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軍隊打敗叢林戰王時,敵人沿路乞討寫下標語:別追了

2021-01-19 清風小基地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783,閱讀約4分鐘

1942年11月下旬,中國遠徵軍新38師在緬甸寧森大敗日軍。大獲全勝後,繼續向寧那時以南大龍河下遊的玉邦(村名)進軍,追擊逃到這裡的日軍第18師團。

日軍第18師團退至本州後,其第55團和第56團,山炮和重炮部隊也分別進入大龍河右岸,利用地面樹梢和極堅固的工事,雷場和電網,為其防禦做好準備。

10月31日,新38師112團2營5連進入餘邦附近森林時,突然遭到一日軍抵抗。連隊立即還擊。在這次戰鬥中,殲滅日軍70餘人,全連官兵除個別身負重傷外,大部分壯烈殉國。

11月4日後,第112團繼續向縱深推進,遭遇前來增援的日軍第18師團第56團。7天後,第112團向日軍發起迂迴進攻,將敵人圍困在州區達12天之久。

日軍第55團為擺脫包圍圈,22日調集大量火炮對第112團陣地進行猛烈轟擊,轉而包圍李可基營(實際上只有一個加強連)。另一部分部隊在寧邊附近偷渡,圍攻印軍的寧邊陣地。

盟軍司令部獲悉此信後,立即調派新38師113團和114團以及山炮2營迅速增援。此時,被日軍四面包圍的112團1營李可基部已被包圍70多天。

但是,李可基營的防守非常成功。它修建了8個深700多米,橫寬270多米的原始森林據點。它還沿陣地邊緣修建了六個鹿寨村。同時埋設地雷,挖設陷阱。

此外,李可基營還用大樹建立防空陣地,從而構築了印軍歷史上被稱為「李家寨」的叢林防禦體系。

在反圍攻戰中,李營官兵使用大量手榴彈和機槍,對日軍進行了大量殺傷和打擊。此外,他們還不斷派出戰鬥隊繞著日軍的側面和背後進行攻擊,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25日,新38師命令114團各個擊破,策應112團1營李可基戰鬥。

12月中旬,新38師轉移攻勢,計劃先消滅大龍河西岸的日軍。

16日,孫立人下達全師進攻大龍河右岸魚浜的命令。以第114團第3營為右支隊,從康島渡河,沿丹奈河南岸密林開路。第112團第2營,第113團第3營為左分遣隊。他們在下老卡以北秘密渡河,沿大龍河東岸出入日軍一側,實施奇襲。此外,114團主力從正面向該州進攻。左右兩支隊以鉗形的方式將緊靠大龍河右岸的日軍殲滅。

為了支援已獨自守衛數十天的「李家寨」,孫立人還派出了一個共200多人的強化連。他利用半夜零點原始叢林中水滴響亮的聲音作掩護,非法越過日軍的重重包圍,成功進入「李家寨」陣地,從而為「李家寨」李可基部增添了新的兵力。

24日上午,新38師對日軍展開最後一次血戰。由於駐印部隊第114團士氣高昂,很快攻破了日軍的兩道防線。

在這次戰鬥中,日軍中隊長以下5名軍官,71名士兵陣亡(死在密林中的不在少數,無法統計),擊傷日軍90餘人,被俘3人,繳獲重機槍6挺和大量機密文件,當地日軍幾乎全軍覆沒。

