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 楊志鴻
湖北省位於我國的中部,連接著多個省市,除了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外,還是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之一。自去年底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考驗以來,該省的經濟狀況一度引人擔憂,但隨著三季度該省經濟運行持續復甦向好,人們的擔憂徹底消散。
毫無疑問的是,每個省份的經濟發展都與該省的企業息息相關,而上市公司作為眾人矚目的公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省份的經濟興衰。
那麼,湖北省當前整體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如何?省內各城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孰弱孰強?有哪些表現亮眼的地方?
基於湖北省的上市企業數量及市值、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及市值、擬上市企業數量等指標分析,時代商學院試圖以此管窺湖北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和發展特色。
【摘要】
湖北省整體概況:上市企業數量共有12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3個地級市/省直轄縣,從數量上看僅次於安徽,在中部六省位列第二;總市值位列安徽、湖南之後,排名第三。
上市公司情況:武漢優勢明顯,襄陽、宜昌跟隨其後。武漢為湖北省的領頭羊。截至11月25日,武漢的上市公司數量達63家。從市值來看,武漢上市公司總市值為8129.54億元,略遜於長沙。從上市公司數量及市值來看,武漢在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中屬於資本市場實力次強省會,位列長沙之後。
擬上市公司:集中於武漢市,但恩施、長陽經濟區有望零突破。其中,武漢正在接受輔導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達25家;宜昌共4家排名第二;荊門和荊州排名並列第三,均為三家;十堰、襄陽、黃岡各兩家,隨州、恩施、孝感、仙桃、長陽經濟區、鹹寧市各有一家。
新三板:武漢力拔頭籌,黃岡緊隨其後。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截至2020年11月25日,湖北共有新三板掛牌企業301家,全國排名第七位。其中,武漢市有203家,黃岡市以17家緊隨其後。
資本市場競爭力總榜:位列全國第十,武漢遙遙領先。湖北省內武漢獨領風騷,在各個指標上皆與其他城市拉開較大差距。由於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可以預見武漢在全省的經濟增長中將繼續發揮領頭羊的作用。除了武漢外,湖北資本市場實力較強的城市有黃石、宜昌、荊州、襄陽。
一、整體概況:上市公司數量位列中部第二,總市值次於安徽與湖南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11月25日,湖北省共有12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3個地級市/省直轄縣。其中,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113家,港股上市公司為11家,美股上市公司4家。
從整體市值來看,截至11月25日,湖北113家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15983.28億元,港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1320.56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湖北省的GDP為45828.31億元,據此計算,截至10月底,湖北省的資產證券化率(總市值/年度GDP,鑑於數據的可比性和準確性,總市值僅含A股,下同)為34.88%。資產證券化率不及安徽省與湖南省。
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上市公司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安徽;市值排名第三,次於安徽與湖南。整體來說,湖北省的資本市場實力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前,與頭部省份的差距不大。
而在時代商學院此前發布的《2020全國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疫情之年業績分化重塑粵京浙爭霸新格局》報告中,基於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市值、資產證券化率、新三板企業數量、新三板企業市值、IPO公司數量等指標,湖北省、安徽省資本市場競爭力均躋身全國前十強,分別位列第十、第九,也是中部六省中排名最高的兩個省份。
二、上市公司情況:電子企業數量居首,武漢直接融資額躋身全國十強
截至11月25日,2020年湖北省在A股首發的上市企業共8家,數量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四,次於安徽(17家)、湖南(10家)與江西省(9家)。實際募集資金也落後於安徽、江西及湖南。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間,位於湖北省的良品鋪子(603719.SH)的首發上市並未受到影響,其於今年2月24日順利登陸A股,實際募集資金4.2億元。
從行業分布情況看,湖北省的電子行業(按申萬一級行業)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化工行業位列第二,醫藥生物及通信行業並列三。前三大行業中,「醫藥生物」行業及「通信行業」在今年受到了市場高度關注,因此在資本市場上整體表現不俗。
電子行業是湖北省內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最高的行業,涵蓋了聞泰科技(600745.SH)、三安光電(600703.SH)等市值超千億元的企業,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企業在全國半導體行業中綜合實力也不容小覷,均處於領先地位。
截至11月25日,湖北省113家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為142.38億元,其中千億元市值以上的企業僅有3家,500億—1000億元市值的企業有3家,50億—100億元市值的企業有71家。整體來看,湖北省上市企業的市值普遍偏低,大市值企業偏少。
2020年初至11月25日,湖北省的直接融資額(包括增發、首發、配股)為727.8億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二,直接融資較為活躍。其中,武漢市的直接融資額達388.14億元,進入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前十強。
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省的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189.03億元,同比增長20.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369.59億元,同比下滑41.89%,整體收入增長,但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呈現出較大程度的下滑。可見,身處疫情重災區,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經營遭遇較大的困難。
