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孫華秋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海南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新引擎,是海南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的治本之策。
上市公司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海南省各城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如何?在全國處於怎樣的地位?哪些城市發展比較突出?
基於海南轄區的上市公司數量及市值、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及市值、擬上市公司數量等指標統計分析,時代商學院試圖以此管窺海南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和發展特色。
【摘要】
海南省整體概況:資本市場實力排名靠後,但資產證券化率躋身全國十二強。截至10月31日,海南省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27位,僅高於甘肅、西藏、寧夏和青海;A股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31個省份排名第26位,僅高於貴州、內蒙古、西藏、寧夏和青海,均與其2019年全國GDP省份排名(第28位)相差無幾。不過,海南省的資產資產證券化率在全國31個省份排名第12位,高於山東、湖南、湖北等經濟強省。
上市公司情況:IPO實現三年零突破,海口實力一枝獨秀。海南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較小,近半上市公司市值在50億元以下,行業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交通運輸、農林牧漁、採掘、有色金屬等。省會城市海口市「一枝獨秀」,2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2378.48億元,佔全省上市公司總市值的9成。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今年新增1家上市公司,實現近三年企業IPO零突破。
擬上市公司:海南上市後備軍匱乏,首家科創板IPO公司獲審議通過。據海南證監局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海南新增1家公司的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獲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2家公司進入上市輔導備案;2家公司正在有序推進上市進程。
新三板:海口再摘桂冠,儋州反超三亞。截至今年11月18日,海南省有30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28名。其中,海口市保持領先優勢,掛牌企業數量達21家,佔全省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7成。相較於A股上市企業顆粒無收的狀況,儋州市在新三板方面扳回一城,掛牌企業數量和總市值均反超三亞市。
海南資本市場競爭力榜單:海口一騎絕塵,儋州整體落後三亞。海口、三亞分列海南島北、南兩極,是海南省的雙子星城市。但論經濟綜合實力,兩者差距仍較大,尤其是資本市場競爭力,三亞遠遠落後於海口,綜合得分約為後者的1/12。儋州市的GDP雖然僅低三亞市61億元,在全省排名第三,但目前尚無一家上市企業,綜合得分僅為約三亞市的一半。
展望:肩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重大歷史使命的海南,要跳出「等、靠、要」的舒適圈,各城市要把政策紅利用足、用好、用到實處,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放鬆、向改革開放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效益、向動能轉換要潛力,這樣才能在建設自由貿易港和國際旅遊島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城市的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才能迅速提高。
一、整體概況:資本市場實力排名靠後,但資產證券化率躋身全國十二強
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10月31日,海南省共有3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5個地級市/省直轄縣。其中,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32家,港股上市公司為2家,美股上市公司1家。
市值方面,截至10月31日,海南32家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2506.91億元,港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213.64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海南省的GDP為5308.93億元,據此計算,截至10月底,海南省的資產證券化率(總市值/年度GDP,鑑於數據的可比性和準確性,總市值僅含A股,下同)為47.22%。
截至今年10月31日,海南省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在全國31個省份(不含港澳臺,下同)中排名第27位,僅高於甘肅、西藏、寧夏和青海;A股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31個省份排名第26位,僅高於貴州、內蒙古、西藏、寧夏和青海,均與其2019年全國GDP省份排名(第28位)相差無幾。
不過,海南省的資產資產證券化率在全國31個省份排名第12位,高於山東、湖南、湖北等經濟強省。
直接融資方面,截至今年10月31日,海南省A股上市公司直接融資(含首發、增發、配股)的金額為24.86億元。
二、上市公司情況:IPO實現三年零突破,海口實力一枝獨秀
從行業分布情況看,截至今年10月31日,海南省32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交通運輸、農林牧漁、採掘、有色金屬等依賴自然資源發展的行業,這與海南國際旅遊島和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特色相吻合。
其中,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業、交通運輸業、農林牧漁業,數量分別是7家、4家、4家,上述三大行業總市值分別為577.2億元、508.27億元、450.65億元。
從上市公司市值規模看,海南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較小,近半上市公司市值在50億元以下。截至今年10月31日,200億元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僅3家,佔比9.37%,市值最高的公司為房地產業的海航基礎(265.72億元);市值在100億—200億元區間的上市公司有6家,佔比18.75%;市值在50億—100億元區間的上市公司有9家,佔比28.13%;市值在50億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有14家,佔比43.75%,市值最低的上市公司為*ST東電(12.8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市值前十強企業中,9家位於省會城市海口市,而且其中8家超100億元。
從歸母淨利潤規模看,海南省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偏低。今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超3億元的上市公司僅1家;歸母淨利潤在5000萬—1億元區間的上市公司僅6家,佔比18.75%;處於虧損狀態的上市公司則有13家,佔比40.63%。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省32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20.9億元,同比下降34.01%;實現歸母淨利潤-142.92億元,同比下降991.48%,主要受海航控股等企業業績大幅惡化拖累所致。
2019年,海南省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的平均值為56.76萬元,中位數為50萬元。
其中,海南省董秘薪酬前三名的上市公司分別為海德股份(170.65萬元)、海南海藥(110.16萬元)、中鎢高新(104.97萬元)。
海南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A股,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較少,具體企業如下圖。