這次攻打餘邦,第114團還打死營長以下官兵38人,打傷35人。

當新38師114團的淨空部隊開始進攻時,守衛「李家寨」陣地的李可基營也改編了不到100人的兵力,準備反擊日軍。

在部隊傷亡過大的情況下,第114團利用火炮進行非常規近距離射擊,有效殺傷了日軍有生力量,摧毀了日軍大部分陣地,最終殲滅了四散逃竄的日軍。

玉邦清剿戰是印軍反攻緬北取得的第一場勝利。駐印日軍新38師團在日軍聯總藤井小五郎,官微大隊長以下共108名官兵陣亡。

整個禹邦戰役從十月三十一日到十二月二十九日,歷時兩個月。那是一場叢林戰與叢林戰的技能較量。也曾是中外戰爭史上叢林作戰的經典戰例。中國駐印軍總結出一套適合原始叢林作戰的戰法,並憑藉這套戰法擊潰了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主力,以至於後來在緬北反攻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新38師在該州的勝利也讓盟軍驚嘆不已,認為此役是森林攻防戰的傑作。為此,史迪威親自從加爾各答製作了一面錦旗,贈送給孫立人,以紀念玉邦戰役的勝利。

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承認,新38師,114團等駐印部隊在玉邦會戰中具有極強的作戰能力。

印軍新38師攻佔玉邦,渡過大龍河時,沿途都能找到日軍潰敗時留下的標語和字跡,上面寫著許多懇求中國軍隊不要再追的文字,讓人又氣又笑:

