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寢》:「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想要暴富走上人生巔峰的夢大家都會有,還會幻想暴富之後的生活,很多人都說「錢乃身外之物」,但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沒有了金錢什麼也沒有辦法做成。但是有錢不代表就走上了人生巔峰,邵逸夫在107歲仙逝之時,4個子女卻無人願意繼承他的巨額遺產,到底為什麼呢?
邵逸夫1907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因父親在經營一家顏料公司,所以家境富裕,從小便有機會接觸商業知識,經商的頭腦也從小被鍛鍊,在還沒畢業時他便加入了哥哥的電影公司。為了能全身心撲在電影製作行業,邵逸夫放棄了升學。很多人在18歲時還在學校裡讀書,而邵逸夫已經是一名出色的攝影師。
上世紀初,中國的電影行業可謂是一片空白,但邵逸夫兩兄弟的天一影業在這一階段是蒸蒸日上的,而他們的發展卻給其他幾家影業公司帶去了不小的打擊,因此,這幾家影業公司聯合起來對付天一影業。
但是他們幾家加起來的軟實力以及硬實力都抵不過天一影業,所以他們就開始在上海至整個南洋地區嚴禁播放他們的影片。常言道,逆境更有助於發展和創新,因此邵逸夫兄弟二人便想出了用流動放映車來播放影片的方式來吸引觀眾,這也是我國影業史上的第一次。
後來因為戰爭的影響, 我國的電影事業接連數年停滯不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打擊。新中國建立後,邵逸夫兄弟立馬將自己的電影事業扶持了起來,雖然有受到新興的電影公司影響,但因為經驗較為豐富,他們的公司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姿態。在這種狀態之下他們公司先後出品了《梁山伯與祝英臺》、《江山美人》此類經典影片。
而後在1967年時,邵逸夫更是在香港創立了香港無線電視,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TVB,有很多經典的港片都出自於此。如我們現在熟知的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等均是其訓練出來的。TVB也延續了邵氏影業的高標準製作,他們先後拍攝了《上海灘》、《神鵰俠侶》等至今也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
而且邵逸夫也親自選出了後來紅遍半邊天的「四大天王」,可以說是,香港娛樂圈的繁榮發展和邵逸夫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像邵逸夫這樣的「公子哥」,在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必少不了愛情的滋潤。
他的第一位妻子黃美珍就是在和剛剛前往新加坡談生意時認識的,當時黃美珍還是邵氏生意夥伴餘東璇的女朋友,雖然二人在酒桌上已看對眼,但是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的邵逸夫從來沒有越過規矩,但無奈黃美珍總是來找他,這一來二去,二人竟非得在一起。
這件事情,邵逸夫的哥哥顯然是不同意的,但由於弟弟的堅持,也就默許了。後來這件事情還是被餘東璇知道了,大度的餘東璇並沒有因此而為難邵氏,甚至還給邵逸夫和黃美珍送去了祝福。他倆也恩恩愛愛一起走了很長的路,戰爭也未能將二人分開,他們還有了四個可愛的兒女。在外人眼中邵逸夫是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可這樣的景象並沒有維持多久。
邵逸夫在45歲時,認識了歌星方逸華,他再次被一個女人吸引,還將方逸華招到了自己的公司,美名其曰是幫助打理公司事務,實則是為了方便二人私下相會。事情終歸是沒有隱瞞下去,邵逸夫和黃美珍的婚姻也是名存實亡。更過分的是,有了方逸華的邵逸夫,對自己的髮妻和孩子們也不怎麼過問。從此,邵逸夫不是工作就是在外逍遙。
邵逸夫的四個兒女從小几乎沒有感受過父親的愛,在長大後更是看著父親和方逸華一起恩愛,而母親卻被父親扔在一旁不聞不問,因此四個兒女對待他也是不聞不問。邵逸夫和方逸華在黃美珍去世10年後結婚了,這也成為了他們家決裂的原因。
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的長子,本來與邵逸夫只剩下上下級關係而無父子親情,在邵逸夫決定和方逸華結婚之時,他也離開了香港,去新加坡發展自己的事業。剩下的三個孩子更是直接和邵逸夫斷了關係,移民到海外。也正是因為這樣,邵逸夫在去世之時,沒有子女願意繼承他的遺產,所以只好捐給了基金會。
從邵逸夫的一生來看,雖然收穫了愛情,也收穫了事業,但是換來的卻是親情的離散,縱觀其一生,成功的背後也是滿目瘡痍。
參考資料:
《不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