從城市分布看,海南各城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極度不平衡,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有關。海南有4個地級市(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三沙市)和15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其中,海口市和三亞市分別有28家、4家上市公司,昌江黎族自治縣、東方市、澄邁縣各有1家上市公司。
可以看出,省會城市海口市「一枝獨秀」,轄區內2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2378.48億元,佔全省上市公司總市值(2664.41億元)的89.27%。憑著得天獨厚的熱帶旅遊資源,三亞市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旅遊地位嶄露頭角,發展成為海南第二極,轄區內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41.6億元,與GDP同列海南第二名。而15個省直轄縣級市中,僅3座城市擁有上市公司各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GDP位列全省第三的儋州市目前尚無一家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競爭力上處於劣勢。而三沙市於2012年成立,主要管理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常住人口較少,規模以上企業也極少,故無上市公司屬正常現象。
截至今年10月31日,海南省新增1家上市公司,實現近三年企業IPO零突破;融資額為2.08億元,在全國31個省份排名第25位。
這家海南企業為葫蘆娃(605199.SH),位於海口市,所處行業為醫藥生物。今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8.13億元,歸母淨利潤7507萬元,市值接近100億元。
三、擬上市公司:海南上市後備軍匱乏,首家科創板IPO公司獲審議通過
擬上市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後備軍,其數量的多寡是衡量各個地區的資本實力和活力的重要標誌。在全國31個省份中,海南的擬上市公司數量排名亦相對靠後。
據海南證監局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海南新增1家公司的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獲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2家公司進入上市輔導備案;2家公司正在有序推進上市進程。
這家即將登陸科創板的海南企業是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盤科技」),其位於海口市,主要從事應用於新能源、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等領域的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今年4月30日,金盤科技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報,於5月12日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歷經二次問詢後,於9月29日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目前處於提交註冊狀態。
四、新三板:海口再摘桂冠,儋州反超三亞
新三板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重要平臺,是A股市場的重要補充,每年均為A股輸送不少新鮮血液。因此,新三板企業的數量及市值,也成為比較各城市資本市場實力的重要參考。
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今年11月18日,海南省有30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28名。
從城市看,省會城市海口市保持領先優勢,掛牌企業數量達21家,佔全省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7成。相較於A股上市企業顆粒無收的狀況,儋州市在新三板方面扳回一城,掛牌企業數量和總市值均反超三亞市。作為海南全省GDP第二大城市,三亞市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僅兩家,總市值不足7億元,不及海口市掛牌企業總市值的1/12。縣級市方面僅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昌市和澄邁縣三座城市有掛牌企業,數量分別為2家、1家和1家。
從市值看,截至11月18日,海南3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總市值合計112.01億元,平均市值為3.73億元,規模普遍較低。其中,市值最高為海口市的海南沉香(29.35億元),該企業是唯一的市值超10億元的掛牌企業。市值在4億—10億元區間的掛牌企業僅7家,佔比23.33%,其餘掛牌企業市值均低於4億元。
從掛牌企業所屬層看,海南30家掛牌企業中,8家為創新層,22家為基礎層。其中,傳味股份曾於今年6月申報為精選層,但目前其審查狀態顯示為已終止。
五、綜合榜單:海口一騎絕塵,儋州整體落後三亞
資本市場是連接實體和資本的紐帶,上市公司/掛牌企業則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基於此考慮,時代商學院統計了海南省各大城市在A股、新三板、港股、美股上市(掛牌)公司的數量以及總市值,來衡量各城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結果如圖表12所示。
時代商學院給予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總市值、新三板企業數量、新三板企業市值、擬上市公司數量指標的權重分別為:30%、30%、20%、10%、10%,並按各個指標的最大值作為基數(100)來計算,得出單項得分,隨後乘以各自權重,合計後得到綜合得分。
海口、三亞分列海南島北、南兩極,是海南省的雙子星城市。但論經濟綜合實力,兩者差距仍較大,尤其是資本市場競爭力,三亞遠遠落後於海口。
從GDP看,2019年海口市GDP為1671.93億元,是三亞市的2.47倍。從資本市場實力看,海口市的上市公司數量是三亞市的7倍,上市公司總市值是三亞市的16.8倍;海口市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是三亞市的10.5倍,掛牌企業總市值是三亞市的12.44倍。從上述榜單也可以看出,儘管三亞市在海南全省排名第二位,但資本市場競爭力綜合得分遠低於海口市,約為後者的1/12。
儋州市的GDP雖然僅低三亞市61億元,在全省排名第三,但其資本市場競爭力是大幅低於三亞市,綜合得分僅為三亞市的一半左右,這主要原因是儋州市目前尚無一家上市公司,與其在全省的經濟地位不相匹配。
縣級市方面,澄邁縣、昌江黎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方市和文昌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綜合得分也不甚理想,可謂「聊勝於無」,這主要由於轄區內有1-2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而其他城市由於轄區內尚無企業衝擊資本市場導致榜上無名。
整體而言,除了海口市資本市場實力較強外,海南省內其他各城市的資本市場競爭力普遍低下,這主要也與當地營商環境和地理位置有關,即便是已上市企業,大多也依賴當地的自然資源,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企業較少,而且4成(13家)A股上市公司處於虧損狀態,約1/6(5家)A股上市公司面臨退市危機,發展質量堪憂。
相比國內其他省份,海南省領到的政策大禮包可謂相當豐厚。時代商學院認為,肩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重大歷史使命的海南,要跳出「等、靠、要」的舒適圈,各城市要把政策紅利用足、用好、用到實處,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放鬆、向改革開放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效益、向動能轉換要潛力,這樣才能在建設自由貿易港和國際旅遊島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城市的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才能迅速提高。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TimesBusine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