「中國兄弟們,別再追了!」

「我們戰勝了這場比賽,再見孟觀。」

「我們認輸了,何必再追?」

「中國軍人,讓我們喘氣吧!」

…………

由此不難看出日軍愈演愈烈,士氣低落的醜惡行徑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

相關焦點

  • 路難行仗難打的叢林戰
    戰局不利時,革命武裝又撤入山林休整,西班牙所擅長的正規戰施展不開,只能困守城市。叢林戰迫使西班牙殖民者陷入戰略消耗困境,革命武裝不斷發展壯大,在阿亞庫喬等決定性戰役中擊敗敵人,成功結束拉丁美洲300餘年的殖民統治。叢林也是施展遊擊戰、襲擊戰的良好地域。1899年,美軍在入侵菲律賓期間,出動2.5萬兵力進攻菲律賓革命軍。
  • 開國中將陳康,陳賡的得力戰將,被譽為「赤色中國的叢林戰專家」
    陳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抗日戰爭時期一直是陳賡大將的部下,很多人都稱他是"陳賡司令員的拳頭",但是,陳康還有一個更響亮的稱號,就是"赤色中國的叢林戰專家",還是美國軍隊給起的呢。1931年,陳康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了雙橋鎮、磨角樓等戰鬥。在戰鬥中,他永遠衝在第一線,硬是打出了一個"不怕死班長"的榮譽。1932年,因為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的失敗,陳康隨著紅軍部隊西徵,擔任南紅31軍92師的教導員。1935年的嘉陵江戰役中,陳康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王樹聲的指揮下,帶領部隊奮勇殺敵,奪取劍門關,為戰鬥的勝利作出重要的貢獻。
  • 為什麼中國被稱為「陸軍之王」?美智庫:沒有誰能打敗中國解放軍
    但是,不管美國有多少高尖端武器,它不得不承認: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陸軍之王」。就連曾經打敗過日本和德國的美國著名將領麥克阿瑟,都表示:在我所有交過手的軍隊中,中國志願軍陸軍是最強悍的。那時候,中國軍隊在戰場上吃的是炒麵加雪,但是,就是這樣一支積貧積弱的軍隊,打的敵人節節敗退。所以,中國「陸軍之王」的稱號,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的來。新中國成立後,凡是那些想侵佔我們領土,侵犯我們利益的國家,沒有一個是勝利而歸的。
  • 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戰鬥標語
    紅一方面軍在強渡烏江戰鬥時,面對滔滔江水和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寫下了「突破烏江,到遵義去過年」「烏江天險,擋不住紅軍飛渡」;在著名的婁山關戰鬥中,寫下了「輕傷不下火線,重傷堅持挺住」「不佔領婁山關非好漢」;在飛奪瀘定橋戰鬥中,寫下了「與敵人搶時間,與敵人賽跑,堅決拿下瀘定橋」;在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時,書寫了「大雪山不算大,千難萬險算個啥」「同志們比賽吧,誰先登上頂呱呱」;紅二、六軍團在轉戰烏蒙山時
  • 鎮南關大戰中,清軍如何打敗法國軍隊?靠的是2000年前中國老辦法
    在1885年,清軍和法國軍隊對戰中取得了完勝,這對於當時的清軍來說實屬不易。因為當時的清軍和法軍在各方面都不在一個層次上,清軍的裝備和士兵素養都要差得很多,至少相差一個世紀。那麼,在這種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清軍是怎麼打敗法軍的呢?
  • 人多裝備差,越軍如此評論解放軍,揚言要打敗150萬中國軍隊
    對越反擊戰:人多裝備差,越軍評論解放軍,揚言打敗150萬軍隊中國同越南之間有著非常深的淵源,從古代時期,中越兩國便是友好鄰邦。到了近現代時期,中越兩國聯繫更加密切。越南軍隊曾經受到中國軍隊的指點,那麼在越軍眼中,解放軍又是什麼樣子呢?越南位於中國西南部,從越南出現以後,便與中國緊密聯繫起來。古代時期的越南,把強大的中國當作他們學習的榜樣。到了近現代時期,越南的命運更是與中國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 抗疫標語口號:無形的戰鬥動員令
    「湖北加油」表達直接、容易記憶,它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充滿了中國力量和中國情感。「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發燒不說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階級敵人」,這類標語口號幽默詼諧、比喻形象,讓人印象深刻。還有一些「土味十足」的標語口號,「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語言樸素,朗朗上口。
  • 如果當年蘇聯不出兵東北,中國只靠自己的軍隊,能打敗日軍嗎?
    抗日戰爭後期,蘇聯派兵我國東北打敗了當時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而且還俘虜了幾十萬人,蘇聯當初的軍事行動,給我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有不少人認為,如果當初不提供軍事支持,不出兵中國東北的話,中國很難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 冷兵器時代的中國軍隊,怎麼打敗緬甸的大象軍團?
    東南亞國家很多年來一直侵擾我國的邊境,結果每一次都被我國的軍隊打敗,可以看出,對於他們的大象軍團,我國的軍隊有很多克服它們的辦法,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辦法。一、智取「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對我國古代戰爭有些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國戰爭多實用戰略排兵布陣,熟練運用戰略可以戰爭獲得勝利。
