊離世,再度將他背後的大家族,給推到了公眾面前。何鴻燊擁有四房太太,總共生育了17名子女。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中,很多人都了解到,何鴻燊的大房最失意,比較有競爭力的四房,也最終敗在了二房手裡,稍微有點安慰的是四房何猷君,給賭王生下了長孫。不過在小編看來,對於財富的分配,各房之間也沒有這般氣氛緊張啦,畢竟這一切的安排,何鴻燊早就在生前定下了。隨著賭王的落幕,有網友發現何猷君修改了微博認證。
  • 豪門遺產風雲:賭王二房靠實力成大贏家,李嘉欣老公每月分200萬
    賭王的澳娛股份,自己僅持0.117%,剩下的分給二三房(佔比25.538%)和四太(佔比6%)。事情這才算是告一段落。賭王不僅曾被太太們「攪」得不得安寧,和他的親妹妹「十姑娘」何婉琪之間也鬧出過爭產風波。
  • 嘉禾老闆鄒文懷捧紅眾多巨星,開闢了香港電影空前繁榮的時代
    而嘉禾的老闆鄒文懷更是被奉為香港電影界的教父,無數香港電影大咖的導師,邵氏電影的宿敵等等頭銜,如此人物,想必大家都很好奇,於是,小編查閱了很多資料,寫了這篇電影的番外文章,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導演宗師」鄒文懷。
  • 「首善」邵逸夫:霸氣斷絕父子關係,拒收200億遺產的4個子女現狀如何
    但是,千古流芳的邵逸夫卻在自己的家庭關係上處理的一敗塗地。他的4個兒女曾一度和他斷絕關係,直到邵逸夫去世,也沒有接手他的影視帝國,無心繼承他的200億遺產。不禁讓人唏噓,一代傳奇人物,卻沒能擁有美滿簡單的家庭。
  • 「中國首善」邵逸夫:4個兒女全部斷絕關係,誰也不願繼承200億遺產
    他的這兩個公司可以說是娛樂圈的鼻祖,最早期的大明星都在這裡誕生,包括周星馳、梁朝偉、周潤發、劉德華、郭富城等等都曾是其的藝人。邵逸夫的一生就像是一部傳奇,他也是全球最長壽、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CEO,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年107歲。
  • 邵逸夫107歲仙逝時,四個子女為何拒絕繼承他的遺產?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紅樓夢·寄生草》關於人生不同的思想流派,有著不同的看法,儒家認為我們應當積極的去爭取,積極的去改變這個社會。道家則認為正是由於人們的競爭,我們的野心,這才導致社會的各種問題,主張人應當清靜無為。
  • 邵逸夫去世 曾被稱為一代「娛樂之王」(圖)
    娛樂教父  轉投電視笑傲港島  邵逸夫被外界尊稱為「娛樂界教父」,還源於他的TVB。1967年,當邵逸夫決定與利孝和、餘經緯及英資公司合資創辦無線進軍電視業時,還曾遭到不少朋友反對。  1971年,邵逸夫開創無線藝員訓練班,更是為整個亞洲演藝圈輸送了大量的中堅人才,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等天王巨星,均出身於這個訓練班,女星則包括汪明荃、趙雅芝、鄭裕玲、陳玉蓮、曾華倩、戚美珍、劉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此外,像杜琪峯、王晶、關錦鵬、韋家輝等著名導演,也得益於TVB的全力栽培。而「香港小姐」選舉也曾經賺足眼球。
  • 中國首善邵逸夫,4個兒女與其斷絕關係,誰也不願繼承200億遺產
    邵逸夫為國教育行業做出的貢獻每當說起邵逸夫的時候,最讓我們大家忘不了的應該就是每一個校園裡都會出現的逸夫樓吧,多年來邵逸夫一直在支持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懂得感恩,懂得感激,所以各個學校才會用邵逸夫的名字命名。
  • 賭王去了,再無賭王
    何鴻燊認為自己的成功受何東影響很大,他曾回憶說:「我伯公有兩樣絕招,第一招是一生堅持不得罪人,所以見到抱在手裡的孩子,他都稱呼為阿哥。還有一招,他第一次與人吃飯,一定問清楚對方的名字,等到第二次見面時,他老遠就叫人家,所以對方很感動。」何鴻燊出生時,父親何世光送給他一棟海邊度假別墅。並以他的英文名字命名為Stanley Lodge。僅僕從就有20餘人。如無意外,長大後他也會被培養成為一名買辦。
  • 馬拉度納遺產爭奪官司或曠日持久,親人已反目成仇
    在世時,馬拉度納以無與倫比的球技徵服億萬球迷芳心,是足球史上屬一屬二的巨星。但在球場內外,桀驁不馴、狂放不羈的他也引起過太多爭議。現如今,馬拉度納已在天堂安息,但的身後事卻很複雜。圍繞著老馬遺產分配,官司將打得曠日持久。老馬生前最親密的人會對簿公堂,為了爭奪財產撕破臉皮,沒有了一絲親情。甚至有阿根廷律師預言,馬拉度納的遺產分配會演變成一場災難。老馬屍骨未寒,他的親人們已經著手爭奪他的遺產。
  • 賭王何鴻燊去世:四房太太、17個子女、5000億遺產爭奪大賽開始……
    因為香港生意難做,他又在1873年離開香港到英國倫敦發展,1888年入籍英國,1892年何仕文在英國倫敦去世。以「何」為姓,據說與他自己的外國名字Henry音譯有關。 祖父何福,有中國和猶太血統。 何鴻燊父親叫何世光,是一名中英混血兒,是香港的著名富商,擔任渣甸洋行的買辦,還是立法局議員及華東三院主席。
  • 邵逸夫107歲仙逝時,4個子女竟無人繼承其巨額遺產,到底為什麼
    但是有錢不代表就走上了人生巔峰,邵逸夫在107歲仙逝之時,4個子女卻無人願意繼承他的巨額遺產,到底為什麼呢?邵逸夫1907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因父親在經營一家顏料公司,所以家境富裕,從小便有機會接觸商業知識,經商的頭腦也從小被鍛鍊,在還沒畢業時他便加入了哥哥的電影公司。為了能全身心撲在電影製作行業,邵逸夫放棄了升學。
  • 邵逸夫:唱不盡的「遊子吟」
    在那之後,邵氏出品了《刺馬》、《大醉俠》、《馬永貞》、《流星蝴蝶劍》等一系列經典武俠電影,捧紅了狄龍、姜大衛、劉家輝等一批武俠硬派小生。  這並不是邵氏武俠全部意義的所在。  舊式的生意人不同於新式的生意人,他們從不張揚,也從不多話,他們從不志在必得,更不以成功者自居;他們在翻騰險惡的時代裡面不改色從容不迫,維持著體面,追遂著利潤,保持著自己合適而漂亮的身段。  他的離去,在意料之內又在意料之外,在時間之內又在時間之外。
  • 「大善人」邵逸夫,4個兒女全部和他斷絕關係,為何誰也不繼承遺產
    他們派邵逸夫的二哥在中國香港開展影視業務。沒想到香港本地的影視公司過於強大,二哥失敗了,邵逸夫便主動到香港發展。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的邵逸夫連忙開始修建電影城,成功在香港走出了一條路,將公司發展繁榮。邵逸夫的行為被香港人看在眼裡,有很多人都欣賞有能力的邵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