湖北省內的上市公司主要在A股上市,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相對較少,具體企業如下圖所示(美股經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可能存在少許偏差)。
從城市分布(指地級以上行政區,包括自治州,下同)看,武漢以63家上市公司的數量遙遙領先;宜昌市、襄陽市緊隨其後,上市企業數量均為9家;荊州、黃石、荊門的上市企業數量也超過5家;其他城市上市企業數量偏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暫未有上市企業。
從市值看,截至11月25日,湖北省各城市暫未有總市值過萬億元的上市企業,而上市企業過千億元級別的城市,僅有黃石、荊州、武漢三個城市。
武漢為湖北省的領頭羊,與中部其他五省的省會城市的比較中也不落下風。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中,武漢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達63家。從市值來看,武漢上市公司總市值為8129.54億元,略遜於長沙。從上市公司數量及市值來看,武漢在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中屬於資本市場實力次強省會,位列長沙之後。
宜昌及襄陽並列湖北省內上市公司數量排名第二,上市公司總市值分別排名第四、第五。這兩市的上市公司規模普遍偏小,平均市值分別為110.83億元、106.23億元,低於全省平均市值141.44億元。
黃石和荊州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6家、8家,低於宜昌和襄陽,但上市公司平均市值體量卻較宜昌和襄陽高,可以看出,宜昌和襄陽上市公司數量佔優,但黃石和荊州的上市公司在規模上領先。
除此之外,黃岡、十堰、隨州及鹹寧等城市均只有一家上市企業。
整體來看,湖北省的上市公司集中在武漢、宜昌、襄陽一帶,經濟實力偏弱的城市較難誕生上市公司,這反映出這些城市的營商環境有待改善。
從董事會秘書薪酬來看,中信特鋼董秘公開所獲薪酬位居第一,長江證券董秘緊隨其後,奧美醫療第三。整體看來,董秘薪酬排名前三之間的差距不大,但從第四名開始拉開差距。
三、擬上市公司:集中於武漢市,但恩施、長陽經濟區有望零突破
擬上市公司作為上市公司的後備軍,是各個地區資本市場活力的象徵。資本市場越活躍,越能源源不斷誕生上市公司。
據湖北證監局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末,湖北擬上市的企業共15家,其中已過會待發行(註冊)的有4家,已問詢的有5家,已受理的有2家,尚處於輔導期的有47家。
從各城市的情況來看,武漢正在接受輔導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達25家;宜昌以4家的數量排名第二;荊門和荊州排名並列第三,均有三家;十堰、襄陽、黃岡各兩家,隨州、恩施、孝感、仙桃、長陽經濟區、鹹寧市各有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長陽經濟區當前均未有上市公司,若其轄區內被輔導企業能成功上市,將有望實現該地區零的突破。
從恩施及長陽經濟區被輔導的企業來看,兩地製造實力均不強。恩施被輔導企業為湖北省鄂旅投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依託恩施大峽谷景區,提供客運索道和客運服務。該企業主要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旅遊行業提供服務,當地經濟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長陽經濟開發區的被輔導企業為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魔芋全產業鏈加工企業,屬於食品類行業。
四、新三板:武漢力拔頭籌,黃岡緊隨其後
新三板作為國內資本市場的重要補充,是除A股外,中小企業股權融資最重要的場所之一。新三板不僅自身具備融資、交易的功能,還作為A股IPO的儲備池,每年皆為A股輸送不少新鮮血液。因此,新三板企業的數量及市值,也成為比較各城市資本市場實力的重要參考。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湖北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共有301家,其中,精選層為2家,創新層為36家,基礎層為263家,所有企業總市值為614.1億元。其中,延續A股上市公司領域的領先優勢,武漢以203家掛牌企業的數量遙遙領先,總市值達352.6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截至2020年11月25日,湖北共有新三板掛牌企業301家,全國排名第七位。其中,武漢市有203家,黃岡市以17家緊隨其後。
五、資本市場競爭力總榜:武漢遙遙領先,黃石、荊州、宜昌旗鼓相當
時代商學院統計了湖北省各大城市在A股、新三板、港股、美股上市(掛牌)公司的數量以及總市值,以此為基礎來衡量城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結果如下圖所示。
時代商學院給予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總市值、新三板企業數量、新三板企業市值、擬上市公司數量指標的權重分別為30%、30%、20%、10%、10%,並按各個指標的最大值作為基數(100)來計算,得出單項得分,隨後乘以各自權重,合計後得到綜合得分。
從結果來看,湖北省內武漢獨領風騷,在各個指標上皆與其他城市拉開較大差距。由於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可以預見武漢在全省的經濟增長中將繼續發揮領頭羊的作用。
除武漢外,湖北資本市場實力較強的城市有黃石、宜昌、荊州、襄陽。需注意的是,黃石位於武漢周邊,宜昌與荊州位於湖北省的西部,襄陽在湖北省的西北部,整體來看,相較於湖南省資本市場實力較強的地級市集中於長株潭一帶,湖北省資本市場實力較強的地級市相對較為分散。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武漢市的GDP總量達到16223.21億元;經濟總量排在第二位的是襄陽,2019年GDP總量達到4812.84億元;緊接著是宜昌,宜昌的經濟總量和襄陽相差不大,GDP總量達到4460.8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離省會武漢最遠,其資本市場實力也相對較為落後,上市/掛牌企業數量少且市值低,資本市場十分不活躍。當前被輔導的企業也主要依託當地的旅遊資源。
黃岡市雖然上市企業不多,但其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與新三板企業市值相對卻領先,雖與武漢距離較近,但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資本市場實力一般。相關政府部門或應給予落後城市多一些政策扶持,讓資本市場助力開發當地的資源,如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企業上市融資後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農業資源豐富的城市,企業上市融資後有助於當地農業機械自動化,使得規模化農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TimesBusine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