  • 蒙古軍隊有沒有打到維也納?
    在漢人工匠修建的萬安宮中,窩闊臺大汗志得意滿的向蒙古諸王炫耀近年來的驕人戰績。三年前,花拉子模的逃亡者扎蘭丁被殺,蒙古帝國向西拓展至波斯西界於高加索山脈南麓。一年前,金哀宗在蔡州城自縊身亡,中原大地徹底歸入蒙古。今年,蒙古軍隊又大肆挺近南宋縱深,打的宋人毫無還手之力。當年速不臺與哲別遠徵欽察時,蒙古人傷亡頗多,這場艱難的徵伐始終是成吉思汗生前時時念叨的遺憾。
  • 區區2萬羅馬軍隊,如何打敗了一支徵服世界、殲敵百萬的軍隊?
    馬其頓王國曾經盛極一時,在傳奇帝王亞歷山大大帝的領導下,馬其頓人打敗波斯帝國,建立了又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雖然帝國很快便分裂為了多個國家,但是馬其頓王國的威名猶存,如今的馬其頓王國,由亞歷山大大帝麾下猛將安提柯的後代所統治。王國如同100多年前一樣,牢牢控制著希臘地區,一直在尋找機會重建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
  • 中國的潮鞋之王出現:打敗李寧和361度,直追耐克、阿迪達斯
    中國的潮鞋之王出現:打敗李寧和361度,直追耐克、阿迪達斯推薦語:中國運動品牌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從運動鞋到運動服飾,再到女裝、童裝等等,這塊蛋糕也在不斷被做大。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運動鞋服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很是驚人。不過說起全球知名的運動鞋品牌,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來自歐美的兩個品牌——耐克和阿迪。
  • 從援助物資標語感受中國詩詞文化的魅力
    當國內疫情嚴峻的時候,世界各國向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可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今,國外疫情爆發,中國政府已經向83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中國的這一舉動,充分體現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美德,也體現了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而貼在這些援助物資上的標語火了,一句句溫暖的話語,鼓舞著處於疫情鬥爭中的人們。在回贈日本的物資箱上,我們寫下了「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 美國波特蘭示威者寫下「殺死總統」等示威標語
    據「今日俄羅斯」(RT)20日報導,在當地時間19日晚發生的騷亂中,波特蘭的示威者破壞了當地警察協會的辦公室,還有示威者在協會大樓上寫下了「殺死總統」的示威標語。 但木板也被塗鴉塗抹,還被示威者寫上了「燒了它」「警察是殺人犯」「殺死總統」等示威標語。
  • 亞歷山大如果沒有走錯路,直接殺進中國,當時的中國能抵擋住馬其頓...
    這種陣法成形於上古時代鬆散的步兵作戰方式,在西方戰場,面對的敵人大部分都是以鬆散的陣型進行衝擊,但是面對同樣嚴陣以待,甚至是更多兵種配合的戰爭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中國古代在作戰模式和兵種
  • 唐朝名將李道宗,如何帶領軍隊南徵北戰,以賢王聞名天下
    李道宗的父親也被追封為東平王,李道宗本人則被加封為左千牛備身、略陽郡公。唐朝的建立並不意味著天下的統一,在唐朝建立之後,高祖李淵便繼續派出手下將領繼續對外徵戰。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奉命率領軍隊從龍門關出發渡過黃河,與劉武周主要力量形成對峙局面。
  • 抗美援朝後,美國人評價中國軍隊與德軍、日軍的差別,讓人很振奮
    為了打敗志願軍,他開始了「聖誕節攻勢」計劃,用13個師的兵力對中朝軍隊分東西兩個戰線進行夾擊,企圖畢其功於一役,來個徹底的勝利。冷靜的中朝軍隊經過分析後,決定以退為進,利用撤退的假象迷惑敵人,當把敵人引誘到包圍圈後一舉殲滅。志願軍一邊打一邊退,讓驕傲美軍非常開心,他們認為中國軍隊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勝利就在眼前。
  • 當年如果蘇聯不出兵,中國軍隊多久才能打敗關東軍,戰勝日本?
    在面對法西斯軍隊的鐵蹄和魔爪時,反法西斯聯盟擰成了一股繩,他們無畏犧牲,堅決與法西斯勢力做鬥爭,終於拖垮了戰爭狂熱者的妄想。直到1945年,法西斯三巨頭的義大利和德國相繼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苦苦支撐。當時日本的實力還相對強大,甚至在我國東北地區還有著百萬大軍,他們妄想著和盟軍決一死戰,這就是我們都非常熟知的「關東軍」。
  • 國外辯論:《孫子兵法》強調不把敵人逼入絕境,在軍事上正確嗎?
    把你的敵人逼到死角,使他們無法逃脫或有效機動,是西方戰略戰術的中流砥柱。困住敵人可以讓你達到這幾個目的:1、降低他們的機動能力。即使你的敵人有數量優勢,把他們打進一個封閉的空間,阻止你的敵人部署他們的所有部隊對付。「塞莫皮萊戰役」就是個典型的例子。2、圍困或包圍你的敵人不僅能讓你打敗他們,還能徹底殲滅他們的軍隊,是自「坎尼會戰」以來戰術和戰略的中流砥柱。
  • 陶淵明淪落成乞丐,一首「乞討詩」寫出自己討飯時的狀態
    但是,最窮的應該是陶淵明,他已經窮到要「乞討」了,並且寫下了詩歌《乞食》。乞食魏晉:陶淵明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裡,叩門拙言辭。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一、乞討原因: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飢餓,是驅使陶淵明鼓起勇氣「乞討」的原因。